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Xalnesiran联合或不联合免疫调节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
1
作者 梁携儿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2,共1页
HBV感染的标准治疗包括有限疗程(48周)的聚乙二醇干扰素和长期使用核苷(酸)类似物,但很少能实现功能性治愈(治疗12个月后为0~7%)。为了提高功能性治愈率,一种新兴策略将新型抗病毒药物与免疫调节剂联合使用,以减少病毒抗原负荷并恢复针... HBV感染的标准治疗包括有限疗程(48周)的聚乙二醇干扰素和长期使用核苷(酸)类似物,但很少能实现功能性治愈(治疗12个月后为0~7%)。为了提高功能性治愈率,一种新兴策略将新型抗病毒药物与免疫调节剂联合使用,以减少病毒抗原负荷并恢复针对HBV的特异性免疫反应。Xalnesiran是一种N-乙酰-D-半乳糖胺共轭合成双链小干扰RNA,靶向HBV基因组的S保守区域,可沉默多种转录物。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团队通过平台研究设计,经Piranga试验评估了有限疗程的Xalnesiran联合或不联合免疫调节剂在慢性HBV感染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医科大学 聚乙二醇干扰 南方医院 免疫调节剂 HBV感染 抗病毒药物 小干扰rna 病毒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诱导基因IFIT1与卵巢癌免疫浸润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瑞伟 李凤杰 +5 位作者 梁小龙 周鑫 刘丽萍 李秋蓉 何明敏 李宇迪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2-1141,共10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基因IFIT1与卵巢癌免疫浸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GEO数据库筛选肿瘤免疫相关基因,Kaplan-Meier与Prognoscan预后数据库筛选与卵巢癌预后显著相关的差异基因。GEPIA、Human Protein Atlas与Timer数据库分析IFIT1...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基因IFIT1与卵巢癌免疫浸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GEO数据库筛选肿瘤免疫相关基因,Kaplan-Meier与Prognoscan预后数据库筛选与卵巢癌预后显著相关的差异基因。GEPIA、Human Protein Atlas与Timer数据库分析IFIT1在卵巢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UALCAN数据库分析IFIT1在不同分级和分期的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David数据库对String和Genemania数据库筛选的相互作用基因与蛋白进行GO富集分析。Timer和Tisidb数据库相互验证IFIT1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IFIT1干扰质粒成功构建后,利用IFIT1干扰稳转株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IFIT1敲降后肿瘤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检测中性粒细胞浸润。结果GEO数据库、Kaplan-Meier与Prognoscan预后数据库筛选出IFIT1是与卵巢癌预后显著负相关的肿瘤免疫基因。GEPIA、Human Protein Atlas、Timer数据库以及UALCAN数据库表明IFIT1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但与肿瘤的分期、分级并不存在显著相关性。String、Genemania、David数据库分析发现IFIT1的互作基因与蛋白富集于2’-5’寡聚腺苷酸合成酶的活化、病毒防御、先天性免疫等过程。Timer数据库表明IFIT1与卵巢癌中CD8+T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呈正相关,其中与中性粒细胞相关性最为明显(P<0.001)。Tisidb与GSCA均验证了IFIT1与卵巢癌组织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呈高度正相关(P<0.05)。RT-qPCR和Western blot证明卵巢癌细胞中IFIT1被成功敲降后,IFIT1干扰细胞的移植瘤生长显著减缓(P<0.05),肿瘤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结论IFIT1可能促进中性粒细胞浸润影响卵巢癌的恶性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干扰诱导的四肽重复蛋白1 生信分析 免疫浸润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干扰缺氧诱导因子-2α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娜 王洪兴 +2 位作者 张洁 李永真 千新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2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s-2α,HIF-2α)siRNA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CoCl2处理细胞,建立细胞缺氧模型,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MCF-7细胞中HIF-2α的表达;运用RT-PCR技术检测转染...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2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s-2α,HIF-2α)siRNA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CoCl2处理细胞,建立细胞缺氧模型,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MCF-7细胞中HIF-2α的表达;运用RT-PCR技术检测转染后MCF-7细胞中HIF-2αmRNA的表达;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细胞生长速度和倍增时间;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分布的改变;采用RT-PCR技术检测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细胞缺氧模型建立成功。