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党群治理转型与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逻辑
被引量:6
- 1
-
-
作者
付建军
-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8-128,共11页
-
基金
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课题“人民城市背景下居民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的渠道优化研究”(2020-W-05),项目负责人:付建军。
-
文摘
党群治理是中国共产党保持与社会互动的具体表现。从党群治理实践看,推动基层治理变革是中国共产党优化党群关系的重要路径,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基层治理变革的产物。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处理党群关系的思路已经变化,党群治理的主场景已经从革命、生产转向生活空间的再造和优化,实现中国共产党和群众的制度化互动成为新目标,基层协商民主被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补充性方案。由此,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获得了制度化空间,“政党在场”构成了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内核。在现实中,基层协商民主仍面临着技术配置不均衡的客观事实,需要通过新一轮基层治理变革使协商民主成为基层治理的必经环节。
-
关键词
党群治理
协商民主
政治动员
基层治理变革
-
Keywords
Party-Mass governanc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olitical mobilization
grassroots governance transform
-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社会资本、协商民主与党群治理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高奇琦
-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6,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党群协商与群众工作创新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1CZZ018)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执政党与公民社会联结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YS185)
上海市市本级比较政治学学科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
文摘
社会资本与协商民主的内在契合体现在两者同公民社会的密切联系以及对现代性的解构与重构上。社会资本对党群治理的意义主要体现为非正式网络和非正式规范。而协商民主对于党群治理则更多意味着多元共识、公开审议、参与平等和责任分担。文章试图在吸收两者积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协商型党群治理的概念,其内涵包括非正式网络的沟通联结、互惠信任关系的凝聚整合、直接对话的协商表达和公民社团的平等参与四个方面。
-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协商民主
党群治理
公民社会
-
分类号
D25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党群治理资源系统的差序式管理探析
- 3
-
-
作者
阙天舒
-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所
-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5,共9页
-
基金
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2014BZZ00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6批资助项目一等资助
-
文摘
党群治理资源系统的运行是不断开发、利用和保护党群治理资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党群治理资源的开发出现了治理资源的闲置、浪费和流失等问题。为此,仅仅保证党群治理资源系统的运行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归类原则,对党群治理资源系统进行多维划分,同时,要根据环境的变化有重点、有次序地对不同维度的治理资源进行差序化的开发利用,进而能通过优化治理排序、拓宽治理路径并进一步发挥资源效益,推动党群治理目标的实现。
-
关键词
党群治理资源
差序化
可持续发展
-
分类号
D25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