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管癌患者外周血免疫抑制细胞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徐晓东 王敏 +5 位作者 田锐 李旭 郭兴军 彭丰 胡均 秦仁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4-428,共5页
目的研究胆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1b+HLA-DR-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和术后病理检测的关系,并对其形成机制和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25例胆管癌、10例胰腺癌、9例胆囊癌患者和25例同龄的健康... 目的研究胆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1b+HLA-DR-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和术后病理检测的关系,并对其形成机制和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25例胆管癌、10例胰腺癌、9例胆囊癌患者和25例同龄的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14+CD11b+HLA-DR-髓源性抑制细胞的比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成人对照组外周血中CD14+CD11b+HLA-DR-MDSC的比例为(0.65±0.25)%,胆管癌组患者比例显著增高为(2.14±1.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胰腺癌组和胆囊癌组患者中MDSC的表达水平亦升高。MDSC的表达水平与胆管癌的临床分期相关,其中Ⅳ期胆管癌患者的MDSC水平最高。胆管癌患者术后的MDSC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MDSC的表达水平与胆管癌患者术后的病理分期无关。两种胆管癌细胞系(QBC939、TFK-1)体外均能诱导PBMC向MDSC的转化,且随着肿瘤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和健康对照组比,胆管癌患者外周血中发挥抑制功能的精氨酸酶活性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1b+HLA-DR-MDSC的比例显著升高,且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可作为胆管癌患者早期诊断的重要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髓源性免疫抑制细胞 精氨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外周血免疫抑制细胞表达与中医辨证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巍 邵明亮 +2 位作者 苗同国 吴宗耀 王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76-2281,共6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免疫抑制细胞表达与中医辨证关系。方法:收集237例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癌不同证型与MDSC表达差异。留取外周静脉血检测MDSC(CD33/CDl4/HLA—DR-/low/CDllb)在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辅助性T细胞...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免疫抑制细胞表达与中医辨证关系。方法:收集237例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癌不同证型与MDSC表达差异。留取外周静脉血检测MDSC(CD33/CDl4/HLA—DR-/low/CDllb)在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辅助性T细胞(Th1,Th2)以及白细胞介素(IL-12,IL-4)检测。结果:气滞血瘀证MDSC(24.21%)明显高于肝郁脾虚证(5.54%)差异具有显著性(Χ2=11.544,P <0.05)。肝癌进展期湿瘀互结证MDSC(21.03%)表达高于肝肾阴虚证(5.10%),差异具有显著性(Χ2=8.223,P <0.005);肝郁脾虚Th2表达高于气滞血瘀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10.341,P <0.05)。湿瘀互结Th2表达高于肝肾阴虚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16.307,P <0.01);肝郁脾虚组IL-4(76.57±5.01)高于气滞血瘀组(121.70±6.22);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21.414,P <0.05)。肝肾阴虚组IL-4(375.12±5.31)高于湿瘀互结(115.46±4.1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12.455,P <0.05))。结论:MDSC通过调节Th2、IL-4参与肿瘤增殖,侵袭,转移,与中医辨证分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髓源性免疫抑制细胞 辅助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免疫抑制性肺结核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温文沛 梁国飞 梁国添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抑制性即无反应性结核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比较无反应性肺结核与肺结核两组病例系列临床项目。结果:单因素比较中病灶肺野、痰涂片、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肝功能ALT、类...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抑制性即无反应性结核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比较无反应性肺结核与肺结核两组病例系列临床项目。结果:单因素比较中病灶肺野、痰涂片、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肝功能ALT、类白血病反应、免疫IgG等7个因素有意义(P<0.05);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排除多因素间交互作用后,病灶肺野、痰涂片、类白血病反应、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四大临床特征可能是无变应性肺结核的特征表现。结论:无反应性结核病临床表现趋向多样化,较一般结核病为重,应注意其免疫抑制问题,临床治疗上须予以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免疫抑制 肺结核 临床特征分析 无反应性 病例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煤油对小鼠细胞免疫的抑制作用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冰心 刘志国 +6 位作者 司少艳 李成林 娄晓同 杨鹤鸣 李建忠 王建营 崔彦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71-676,共6页
