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阐明免疫血栓形成的分子特性与诊疗潜力
1
作者 王雅芬 吴晓双 +4 位作者 刘志新 李欣蕾 陈要臻 安宁 胡兴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8-235,共8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免疫血栓形成的共同分子特征,以期深入理解由免疫炎症反应所诱发的血栓形成过程,为发掘潜在的诊疗靶点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数据集进行差异表达基因鉴定和功能富集分析,...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免疫血栓形成的共同分子特征,以期深入理解由免疫炎症反应所诱发的血栓形成过程,为发掘潜在的诊疗靶点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数据集进行差异表达基因鉴定和功能富集分析,随后与中性粒细胞外陷阱(NET)的差异表达基因取交集,得到SLE-NET和VTE-NET的串扰基因(CG)。对这些CG进行功能富集和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分析,以识别中枢(hub)基因。使用维恩图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筛选最佳共享诊断CG,并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数据集中进行了验证。结果 SLE和VTE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富集于不同的生物学过程,而SLE-NET-CG和VTE-NET-CG则共同涉及白细胞迁移、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等途径。通过PPI网络分析,识别出多个hub基因,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S100钙结合蛋白A12(S100A12)被鉴定为SLE[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分别为0.936和0.832]和VTE(AUC分别为0.719和0.759)的最佳共享诊断CG。在GVHD数据集中,也证实MMP9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AUC:0.696)。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SLE、 VTE和NET的共同分子特征,筛选出MMP9和S100A12作为最佳共享诊断CG,为免疫血栓形成的诊疗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MMP9在GVHD中的表达验证了其在免疫系统疾病VTE风险中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血栓形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中性粒细胞外陷阱(NET)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相关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沈国民 沈滟 杨海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86-2292,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 V-2;简称新冠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系统传染病,是目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 V-2;简称新冠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系统传染病,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冠状病毒病 新型冠状病毒 免疫血栓形成 固有免疫 血栓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