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1
作者 姜艳平 孙健 +8 位作者 刘薇 李博龙 白慧涛 杨景 李佳璇 崔文 周晗 韩建春 唐丽杰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368-4378,共11页
【目的】利用R-藻红蛋白荧光素(R-PE)标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IBDV)单克隆抗体,建立快速检测组织和细胞中IBDV的直接免疫荧光方法。【方法】试验取单克隆抗体细胞4C12复苏后,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 【目的】利用R-藻红蛋白荧光素(R-PE)标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IBDV)单克隆抗体,建立快速检测组织和细胞中IBDV的直接免疫荧光方法。【方法】试验取单克隆抗体细胞4C12复苏后,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腹水,用层析柱进行纯化,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和ELISA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测定抗体效价;通过偶联试剂盒对单克隆抗体进行标记,建立直接免疫荧光法并优化反应条件,检测其特异性、敏感性及稳定性。利用建立的方法对感染IBDV的鸡法氏囊和脾脏进行检测。【结果】纯化的4C12单克隆抗体腹水效价为1∶10^(8);用R-PE标记4C12单克隆抗体,成功建立了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IBDV感染DT40细胞48 h、4%多聚甲醛和无水乙醇为固定剂进行双重固定、R-PE-4C12株单克隆抗体工作浓度为24μg/mL、抗体孵育90 min,此条件下荧光效果最佳。建立的直接免疫荧光方法与禽白血病病毒(ALV)、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禽脑脊髓炎病毒(AEV)和减蛋综合症病毒(EDSV)不发生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好;该方法在病毒含量为10^(3)鸡胚半数感染量(ELD_(50))时仍能检测到阳性信号,灵敏性较好;稳定性试验显示,R-PE-4C12在4℃保存21 d后,仍能产生稳定的荧光信号。建立的直接免疫荧光方法中R-PE-4C12能与感染组织中IBDV结合产生特异性红色荧光;与间接免疫荧光法相比,两者荧光效果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直接免疫荧光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可以用于组织和细胞中IBDV的检测,为实验室IBDV检测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氏囊病病毒(IBDV) 直接免疫荧光 单克隆抗体 R-藻红蛋白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免疫表型
2
作者 曾慧兰 朱康儿 +4 位作者 王随照 张建军 周茂华 张涛 许敏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63-66,共4页
目的 :检测急性白血病 (AL)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免疫表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CD4 5设门直接免疫三标记法 ,检测 4 9例AL及MDS患者免疫表型。结果 :ALL双克隆型 9例 ,其中髓系伴T -ALL 3例 ,髓系伴B -ALL 4例 ,1例... 目的 :检测急性白血病 (AL)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免疫表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CD4 5设门直接免疫三标记法 ,检测 4 9例AL及MDS患者免疫表型。结果 :ALL双克隆型 9例 ,其中髓系伴T -ALL 3例 ,髓系伴B -ALL 4例 ,1例为髓系伴T、B标记 (CD13 +CD7+CD19+ ) ,1例同时CD7+CD19+ ;ALL同时表达CD3 4 及HLA -DR最高 (6 0 .0 1%) ,明显高于AML、MDS(P <0 .0 0 5 )。AML双克隆型 2 0例 ,7例为髓系伴CD7+ ,2例髓系伴CD19+ ,11例为同时表达CD3 4 +HLA -DR +。MDS患者骨髓细胞表达髓系成熟抗原CD13 +及CD3 3 +增高 ,未发现淋系抗原的表达。MDS -RAEB、RAEBT及转为白血病病例均高表达CD3 4 及HLA -DR抗原。结论 :用三标记法简便易行 ,提高诊断准确性 ;单抗组合应兼顾髓、淋系同时表达 ;应加胞浆抗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免疫表型 直接免疫荧光 三标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免疫荧光法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巧玲 杨永强 +1 位作者 邓卫武 唐永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63-864,867,共3页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儿科常见的疾病, 引起的症状多变, 给临床诊断和治疗造成很大的困难。近年来,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新病毒被发现, 使得呼吸道病毒的检测对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疗越发重要[1-2]。一般实验室常用的病毒...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儿科常见的疾病, 引起的症状多变, 给临床诊断和治疗造成很大的困难。