RNA干扰结果显示:缺氧+siRNA组HIF-2αmRNA的表达与单纯缺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细胞生长曲线结果显示:缺氧+siRNA组与单纯缺氧组相比,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倍增时间显著延长(P均<0.05);细胞周期结果显示:缺氧+siRNA组与单纯缺氧组相比,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5);RT-PCR结果显示:缺氧+siRNA组与单纯缺氧组相比,p21基因表达上调(P<0.05),Cyclin B基因表达下调(P<0.05)。结论 HIF-2αsiRNA可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能力,可能与p21基因表达上调、Cyclin B基因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缺氧诱导因子2α rna干扰 CoCl2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沉默缺氧诱导因子-1α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曾楷峰 施瑞华 +2 位作者 朱宏 张国新 郝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4-149,共6页
目的:观察RNA干扰沉默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HIF-1α短发夹RNA(shRNA)重组质粒pGCsi-shHIF-1α稳定转染人胃癌细胞SGC-7901;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IF-... 目的:观察RNA干扰沉默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HIF-1α短发夹RNA(shRNA)重组质粒pGCsi-shHIF-1α稳定转染人胃癌细胞SGC-7901;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 mRNA、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趋化因子受体CXCR4蛋白表达;MTT法、流式细胞仪、transwell试验分别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凋亡及侵袭迁移能力。结果:稳定转染pGCsi-shHIF-1α后,SGC-7901细胞HIF-1α表达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受到明显抑制,Glut-1﹑MMP-2﹑CXCR4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降低;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体外侵袭迁移能力受到明显抑制(P<0.01)。结论:pGCsi-shHIF-1α能有效沉默胃癌细胞SGC-7901 HIF-1α基因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并诱导其凋亡,提示HIF-1α可能通过上调Glut-1﹑MMP-2和CXCR4等从而调节肿瘤细胞生长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缺氧诱导因子-1a rna干扰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发夹RNA干扰胃癌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周炜 姜政 +3 位作者 张滨 向廷秀 黄爱龙 王丕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对胃癌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录和蛋白表达的作用以及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人HIF-1α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胃癌细胞BGC-823;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mRNA... 目的探讨RNA干扰对胃癌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录和蛋白表达的作用以及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人HIF-1α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胃癌细胞BGC-823;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mRNA、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转染后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TUNEL法观察细胞的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转染后胃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成功构建了pshRNA-HIF-1α1和pshRNA-HIF-1α2重组质粒;转染BGC-823后,与空质粒组相比,pshRNA-HIF-1α1可有效抑制BGC-823细胞HIF-1α基因转录和蛋白质表达,抑制率分别可达93.4%和55.7%;MTT法显示转染后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转染后,其凋亡率明显高于空质粒组(P<0.05),BGC-823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S期与G2~M期细胞比例减少;TUNEL法显示转染后细胞核固缩,核染色质聚集或断裂;体内实验显示,pshRNA-HIF-1α1的抑瘤率为41.75%。结论体内、外初步实验证实pshRNA-HIF-1α1能有效抑制胃癌细胞BGC-823 HIF-1α基因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rna干扰 低氧诱导因子-1Α 重组质粒 细胞凋亡 BGC-82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的lncRNA与肿瘤免疫逃逸 被引量:3
6
作者 程先硕 杨之斌 董坚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71-878,共8页
