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1
作者 熊兴 余兴厚 何文洪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48,共19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那么,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基础与演进趋势,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而迫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根据党的二十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那么,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基础与演进趋势,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而迫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从人口现代化、生态文明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精神文明现代化和对外开放现代化五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TOPSIS、Duga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法对2013—2022年我国省级层面的现代化水平和区域特征进行了测度分析,并探析其区域异质性及演进趋势。研究发现:我国现代化水平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但整体现代化水平尚存较大的提升空间。从细分维度观察,人口现代化、生态文明现代化以及经济现代化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彰显了我国在人口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成效。相比之下,精神文明现代化与对外开放现代化的步伐稍显滞后,成为当前现代化进程中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此外,在空间格局上还显著体现出区域间的不均衡性,呈现出鲜明的“东高西低”特征,这种区域差异不仅加剧了发展水平的极化现象,也对全国范围内的协调发展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未来需精准施策,促进均衡发展,推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 人口现代化 经济现代化 文化现代化 生态文明现代化 对外开放现代化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农村三产融合新业态的富民效应与机制研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
作者 邹小勤 何佩遥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9-294,共16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事实上,当前阶段的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多是根植于数字经济背景下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鉴于此,本文研究数字经济背景下农村三产融合新业态的富民效应...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事实上,当前阶段的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多是根植于数字经济背景下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鉴于此,本文研究数字经济背景下农村三产融合新业态的富民效应。文章基于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除我国西藏及港、澳、台地区外)的面板数据,测度了数字经济发展和农户收入增长水平,并以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性发挥和与服务业融合刻画农村三产融合新业态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考察数字经济对农户增收效应及其背后的机制。研究发现:首先,由于农户参与了分工专业化与合作,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高了农户收入,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后仍然成立;其次,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农村三产融合新业态通过土地资源再利用、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和农民创新创业这三个作用渠道促进农户增收;最后,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数字经济的富民效应越显著,但数字经济的富民效应与贫富差距成倒“U”型关系。研究结论从理论上为发展农村富民产业提供了全新认识,在实践上为农村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证据。据此,得到如下政策启示:一是完善乡村数字治理,在努力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的基础上巩固和扩大数字经济的农户增收效应;二是立足于更有效率的专业化分工,激励链主企业,努力延长农业产业链、细化分工工序,同时努力促成包含广大农村地区在内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三是适时提供顶层设计,更新创新创业的培育机制,激发更大程度上的创新创业热情;四是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表现出的两大异质性特征,在完善农村和欠发展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力争使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农村三产融合新业态在更高的水准上关联农户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村三产融合 新产业新业态 富民产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高校思政课:价值、方法与路径
3
作者 李旭华 钟瑞添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54,共6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深入推动全会精神进高校思政课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既是充分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大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认同的现实需要,更是坚定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深入推动全会精神进高校思政课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既是充分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大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认同的现实需要,更是坚定大学生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信心的应然之举。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高校思政课既要遵循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的要求,也要遵循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的原则,还要遵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理念。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高校思政课可采取嵌入式融入、专题式融入、体验式融入等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思政课 铸魂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路径探析
4
作者 陈红 周颖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4,共7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不同章节的学习目标、学习要点,着重阐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和根本保证等内容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不同章节的学习目标、学习要点,着重阐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和根本保证等内容以及其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灵活采用浸润式、有机式、问题式、专题式等多种融入方法,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愿景、总方案,切实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融入内容 融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改革的“变”与“不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5
作者 谭元敏 贾振华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3,共9页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适时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改革经验、把握时代大势的基础上,又适时作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适时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改革经验、把握时代大势的基础上,又适时作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时代蓝图,具有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从“全面深化改革”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体现了历史方位之“变”、时代任务之“变”和实践要求之“变”;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之“本”、遵循历史规律的改革之“基”和把握历史主动的改革之“要”。辩证分析和深刻领会新时代改革的“变”与“不变”,对于走好新时代改革之路,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
