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免疫酶组织化学法检测红斑狼疮皮损狼疮带研究
1
作者
严煜林
由蕾
罗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43-445,共3页
目的:探讨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红斑狼疮皮损中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对其诊断的价值。方法: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抗体法分析研究387例红斑狼疮患者皮损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1q)的沉积情况以及与临床诊断、组织病理学...
目的:探讨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红斑狼疮皮损中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对其诊断的价值。方法: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抗体法分析研究387例红斑狼疮患者皮损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1q)的沉积情况以及与临床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结果:临床诊断为红斑狼疮,且组织病理学诊断亦符合红斑狼疮的患者皮损中最常见、最易检出的狼疮带成分均为IgG、IgM,其次为C1q,C3与IgA不易检出;而临床诊断为红斑狼疮,但组织病理学诊断不符合的患者,皮损中几种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检出率之间尚无明确差别。结论:免疫组化法检测狼疮带对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且此法简便易行,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
红斑
免疫酶组织化学法
狼疮带试验
免疫
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雏鸭体内鸭瘟病毒的分布
被引量:
5
2
作者
胡薛英
谷长勤
+3 位作者
程国富
周诗其
苏敬良
杨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0-322,共3页
本实验应用了免疫组织化学的单克隆抗体间接酶标染色法,对人工感染鸭瘟病毒雏鸭的组织切片进行染色观察,旨在研究病毒在鸭体内分布,对其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鸭的心脏、肝脏、脾、胸腺、肠、法氏囊、胰、肺、肾等组织的细胞浆内均出...
本实验应用了免疫组织化学的单克隆抗体间接酶标染色法,对人工感染鸭瘟病毒雏鸭的组织切片进行染色观察,旨在研究病毒在鸭体内分布,对其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鸭的心脏、肝脏、脾、胸腺、肠、法氏囊、胰、肺、肾等组织的细胞浆内均出现了染色的特异阳性反应物。结果表明,鸭瘟病毒广泛分布于感染雏鸭的各种组织器官,并造成一定的组织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病毒
单克隆抗体
间接
酶
标
法
免疫
组织化学
染色
病毒分布
组织
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小病毒在雏鹅体内分布规律研究
3
作者
杨静红
李广兴
《甘肃畜牧兽医》
2012年第3期6-8,共3页
采用间接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对14日龄雏鹅人工感染GPV后,不同时间段病毒抗原在体内的定位及分布情况进行了检测。同时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对抗原染色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感染后第1天到第21天的不同时间点可以从心脏、肺脏、脾...
采用间接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对14日龄雏鹅人工感染GPV后,不同时间段病毒抗原在体内的定位及分布情况进行了检测。同时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对抗原染色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感染后第1天到第21天的不同时间点可以从心脏、肺脏、脾脏、肝脏、法氏囊、胸腺、腺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食管十二种组织器官检测到病毒抗原。其中感染第5天感染组织最广泛,抗原染色强度最强,在检测的组织中空肠的检出率最高。病毒抗原广泛分布于肠道的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肺泡壁细胞和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内,可见上皮细胞为GPV抗原的主要靶细胞。始终未能从大脑、胰腺和骨骼肌检测到G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细小病毒
间接
免疫酶组织化学法
染色强度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小病毒在雏鹅体内分布规律研究
4
作者
于昌贵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第9期46-46,49,共2页
利用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将雏鹅进行人工感染GPV,在不同阶段病毒抗原在体内的分布状况具有不同的特点,采用影像学技术对其予以定量分析后,雏鹅于感染1~21 d可在各器官中检测到病毒抗原体,而其中在5 d时,感染分布较为广泛,因此抗原出现...