目的观察皮肤涂抹火箭煤油(RK)对小鼠细胞免疫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皮肤迟发超敏反应(DTH)模型,观察皮肤火箭煤油的涂抹剂量与其细胞免疫功能抑制作用之间的关系。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组ICR雌性小鼠背部涂抹丙酮,火箭煤油组涂抹特定剂量... 目的观察皮肤涂抹火箭煤油(RK)对小鼠细胞免疫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皮肤迟发超敏反应(DTH)模型,观察皮肤火箭煤油的涂抹剂量与其细胞免疫功能抑制作用之间的关系。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组ICR雌性小鼠背部涂抹丙酮,火箭煤油组涂抹特定剂量及一定次数的火箭煤油(低剂量:0.5ml/kg;中剂量:1ml/kg;高剂量:2ml/kg),每组6只。通过测定耳肿胀度判定火箭煤油的免疫抑制作用。阳性对照组和各实验组采用1%二硝基氟苯(DNFB)致敏。1不同剂量RK染毒1次: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火箭煤油低剂量组、火箭煤油中剂量组、火箭煤油高剂量组;2同一剂量RK不同染毒次数(1次/d,天数不同):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RK 1次染毒组、低剂量RK 2次染毒组、低剂量RK 3次染毒组、低剂量RK 4次染毒组、低剂量RK 5次染毒组;3不同剂量RK 5次染毒(1次/d,连续5d):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RK 5次染毒组、中剂量RK 5次染毒组、高剂量RK 5次染毒组。采用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实验等方法观察皮肤涂抹RK的细胞免疫抑制持续时间,MTT法观察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和脾淋巴细胞细胞周期。结果 RK 1次染毒能降低DNFB致敏引起的ICR小鼠耳肿胀、脾脏系数升高及胸腺指数降低(P<0.05),RK对小鼠的细胞免疫抑制作用随剂量与染毒次数的增加而增加。RK 1次染毒可以降低Con 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且持续至染毒后20d仍有显著差异(P<0.05),染毒后第10天CD4+/CD8+比值显著降低。结论皮肤染毒RK对小鼠细胞免疫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煤油 细胞免疫抑制 超敏反应 迟发型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中免疫抑制性细胞及中医药对其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侯怡飞 苏琳 +3 位作者 邹纯朴 陈晓 张慧敏 胥孜杭(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7-505,共9页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皮肤病,以过度激活的T细胞产生的异常免疫应答为主要特征。在机体免疫系统内,免疫抑制性细胞主要包括髓源抑制细胞(MDSCs)、调节性T细胞(Tregs)、调节性B细胞(Bregs)、巨噬细胞(Mφ)等,它们可以预防T细胞等免...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皮肤病,以过度激活的T细胞产生的异常免疫应答为主要特征。在机体免疫系统内,免疫抑制性细胞主要包括髓源抑制细胞(MDSCs)、调节性T细胞(Tregs)、调节性B细胞(Bregs)、巨噬细胞(Mφ)等,它们可以预防T细胞等免疫效应细胞的异常活化和增殖,维持免疫稳态。近年来随着对银屑病研究的深入,发现银屑病中的免疫抑制性细胞存在异常表现,可能影响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但根据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医学尤其是中医药对银屑病中免疫抑制性细胞的探讨明显匮乏,故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银屑病中免疫抑制性细胞的募集和功能变化以及中医药对此类细胞的调控作用,旨在更深入和全面地了解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为临床上延缓银屑病进程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免疫抑制细胞 中医药 MDSCS TRE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免疫治疗:免疫抑制细胞和肺内免疫 被引量:7
6
作者 何春明 尹航 +3 位作者 郑佳杰 唐健 傅于捷 赵晓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37-1142,共6页
免疫治疗是发展最快的肿瘤治疗策略之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抗肿瘤的免疫反应。目前,针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pr... 免疫治疗是发展最快的肿瘤治疗策略之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抗肿瘤的免疫反应。目前,针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protein 4,CTLA-4)、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和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的抗体已被批准应用于临床治疗,但仅在少部分患者中显示有效。这可能与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cells,Tregs)等免疫抑制细胞介导的更深层次的免疫抑制有关。肺的微环境以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影响肿瘤免疫,可快速抵御病原体以维持肺内免疫平衡,但也可促进肿瘤进展。该文针对免疫抑制细胞在ICIs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在肺内免疫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探讨改善肺癌患者免疫治疗效果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免疫治疗 免疫抑制细胞 免疫检查点抑制 肺内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性细胞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臧超然 张永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60-1564,共5页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要卫生学问题,其发病率逐渐升高,且早期诊断率很低,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大多已属中晚期,因而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近年来,针对HCC的免疫治疗受到广泛关注,HCC患者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免疫状态的变...