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研究——从科类、专业角度谈起 被引量:19
1
作者 谢作栩 王伟宜 《大学教育科学》 2005年第4期58-62,66,共6页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科类和专业角度入手,对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在文、理、工、管四科中,管理学中各阶层子女入学机会差异最大,而在理科中差异最小。此外,就各阶层子女在专业上的机会差异...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科类和专业角度入手,对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在文、理、工、管四科中,管理学中各阶层子女入学机会差异最大,而在理科中差异最小。此外,就各阶层子女在专业上的机会差异而言,上层社会子女大多选择那些优势或就学成本较高的专业,而下层社会子女大多就读于一般的基础理论或就学成本较低的专业。文章同时指出,就高等教育系统本身而言,缩小社会阶层子女在科类和专业上的入学机会的差异必须以高等教育相关政策的调整与制定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层 科类 号业 入学机会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大众化阶段社会阶层对高教入学机会的影响——以辈出率为中心 被引量:4
2
作者 冯用军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13,共5页
广东于2007年进入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社会阶层发育程度差异较大,以辈出率为中心考察发现存在典型的区域和城乡差异,这种差异集中体现的社会阶层差异成为影响高教入学机会差异的重要要素。由于广东各阶层学生在家庭... 广东于2007年进入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社会阶层发育程度差异较大,以辈出率为中心考察发现存在典型的区域和城乡差异,这种差异集中体现的社会阶层差异成为影响高教入学机会差异的重要要素。由于广东各阶层学生在家庭城乡归属、家庭职业阶层、家庭文化程度和家庭年人均收入4个要素上的差异,导致了高教入学机会的不均等,而且4个要素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和重叠性,社会资源的"马太效应"对高教入学机会公平性有显著影响。因此,在理论诠释的基础上,应通过策略重构、布局优化和行动创新来缩小城乡的高教入学机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大众化阶段 社会阶层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 辈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思文化资本与文化再生产理论 被引量:7
3
作者 陆一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共1页
文化资本与文化再生产理论已经在国际上流行很久了。十多年前,笔者在东京大学留学时,研究室里有几台共用电脑的开机密码就是“Bourdieu”(布迪厄)。这个不太好记的法文名巧妙地屏蔽了外人的随意使用,而我们专业之内人人都对它的拼法烂... 文化资本与文化再生产理论已经在国际上流行很久了。十多年前,笔者在东京大学留学时,研究室里有几台共用电脑的开机密码就是“Bourdieu”(布迪厄)。这个不太好记的法文名巧妙地屏蔽了外人的随意使用,而我们专业之内人人都对它的拼法烂熟于胸。恐怕布迪厄本人未曾料想,自己的大名在日本的大学里竟成了个通关口令式的“文化资本”。在社会结构尺度上观察现代教育,特别是对大学入学机会差异、大学生发展和出路分化的研究中,以家庭文化资本为主要解释变量的论文汗牛充栋,文化再生产理论一再得到验证。这一理论展现出横贯全球的普适性,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地域,总能成功地揭露由于出身造成的不平等在教育系统中被巩固甚至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京大学 布迪厄 家庭文化资本 入学机会差异 文化再生产理论 解释变量 普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