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血清白蛋白、柠檬酸根和二价金属离子对人红细胞和兔小肠刷状缘囊泡摄取稀土离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惠雯 王伟 +1 位作者 李荣昌 王夔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 :研究人红细胞 (humanerythrocytes,HRC)和兔小肠刷状缘囊泡 (rabbitintestinalbrush bordermem branevesicles,BBMV)对稀土离子Ln3 + 的摄入 ,以及牛血清白蛋白 (bovineserumalbumin ,BSA)、柠檬酸根 (Cit3 -)和二价金属离子 (M2 ... 目的 :研究人红细胞 (humanerythrocytes,HRC)和兔小肠刷状缘囊泡 (rabbitintestinalbrush bordermem branevesicles,BBMV)对稀土离子Ln3 + 的摄入 ,以及牛血清白蛋白 (bovineserumalbumin ,BSA)、柠檬酸根 (Cit3 -)和二价金属离子 (M2 + )的影响。方法 :在溶液中有或无BSA (或Cit3 -、Cu2 + 、Co2 + 、Zn2 + 、Cd2 + 、Pb2 + )的条件下 ,在HRC或提取的BBMV与Ln3 + 温育后 ,用ICP或ICP MS测定HRC胞浆及膜或BBMV中Ln3 + 及M2 + 的含量。结果 :被研究的Ce3 + 、Gd3 + 、Yb3 + 离子都能跨膜进入人红细胞 ,BSA对Ce3 + 和Yb3 + 的跨膜输运有促进作用 ,但对Gd3 + 无影响。Pb2 + 、Cu2 + 、Co2 + 、Zn2 + 对HRC膜结合Ce3 + 量无影响 ,但Cu2 + 促进Ce3 + 跨膜进入细胞内。Ce3 + 促进细胞对Co2 + 摄入 ,但Co2 + 和Zn2 + 几乎完全抑制了Ce3 + 的跨膜输运。BBMV可以结合Ce3 + 、Gd3 + 、Lu3 + 和Cu2 + 、Pb2 + 、Cd2 + ;Cit3 -抑制Ln3 + 的结合 ,抑制率随 [Ln(Cit) 2 ]3 -稳定性增加而增加 ;Ce3 + 和Pb2 + 或Cd2 + 之间相互抑制其与BBMV的结合 ,但Cu2 + 促进Gd3 + 与BBMV的结合。结论 :在HRC和BBMV对Ln3 + 和M2 + 的摄取中 ,Ln3 + 和M2 + 间存在着某些拮抗或协同作用 ,这些作用与Ln3 + 和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蛋白 柠檬酸根 二价金属离子 红细胞 小肠刷状缘囊泡 摄取 稀土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血清白蛋白及其耐热肠毒素偶联物的制备 被引量:1
2
作者 雷燕 《云南畜牧兽医》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耐热肠毒素(STa)是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引起仔猪黄白痢的关键毒力因子,但其本身在动物体内无免疫原性。本试验为制备基于STa的完全抗原,首先采用利凡诺沉淀法纯化兔血清白蛋白(RSA),以RSA为载体,以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两步交联法制备... 耐热肠毒素(STa)是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引起仔猪黄白痢的关键毒力因子,但其本身在动物体内无免疫原性。本试验为制备基于STa的完全抗原,首先采用利凡诺沉淀法纯化兔血清白蛋白(RSA),以RSA为载体,以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两步交联法制备STa与RSA的共价偶联物,再经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偶联效果,测定偶联物分子量及偶联比。电泳结果显示RSA及其STa偶联物制备获得成功,偶联物呈单一条带,分子量约为108.5 KDa,STa与RSA偶联比(摩尔比)为20.5∶1。本试验结果可为制备抗STa特异性抗体、研发STa检测试剂盒、筛选STa减毒突变体及发展仔猪黄白痢类毒素疫苗提供必需的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肠毒素(STa) 血清蛋白(rsa) 戊二醛两步交联法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完全抗原的制备及免疫效果检测
3
作者 段锐锐 高仕平 +1 位作者 简宗辉 陈培富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18-1021,共4页
基于盐酸氯胺酮是一种化学反应性质活泼的小分子,利用半抗原—载体效应的免疫学原理,以三氯化磷(PCl3)为桥梁,将盐酸氯胺酮分子共价连接到兔血清白蛋白(RSA)分子,随后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偶联物,并用... 基于盐酸氯胺酮是一种化学反应性质活泼的小分子,利用半抗原—载体效应的免疫学原理,以三氯化磷(PCl3)为桥梁,将盐酸氯胺酮分子共价连接到兔血清白蛋白(RSA)分子,随后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偶联物,并用该偶联物免疫BALB/c小鼠,最后采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检测氯胺酮抗体应答水平。蛋白电泳分析显示已成功制备出分子量约为78.8 ku、氯胺酮与RSA的分子偶联比为39的完全抗原,能诱导实验小鼠产生效价为1∶1 280的抗氯胺酮抗体。本试验不仅建立了检测氯胺酮的血清学方法,还为开发氯胺酮戒毒疫苗做了有益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氯胺酮 血清蛋白 半抗原—载体效应 抗体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