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在肾活检组织石蜡切片磷脂酶A2受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董鸿瑞 王艳艳 +3 位作者 王国勤 孙丽君 程虹 谌贻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2-566,共5页
目的评估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在肾活检组织石蜡切片磷脂酶A2受体(PLA2R)检测中的应用情况,寻找在肾组织中检测PLA2R准确、快捷的实验方法。方法对193例肾活检组织石蜡切片进行PLA2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原修复方法为高压锅... 目的评估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在肾活检组织石蜡切片磷脂酶A2受体(PLA2R)检测中的应用情况,寻找在肾组织中检测PLA2R准确、快捷的实验方法。方法对193例肾活检组织石蜡切片进行PLA2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原修复方法为高压锅热修复加胰蛋白酶双修复法,其中包括特发性膜性肾病(IMN)139例、膜型狼疮性肾炎15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8例、Ig A肾病18例和微小病变13例。将其中22例肾组织PLA2R阳性IMN患者的肾组织石蜡切片分别给予高压锅热修复、高压锅热修复加胰蛋白酶双修复、水浴热修复和水浴热修复加胰蛋白酶双修复等4种抗原修复法,然后行PLA2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染色效果进行比较。再将其中15例肾组织PLA2R阳性IMN患者的肾组织石蜡切片分别给予水浴热修复加胰蛋白酶双修复、蛋白酶K修复、胃蛋白酶修复等3种抗原修复法,然后行PLA2R免疫荧光染色,对染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93例标本中,IMN患者PLA2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阳性率为90.6%(126/139);其他54例非IMN患者均为阴性。采用高压锅热修复加胰蛋白酶双修复法和水浴热修复加胰蛋白酶双修复时,22例患者的PLA2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均为阳性;而采用高压锅热修复法或水浴热修复时,仅部分患者为阳性。采用水浴热修复加胰蛋白酶双修复、蛋白酶K修复和胃蛋白酶修复时,15例患者的PLA2R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均为阳性,但水浴热修复加胰蛋白酶双修复为弥漫球性着色,荧光强度2+~3+,而蛋白酶K修复和胃蛋白酶修复为局灶节段性着色,荧光强度3+~4+。结论肾组织PLA2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有效鉴别IMN与继发性MN。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时,首选水浴热修复加胰蛋白酶双修复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 磷脂酶A2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荧光 抗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抗大鼠Nogo-A分子单克隆抗体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邓斌 刘芳芳 +5 位作者 赵湘辉 于才勇 卞干兰 冯睿 鞠躬 王键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5-427,共3页
目的:检测和比较6种针对大鼠Nogo-A分子不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mAb)应用于中枢神经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特性,从而决定它们今后可能的应用范围和方法。其中4种mAb是针对Nogo-A分子中Nogo66片段,分别命名为No-go66-1、Nogo66-2、Nogo66-3和N... 目的:检测和比较6种针对大鼠Nogo-A分子不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mAb)应用于中枢神经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特性,从而决定它们今后可能的应用范围和方法。其中4种mAb是针对Nogo-A分子中Nogo66片段,分别命名为No-go66-1、Nogo66-2、Nogo66-3和Nogo66-4;其他2种mAb是针对Nogo-A分子氨基端(570-691)肽段,分别为Nogo-N1和Nogo-N2。方法: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Nogo-A mAb抗体对大鼠神经组织的反应性与特异性。结果:正常SD大鼠脊髓组织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标结果显示,制备的6种抗大鼠Nogo-A分子mAb均可以与商品化的兔抗大鼠Nogo-A多克隆抗体(PcAb)双标记;其中Nogo66-1、Nogo66-2、No-go66-4和NogoN-2 mAb可与MBP阳性细胞双标记,与GFAP阳性细胞不共存;而Nogo66-3和NogoN-1 mAb不仅可以与MBP阳性细胞双标,同时也可以和GFAP阳性细胞共存。结论:Nogo66-1、Nogo66-2、Nogo66-4和NogoN-2 mAb可很好的识别组织中的Nogo-A分子,用于免疫组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GO-A 单克隆抗体 免疫荧光 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法与间接免疫荧光法对REV抗原定位的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刘绍琼 王健 +2 位作者 张培培 张永光 孙淑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09-712,共4页
本研究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间接免疫荧光(IFA)法对肿瘤病鸡不同脏器中的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进行了检测,旨在为两种REV抗原定位方法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采用REV SD1005分离株人工接种1日龄海兰褐鸡,分别采取28日龄肿瘤... 本研究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间接免疫荧光(IFA)法对肿瘤病鸡不同脏器中的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进行了检测,旨在为两种REV抗原定位方法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采用REV SD1005分离株人工接种1日龄海兰褐鸡,分别采取28日龄肿瘤病鸡的肿瘤、法氏囊、骨髓、肝脏、心脏、脾脏、腺胃的新鲜切面在洁净盖玻片上触片,同时制备其病理组织连续切片,分别用IHC法、IFA法对触片和切片进行REV检测。结果显示,两种用于抗原定位的染色方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均可对病鸡的肿瘤、法氏囊、骨髓、肝脏、心脏、脾脏、腺胃等组织中存在的REV进行定位,依据染色后的阳性细胞感染率可判断REV的组织嗜性。本研究表明,IHC法与IFA法均可用于检测不同脏器中的REV,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低背景和简便快速的特点。但相对于IFA法,IHC法更经济实用并且实验材料易于保存,因此可以在REV抗原定位研究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 免疫组织化学 间接免疫荧光 抗原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改进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对水稻根尖细胞微管结构的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计淑霞 盖国琛 +1 位作者 戴绍军 刘炜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4期40-42,55,共4页
