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乡社会治理的中国道路探索——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社会治理的解读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新文 陆渊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81,共6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社会治理的中国道路制定了具有战略意义的规划。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内涵体现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社会治理质量的衔接性要求。在实践中,社会治理模式需要在以自治为原则的治理主体及其结构、以法治为基础的保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社会治理的中国道路制定了具有战略意义的规划。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内涵体现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社会治理质量的衔接性要求。在实践中,社会治理模式需要在以自治为原则的治理主体及其结构、以法治为基础的保障体系、以道德为基础的传统路径等三个层面,构建均衡性的制度与技术支持,而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未来取向是健全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三位一体行动原则,打造多元立体的行动路径,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中国道路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开启“中国之治”的重大理论创新——解析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六大建树 被引量:5
2
作者 许耀桐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46,共9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是一次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决定》宣告了新时代"中国之治"的来临,开辟了"中国之治"的新境界。《决定》从六个方面作出了历史性建树: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是一次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决定》宣告了新时代"中国之治"的来临,开辟了"中国之治"的新境界。《决定》从六个方面作出了历史性建树: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生成了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范式;确立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建设的新战略;规划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建设分"三步走"的新进程;概括了十三个显著优势,全面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特征;系统地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三个新的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之治 创新思想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蕴含的“营养剂”及其重要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钟道邦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9,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战略要求。1949年3月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前夕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蕴含着促使全体党员、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战略要求。1949年3月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前夕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蕴含着促使全体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锻造优良作风、增强过硬本领、培养战略思维、培育群众观念的“营养剂”,充分运用其“营养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之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中全会 “营养剂” 重要价值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定中国特色教育自信 推动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胡明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7,共5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坚定中国特色教育自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坚定中国特色教育自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中国特色教育自信不断巩固和增强的重要前提。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打破高等教育发展瓶颈的关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需要,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双一流"建设的必然要求。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推动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应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为引领、以教育法治为保障、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关键、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显著优势 教育自信 教育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被引量:1
5
作者 田恒国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共5页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华民族站起来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探索,为中华民族富起来注入了强大动力。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华民族站起来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探索,为中华民族富起来注入了强大动力。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成果,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出了战略部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伟大复兴 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制度之维
6
作者 胡凤飞 尤文梦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23,共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必须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才能在价值多元的社会场域中取得优势地位。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以制度来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仅具有客观必要性,而且具有现实可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必须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才能在价值多元的社会场域中取得优势地位。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以制度来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仅具有客观必要性,而且具有现实可能性。为此,必须通过条件创设、平台搭建、宗旨外化、根基培育"四位一体"的有效路径延展,在制度的"自我坚持"和"自我完善"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我确证",用"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 制度建设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乡村生态治理新体系构建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健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1-126,共6页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确定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而乡村生态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短板,基于此,有必要深化乡村生态治理的相关研究。构建现代化乡村生态治理新体系不仅是基于新时代国...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确定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而乡村生态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短板,基于此,有必要深化乡村生态治理的相关研究。构建现代化乡村生态治理新体系不仅是基于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乡村生态振兴等现实逻辑,其实践也有深厚的理论基石,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生态治理理论、西方乡村生态治理理论中优秀成分的承继与发展,但是其在实践中也会遇到相关政策体系设计滞后等困境。基于此,必须实施靶向精准的路径,破解这些问题:一是构建现代化乡村生态治理政策支撑新体系;二是构建现代化乡村生态治理共识凝聚体系;三是构建现代化乡村组织振兴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国家治理现代化 乡村生态治理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历史赓续与现实发展:基于历史、现实与目标的三维视角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乾元 冯红伟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1期5-16,F0002,共13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进一步完善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是使制度得以更好更高效执行的前提和关键。对其理解和把握,应遵循...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进一步完善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是使制度得以更好更高效执行的前提和关键。对其理解和把握,应遵循历史、现实与未来有机统一的逻辑原则。从历史的动态发展看,一定意义上讲,中华民族的生态文明建设史也是一部相关制度的发展完善史;从现实的必然要求看,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必须遵循的现实指导原则;从未来的美好向往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最终价值旨归。以源流为视域,从上述三个维度探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大本大根,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整体性认识,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自信,提升新时代生态文明行动的自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制度体系 三维论析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制度建设的逻辑和框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洲洋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10期90-99,共10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论述和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深层次的制度化任务,明确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制度是基础,治理是抓手,以一系列重大举措做出全面部署,为推进新时代伟大实践的创新发展指明...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论述和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深层次的制度化任务,明确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制度是基础,治理是抓手,以一系列重大举措做出全面部署,为推进新时代伟大实践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及其《决定》的中心主题和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与治理状况的把握,可以梳理出这一主题产生的逻辑脉络,这一主题充满了国家治理的问题意识,又蕴含深刻的改革方法论。因循这一逻辑,从治理所涉及的组织与权力关系的维度,可以更加明确《决定》所要推进的制度建设的结构框架。新时代把制度体系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在回答好“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重大政治问题的基础上,对建设什么样的制度体系、怎么样建设制度体系、形成什么样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等一系列问题做出规划和部署,并以执行制度来保证规划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制度建设 国家治理现代化 基本逻辑 结构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