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出血症病毒RHDV1和RHDV2一步法双重TaqMan探针荧光定量RT-PCR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1
作者 陈萌萌 王冠萱 +8 位作者 仇汝龙 范志宇 胡波 宋艳华 魏后军 徐为中 葛雷 李一鸣 王芳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7-942,共6页
兔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兔出血症是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对养兔业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基于RHDV衣壳蛋白(VP60)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可同时检测RHDV1和RHDV2两种毒株的双重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体系。反应体... 兔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兔出血症是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对养兔业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基于RHDV衣壳蛋白(VP60)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可同时检测RHDV1和RHDV2两种毒株的双重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体系。反应体系:2×One Step RT-PCR BufferⅢ10.0μL,上下游引物(10μmol/L)各0.6μL,ROX Reference DyeⅡ(50×)0.4μL,两种荧光探针(10μmol/L)各0.8μL,待测样本2.0μL,ddH_(2)O 4.8μL。反应程序:42℃5 min,95℃10 s,95℃5 s,60℃30 s,40个循环。试验结果表明,该体系特异性强,与轮状病毒、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兔支气管败血波氏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无交叉反应;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为1μL 100拷贝。通过组内重复和组间重复进行重复性分析,Ct值变异系数为0.2%~2.9%,表明该体系稳定性较好。使用该体系对112份临床样本(60份肝脏组织、52份鼻肛拭子)进行检测,RHDV总检出率为69%,而常规RT-PCR体系的检出率仅为51%。本研究建立的双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强特异性和良好的重复性,可为RHDV的临床快速诊断及定量分析提供可靠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荧光定量RT-PCR TAQMAN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端B细胞表位缺失的兔出血症病毒VP60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维龙 胡波 +7 位作者 范志宇 魏后军 仇汝龙 宋艳华 陈萌萌 葛雷 熊富强 王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8-513,共6页
本研究将A3C单抗识别的VP60蛋白NTA区域作为识别标记,设计一系列编码VP60 NTA区域重叠多肽的基因序列并连接于pGEX-4T-1载体,确定A3C单抗识别的精确表位。然后构建重组质粒Bacmid-VP60△A3C,将Bacmid-VP60△A3C转染Sf9昆虫细胞,得到重... 本研究将A3C单抗识别的VP60蛋白NTA区域作为识别标记,设计一系列编码VP60 NTA区域重叠多肽的基因序列并连接于pGEX-4T-1载体,确定A3C单抗识别的精确表位。然后构建重组质粒Bacmid-VP60△A3C,将Bacmid-VP60△A3C转染Sf9昆虫细胞,得到重组杆状病毒rBac-VP60△A3C。RT-PCR、HA、IFA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重组蛋白VP60△A3C在Sf9细胞中高效表达,电镜观察显示其形态和结构与兔出血症病毒VP60蛋白类似。将重组蛋白VP60△A3C以每只200μg免疫2月龄RHDV血清阴性的新西兰兔,免疫后14 d,以兔出血症病毒WF株攻毒新西兰兔。结果表明,免疫组无死亡,而对照组全部死亡。本研究结果为制备表位缺失的兔出血症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VP60蛋白 B细胞表位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端携带HBGAs受体结合表位的兔出血症病毒嵌合VP60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
3
作者 董文宇 刘维龙 +8 位作者 胡波 范志宇 魏后军 仇汝龙 宋艳华 陈萌萌 葛雷 熊富强 王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3-187,共5页