植物细胞微管在细胞形态建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体积小,且结构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观察到清晰的微管形态有一定的困难。本实验以水稻根尖为材料,介绍了一种改进的植物细胞微管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用此方法可以观察到清晰、... 植物细胞微管在细胞形态建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体积小,且结构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观察到清晰的微管形态有一定的困难。本实验以水稻根尖为材料,介绍了一种改进的植物细胞微管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用此方法可以观察到清晰、完整的植物微管形态,此法对观察其它植物细胞微管结构也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细胞 微管 水稻根尖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kuchi病相关性皮肤病变:一项综合1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以及免疫荧光特征并侧重于其鉴别诊断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琦 樊祥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2-552,共1页
Kikuchi病(Kikuchi's disease,KD)是一种以颈部淋巴结肿大和发热为特征的自限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虽然有文献报道该病可累及皮肤,但相关皮肤损害特征尚未被充分认识,因此作者回顾了16例经淋巴结及皮肤活检证实且伴有皮肤累及的KD患者... Kikuchi病(Kikuchi's disease,KD)是一种以颈部淋巴结肿大和发热为特征的自限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虽然有文献报道该病可累及皮肤,但相关皮肤损害特征尚未被充分认识,因此作者回顾了16例经淋巴结及皮肤活检证实且伴有皮肤累及的KD患者,并进行了免疫组化、免疫荧光与EBER原位杂交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KUCHI病 皮肤病变 免疫荧光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学 鉴别诊断 患者 坏死性淋巴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色标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在肺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孙文佳 周建娅 周建英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42,共7页
肺癌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 1, 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 PD-L1)抑制剂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 肺癌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 1, 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 PD-L1)抑制剂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现有的生物标志物检测对准确选择免疫治疗受益的患者均有一定的价值,但都存在着局限性。多标记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multiplex immunohistochemistry/immunofluorescence,mIHC/IF)技术允许在单一组织切片上同时检测多个抗体,并对细胞组成、细胞功能和细胞-细胞相互作用进行全面研究。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使用mIHC/IF技术对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TIME)下特异性免疫细胞群进行了探索,发现其有助于肺癌患者临床预后判断及疗效预测。肺癌免疫治疗时代,这项技术在转化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mIHC/IF检测方法在肺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多色标记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荧光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映梅 范林妮 +1 位作者 马世荣 李侠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1-232,共2页
免疫组织化学将传统形态学与传统免疫学结合起来,既可以在光镜下或电镜下观察组织或细胞的形态,实现组织或细胞定位;同时又发挥了免疫学中对特异抗原抗体定性定量的作用。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其在临床病理诊断和形态学研究... 免疫组织化学将传统形态学与传统免疫学结合起来,既可以在光镜下或电镜下观察组织或细胞的形态,实现组织或细胞定位;同时又发挥了免疫学中对特异抗原抗体定性定量的作用。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其在临床病理诊断和形态学研究中得作用越来越显著,如辅助诊断、指导治疗、评估预后等。但由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一多步骤、多环节、多因素影响的实验技术,有很多干扰因素都可能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并造成错误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常见问题 解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甲油替代免疫组织化学PAP笔的使用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谢秋红 孟奎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84-184,共1页