缺氧和免疫逃逸是肿瘤的两大特征,缺氧是促进肿瘤发生免疫逃逸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缺氧诱导的长链非编码RNA(HIL)是介导缺氧促进免疫逃逸的关键因子,是肿瘤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潜在标志物,具有较好的研究和临床转化价... 缺氧和免疫逃逸是肿瘤的两大特征,缺氧是促进肿瘤发生免疫逃逸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缺氧诱导的长链非编码RNA(HIL)是介导缺氧促进免疫逃逸的关键因子,是肿瘤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潜在标志物,具有较好的研究和临床转化价值,有望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综述了HIL在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中最新的研究进展,讨论了HIL通过诱导上皮间质转化发生、血管生成、肿瘤干细胞形成、糖酵解、免疫细胞浸润、免疫因子释放、干扰抗原提呈机制和免疫检查点表达上调等多种机制诱导肿瘤发生免疫逃逸,探讨双靶向HIL与免疫检查点的联合肿瘤治疗新策略的可能性及临床意义,分析了HIL领域中关于普适性和组织特异性关键HIL及其调控肿瘤免疫机制的鉴定、HIL与肿瘤免疫治疗及疗效之间关系的明确,以及肿瘤联合治疗新策略临床转化的实现等关键问题及可能的解决办法,为实现靶向HIL与免疫检查点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缺氧 缺氧诱导因子 长链非编码rna 免疫逃逸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胸腺免疫球蛋白联合干扰素γ和白介素2诱导培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的效果 被引量:7
7
作者 黄建敏 阚全程 +5 位作者 张震 杨双宁 赵璇 李红 王丽萍 张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抗人胸腺免疫球蛋白(ATG)诱导培养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活性和功能,为CIK培养体系优化提供依据。方法:采集9例肿瘤患者外周血10 m L,分离单个核细胞,用CD3单抗或ATG(50、250、500μg/L)联合干扰素γ、白介素2诱导... 目的:探讨抗人胸腺免疫球蛋白(ATG)诱导培养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活性和功能,为CIK培养体系优化提供依据。方法:采集9例肿瘤患者外周血10 m L,分离单个核细胞,用CD3单抗或ATG(50、250、500μg/L)联合干扰素γ、白介素2诱导培养。培养至第6~10天,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状况,培养至第13天,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IK免疫表型(CD3、CD4、CD8、CD56)、激活性表面标志(CD28、CD27、CD69、NKG2D)、抑制性表面标志(PD1、CD152)及Granzyme-B、干扰素γ分泌量。结果:4种培养方式下,细胞增殖状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D3单抗相比,ATG培养的CIK中CD3^+CD4^+和CD3^+CD8^+细胞比例较低(P<0.001),CD3-CD56^+与CD8^+CD69^+细胞比例较高,CD56^+细胞干扰素γ和Granzyme-B分泌水平较高。结论:ATG诱导的CIK免疫活性优于用CD3单抗经典方案培养的CIK,抗肿瘤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抗人胸腺免疫球蛋白 干扰素Γ 白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性肝损伤伴自身免疫现象患者血清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水平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 被引量:6
8
作者 任姗 杜晓菲 +4 位作者 黄云丽 黄春洋 张晓丹 单晶 陈新月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02-607,共6页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伴自身免疫现象(AI-DILI)患者血清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及其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免疫科诊治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168例,分为...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伴自身免疫现象(AI-DILI)患者血清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及其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免疫科诊治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168例,分为AI-DILI组(n=72)与非AI-DILI组(n=96),检测IP-10 rs56061981位点SNP及血清IP-10水平。比较两组间IP-10水平及SNP的差异性,并与AI-DILI的发生进行分析。等位基因频率直接由基因分型结果计算,采用χ2检验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基线IP-10水平对AI-DILI的预测作用。结果AI-DILI组自身抗体阳性率为91.67%,非AI-DILI组自身抗体阳性率为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8,P<0.05)。AI-DILI组CC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非AI-DILI组(77.78%vs 62.50%,χ2=4.592,P=0.03),同时AI-DILI组携带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非AI-DILI组(86.11%vs 72.92%,χ2=4.41,P=0.04)。AI-DILI患者基线IP-10水平显著高于非AI-DILI患者[(627.99±198.07)pg/ml vs(378.13±218.45)pg/ml,t=7.34,P<0.05),与基线AST水平及AIH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7、0.79,P值均<0.05)。基线IP-10预测AI-DIL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46、0.867,最佳阈值为527.03 pg/ml。CC基因型联合基线IP-10≥527.03 pg/ml预测AI-DILI发生,其阳性预测值为92.84%,阴性预测值为8.33%。结论IP-10 rs 56061981 CC基因型与AI-DILI的发生有关,并影响AI-DILI血清IP-10表达,二者联合预测AI-DILI效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肝炎 自身免疫 多态性 单核苷酸 γ干扰诱导蛋白-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缺氧诱导因子2对肾癌786-0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潘周辉 陈昭典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9-513,共5页
