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饲养层对兔原始生殖细胞传代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李义书
王新庄
冯勋伟
王轶敏
李金辉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
-
出处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41,共5页
-
基金
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项目(0421002100)
-
文摘
为了探讨不同饲养层细胞对兔原始生殖细胞体外培养与传代的影响,从14-18 d的兔胎儿生殖嵴中分离得到原始生殖细胞(PGCs),分别培养在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MEF)、兔胎儿成纤维细胞(REF)饲养层上或与同源兔胎儿生殖脊成纤维细胞(HEFgr)、兔睾丸支持细胞(RSC)共培养。观察兔类EG集落的生长状态,并检测其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4种方法均能分离克隆出兔类EG集落,碱性磷酸酶染色均呈阳性,但是采用共培养的模式分离得到的集落明显多于传统的饲养层模式。与RSCs共培养得到的EG集落数最多,保持未分化的时间最长,并传了8代,与HEFgr共培养得到的EG集落数与RSCs相比差异不明显,但最高只传了6代。培养在MEF上的兔类EG也能较好的保持未分化状态,传了4代。培养在REF上的兔类EG集落数目较少,出现分化时间较早,只传了3代。因此可以用与RSCs或HEFgr共培养的方法传代培养兔PGCs。
-
关键词
兔原始生殖细胞
共培养
胚胎干细胞
兔睾丸支持细胞
-
Keywords
PGCs,Co-culture,RSCs,EG cells
-
分类号
S829.1
[农业科学—畜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