近年来,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新病毒被发现, 使得呼吸道病毒的检测对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疗越发重要[1-2]。一般实验室常用的病毒检测方法包括免疫学方法和核酸扩增技术[3]。核酸扩增检测技术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qRT-PCR)等, 其中qRT-PCR可以同时检测多种病毒, 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但是实验条件要求较高, 要避免引起假阳性, 成本也较高[4]。免疫学检测方法有ELI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CLIA)、免疫荧光法等。其中直接免疫荧光法(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DIFA)可以对多种呼吸道病毒进行检测, 特异性高, 操作简便, 易于在临床实验室推广[5-6]。本研究采用DIFA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儿童进行了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IFV) A、B型、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 PIV) 1、2、3型及腺病毒(adenovirus, ADV)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免疫荧光 呼吸道感染 病毒病原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免疫荧光法检验狂犬病毒毒价和灭活效果试验
4
作者 张传明 蒋雯雯 +1 位作者 杨敏 虞华芳 《中国畜牧业》 2014年第21期56-57,共2页
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狂犬病毒毒价比小鼠脑内接种法约高10^0.17-10^0.50,呈平行关系,并且两者做灭活检验结果完全一致。所以,直接免疫荧光法可取代小鼠脑内接种法做狂犬病毒毒价检测和灭活检验。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 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狂犬病毒毒价比小鼠脑内接种法约高10^0.17-10^0.50,呈平行关系,并且两者做灭活检验结果完全一致。所以,直接免疫荧光法可取代小鼠脑内接种法做狂犬病毒毒价检测和灭活检验。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遍布世界各地,我国是狂犬病的高发区。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狂犬病有三次大流行。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第二次大流行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此次流行共持续了十几年,最高年份有多达7000人死于狂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免疫荧光 狂犬病毒 接种 鼠脑 平行关系 灭活效果 人畜共患病 狂犬病病例 病人数 狂犬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在直接免疫荧光检查中的应用
5
作者 陈宏 傅志宜 王树椿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01-402,共2页
微波在直接免疫荧光检查中的应用陈宏①傅志宜①*王树椿①*随着免疫组化技术的发展,微波已成为免疫病理检查中常采用的手段。但由于微波炉的产地、自身条件、性能等不同,应用中往往给技术人员带来很大困难,应用不当会出现脱片、组... 微波在直接免疫荧光检查中的应用陈宏①傅志宜①*王树椿①*随着免疫组化技术的发展,微波已成为免疫病理检查中常采用的手段。但由于微波炉的产地、自身条件、性能等不同,应用中往往给技术人员带来很大困难,应用不当会出现脱片、组织溶解等,从而影响实验结果观察,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免疫荧光 微波 应用 DI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免疫表型特点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金兰 刘艳荣 +2 位作者 常艳 付家瑜 陈珊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26-228,共3页
为了解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myeloma ,MM)细胞的免疫表型特点 ,采用三色免疫荧光直接标记法和流式细胞术对 2 0例MM患者的骨髓标本进行了免疫分型检测。研究结果发现 ,每例病人骨髓细胞中均可见一群异常的细胞 ;CD4 5 /SSC值较有核红... 为了解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myeloma ,MM)细胞的免疫表型特点 ,采用三色免疫荧光直接标记法和流式细胞术对 2 0例MM患者的骨髓标本进行了免疫分型检测。研究结果发现 ,每例病人骨髓细胞中均可见一群异常的细胞 ;CD4 5 /SSC值较有核红细胞大 ;CD4 5阴性或弱阳性 ;CD38强阳性 ;CD19均为阴性 ;多数标本CD5 6阳性 ;少数标本胞浆κ(cκ)或胞浆λ(cλ)阳性及CD2 0阳性。检测的所有标本除三分之一为CD5 6 -外 ,均无正常浆细胞的表型 (CD19阳性 ,CD5 6阴性 )。结论 :流式细胞术是确定MM细胞的有用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表型 流式细胞术 MM 三色免疫荧光直接标记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诊断方法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胡芙蓉 苗正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2-463,共2页