将HBGAs受体结合表位插入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VP60的N端,分析嵌合VP60蛋白的表达及病毒样颗粒(VLPs)形成情况,并研究N端HBGAs受体结合表位的插入对嵌合VP60蛋白免疫原性的影响。通过VP60蛋白N端起始位点HBGAs受体结合表位的插入... 将HBGAs受体结合表位插入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VP60的N端,分析嵌合VP60蛋白的表达及病毒样颗粒(VLPs)形成情况,并研究N端HBGAs受体结合表位的插入对嵌合VP60蛋白免疫原性的影响。通过VP60蛋白N端起始位点HBGAs受体结合表位的插入,获得表位插入的VP60基因。利用Bac-to-Bac系统构建杆状病毒重组质粒,命名为Bacmid-VP60-CR,转染Sf9昆虫细胞后,得到重组杆状病毒rBac-VP60-CR,经HA、IFA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重组蛋白VP60-CR在Sf 9昆虫细胞中得到高效表达,电镜观察显示其可形成与VP60类似的VLPs结构。将重组蛋白免疫2月龄RHDV血清阴性的新西兰兔,200μg/只,免疫后每周采血检测HBGAs表位抗体水平,同时在免疫后14 d,以RHDV WF株攻毒观察VP60-CR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与VP60对照相比,VP60-CR蛋白可产生更高水平的针对HBGAs表位的抗体水平,且VP60-CR免疫兔可完全抵抗RHDV强毒的攻击。本研究构建了一种N端插入HBGAs受体结合表位的嵌合VP60蛋白,为研究高免疫原性兔出血症基因工程疫苗抗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VP60蛋白 HBGAs 病毒样颗粒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某规模化兔场GI.1a型兔出血症病毒的分子特性分析
4
作者 张金叶 林仲寅 +2 位作者 李世恒 鞠燕 赵巧雅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5期29-34,共6页
2023年10月,山东省某规模化兔场(存栏2000只母兔)免疫过兔出血症(RHD)疫苗的经产母兔出现精神不振、体温升高、猝死等情况。为查明发病原因,采集4只病死兔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病原核酸检测,并对检出的1份阳性样品(命名为S1001)进行... 2023年10月,山东省某规模化兔场(存栏2000只母兔)免疫过兔出血症(RHD)疫苗的经产母兔出现精神不振、体温升高、猝死等情况。为查明发病原因,采集4只病死兔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病原核酸检测,并对检出的1份阳性样品(命名为S1001)进行了兔出血症病毒(RHDV)分型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未分离到细菌,4份病料均为RHDV阳性;经测序S1001属于RHDV GI.1a基因型,其p16、p23、p29、VP10基因均属于GI.1a分支;与疫苗株(NJ株)相比,VP60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9%,p16、p23、p29、VP10等蛋白分别存在9、18、11、2处氨基酸变化。蛋白结构预测结果显示,S1001 VP60蛋白的N端片层结构区变化明显,与参考株结构相似性为93%,TM-score为0.59(越接近于1,结构越相似)。结果说明:该兔场存在RHDV感染,感染的RHDV与疫苗株相比存在较多分子差异,蛋白构象变化有可能导致VP60蛋白抗原性发生变化。建议持续加强RHDV的遗传变异监测,及时掌握病毒变异情况,以期为新型疫苗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GI.1a 分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经典毒株和变异毒株的RT-PCR鉴定 被引量:15
5
作者 宋艳华 魏后军 +8 位作者 范志宇 左园园 胡波 仇汝龙 陈萌萌 李明勇 薛家宾 徐为中 王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7-1121,共5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鉴别兔出血症病毒经典毒株(RHDV)和变异毒株(RHDV2)的RT-PCR检测方法。根据Gen Bank中经典RHDV和RHDV2的VP60基因序列,设计2对分别结合两种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利用2对引物,以人工合成RHDV2的VP60基因构建的p MD19-T-VP60-... 本研究旨在建立鉴别兔出血症病毒经典毒株(RHDV)和变异毒株(RHDV2)的RT-PCR检测方法。根据Gen Bank中经典RHDV和RHDV2的VP60基因序列,设计2对分别结合两种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利用2对引物,以人工合成RHDV2的VP60基因构建的p MD19-T-VP60-2和p MD19-T-VP60为模板,进行RT-PCR体系退火温度的优化,优化后的退火温度为58.2℃。对优化后的RT-PCR体系进行RHDV和RHDV2的敏感性试验、特异性试验,并用于检测RHDV人工感染样品和疑似临床样品,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经典RHDV和RHDV2的检测限度分别为95拷贝和76拷贝的靶基因片段,且对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以及重组质粒p MD19-T-EBHSV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RHDV人工感染的组织样品检出率为100%,15份临床样品中3份为经典RHDV阳性,其他均为经典RHDV及RHDV2阴性。该方法的建立能够实现快速、特异及敏感地检测RHDV和RHDV2,为监测RHDV变异株的流行情况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经典毒株(RHDV) 兔出血症病毒变异毒株(RHDV2) RT-PCR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兔出血症病毒2型感染疫情的诊断 被引量:6
6
作者 常赵阳 刘玉梅 +3 位作者 刘潍萁 王佳宁 位兰 张自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86-1894,共9页
