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探究党参-茯苓药对对酒精性肝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蔡世揿 毛雷鸣 +2 位作者 周丽芳 黄聪 周素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5-954,共10页
目的研究党参-茯苓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潜在机制。方法利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获得党参茯苓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OMMI、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获取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疾病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 目的研究党参-茯苓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潜在机制。方法利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获得党参茯苓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OMMI、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获取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疾病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使用Bioconductor软件进行GO、KEGG通路富集分析。Cytoscape3.7.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筛选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通过实验验证党参茯苓对ALD大鼠的作用。结果剔除重复的靶点,获得36个化学成分和529个潜在作用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了生物过程2245条、细胞组成74条和分子功能相关125个。KEGG富集分析涉及了159个信号通路,其中包括PI3K-Akt、MAPK和AGE-RAGE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AKT1、MMP9等靶点可能是党参-茯苓治疗ALD的关键靶点。实验表明,党参-茯苓能改善ALD大鼠肝细胞炎症水平,降低ALD大鼠TC、TG、AST、ALT、GGT水平,PCR检测得出党参-茯苓可降低PI3K、AKT表达,电镜结果显示党参-茯苓影响细胞自噬,促进自噬溶酶体生成。结论初步揭示党参-茯苓可能是通过影响AKT、TNF和MAPK的表达,减轻炎性细胞浸润,推测党参-茯苓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自噬,从而治疗ALD,并通过PCR检测初步验证,为深入探索党参-茯苓药对治疗ALD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动物实验 酒精性肝病 党参-茯苓 细胞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中医治疗仔猪腹泻的用药规律分析
2
作者 张洁莹 高敬杰 +3 位作者 曾广萌 王晓晓 陶燕飞 王旭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9-238,共10页
为探究中医治疗仔猪腹泻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检索并收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与治疗仔猪腹泻相关的中医复方,运用Python和SPSS进行数据挖掘,并结合药频、药性、药味、归经、药对、关联规则等用药规律进行分析。通过网络药... 为探究中医治疗仔猪腹泻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检索并收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与治疗仔猪腹泻相关的中医复方,运用Python和SPSS进行数据挖掘,并结合药频、药性、药味、归经、药对、关联规则等用药规律进行分析。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核心药对,借助TCMSP数据库和Swiss ADME平台提取成分和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使用Cytoscape 3.9.1软件的Network Analyze获取靶点的介数,应用Webgestalt数据库进行靶点的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中医治疗仔猪腹泻用药频次≥5次的有19味药,其中高频药物有茯苓、黄连、白术、党参、陈皮、黄芪等。药性以温(38.13%),药味以甘(33.21%)、苦(33.03%),归经以脾(22.94%)、胃(18.07%)、肺(13.67%)为主;高频药对有白术、茯苓和党参,频次均在10次以上;在关联规则中,党参、白术和茯苓组合联系紧密,筛选和去重可获得组合涉及22个活性成分,靶点672个,GO分析发现靶点与生物过程相关的有12条,与细胞组分相关的有21条,与分子功能相关的有18条,涉及KEGG通路10条。结果表明,治疗仔猪腹泻多用清热、消食和补益药,核心药对以“党参、白术和茯苓”为代表,其活性成分作用于ALB、AKT1、TP53等炎症相关靶点,参与MAPK、Ras和cAMP等通路发挥抗腹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腹泻 中医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用药规律 党参-白术-茯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