目的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直接荧光免疫法(DFA)对呼吸道7种病毒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对临床诊断、治疗的价值。方法对2007年2月-2008年12月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患儿2221例,分别采集静脉血和鼻咽分泌物送检,用ELISA法检测血清7种... 目的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直接荧光免疫法(DFA)对呼吸道7种病毒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对临床诊断、治疗的价值。方法对2007年2月-2008年12月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患儿2221例,分别采集静脉血和鼻咽分泌物送检,用ELISA法检测血清7种病毒的IgM抗体,DFA法检测7种病毒的抗原。结果2221例患儿中用两种方法共检测出557例阳性病例,其中DFA555例阳性,ELISA法244例阳性,DFA和ELISA同时阳性229例;DFA阳性ELISA阴性326例,DFA阴性ELISA阳性15例;DFA和ELISA同时阴性1651例,DFA和ELISA的敏感性分别为99.5%、46.0%,特异性分别为100%、99%。结论ELISA法对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检测比DFA敏感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分析 直接免疫荧光 呼吸道病毒 鼻咽分泌物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冠状病毒Ⅱ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可欣 谭斌 +3 位作者 张傲 王倩颖 杨森 张淑琴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10,共7页
自长春市某宠物医院临床症状为肠胃炎的幼犬腹泻粪便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分离毒株在CRFK细胞上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经RT-PCR、序列测定和直接免疫荧光鉴定可知该分离毒株为犬冠状病毒株(Canine coronavirus,CCV),命名为CCV-CC01。利用PC... 自长春市某宠物医院临床症状为肠胃炎的幼犬腹泻粪便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分离毒株在CRFK细胞上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经RT-PCR、序列测定和直接免疫荧光鉴定可知该分离毒株为犬冠状病毒株(Canine coronavirus,CCV),命名为CCV-CC01。利用PCR技术扩增CCV-CC01 S基因序列全长4273 bp,ORF-3序列1071 bp,N基因序列全长1202 bp。对分离毒株与其他冠状病毒毒株进行同源性比对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该毒株与美国分离的CCV S378株亲缘关系最近,处于同一分支,与SARS-CoV-2亲缘关系较远,该毒株的出现可能与国际贸易相关。该毒株的分离鉴定为犬冠状病毒病的诊断、防治及后续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V 分离鉴定 直接免疫荧光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常见病毒及鼻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7
9
作者 李军 朱启镕 +1 位作者 俞蕙 顾新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57-461,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患儿病毒感染病原体的现状。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12月住院确诊为ALRTI的342例患儿深部鼻咽分泌物(NPS)标本,建立套式RT-PCR的方法测定NPS中的鼻病毒(HRV)基因,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NPS中...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患儿病毒感染病原体的现状。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12月住院确诊为ALRTI的342例患儿深部鼻咽分泌物(NPS)标本,建立套式RT-PCR的方法测定NPS中的鼻病毒(HRV)基因,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NPS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IFV)、副流感病毒(PIV)、腺病毒(ADV)抗原,对各种病毒在小儿ALRTI中的流行特点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342例ALRTI患儿NPS标本中,检测到HRV阳性46例(13.45%)。HRV阳性患儿中,3岁以下婴幼儿38例(82.6%),1岁以下27例(58.7%)。HRV致ALRTI全年可见,3到5月份为最高峰。RSV阳性64例(18.70%),1岁以下46例(71.88%)。1岁以下与1岁以上患儿RSV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P<0.05)。RSV的检出阳性率从2月份起逐渐下降,6到7月份达到最低,8月份起检出率逐渐升高,至12月份达到最高。ADV感染9例(2.63%),PIV感染8例(2.30%),IFV感染7例(2.0%)。本组患儿病毒混合感染共4例。