目的:研究RNA干扰缺氧诱导因子2(HIF-2)对肾癌786-0细胞的影响。方法:合成HIF-2RNAi片段,将RNAi片段定向克隆于RNAi表达载体,测序鉴定;转染人肾癌786-0细胞,RT-PCR、Western印迹法检测HIF-2 RNAi表达载体对HIF-2基因表达的影响,MTT法检... 目的:研究RNA干扰缺氧诱导因子2(HIF-2)对肾癌786-0细胞的影响。方法:合成HIF-2RNAi片段,将RNAi片段定向克隆于RNAi表达载体,测序鉴定;转染人肾癌786-0细胞,RT-PCR、Western印迹法检测HIF-2 RNAi表达载体对HIF-2基因表达的影响,MTT法检测转染HIF-2 RNAi表达载体对细胞生长作用,裸鼠种植肿瘤观察RNA干扰组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RNA干扰组HIF-2mRNA的表达受到抑制,明显低于空载体组和对照组HIF-2mRNA的表达(P<0.01),空载体组HIF-2mRNA的表达没有受到影响;RNA干扰组的HIF-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明显低于空载体组和对照组(P<0.01),空载体组和对照组HIF-2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差异;RNA干扰组细胞生长减慢,RNA干扰组肿瘤体积和瘤重均小于空白组(P<0.01)。结论:RNA干扰HIF-2可以抑制肾癌786-0细胞HIF-2的表达和抑制细胞生长,减慢裸鼠肿瘤的生长;为肾癌的生物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2 肾肿瘤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胰腺癌细胞株增殖诱导配体基因小干扰RNA的制备及纯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毛振彪 邵建国 +3 位作者 王唯一 谭畅 黄伟达 黄介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27-832,共6页
目的:制备及纯化针对增殖诱导配体基因(APRIL)的小干扰RNA(APRIL siRNA),为进一步研究APRIL基因在人胰腺癌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构建靶向胰腺癌CFPAC-1细胞株APRIL基因双链RNA(APRIL dsRNA)的表达质粒pET-22b-APRIL,在大肠杆菌中发... 目的:制备及纯化针对增殖诱导配体基因(APRIL)的小干扰RNA(APRIL siRNA),为进一步研究APRIL基因在人胰腺癌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构建靶向胰腺癌CFPAC-1细胞株APRIL基因双链RNA(APRIL dsRNA)的表达质粒pET-22b-APRIL,在大肠杆菌中发酵表达APRIL dsRNA,并利用CF-11树脂亲和层析纯化;用大肠杆菌Ⅲ型RNA水解酶(RNaseⅢ)水解dsRNA,制备APRIL siRNA,应用DEAE树脂离子交换层析使RNaseⅢ与核苷酸分离,分子筛层析进一步分离纯化APRIL siRNA。将纯化后的APRIL siRNA转染CHO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后CHO细胞APRI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ET-22b-APRIL转染大肠杆菌后,经IPTG诱导能大量表达APRIL dsRNA,表达产物经CF-11树脂纯化能得到纯化的APRIL dsRNA;dsRNA经RNaseⅢ水解后,过DEAE树脂离子交换层析柱,经5%PAGE、12%SDS-PAGE电泳证实RNaseⅢ与核苷酸分离,进一步经分子筛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纯化APRIL siRNA。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APRIL siR- NA转染CHO细胞能明显抑制APRIL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制备了靶向CFPAC-1细胞株的APRIL siRNA,为下一步敲减CFPAC-1细胞APRIL基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诱导配体 rna干扰 胰腺肿瘤 体外转录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载体介导RNA干扰体外抑制人胰腺癌细胞增殖诱导配体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峰 陈琳 +1 位作者 邵建国 毛振彪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观察慢病毒表达载体介导的RNA干扰(RNAi)对人胰腺癌细胞株CFPAC-1增殖诱导配体(a proliferation-inducingligand,APRIL)表达的影响,为后续的以APRIL基因为靶点的胰腺癌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筛选出3条针对A... 目的:观察慢病毒表达载体介导的RNA干扰(RNAi)对人胰腺癌细胞株CFPAC-1增殖诱导配体(a proliferation-inducingligand,APRIL)表达的影响,为后续的以APRIL基因为靶点的胰腺癌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筛选出3条针对APRIL基因的RNAi靶序列,分别与pGCL-GFP载体连接,构建3个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LV-APRILshRNA1、LV-APRIL shRNA2、LV-APRIL shRNA3;将连接产物转化到DH5α感受态细胞,经PCR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将LV-APRIL shRNA、pHelper1.0、pHelper2.0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颗粒并测定病毒滴度。将包装产生的3种重组慢病毒分别感染CFPAC-1细胞,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CFPAC-1细胞APRIL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与未转染及空转染细胞进行比较。结果:3个慢病毒载体PCR和测序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经包装产生的病毒滴度分别为5×107、6×107、4×107TU/ml。