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性富集联合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乳腺癌中循环肿瘤细胞 被引量:7
1
作者 赵丽华 位嘉 +5 位作者 槐英丽 林秋兰 王克杰 闫红燕 郭家良 薛艳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4-337,共4页
目的探讨阴性富集联合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法(immuno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im FISH)检测乳腺癌中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方法学的可行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建立采用阴性富集及im FISH检测CTC的方法,评估... 目的探讨阴性富集联合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法(immuno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im FISH)检测乳腺癌中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方法学的可行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建立采用阴性富集及im FISH检测CTC的方法,评估线性、精密度情况,并验证此方法在37例乳腺癌、16例良性乳腺病和15例健康人中的CTC检测效果。结果乳腺癌患者的检出率为67. 6%(25/37),良性乳腺病患者及健康人的检出率分别为18. 8%(3/16)和0(0/15)。结论采用阴性富集联合im FISH法检测乳腺癌患者CTC的方法具有可行性,该方法在预测癌症发生方面有积极的提示作用,CTC可以作为有效手段之一,为临床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循环肿瘤细胞 阴性富集 免疫荧光原位杂交 CEP8/CEP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免疫荧光和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TNFAIP3基因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的异常及意义
2
作者 刘芳 王映梅 +5 位作者 李明阳 赵丹晖 李侠 刘一雄 王哲 闫庆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07-1310,共4页
目的观察TNFAIP3基因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的异常,并评估其预后价值。方法利用联合免疫荧光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mmunophenotyping and interphase cytogenetics as a tool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neoplasm,FICTION)... 目的观察TNFAIP3基因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的异常,并评估其预后价值。方法利用联合免疫荧光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mmunophenotyping and interphase cytogenetics as a tool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neoplasm,FICTION)法检测109例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TNFAIP3基因的表达。结果在检测成功的78例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发现32.1%(25/78)病例存在TNFAIP3基因缺失。TNFAIP3基因缺失与患者性别、年龄、B症状、肿瘤分期、乳酸脱氢酶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与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有关(P=0.019)。结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存在的高比例TNFAIP3缺失,且与IPI关联,提示TNFAIP3缺失具有重要的预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TNFAIP3 联合免疫荧光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筛查卵巢上皮性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志强 米贤军 +5 位作者 陈昂 苏年华 黄华勇 段立锋 邓文同 代新珍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91-896,共6页
【目的】检测健康女性、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患者及卵巢恶性上皮性癌患者(含各分期)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阳性率及数量差异,初步评估CTC检测在卵巢恶性上皮性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中山市博爱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 【目的】检测健康女性、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患者及卵巢恶性上皮性癌患者(含各分期)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阳性率及数量差异,初步评估CTC检测在卵巢恶性上皮性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中山市博爱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151例健康女性体检者(正常组)、138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组)、92例卵巢上皮性癌,含所有类型及临床分期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恶性组)为研究对象,卵巢肿瘤患者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采集患者术前和正常组静脉血液样本,采用免疫磁珠微粒阴性富集法和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研究对象的CTC,使用SPSS 20.0比较3组外周血CTC阳性率及数量差异;统计分析CTC检测诊断卵巢上皮性癌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综合评估CTC检测诊断卵巢上皮性癌的价值。【结果】(1)正常组、良性组与恶性组CTC阳性率分别为0、0和90.22%,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恶性组与正常组、恶性组与良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2)恶性组Ⅰ~Ⅳ期CTC阳性率分别为81.25%、89.47%、90.32%和96.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3)正常组、良性组与恶性组CTC均数分别为0、(0.02±0.15)和(8.27±10.88)个,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良性组与正常组间无差异(P=0.97),恶性组与良性组、恶性组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4)恶性组Ⅰ~Ⅳ期CTC均数分别为(2.13±1.31)个、(2.68±1.53)个、(5.90±2.95)个、(19.35±15.19)个,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除Ⅲ期与Ⅱ期(P=0.19)、Ⅲ期与Ⅰ期(P=0.14)、Ⅱ期与Ⅰ期(P=0.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期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5)CTC诊断卵巢上皮性癌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90.22%、100%、97.64%。【结论】卵巢上皮性癌患者CTC阳性率与均数均为最高;CTC均数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提示CTC在卵巢上皮性癌的早期诊断及临床分期预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免疫磁珠阴性富集 免疫荧光原位杂交 卵巢上皮性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添加剂纳米银粒子在断奶仔猪中的应用
4
作者 Fondevila M Herrer R Casallas M C Abecia L, Ducha J J 《饲料博览》 2009年第5期39-39,共1页
试验旨在研究钠米银粒子在断奶猪饲粮中添加的可能性,共设计3个试验。试验1:将4头断奶7d仔猪的回肠内容物,分别与纳米银粒子0、25、50、100μg·g^-1在37℃下体外培养4h。结果显示,纳米银粒子(胶体形式)使大肠杆菌(P=0.003... 试验旨在研究钠米银粒子在断奶猪饲粮中添加的可能性,共设计3个试验。试验1:将4头断奶7d仔猪的回肠内容物,分别与纳米银粒子0、25、50、100μg·g^-1在37℃下体外培养4h。结果显示,纳米银粒子(胶体形式)使大肠杆菌(P=0.003)和乳酸杆菌(P=0.041)浓度呈线性下降。但是,与对照组相比,乳酸杆菌比例无显著差异。试验2:将15头断奶猪分为3组,每组在饲粮中分别添加纳米银粒子0、20、40mg·kg^-1。结果表明,在断奶后的第2周,添加纳米银粒子组仔猪日增重呈线性增长(P=0.007)。通过培养计数法观测到回肠中大肠杆菌浓度呈线性减少趋势(P=0.073),但乳酸杆菌浓度没有受到影响。通过免疫荧光素原位杂交(FISH)法测得各处理组断奶仔猪回肠中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浓度没有差异,但是,细菌总数(P=0.010)和奇异菌(P=0.001)浓度逐渐减少。除了添加纳米银粒子20mg·^-1。组中梭状芽胞产气荚膜杆菌/梭菌胶原酶群浓度最低,其他细菌群均无显著差异。各处理组回肠黏膜组织学检测中也均无差异。试验3:为研究猪生产性能和其组织中银的残留量。将断奶后5周仔猪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仔猪,每组饲粮分别添加纳米银粒子0、20、40mg·kg^-1。结果表明,添加纳米银粒子20mg·kg。组猪采食量最多(P〈0.05),但表观消化系数无差异。5周后,在仔猪骨骼肌和肾中没有银残留,但在肝脏中,纳米银粒子20mg·kg^-1组和40mg·kg^-1组中银残留量分别为1.354和2.445μg·kg。(肝脏干重)。可见,纳米银粒子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可能通过其抗菌特性调节断奶仔猪采食量和生产性能。既可以抵制一定种类的菌群,也可以减少小肠微生物含量,且对于宿主新陈代谢的有利作用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粒子 益生菌 微生物群 免疫荧光原位杂交 组织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