旨在了解河南疑似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的感染情况,并对RHDV2的致病性进行初步分析。本研究采集病死兔的肝组织,利用微量血凝试验、RT-PCR扩增及测序、VP60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和动物回归试验进行病原鉴定。微量血凝试验结果显示,组织... 旨在了解河南疑似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的感染情况,并对RHDV2的致病性进行初步分析。本研究采集病死兔的肝组织,利用微量血凝试验、RT-PCR扩增及测序、VP60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和动物回归试验进行病原鉴定。微量血凝试验结果显示,组织样本悬液能够凝集人“O”型血红细胞;RT-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检测到RHDV2特异性条带,片段大小为829 bp;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发现,分离的病毒与我国四川发现的首例RHDV2毒株SC2020/04的VP60基因相似性高达98.2%;临床病例的剖检显示病死兔胸腺、气管、肺、肝、脾、肾等实质性器官出血较为严重;动物回归试验发现攻毒组家兔死亡率为100%,平均死亡时间为65.8 h,RT-PCR扩增均检测到RHDV2特异性条带。本研究首次在河南兔场检测到RHDV2,为RHDV2的防控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1型 兔出血症病毒2型 VP60基因 RT-PCR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1、2型双重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冠萱 陈萌萌 +8 位作者 仇汝龙 范志宇 胡波 宋艳华 魏后军 葛雷 徐为中 王芳 钱莺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40-44,共5页
兔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RHD)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引起的欧洲兔(Oryctolagus cuniculus)的急性致死性传染性疾病。RHDV属于杯状病毒科(Calicivirus)兔病毒属(Lagovirus)。目前兔出血... 兔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RHD)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引起的欧洲兔(Oryctolagus cuniculus)的急性致死性传染性疾病。RHDV属于杯状病毒科(Calicivirus)兔病毒属(Lagovirus)。目前兔出血症病毒1型(GI.1)和兔出血症病毒2型(GI.2)2种基因型均有在我国流行。为了更好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实时监测兔出血症发展趋势和临床诊断,建立了一种检测RHDV1型和RHDV2型病原的快速、简单、特异且敏感的Taq Man实时PCR。结果显示,稀释度为1×10^(8)~1×10^(4) copies/μL标准品建立的标准曲线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为0.999;该方法对RHDV1型和RHDV2型具有高度特异性,与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兔支气管败血波氏菌等其他病原没有任何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为100~1000 copies/μL;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在0.01%~1.61%之间。用该方法对60份临床肝脏样品和52份鼻肛拭子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RHDV检出率为70.5%,敏感性显著高于普通RT-PCR方法(51%)。因此,该方法能够同时检测RHDV1型和RHDV2型,可用于鉴别诊断兔出血症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1型 兔出血症病毒2型 双重TaqMan 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衣壳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对家兔的免疫保护效果 被引量:26
8
作者 王芳 胡波 +5 位作者 任雪枫 范志宇 杨龙圣 徐为中 张则斌 何孔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82-1387,共6页
用RT—PCR方法扩增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VP60基因,通过克隆、转化得到重组穿梭载体Bacmid—VP60,用此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得到重组病毒rAcV—Bac—VP60,经RT—PCR、IFA、SDS-PAGE、Western blotting、HA和HI鉴定,结果显... 用RT—PCR方法扩增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VP60基因,通过克隆、转化得到重组穿梭载体Bacmid—VP60,用此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得到重组病毒rAcV—Bac—VP60,经RT—PCR、IFA、SDS-PAGE、Western blotting、HA和HI鉴定,结果显示重组VP60蛋白在Sf9昆虫细胞中得到表达。在不加任何佐剂的情况下,用表达的蛋白免疫3月龄非RHD免疫兔,结果显示,免疫后21天,兔体内可产生抗RHDV抗体,抗体血凝抑制效价为2^6~2^7,该抗体可以抵抗血凝效价为2^10致死剂量RHDV强毒的攻击,本研究为兔病毒性出血症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衣壳蛋白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重组杆状病毒 表达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胡波 魏后军 +5 位作者 王芳 范志宇 徐鹏 徐为中 薛家宾 何孔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42-1446,共5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检测兔群鼻拭子中兔出血症病毒(RHDV)的RT-PCR方法,研究健康免疫兔群是否存在携带RHDV现象。