6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为提高办刊质量,2024年12月27日,山东师范大学期刊社在济南主办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来自《文史哲清华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山东大学学报》《齐鲁学刊》《济... 为提高办刊质量,2024年12月27日,山东师范大学期刊社在济南主办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来自《文史哲清华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山东大学学报》《齐鲁学刊》《济南大学学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山东社会科学》《东岳论丛》《法学论坛》《理论学刊》《民俗研究》《周易研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经济与管理评论》《新文科理论与实践》、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河北大学期刊社、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四十余名专家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 学术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探究
7
作者 张芳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4-66,共3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助推党和国家赓续发展、激励广大青年成长成才、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促使思政课提质增效的应有之义。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需重视顶层设计构建制度保障,创新理论武装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助推党和国家赓续发展、激励广大青年成长成才、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促使思政课提质增效的应有之义。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需重视顶层设计构建制度保障,创新理论武装体系,强化学生对“两个确立”的政治认同;紧扣思政课铸魂育人使命,构建全链条培养体系,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运用系统观念创新教学设计,形成“知行合一”教学方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精神进课堂、进头脑、进实践。通过理论武装、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高校思政课 理论武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享教学模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新向度
8
作者 李迎霞 卢黎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3-56,共4页
分享教学模式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新向度,遵循着“激发分享动机—强化内容关联—捕捉场景化体验—升华人生境界”的作用机理。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分享教学模式的赋能作用主要体现在... 分享教学模式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新向度,遵循着“激发分享动机—强化内容关联—捕捉场景化体验—升华人生境界”的作用机理。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分享教学模式的赋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主体拓展、叙事补充与时间延伸等方面。在具体实践中,需要用以“物”载“魂”“、有时有度”“情理交融”“趣效并重”的分享教学模式,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意义和决心、智慧和方法、方向和任务融入高校思政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高校思政课 分享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基层党建质量 助力农机高质量发展——从基层实践视角感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9
作者 张世杰 《当代农机》 2025年第3期8-10,共3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下简称“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它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实践的续篇和新征程的时代新篇,为基层党建工作指明方向、提供理论与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下简称“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它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实践的续篇和新征程的时代新篇,为基层党建工作指明方向、提供理论与行动指南。全会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系统的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凝聚人心、催人奋进,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战略性、指导性、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农机高质量发展 基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进路 被引量:34
10
作者 蒲清平 马睿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目前我国已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解决中国式现代...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目前我国已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解决中国式现代化系统中的结构性矛盾、层次性矛盾、派生性矛盾,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是整体性、协同性和渐进性相统一的改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但改革过程中暴露出的改革设计拟合欠佳、改革布局协同弱化、改革环节衔接梗阻等难点问题,制约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推进。破解上述难点问题,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改革顶层设计的总体擘画,坚持新发展理念增进改革布局间的协同耦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促进改革有机衔接,坚持守正创新在关键领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开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中国式现代化 系统观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引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优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金栋昌 王宇富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共5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将“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明确了“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改革任务。结合当前及今后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将“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明确了“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改革任务。结合当前及今后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改革发展任务来看,应不断夯实文化强国的公共文化服务支撑力、顺应时势升级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力、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协调力、培育人才队伍锻造公共文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四力协同”进一步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机制优化 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高质量发展
12
作者 刘明辉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17,5,共5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的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注册会计师行业,为注册会计师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布置了新的课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认为要充分认识注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的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注册会计师行业,为注册会计师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布置了新的课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认为要充分认识注册会计师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理性探讨注册会计师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衡量标准,提出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注册会计师行业高质量发展 衡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十五五”公共文化服务新篇章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建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15,共10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矗立起新的里程碑。处于“十四五”与“十五五”交接期的公共文化服务应直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由新时代、新使命及高质量发展主题带来的结构、功能与品质要求。而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矗立起新的里程碑。处于“十四五”与“十五五”交接期的公共文化服务应直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由新时代、新使命及高质量发展主题带来的结构、功能与品质要求。而经过近二十年探索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已经在广度、厚度、高度、新度上为回应中国式现代化积聚了文化硬件、软件、生态与载体等优势。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十五五”时期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应融入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要进路包括“一源一驱四化并进”,即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源泉,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通过精准化、合作化、融合化、精品化协同并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十五五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文化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被引量:12