感染CFPAC-1细胞后,APRIL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与未感染慢病毒的细胞组及空载体感染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LV-APRIL shRNA1、LV-APRIL shRNA2作用较明显,使mRNA表达分别下降73%和68%,蛋白表达分别下降66%和59%(P<0.05);而未感染慢病毒的细胞组与空载体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成功构建针对APRIL基因的3个慢病毒载体LV-APRIL shRNA,体外感染CFPAC-1细胞后可有效抑制APRIL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诱导配体 rna干扰 慢病毒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小干扰RNA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中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孔怡淳 孙蓓 +2 位作者 赵堪兴 韩梅 王玉川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23-828,共6页
背景特异性地抑制视网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过度表达,有望成为有效抑制新生血管的方法。RNA干扰(RNAi)可高效、特异地抑制体内特定基因的表达,眼局部应用小干扰RNA(siRNA)对身体其他组织基因的干扰小。目的探讨在小鼠... 背景特异性地抑制视网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过度表达,有望成为有效抑制新生血管的方法。RNA干扰(RNAi)可高效、特异地抑制体内特定基因的表达,眼局部应用小干扰RNA(siRNA)对身体其他组织基因的干扰小。目的探讨在小鼠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模型中VEGF的siRNA对视网膜中VEGF和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并体外合成表达VEGFsiRNA的质粒[psi—HITM/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VEGFsiRNA]。小鼠血管瘤内皮(EOMA)细胞在不含抗生素的DMEM培养液中进行培养,细胞融合达70%时分为5个组:空白对照组培养孔培养基中无任何添加物,阴性对照组培养孔板内加入1μlLipofectamine TM2000和空质粒psi—HITM/EGFP,3个siRNA组中分别在培养孔板内加入1μl Lipofeetamine TM 2000+40、50、60nmol/L质粒psi—HJTM/EGFP/VEGFsiRNA。分别利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EOMA细胞中V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筛选最佳干扰效率的VEGFsiRNA浓度。64只出生7d的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在正常氧环境中喂养)、模型对照组(不进行玻璃体腔内注射)、空质粒组和siRNA组,其中后3个组小鼠在氧体积分数(75±2)%的氧箱内饲养5d,然后置于正常氧环境中制备OIR动物模型。空质粒组和siRNA组于出生后12d(P12)小鼠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射psi—HI。”/EGFP和Lipofectamine…2000各0.5斗l混合物及psi—HITM/EGFP/VEGFsiRNA(60nmol/L)和LipofectamineTM2000各0.5μl混合物,各组P17小鼠经高相对分子质量荧光素(FITC—dextran)灌注后制备视网膜铺片、视网膜切片和视网膜标本,分别观察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变化及突破内界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数,应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视网膜中VEGF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外细胞转染实验表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40、50、60nmol/LsiRNA转染组EOMA细胞中VEGFmRNA和蛋白表达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8.890,P〈0.001;F=306.960,P〈0.001),各浓度siRNA组细胞中VEGF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950、119.890、156.480,均P〈0.001)。各浓度siRNA组细胞中VEGF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452、23.344、42.119,均P〈O.001),以60nmol/LsiRNA组作用最强。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和空质粒组比较,siRNA组小鼠视网膜无灌注区和新生血管丛明显减少,突破内界膜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核数减少。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空质粒组和siRNA组小鼠视网膜中VEGF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3-+0.18、4.02±0.16、3.98±O.19、1.98±0.12,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9.780,P〈0.001),其中模型对照组和空质粒组VEGF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880、37.336,P〈0.001),而siRNA组小鼠视网膜VEGFmRN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下降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83,P〈0.001),siRNA组小鼠视网膜VEGF蛋白的表达量较模型对照组下调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73,P〈0.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2,P〈0.001)。结论VEGFsiRNA可在体外和体内有效下调视网膜中VEGF的表达,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视网膜 诱导视网膜病变 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NgR特异性RNA干扰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艳 秦新月 +1 位作者 王敬 张沁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318-2321,共4页