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RHDVvp60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经cDNA的合成和PCR扩增,目的片段大小为591bp。结果表明该方法... 本研究旨在建立检测兔群鼻拭子中兔出血症病毒(RHDV)的RT-PCR方法,研究健康免疫兔群是否存在携带RHDV现象。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RHDVvp60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经cDNA的合成和PCR扩增,目的片段大小为591bp。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检出最小RNA浓度为2.40ng·μL-1,敏感性为血凝试验(HA)的8×103倍。通过对自5个省采集的168份健康免疫兔鼻拭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样品为22份,阳性率为13.09%。试验表明:RT-PCR方法能快速、敏感地从健康免疫兔鼻拭子样品中检出RHDV,提示健康免疫兔群存在携带RHDV的现象,该方法适合临床进行大规模病原学检测和兔群携带病毒的调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RT-PCR 鼻拭子 病毒携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2型的分离鉴定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7
10
作者 魏后军 胡波 +5 位作者 范志宇 宋艳华 仇汝龙 陈萌萌 薛家宾 王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4-409,共6页
兔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RHD)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急性致死性兔病。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引起的RHD主要在欧洲流行,病兔的死亡率高达90%,而用经典RHDV... 兔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RHD)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急性致死性兔病。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引起的RHD主要在欧洲流行,病兔的死亡率高达90%,而用经典RHDV毒株制备的疫苗几乎不能预防家兔感染RHDV2,从而给世界养兔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20年4月,中国四川省某兔场首次发生由疑似RHDV2引起的RHD,笔者所在实验室通过红细胞凝集试验(Hemagglutination,HA)、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扩增、vp60基因序列分析和病毒复制试验,对采集的病死家兔肝脏样本进行病原鉴定。HA结果显示,部分病死家兔的肝脏样本不能引起血凝现象;RT-PCR结果显示,样品中出现了RHDV2的特异性条带。对新发现毒株cDNA的RT-PCR产物进一步分析发现,所扩增vp60基因核苷酸序列与经典RHDV vp60基因核苷酸序列的一致性为77.5%~80.1%,与RHDV2 vp60基因核苷酸序列的一致性为93.6%~96.1%,并且与RHDV2处于同一个进化分支。病毒复制试验结果显示,用病死家兔肝脏组织与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按1 g∶10 ml混合后制成的悬液分别人工感染5只非免疫25日龄未断奶仔兔和5只2月龄兔,在24~48 h全部死亡。基于以上试验结果,确定本研究新发现的RHDV毒株为RHDV2,并将其命名为SC2020,这是在中国首次发现RHDV2毒株,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 VP60基因 鉴定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8
11
作者 蔡少平 王芳 +6 位作者 贾华敏 张海彬 李超美 范志宇 胡波 熊富强 魏后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95-1801,共7页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兔出血症病毒(RHDV)的检测方法,用胶体金标记纯化的RHDV多克隆抗体,以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的重组RHDV VP60蛋白为免疫原制备RHDV的单克隆抗体(McAb,简称单抗)A3C,将RHDV McAb和羊抗兔IgG抗体包被在硝酸纤维素...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兔出血症病毒(RHDV)的检测方法,用胶体金标记纯化的RHDV多克隆抗体,以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的重组RHDV VP60蛋白为免疫原制备RHDV的单克隆抗体(McAb,简称单抗)A3C,将RHDV McAb和羊抗兔IgG抗体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分别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经条件优化研制成RHDV免疫胶体金试纸条。该试纸条可以检出红细胞凝集试验(HA)效价为1∶10的RHDV悬液,即HA检测为阴性的样品,该试纸条检测为阳性,其敏感性高于HA;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试纸条不与家兔其他常见病菌发生交叉反应。应用该试纸条对127份疑似兔出血症家兔肝脏样品进行初步检测,同时用HA做平行试验,阳性符合率为100%。