130例病毒性ALRTI患儿诊断支气管肺炎122例,体温正常42例、低热34例、中度热50例、高热仅4例,以中度发热以下为主,末梢血白细胞<10×109/L93例(71.5%),中性粒细胞<50%94例(72.3%),CRP<8mg/L99例(76.2%),均符合病毒性肺炎的特点。64例RSV感染病例中有30例合并喘息(46.9%),36例HRV感染病例中24例合并喘息(52.2%)。结论病毒病原在上海地区小儿ALRTI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儿病毒性ALRTI以RSV及HRV为主,ADV、PIV及IFV相对少见,混合性病毒感染少见。HRV所致小儿ALRTI以3岁以下儿童多见,尤以1岁以下为多。上海地区HRV感染主要集中于春秋两季。RSV所致小儿ALRTI以1岁以下为主,以秋、冬、春气温较低的季节多发。除RSV外,HRV也是导致ALRTI患儿喘息的重要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病毒 套式RT—PCR 直接免疫荧光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副流感病毒的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淑彦 陈小芳 +3 位作者 李孟荣 蔡晓红 李昌崇 董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41-844,共4页
目的分析温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儿副流感病毒(PIV)的流行情况。方法采集2003年1月~2006年12月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鼻咽分泌物,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副流感病毒1、2、3型抗原。结果5731例标本中PIV阳性348例(6.1%),其中P... 目的分析温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儿副流感病毒(PIV)的流行情况。方法采集2003年1月~2006年12月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鼻咽分泌物,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副流感病毒1、2、3型抗原。结果5731例标本中PIV阳性348例(6.1%),其中PIV165例(1.1%)、PIV26例(0.1%)、PIV3250例(4.4%)、混合感染27例(0.5%);2003~2006年PIV检出率分别为9.1%、5.7%、8.9%、2.0%(χ2=88.47,P<0.01);PIV3在≤1岁组检出率高于>1岁组(χ2=9.03,P<0.01)。结论2003年1月~2006年12月,温州地区ARI患儿中有PIV1、PIV2、PIV3及混合感染不同程度的流行,婴儿期易感。PIV3为优势流行株,2003~2005年几乎呈全年的流行态势,并且年度流行高峰不同,以夏季为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副流感病毒 直接免疫荧光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肺炎衣原体包涵体的检测和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俊明 许香广 +1 位作者 张国良 李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1456-1458,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液肺炎衣原体(Cpn)包涵体的检测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6年CHD患者150例和同期体检正常者55例的血液标本,采用-85℃冰冻保存的外周抗凝血液,低渗溶血制备淋巴细胞悬液,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IF)检测特异性Cpn...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液肺炎衣原体(Cpn)包涵体的检测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6年CHD患者150例和同期体检正常者55例的血液标本,采用-85℃冰冻保存的外周抗凝血液,低渗溶血制备淋巴细胞悬液,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IF)检测特异性Cpn包涵体。结果:冠心病组150例,包涵体阳性20例,阳性率为13.3%;健康对照组55例,包涵体阳性1例,阳性率为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对危险度为8.3,95%的可信区间为1.09~63.46。结论:CHD患者Cpn包涵体阳性率高于健康者,说明CHD患者存在Cpn感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包涵体 冰冻外周抗凝血 直接免疫荧光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t3和c-kit在脐血CD34^+干/祖细胞中功能性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艳萍 邹萍 +1 位作者 肖娟 黄世昂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77-280,共4页
