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入侵软体动物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特性及检测研究进展
- 1
-
-
作者
刘金苓
陈慧莹
刘仟惠
潘广娜
赵本良
-
机构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6-222,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01237
31770484)
+4 种基金
广东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A1515110719
2016A030313410)
广东教育厅青年创新项目(2015KQNCX108)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S201914278040)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生态学科研团队项目(广东二师[2020]58号)。
-
文摘
广州管圆线虫有复杂的生活史及繁多的宿主,具较强的感染性和致病性,存在严重健康威胁。外来软体动物的入侵已成为广州管圆线虫扩散的重要途径。对入侵软体动物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研究日渐增多,宿主体内线虫的检测技术也在逐步完善。然而,国内外学者对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入侵软体动物的文献研究仍较分散,在入侵软体动物的易感特性和检测技术方面仍缺乏系统探讨。因此,文章综述了近20年来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全球入侵软体动物的研究,系统分析了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入侵软体动物的种类、易感性、地理分布、基因特征、寄主响应和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报道的易感广州管圆线虫的全球入侵软体动物至少涉及15种。福寿螺、褐云玛瑙螺、中国圆田螺、河蚬可被L1—L3幼虫寄生,感染后氮代谢和氧化代谢增强。入侵软体动物对广州管圆线虫的易感性与宿主种类、发育期、孳生环境、感染剂量及感染时长有关。广州管圆线虫检测包括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后者灵敏度和准确度更高。广州管圆线虫可“搭乘”入侵软体动物在全球扩散。同步阐明入侵软体动物的扩散规律和广州管圆线虫的寄生习性,可为广州管圆线虫的发生、防控及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入侵软体动物
地理分布
易感性
检测方法
-
Keywords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invasive mollusks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susceptibility
detection method
-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