目的观察NgR特异性RNA干扰的重组腺病毒(Ad-shRNA-NgR)转染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大鼠脑组织后,EAE大鼠脑内NgR表达及神经行为学的情况。方法 Wistar大鼠10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观察NgR特异性RNA干扰的重组腺病毒(Ad-shRNA-NgR)转染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大鼠脑组织后,EAE大鼠脑内NgR表达及神经行为学的情况。方法 Wistar大鼠10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27)、空白对照组(n=27)、阴性对照组(n=27)、特异性RNAi组(n=27)。造模后第7天,通过侧脑室对阴性对照组及特异性RNAi组分别注射Ad-shRNA-HK、Ad-shRNA-NgR,空白对照组以等量的PBS代替。注射后第7、14天,RT-PCR、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脑组织中NgR的表达并行Koh神经功能评分。结果特异性RNAi组大鼠脑组织中NgR mRNA的表达及NgR免疫荧光染色的IOD值:注射后第7天,较空白及阴性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注射后第14天,较该组注射后第7天时增高(P<0.05),但仍低于空白及阴性对照组(P<0.05)。特异性RNAi组EAE的发病潜伏期延长(P<0.05),Koh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体质量无明显减轻。结论腺病毒介导的NgR特异性RNAi可明显下调EAE大鼠脑组织中NgR的表达,改善EAE大鼠的神经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GO受体 rna干扰 重组腺病毒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神经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缺氧诱导因子2小干扰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筛选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周辉 陈昭典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47-950,共4页
目的:构建肾癌缺氧诱导因子2(HIF-2)小干扰RNA真核表达载体,并研究其对肾癌786-0细胞中HIF-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HIF-2基因核苷酸序列,选择设计双链小干扰RNA,合成HIF-2RNAi片段No1、No2、No3和对照片段,将RNA... 目的:构建肾癌缺氧诱导因子2(HIF-2)小干扰RNA真核表达载体,并研究其对肾癌786-0细胞中HIF-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HIF-2基因核苷酸序列,选择设计双链小干扰RNA,合成HIF-2RNAi片段No1、No2、No3和对照片段,将RNAi片段定向克隆于pSilencer2.1-U6neo真核表达载体,转化感受态菌,挑取阳性载体克隆,DNA测序进行鉴定;培养人肾癌786-0细胞,在脂质体的介导下分别将No1、No2、No3和对照片段重组载体转染入人肾癌786-0细胞,并设未转染组,WesternBlot法检测各载体对肾癌786-0细胞中HIF-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构建的HIF-2RNAi真核表达载体经DNA测序证实与设计完全一致,转染肾癌786-0细胞24h后,No1组、No2组和No3组HIF-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分别为0.05±0.00、0.11±0.01、0.15±0.01),与未转染组(0.22±0.02)和对照组(0.21±0.0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85,P<0.05);未转染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人肾癌HIF-2RNAi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可有效干扰肾癌786-0细胞中HIF-2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2 肾癌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辅助受体CCR5 RNA干扰表达载体的构建
15
作者 靳静 赵国新 +4 位作者 杨松华 冯龙 马云云 卫艳萍 赵国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35-538,共4页
目的:抑制细胞表面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的辅助受体CCR5表达,阻止HIV-1进入靶细胞。方法:设计CCR5靶向的发夹状siRNA,合成2条互补的寡核苷酸链,退火后重组入pRNAT-U6.2载体,转化扩增后进行序列测定。用脂质体包裹pRNAT-U6.2-siCCR5... 目的:抑制细胞表面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的辅助受体CCR5表达,阻止HIV-1进入靶细胞。方法:设计CCR5靶向的发夹状siRNA,合成2条互补的寡核苷酸链,退火后重组入pRNAT-U6.2载体,转化扩增后进行序列测定。用脂质体包裹pRNAT-U6.2-siCCR5后转染U937细胞,采用RT-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CCR5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重组子pRNAT-U6.2-siCCR5,经过测序鉴定与设计一致。RT-PCR检测显示,转染pRNAT-U6.2-siCCR5细胞的CCR5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于未转染对照组和转染空载体细胞(P<0.05)。未转染对照组U937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率为(83.10±6.52)%,转染空载体组为(81.44±4.97)%,转染pRNAT-U6.2-siCCR5组为(1.94±0.0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出沉默细胞CCR5基因表达的siRNA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R5 rna干扰 免疫缺陷病毒1型 辅助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缺氧诱导因子-1α对裸鼠结肠癌生长及转移的影响