因此,该试纸条是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兔出血症病毒检测方法,为兔出血症的现场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显示出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VP60蛋白 单克隆抗体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 红细胞凝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无血凝性兔出血症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衣壳蛋白VP60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田浪 王红宁 +4 位作者 李建文 廖娟 张夏兰 周万蓉 王鸿宾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78-1083,共6页
从临床病料中分离鉴定出1株无血凝性的致病性兔出血症病毒(RHDV),命名为Yaan-1。HA试验测得该毒株原代及经兔体传3代后的肝毒在25℃、37℃和4℃时均无血凝性;但在琼脂扩散试验和对流免疫电泳中均可见分离株与常规RHDV高免血清形成... 从临床病料中分离鉴定出1株无血凝性的致病性兔出血症病毒(RHDV),命名为Yaan-1。HA试验测得该毒株原代及经兔体传3代后的肝毒在25℃、37℃和4℃时均无血凝性;但在琼脂扩散试验和对流免疫电泳中均可见分离株与常规RHDV高免血清形成清晰的沉淀线;电镜观察可见30nm左右的病毒粒子。采用RT-PCR方法将Yaan-1株的衣壳蛋白VP60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序列分析表明VP60基因序列全长1740bp,编码579个氨基酸,测序结果提交GenBank(注册号为DQ069280),并与世界各国的常规RHDV分离株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核苷酸同源性为90.0%~98.0%,氨基酸同源性为94.1%~99.0%,氨基酸变异多发生在衣壳蛋白C、E区;同时对Yaan-1株的分子量、等电点、疏水性、跨膜区等分子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无血凝性RHDV中国分离株,丰富了地方毒株资源,为明确我国地方株的分子流行病学,以及对VP60蛋白分子特征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无血凝性 衣壳蛋白 VP60基因 序列分析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兔出血症病毒抗体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魏后军 范志宇 +6 位作者 王芳 宋艳华 胡波 仇汝龙 陈萌萌 徐为中 薛家宾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4-619,共6页
利用免疫层析技术建立快速检测兔出血症病毒(RHDV)抗体的方法,将胶体金标记重组RHDV VP60蛋白,抗VP60单抗A3C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分别包被质控线(C线)和检测线(T线),通过检测强阳性、阳性、弱阳性、阴性血清优化试纸条制备条件,... 利用免疫层析技术建立快速检测兔出血症病毒(RHDV)抗体的方法,将胶体金标记重组RHDV VP60蛋白,抗VP60单抗A3C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分别包被质控线(C线)和检测线(T线),通过检测强阳性、阳性、弱阳性、阴性血清优化试纸条制备条件,并验证其性能及与血凝抑制试验的符合率。结果显示,试纸条检测阳性血清时T线、C线颜色深度相同,强阳性血清T线比C线颜色深,弱阳性血清T线比C线颜色浅,阴性血清T线不显色、C线显色,检测强阳性、阳性、弱阳性、阴性血清与血凝抑制试验的符合率分别为93.75%、88.75%、91.25%、95.00%,总的符合率为91.54%;该试纸条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稳定性,为兔病毒性出血症流行病学调查和抗体水平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检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出血 兔出血症病毒 VP60 胶体金试纸条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双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6
14
作者 董婷 王芳 +5 位作者 熊富强 王先炜 范志宇 胡波 王敏敏 李洪广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71-576,共6页
为建立特异性好、敏感度高、稳定可靠的检测兔出血症病毒的双夹心ELISA方法。该试验制备了兔出血症病毒多抗和小鼠腹水单抗,并将他们提纯。用方阵法筛选最佳反应浓度,用特异性试验、敏感度试验和重复性试验对该方法进行鉴定,并同时用双... 为建立特异性好、敏感度高、稳定可靠的检测兔出血症病毒的双夹心ELISA方法。该试验制备了兔出血症病毒多抗和小鼠腹水单抗,并将他们提纯。用方阵法筛选最佳反应浓度,用特异性试验、敏感度试验和重复性试验对该方法进行鉴定,并同时用双夹心ELISA和血凝试验(HA)对52份待测兔肝脏样品进行检测,比较这两种方法的符合率。结果显示:兔出血症病毒多抗最佳稀释度为1∶400,浓度为19.50 mg/L;单抗的最佳稀释度为1∶800,浓度为2.86 mg/L。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对52份待检兔肝脏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双夹心ELISA和HA试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2.7%(43/52)和75.0%(39/52),双夹心ELISA与HA试验的符合率为90.7%。用不同批次包被的酶标板重复检测已知样品显示出良好的重复性。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该双夹心ELISA方法是检测RHDV的一种特异、敏感、快速、经济的免疫学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双夹心ELISA 多抗 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兔出血症病毒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超美 王芳 +5 位作者 蔡少平 任雪枫 胡波 范志宇 徐为中 何孔旺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6-550,共5页