14
作者 周绍东 邱博昊 李靖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共9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型生产关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着眼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聚焦于构建以科技创新为统领的全面创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型生产关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着眼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聚焦于构建以科技创新为统领的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新型生产关系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载体方能发挥作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即是新型生产关系的制度化形式。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实践路径应从三个层面着手:在所有制层面,应建立信息、知识、数据等新质生产资料的共有共享机制;在分配方式层面,应健全市场化的技术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在人与人的经济利益关系层面,应构建全程协同的技术创新合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全面深化改革 新质生产力 新型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碳信息披露与企业绿色发展——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益兵 朱朝勇 +1 位作者 武美辰 郝颖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2-97,共6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这不仅是党中央基于生态环境治理提出的目标举措,而且为有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指引了方向。推进企业碳信息披露是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这不仅是党中央基于生态环境治理提出的目标举措,而且为有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指引了方向。推进企业碳信息披露是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内涵。文章首先从“双碳”目标的背景和要求出发,基于信息经济学的理论,系统分析了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梳理了碳信息披露价值创造的演进逻辑。其次,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重点阐释企业碳信息披露助力企业绿色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机制,即协调推进企业、政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共创,实现降碳与增长的相互促进。最后,结合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在含义,提出碳信息披露协同推进降碳、增长的优化路径,即推动碳信息披露与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完善碳信息披露激励机制及强化数字技术赋能碳信息披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碳信息披露 绿色发展 高质量发展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高水平部署和高质量落实--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引向深入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黎明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9-21,共3页
高水平改革部署和高质量改革落实相互促进、同频共振。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的重要讲话,是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引向深入,推... 高水平改革部署和高质量改革落实相互促进、同频共振。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的重要讲话,是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引向深入,推动改革行稳致远的重要抓手,为高水平改革部署和高质量改革落实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一体推进高水平改革部署和高质量改革落实,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打造改革提质增效责任共同体,遵循规律部署改革,依照规矩落实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改革部署 改革落实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 更好迎接数字经济时代挑战
17
作者 石文先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2,5,共6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战略部署,也为注册会计师行业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本文围绕三中全会精神,在分析当下经济社会转型特点的基础上,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更好适应数字经济时代新要求提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战略部署,也为注册会计师行业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本文围绕三中全会精神,在分析当下经济社会转型特点的基础上,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更好适应数字经济时代新要求提出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数字经济 行业监督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三中全会东风 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乘势而为
18
作者 戴琼 张文鑫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29,共3页
本文立足于现阶段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优势和挑战,分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中小事务所发展面临的机遇,并就中小事务所如何顺应新形势的发展提出建议: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应以深耕细分市场为目标、以专业研究为引领、以专业... 本文立足于现阶段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优势和挑战,分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中小事务所发展面临的机遇,并就中小事务所如何顺应新形势的发展提出建议: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应以深耕细分市场为目标、以专业研究为引领、以专业指导为聚力,灵活运用管理框架,努力构建细分领域执业标准,逐步形成细分领域品牌,不断提高执业能力与执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中小会计师事务所 优势和挑战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三中全会 锚定行业发展新坐标
19
作者 毛鞍宁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27,共5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发出总动员、作出总部署。注册会计师行业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本文结合所在事务所实际,介绍学习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发出总动员、作出总部署。注册会计师行业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本文结合所在事务所实际,介绍学习全会精神心得体会,提出下一步事务所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具体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新坐标 会计师事务所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成功经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勇 王国洪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核心。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初步探索、全面探索、创造性发展和创新突破四个阶段,构成了前后相继、层层递进的逻辑关联和历史序列。党在主动探索、摸索前进、锐意进取、守正创新中不断...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核心。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初步探索、全面探索、创造性发展和创新突破四个阶段,构成了前后相继、层层递进的逻辑关联和历史序列。党在主动探索、摸索前进、锐意进取、守正创新中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次理解和规律性认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书写了清晰、立体、可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刻汲取其中的成功经验,坚持现代化一般规律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守正笃实和开拓创新相结合、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相结合、重点突破与统筹兼顾相结合、党的主张和依靠群众相结合、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 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历史进程 成功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