关键词 指甲油 免疫组织化学 PAP笔 使用方法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TGF-β_1在鼠根尖周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梅陵宣 刘正 张濒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 了解TGF β1与大鼠急性根尖周炎的关系。方法 取 16只SD大鼠建立鼠根尖周炎动物模型 ,制作根尖周组织切片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TGF β1在根尖周炎中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研究显示TGF β1阳性表达细胞分布于根尖周和牙槽骨... 目的 了解TGF β1与大鼠急性根尖周炎的关系。方法 取 16只SD大鼠建立鼠根尖周炎动物模型 ,制作根尖周组织切片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TGF β1在根尖周炎中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研究显示TGF β1阳性表达细胞分布于根尖周和牙槽骨缺损处 ,在急性期 (1~ 3周 )根尖炎症阶段有高表达 ,表达细胞多为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而在急性期和慢性期 (第 4周 )均未见成骨细胞TGF β1表达。结论 在早期 (1~ 4周 )根尖炎症阶段未见成骨细胞TGF β1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测定 TGF-Β1 根尖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屠宰猪肝脏中人乙型肝炎病毒抗原 被引量:6
10
作者 许江城 佘锐萍 +6 位作者 林剑波 王彩虹 呼格吉乐图 王传武 刘玉如 彭开松 胡艳欣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屠宰猪 人乙型肝炎病毒 阳性反应 乙型肝炎病毒抗原 肝脏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C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反应强度定量方法研究(Ⅱ) 被引量:52
11
作者 申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3-35,共3页
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反应强度定量方法研究(Ⅱ)申洪(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广州510515)在前一阶段的研究中,我们提出阳性单位(PositiveUnit,PU)新概念,即将排除了切片或涂片本底因素后的纯免疫组化... 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反应强度定量方法研究(Ⅱ)申洪(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广州510515)在前一阶段的研究中,我们提出阳性单位(PositiveUnit,PU)新概念,即将排除了切片或涂片本底因素后的纯免疫组化显色反应程度按灰度图像分析为0(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方法研究 显色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灰度图像 灰度级 阴性对照 阳性反应 腺癌细胞 定量表达 设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在纤维支气管镜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丽梅 柳凤轩 段光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69-1069,1072,共2页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肺癌 纤维支气管镜 细胞学诊断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与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薛麒 孙瑶 +7 位作者 冯显钤 吴华伟 刘丹 周明旭 黄张玲 杨飞 黄小洁 陈孟姣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9期1-6,共6页
为建立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MDV HVT)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将MDV HVT病毒接种96孔细胞板培养(CEF),72 h后用鸡抗马立克氏病病毒阳性血清作为一抗和兔抗鸡荧光抗体作为二抗,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间接免疫荧光方法(IFA)。并与经... 为建立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MDV HVT)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将MDV HVT病毒接种96孔细胞板培养(CEF),72 h后用鸡抗马立克氏病病毒阳性血清作为一抗和兔抗鸡荧光抗体作为二抗,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间接免疫荧光方法(IFA)。并与经典的马立克蚀斑计数方法进行病毒滴度的测定比较,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P小于0.05,相关系数为0.995,说明两种方法相关性很好,两种方法均可用于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滴度测定。IFA方法较蚀斑计数方法操作简便快捷,可代替蚀斑计数方法用于马立克氏病活疫苗的病毒含量的初步测定,同时为2025年版《中国兽药典》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增加IFA鉴别检验方法积累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 间接免疫荧光方法 蚀斑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5N1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玉 薄清如 +1 位作者 张静 潘玲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7年第1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H5N1病毒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人畜共患传染病 检测 Virus H5N1型 呼吸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诊断猪流行性腹泻的试验研究
15
作者 孙光 孙广力 +5 位作者 王翠玲 贲百灵 魏萍 李书华 张加勇 杨本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4年第5期43-44,共2页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冠状病毒属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各种年龄猪急性腹泻性疾病,传播迅速,仔猪死亡率高,可达100%,给养猪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多年来,猪流行性腹泻一直缺乏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的诊断...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冠状病毒属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各种年龄猪急性腹泻性疾病,传播迅速,仔猪死亡率高,可达100%,给养猪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多年来,猪流行性腹泻一直缺乏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的诊断方法,给诊断造成了困难.为此,我们进行了应用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诊断猪流行性腹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比较理想,而且操作简便,对技术设备条件要求不高,是一种适合现地应用的的诊断方法.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诊断 PED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GRA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16