为了解作用于早期造血的细胞因子受体Flt3和c-kit在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从蛋白和基因水平对其进行了研究。采用常规双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使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新鲜分离的和体外不同培养时间的脐血CD34^+造血干/祖... 为了解作用于早期造血的细胞因子受体Flt3和c-kit在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从蛋白和基因水平对其进行了研究。采用常规双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使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新鲜分离的和体外不同培养时间的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中Flt3和c-kit蛋白水平的表达,用RT-PCR法测定Flt3和c-kit的mRNA水平表达,并在体外对受体功能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新鲜脐血CD34^+细胞中(68.8±15.4)%为Flt3^+,(50.6±12.7)%为c-kit^+,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二者表达逐渐下降。结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在体外液体培养条件下Flt3和c-kit阳性表达可维持2-3周,其配体FL和SCF在培养的第1周内对细胞扩增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CD34^+细胞 造血干/祖细胞 FLT3 C-KIT 细胞分子 受体-配体网络系统 直接免疫荧光标记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RHDV)McAb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13
作者 贺争鸣 巩薇 +5 位作者 梁红 郎淑慧 王秀清 范文平 卫礼 吴惠英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8年第4期216-220,共5页
用酒石酸钾─甘油梯度离心纯化的RHDV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融合.获得4株稳定分泌RHDV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1F7,1H4,2A9,2D6)。经检测,所分泌的抗体亚类分别为IgG2a(1F,1H4,2D6)和IgG1(2A9)。应用双抗体夹... 用酒石酸钾─甘油梯度离心纯化的RHDV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融合.获得4株稳定分泌RHDV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1F7,1H4,2A9,2D6)。经检测,所分泌的抗体亚类分别为IgG2a(1F,1H4,2D6)和IgG1(2A9)。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70份标本,并与直接免疫荧光法和HA法比较,取得较好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 杂交瘤细胞株 直接免疫荧光 双抗体夹心ELISA 脾细胞 HA 抗原免疫 兔出血症病毒 纯化 BALB/C小鼠
全文增补中
基因2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河南株分离鉴定及全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倩颖 王廷龙 +4 位作者 刘可欣 刘俊峰 胡建军 程世鹏 张淑琴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0-130,共11页
河南某地区牛场部分牛出现呼吸道症状,伴随有怀孕母牛的流产,本研究使用细胞培养的方法于病死牛脾脏中分离得到1株BVDV病毒,命名为BVDV-HEN01。该病毒在MDBK细胞上生长,未发生固缩、拉网等病变,可确定该毒株为1株非致细胞病变毒株;下载... 河南某地区牛场部分牛出现呼吸道症状,伴随有怀孕母牛的流产,本研究使用细胞培养的方法于病死牛脾脏中分离得到1株BVDV病毒,命名为BVDV-HEN01。该病毒在MDBK细胞上生长,未发生固缩、拉网等病变,可确定该毒株为1株非致细胞病变毒株;下载若干条BVDV全基因序列,经MegaAlign软件比对在同源性较高的区域设计全基因组扩增引物10对,经鉴定该毒株为BVDV-2型毒株,并扩增出该毒株的全基因组;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得病毒TCID_(50)为10^(-4.1)/0.1 mL。使用电镜观察病毒颗粒,颗粒的直径为50 nm左右。对分离株进行同源性分析并绘制系统进化树,发现HEN01株与我国SD1301株进化关系密切。本实验所分离的毒株为1株新的BVDV-2b亚型毒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的完成对于反向遗传工程与疫苗的研发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 全基因测序 直接免疫荧光 电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鹦鹉热衣原体经卵传染火鸡
15
作者 邱昌庆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7年第24期8-8,共1页
以色列学者A.Lublin等收集火鸡孵化场及12个种用火鸡场的死亡火鸡胚,日龄雏火鸡,(?)做(?)脏和脾脏触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IF)检查衣原体。检查结果,89%(168/188)为阳性。从种火鸡(?)采集泄殖腔拭子、精液、睾丸,卵巢和输卵管样品,进行... 以色列学者A.Lublin等收集火鸡孵化场及12个种用火鸡场的死亡火鸡胚,日龄雏火鸡,(?)做(?)脏和脾脏触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IF)检查衣原体。检查结果,89%(168/188)为阳性。从种火鸡(?)采集泄殖腔拭子、精液、睾丸,卵巢和输卵管样品,进行衣原体检查,也全部为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卵传染 鹦鹉热衣原体 火鸡场 雏火鸡 孵化场 泄殖腔 种火鸡 直接免疫荧光 ELISA 胸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