为建立检测兔出血症病毒(RH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应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的RHDV VP60包被酶标板,经间接ELISA的最佳反应条件优化试验确定:抗原的包被浓度为4.62μg/ml,标准阴、阳性血清稀释度为1∶200,封闭液选用2%明胶;羊抗兔IgG... 为建立检测兔出血症病毒(RH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应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的RHDV VP60包被酶标板,经间接ELISA的最佳反应条件优化试验确定:抗原的包被浓度为4.62μg/ml,标准阴、阳性血清稀释度为1∶200,封闭液选用2%明胶;羊抗兔IgG最佳稀释度为1∶4 000。阻断试验、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用建立的ELISA方法与血凝抑制试验对临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ELISA与HI检测兔血清的RHD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4.7%(955/1 127)和76.0%(857/1 127),符合率为91.3%。该方法的建立为检测RHDV抗体提供了一种安全、特异、敏感、快速、操作简便经济的检测方法,为兔出血症免疫监测和预防控制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VP60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VP60蛋白的原核表达及检测方法初步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怀然 胡迎东 +4 位作者 陈洪岩 张龄 李昌文 关云涛 曲连东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1-204,共4页
VP60是免出血症病毒(RHDV)的主要结构蛋白,也是免疫原性蛋白,与诱导抗病毒免疫反应直接相关,因而也是检测用首选抗原。本实验在原核系统pPRoEX^TMHTa中表达了VP60基因,经SDS—PAGE电泳中可见表达带。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 VP60是免出血症病毒(RHDV)的主要结构蛋白,也是免疫原性蛋白,与诱导抗病毒免疫反应直接相关,因而也是检测用首选抗原。本实验在原核系统pPRoEX^TMHTa中表达了VP60基因,经SDS—PAGE电泳中可见表达带。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可被RHD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具有相应的抗原性。将表达蛋白经SDS—PAGE电泳切胶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免疫血清经全病毒ELISA检测,效价可达1:3200-1:6400,经琼脂扩散试验检测效价为1:16。重组蛋白纯化、复性后,作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并检测了48份免血清样品,与全病毒间接ELSIA试剂盒检测结果相同。实验结果表明.用原核系统表达的VP60蛋白.可以作为RHD新型诊断试剂的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衣壳蛋白 VP60基因 原核表达 诊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抗体的实验室检测能力验证结果评价 被引量:11
17
作者 付瑞 王洪 +4 位作者 王淑菁 李晓波 王吉 卫礼 岳秉飞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8-190,198,共4页
目的通过兔出血症病毒抗体检测能力验证计划,了解实验动物检测机构检验能力,提高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水平。方法按照CNAS批准的能力验证方案,通过筛选血清制备样品,经过稳定性和均匀性检验合格,作为能力验证样品。采用随机编号,发样给参加... 目的通过兔出血症病毒抗体检测能力验证计划,了解实验动物检测机构检验能力,提高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水平。方法按照CNAS批准的能力验证方案,通过筛选血清制备样品,经过稳定性和均匀性检验合格,作为能力验证样品。采用随机编号,发样给参加单位,并附作业指导书。在规定时限提交检验报告和原始记录复印件,其结果与样品预检结果一致的判为满意结果,不一致或未能提交结果的判为不满意结果。结果来自14个省市自治区的20个实验室报名参加本次比对实验,均在规定时间内反馈了检测结果,17个实验室检测结果为合格或优秀,占参加比对实验室的85%。在20个实验室中,14个实验室采用了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6个实验室采用血凝抑制实验(HAI)方法。结论全国各实验动物检测机构兔出血症病毒抗体总体检测能力较高,实施能力验证计划能够反映实验室的检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能力验证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血凝抑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提纯和多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盛祖恬 周明龙 +1 位作者 杜青云 何秉耀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80-383,共4页