作者 吉婧 朱明哲 +3 位作者 宋新宇 印春生 单虎 刘业兵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82,共11页
本研究旨在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弓形虫GRA1蛋白并制备单克隆抗体,用于弓形虫病的诊断及GRA1蛋白功能研究。以弓形虫cDNA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GRA1基因片段,构建原核表达质粒,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胞,利用IPTG诱导表达蛋白并纯化。用... 本研究旨在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弓形虫GRA1蛋白并制备单克隆抗体,用于弓形虫病的诊断及GRA1蛋白功能研究。以弓形虫cDNA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GRA1基因片段,构建原核表达质粒,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胞,利用IPTG诱导表达蛋白并纯化。用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并鉴定。以制备的弓形虫GRA1单克隆抗体为一抗,FITC标记的羊抗鼠IgG为二抗,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弓形虫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30a(+)-TG-GRA1;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蛋白GRA1为可溶性表达,分子量约为27 kDa;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蛋白GRA1可被犬弓形虫阳性血清识别,表明GRA1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成功筛选出5株单克隆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B10、2-C3、2-C9、3-C11以及6-E6,并对它们进行亚型鉴定,其中2-C3、2-C9、3-C11为IgG1,1-B10、6-E6为IgM;IFA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建立了mAb 2-C9最佳稀释浓度为0.875μg/mL、最佳孵育时间为1.5 h,FITC标记的羊抗鼠IgG最佳稀释倍数为1∶400、最佳孵育时间为1.5 h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并对15只小鼠的肝脏组织切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弓形虫动物组织切片的检测,有助于弓形虫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及弓形虫的动态分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GRA1蛋白 单克隆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心肌缺血心肌肌红蛋白变化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官大威 李德祥 吴博韬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51-53,T001,共4页
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2只犬急性冠脉阻断60及90分钟后心肌肌红蛋白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心肌缺血60分钟已有明显的肌红蛋白脱失,比相应H、E 染色切片更易辨认缺血灶,在H、E 染色改变不明显的区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已显... 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2只犬急性冠脉阻断60及90分钟后心肌肌红蛋白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心肌缺血60分钟已有明显的肌红蛋白脱失,比相应H、E 染色切片更易辨认缺血灶,在H、E 染色改变不明显的区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已显示出肌红蛋白的缺失.冠脉阻断90分钟时,缺血区肌红蛋白缺失更加清晰,因此该方法可用于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心肌缺血 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蛋白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肌红蛋白 肌肌 冠脉阻断 变化情况 实验应用 染色切片 缺血灶 缺血区 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琥珀酸脱氢酶的组织化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佩林 朱道立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 孵育液 肌纤维型 骨骼肌 琥珀酸脱氢酶 组织化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生物素对SP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晖 蒋海鹰 +1 位作者 颜亚晖 冯德云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5-196,共2页
关键词 内源性生物素 SP 免疫组织化学 影响 方法 生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弹涂鱼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韩师昭 叶海辉 +3 位作者 黄辉洋 王琼 杨青 洪万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7-409,共3页
应用4种兔抗胃肠激素抗体和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消化道中的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和定位.结果表明: 5- HT细胞位于食道、贲门胃和直肠;Som细胞集中分布于食道,少量位于贲门胃;PP细胞在幽门胃分... 应用4种兔抗胃肠激素抗体和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消化道中的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和定位.结果表明: 5- HT细胞位于食道、贲门胃和直肠;Som细胞集中分布于食道,少量位于贲门胃;PP细胞在幽门胃分布较多,小肠内有少量分布;NPY细胞位于幽门胃和小肠. 4种内分泌细胞的数量分布和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对其可能的内分泌方式和生理作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细胞 大弹涂鱼 消化道 化学研究 免疫组织 组织化学方法 5-HT细胞 胃肠激素 集中分布 形态特征 数量分布 生理作用 分泌方式 M细胞 P细胞 NPY 食道 幽门 小肠 直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