利用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将雏鹅进行人工感染GPV,在不同阶段病毒抗原在体内的分布状况具有不同的特点,采用影像学技术对其予以定量分析后,雏鹅于感染1~21 d可在各器官中检测到病毒抗原体,而其中在5 d时,感染分布较为广泛,因此抗原出现染色效应的最大,待检组织中空肠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而病毒抗原因此广泛存在消化道的各种上皮细胞中,由此可知上皮细胞为GPV重要的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细小病毒
间接
免疫酶组织化学法
染色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x43的意义及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被引量:
1
5
作者
夏晓英
陈慎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936-937,共2页
关键词
CX43蛋白
心脏疾病
间隙连接
连接蛋白
免疫酶组织化学法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免疫
荧光
法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免疫酶组织化学法检测红斑狼疮皮损狼疮带研究
1
作者
严煜林
由蕾
罗虹
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43-445,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红斑狼疮皮损中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对其诊断的价值。方法: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抗体法分析研究387例红斑狼疮患者皮损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1q)的沉积情况以及与临床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结果:临床诊断为红斑狼疮,且组织病理学诊断亦符合红斑狼疮的患者皮损中最常见、最易检出的狼疮带成分均为IgG、IgM,其次为C1q,C3与IgA不易检出;而临床诊断为红斑狼疮,但组织病理学诊断不符合的患者,皮损中几种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检出率之间尚无明确差别。结论:免疫组化法检测狼疮带对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且此法简便易行,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关键词
狼疮
红斑
免疫酶组织化学法
狼疮带试验
免疫
球蛋白
Keywords
lupus erythematosus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lupus band test
immunoglobulin
分类号
R593.24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雏鸭体内鸭瘟病毒的分布
被引量:
5
2
作者
胡薛英
谷长勤
程国富
周诗其
苏敬良
杨健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出处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0-322,共3页
文摘
本实验应用了免疫组织化学的单克隆抗体间接酶标染色法,对人工感染鸭瘟病毒雏鸭的组织切片进行染色观察,旨在研究病毒在鸭体内分布,对其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鸭的心脏、肝脏、脾、胸腺、肠、法氏囊、胰、肺、肾等组织的细胞浆内均出现了染色的特异阳性反应物。结果表明,鸭瘟病毒广泛分布于感染雏鸭的各种组织器官,并造成一定的组织病理变化。
关键词
鸭瘟病毒
单克隆抗体
间接
酶
标
法
免疫
组织化学
染色
病毒分布
组织
病理变化
Keywords
duck enteritis virus(DEV)
monoclonal antibody
indirect enzyme immunoassay
the distribution of virus
分类号
S852.65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S858.3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小病毒在雏鹅体内分布规律研究
3
作者
杨静红
李广兴
机构
山东工商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
出处
《甘肃畜牧兽医》
2012年第3期6-8,共3页
文摘
采用间接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对14日龄雏鹅人工感染GPV后,不同时间段病毒抗原在体内的定位及分布情况进行了检测。同时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对抗原染色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感染后第1天到第21天的不同时间点可以从心脏、肺脏、脾脏、肝脏、法氏囊、胸腺、腺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食管十二种组织器官检测到病毒抗原。其中感染第5天感染组织最广泛,抗原染色强度最强,在检测的组织中空肠的检出率最高。病毒抗原广泛分布于肠道的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肺泡壁细胞和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内,可见上皮细胞为GPV抗原的主要靶细胞。始终未能从大脑、胰腺和骨骼肌检测到GPV。
关键词
鹅细小病毒
间接
免疫酶组织化学法
染色强度
分布规律
分类号
S858.3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小病毒在雏鹅体内分布规律研究
4
作者
于昌贵
机构
天津市中升挑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第9期46-46,49,共2页
文摘
利用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将雏鹅进行人工感染GPV,在不同阶段病毒抗原在体内的分布状况具有不同的特点,采用影像学技术对其予以定量分析后,雏鹅于感染1~21 d可在各器官中检测到病毒抗原体,而其中在5 d时,感染分布较为广泛,因此抗原出现染色效应的最大,待检组织中空肠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而病毒抗原因此广泛存在消化道的各种上皮细胞中,由此可知上皮细胞为GPV重要的靶细胞。
关键词
鹅细小病毒
间接
免疫酶组织化学法
染色强度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x43的意义及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被引量:
1
5
作者
夏晓英
陈慎仁
机构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内分泌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936-937,共2页
关键词
CX43蛋白
心脏疾病
间隙连接
连接蛋白
免疫酶组织化学法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免疫
荧光
法
流式细胞仪
分类号
R5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免疫酶组织化学法检测红斑狼疮皮损狼疮带研究
严煜林
由蕾
罗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应用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雏鸭体内鸭瘟病毒的分布
胡薛英
谷长勤
程国富
周诗其
苏敬良
杨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小病毒在雏鹅体内分布规律研究
杨静红
李广兴
《甘肃畜牧兽医》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小病毒在雏鹅体内分布规律研究
于昌贵
《吉林畜牧兽医》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Cx43的意义及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夏晓英
陈慎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