我们采用了甘油-酒石酸钾梯度离心、琼脂糖4B层析和DEAE32离子交换层析等三种方法提纯兔出血症病毒(RHDV)进行比较,其结果发现DEAE32离子交换层析效果最好,获得的病毒纯度最高,经SDS-PAGE和W-Blo... 我们采用了甘油-酒石酸钾梯度离心、琼脂糖4B层析和DEAE32离子交换层析等三种方法提纯兔出血症病毒(RHDV)进行比较,其结果发现DEAE32离子交换层析效果最好,获得的病毒纯度最高,经SDS-PAGE和W-Blot试验表明,RHDV只有一条蛋白多肽、分子量为61KD,截然不同于以往国内研究报道的RHDV具有3~6条结构多肽等结果,在国内属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梯度离心 病毒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2型SC株VP60基因工程疫苗研制及其与传统兔出血症病毒疫苗的交叉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宋艳华 胡波 +5 位作者 范志宇 魏后军 陈萌萌 仇汝龙 徐为中 王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50-54,共5页
兔出血症病毒2型毒株于2020年在我国首次发现并报道,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可用于对该毒株的防控。针对我国兔出血症病毒2型SC毒株VP60蛋白,构建获得表达该毒株VP60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rBAC-RHDV2-VP60。以rBAC-RHDV2-VP60为疫苗毒种,接种... 兔出血症病毒2型毒株于2020年在我国首次发现并报道,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可用于对该毒株的防控。针对我国兔出血症病毒2型SC毒株VP60蛋白,构建获得表达该毒株VP60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rBAC-RHDV2-VP60。以rBAC-RHDV2-VP60为疫苗毒种,接种昆虫细胞,表达获得重组VP60蛋白。以氢氧化铝胶为佐剂制成RHDV2 SC株VP60基因工程疫苗,结合前期制备的传统RHDV型WF株VP60基因工程疫苗,分别免疫2~3月龄健康易感兔,1.0 mL/只;免疫后21 d,检测2种疫苗分别对国内RHDV2流行株和传统RHDV毒株的免疫保护力。结果显示,用SC株攻毒,免疫RHDV2 SC株VP60基因工程疫苗的家兔,免疫组无死亡,而免疫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全部死亡;免疫传统RHDV WF株VP60基因工程疫苗的家兔,免疫兔6/10死亡,对照组兔全部死亡;用WF株攻毒,免疫RHDV2 SC株VP60基因工程疫苗的家兔,免疫组死亡7/10,而免疫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全部死亡;免疫传统RHDV WF株VP60基因工程疫苗的家兔,免疫兔无死亡,对照组兔全部死亡;提示传统RHDV型WF株疫苗不能对国内流行毒株RHDV2 SC毒株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RHDV2 SC株VP60基因工程疫苗也不能对国内传统RHDV毒株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两型毒株间交叉保护作用较低。本研究中针对我国流行RHDV2 SC毒株研制的基因工程疫苗对有效预防和控制国内流行的RHDV2将发挥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2型 杆状病毒表达 基因工程疫苗 免疫效力 交叉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2型TaqMan探针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萌萌 仇汝龙 +6 位作者 范志宇 胡波 宋艳华 魏后军 朱伟峰 徐为中 王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76-1480,共5页
以新发生的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SC 2020/04株VP60基因序列为参考,设计出1对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且特异的用于检测新型病毒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 以新发生的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SC 2020/04株VP60基因序列为参考,设计出1对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且特异的用于检测新型病毒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值达到0.999;其特异性较好,与兔出血症病毒1型(RHDV1)、仙台病毒(SV)和轮状病毒(RRV)病原均无交叉反应;灵敏性高,最低检出量为1μl 1×10拷贝;且重复性良好,批内和批间试验的变异系数平均值均小于2%。临床检测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对108份临床病料进行检测,检出RHDV2阳性样品72份,检出率为66.7%,明显高于常规的RT-PCR方法(62.0%)。结果证明,新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适合于RHDV2感染的特异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2型 TAQMAN探针 荧光定量RT-PCR 敏感性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