16
作者 李尚坤 傅仲学 李明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08-911,共4页
目的探讨靶向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α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对裸鼠结肠癌生长及转移的影响。方法利用结肠癌细胞株SW480对30只6周龄雌性裸鼠进行皮下种植,构建荷人瘤动物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靶向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α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对裸鼠结肠癌生长及转移的影响。方法利用结肠癌细胞株SW480对30只6周龄雌性裸鼠进行皮下种植,构建荷人瘤动物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组、阴性质粒组及干扰组,每组10只。分别注射生理盐水、阴性质粒及转染质粒,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观察各组间肿瘤生长及淋巴结转移的变化,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IF-1α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转染质粒导入裸鼠皮下移植瘤后15d,干扰组肿瘤体积为(273.9±14.7)mm3,与生理盐水组(1845.5±91.2)mm3和阴性质粒组(1842.7±115.7)mm3相比较,体积明显减小(P<0.05);干扰组淋巴结转移率为40%(4/10),与生理盐水组(100%,10/10)及阴性质粒组(100%,10/10)相比明显降低(χ2=5.952,P=0.015);干扰组淋巴结阳性率为35.7%(5/14),与生理盐水组77.3%(17/22)及阴性质粒组65.2%(15/23)相比明显降低(χ2=6.420,P=0.040)。干扰组肿瘤组织中HIF-1αmRNA和HIF-1α蛋白显著下调(P<0.05)。结论靶向HIF-1α的RNAi可以抑制裸鼠结肠癌的生长及淋巴结转移和裸鼠结肠癌组织内HIF-1α基因的表达,可能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一个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缺氧诱导因子-1Α 裸鼠 SW48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载体RNA干扰阻断ICOS共刺激通路抑制大鼠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
17
作者 袁伟 陆晓和 +1 位作者 宫玉波 周瑾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21-724,共4页
目的观察携带有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且表达ICOS-siRNA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siICOS-EGFP阻断ICOS共刺激通路对角膜移植急性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取Wistar大鼠(供体)及SD大鼠(受体),建立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将SD大鼠... 目的观察携带有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且表达ICOS-siRNA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siICOS-EGFP阻断ICOS共刺激通路对角膜移植急性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取Wistar大鼠(供体)及SD大鼠(受体),建立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各20只:A组为单纯角膜移植对照组;B组为Ad-siICOS-EGFP注射组,术后即刻于球结膜下注射Ad-siICOS-EGFP;C组为Ad-EGFP注射组,术后即刻于球结膜下注射Ad-EGFP;D组为生理盐水注射组,术后即刻于球结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每眼选择角膜缘1200位、600位两个注射点,每个注射点注射剂量为15μL。术后每天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排斥反应指数的变化并记录植片的存活时间。各组分别于术后5d随机取10只大鼠,麻醉后取角膜,部分植片行RT-PCR检测,部分角膜冰冻切片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其余大鼠进行角膜植片存活时间统计。结果 A组、B组、C组、D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9.800±0.632)d、(14.700±1.418)d、(10.000±1.054)d、(10.100±0.876)d,其中B组存活时间最长,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C组、D组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及C组角膜植片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GFP绿色荧光表达,表达位于角膜植片上皮层及整个角膜基质层;A组、D组角膜植片未见绿色荧光表达。A组、B组、C组、D组植片组织ICOS的PCR产物凝胶电泳条带灰度值比值分别为1.004±0.164、0.621±0.096、0.929±0.134、0.918±0.120,其中B组最低,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C组、D组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Ad-siICOS-EGFP可以有效地抑制大鼠植片组织ICOSmRNA及蛋白的表达,从而阻断ICOS共刺激通路;移植术后即刻受体鼠球结膜下注射Ad-siICOS-EGFP,可以抑制大鼠角膜移植急性免疫排斥反应,延长角膜植片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rna干扰 ICOS共刺激通路 免疫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MDM2小干扰RNA对辐射诱导A549肺癌细胞死亡的影响
18
作者 郭万峰 郭国祯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26-230,共5页
背景与目的在辐射反应不同的肺癌细胞A549和NCI-H446中,照射后MDM2的表达模式是明显不同的,这可能与细胞的辐射抗性有关。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靶向MDM2的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iRNA)验证MDM2对A549细胞辐射反应的影响。方法利... 背景与目的在辐射反应不同的肺癌细胞A549和NCI-H446中,照射后MDM2的表达模式是明显不同的,这可能与细胞的辐射抗性有关。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靶向MDM2的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iRNA)验证MDM2对A549细胞辐射反应的影响。方法利用pPUR/U6载体构建针对MDM2的质粒,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脂质体转染A549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转染细胞MDM2表达情况,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转染细胞受5Gy照射后的细胞死亡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两个抗MDM2的质粒。细胞转染72h后MDM2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降低。转染siRNA后,辐射诱导的A549细胞死亡明显增加。结论MDM2可能参与了A549细胞辐射抗性的形成,靶向MDM2的siRNA可以增加辐射诱导的A549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细胞 辐射诱导的细胞死亡 小干扰rna MDM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NA-181c表达与干扰素γ、趋化因子配体10、Toll样受体4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崔海霞 金春梅 +2 位作者 吴政燮 金爱花 张美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36-224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miRNA-181c表达与干扰素γ(IFNγ)、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Toll样受体4(TLR4)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9年5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儿童AIH 27例作为AIH组,另选... 目的探讨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miRNA-181c表达与干扰素γ(IFNγ)、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Toll样受体4(TLR4)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9年5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儿童AIH 27例作为AIH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儿童PBMC miRNA-181c及IFNγ、CXCL10、TLR4表达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miRNA-181c表达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对AIH的影响。结果AIH组患儿肝功能指标AST、ALT、GGT及TBi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445、20.064、11.728、13.822,P值均<0.001)。AIH组患儿IgA、IgM及Ig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772、5.147、6.771,P值均<0.05)。AIH组患儿PBMC miRNA-181c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84±0.173 vs 1.106±0.224,t=5.819,P<0.05)。AIH组患儿IFNγ、CXCL10及TLR4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949、12.303、13.835,P值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IH患儿PBMC miRNA-181c表达与IFNγ、CXCL10、TLR4、AST、ALT、GGT、TBil及IgG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16、-0.348、-0.322、-0.427、-0.442、-0.408、-0.396、-0.321,P值均<0.05)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T、ALT、GGT、TBil、IFNγ、CXCL10、TLR4 mRNA及miRNA-181c均进入回归模型(P值均<0.05),是AIH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儿童AIH患者表现出PBMC miRNA-181c表达的下调,且该异常表达与IFNγ、CXCL10、TLR4等免疫细胞因子密切相关,提示miRNA-181c可能通过对免疫系统的调控影响儿童AIH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 单核细胞 rnaS 干扰素Γ 趋化因子CXCL10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璃眼蜱免疫抑制蛋白p36基因的RNA干扰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晓娟 赵素华 +3 位作者 周勇志 张厚双 曹杰 周金林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49-53,共5页
本研究利用RNA干扰技术研究亚洲璃眼蜱p36基因在其生长、发育、繁殖方面的生物学功能。通过注射p36基因的dsRNA成功实现了该基因的表达沉默,干扰组表达量下降了99%。蜱p36基因沉默后,24 h的吸附率下降了50%,饱血率下降了55.5%,卵孵化率... 本研究利用RNA干扰技术研究亚洲璃眼蜱p36基因在其生长、发育、繁殖方面的生物学功能。通过注射p36基因的dsRNA成功实现了该基因的表达沉默,干扰组表达量下降了99%。蜱p36基因沉默后,24 h的吸附率下降了50%,饱血率下降了55.5%,卵孵化率下降了100%。结果表明p36基因在亚洲璃眼蜱吸血和繁殖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璃眼蜱 免疫抑制蛋白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