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要卫生学问题,其发病率逐渐升高,且早期诊断率很低,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大多已属中晚期,因而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近年来,针对HCC的免疫治疗受到广泛关注,HCC患者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免疫状态的变化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阐述了免疫抑制性细胞在H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认为通过对免疫抑制性细胞的深入研究,将为临床HCC免疫治疗提供新的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免疫抑制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分子T细胞激活抑制物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VISTA)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轩春晓 柳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6-269,共4页
T细胞激活抑制物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VISTA)是可抑制T细胞应答的负向免疫检查点分子,主要表达于造血细胞,具有受体和配体的双重功能,在肿瘤微环境和肿瘤浸润淋巴结中表达升高。VISTA可抑制T细胞对肿瘤抗原的应答,抑制T细胞分化为调... T细胞激活抑制物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VISTA)是可抑制T细胞应答的负向免疫检查点分子,主要表达于造血细胞,具有受体和配体的双重功能,在肿瘤微环境和肿瘤浸润淋巴结中表达升高。VISTA可抑制T细胞对肿瘤抗原的应答,抑制T细胞分化为调节性T细胞(Treg),降低白细胞介素2(IL-2)的产生,具有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的功能。但是VISTA并不会对B细胞的增殖产生影响。VISTA与转移性黑素瘤、诱导性黑素瘤和年龄相关的炎症表型的发生相关,并且具有与不同于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配体1(PD-1/PD-L1)信号通路,联用VISTA/PD-1的单克隆抗体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此外,VISTA在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模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调节作用。VISTA在免疫抑制中具有明确的功能,可能是这一生物学行为的核心控制元件,然而其天然配体及其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尚不清楚。提示我们VISTA作为新发现的负向免疫检查点有望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激活抑制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VISTA) 肿瘤免疫 负向免疫检查点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分子T细胞激活抑制物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VISTA)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婉梅 郄称心 柳军(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63-1271,共9页
负性检查点调节因子(NCRs)可调节T细胞活化及免疫应答,在肿瘤和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T细胞激活抑制物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VISTA)属于B7家族成员新型免疫检查点,在骨髓来源细胞中高表达,且可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在调节先天和... 负性检查点调节因子(NCRs)可调节T细胞活化及免疫应答,在肿瘤和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T细胞激活抑制物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VISTA)属于B7家族成员新型免疫检查点,在骨髓来源细胞中高表达,且可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在调节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免疫治疗干预的潜在靶标。本文将对VISTA的结构、表达、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 T细胞激活抑制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 肿瘤免疫 自身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SP65-TCL抗黑色素瘤疫苗对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博翰 戴广丽 +3 位作者 戚之琳 杨光 吕俊 章尧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73-1677,共5页
目的研究B16黑色素瘤来源的MHSP65-TCL疫苗对黑色素瘤的治疗作用,以及该疫苗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对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反复冻融的方法裂解B16黑色素瘤细胞制备肿瘤细胞裂解物(TCL),将TCL同结核分支杆菌热休克蛋白65(MHSP65)联用... 目的研究B16黑色素瘤来源的MHSP65-TCL疫苗对黑色素瘤的治疗作用,以及该疫苗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对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反复冻融的方法裂解B16黑色素瘤细胞制备肿瘤细胞裂解物(TCL),将TCL同结核分支杆菌热休克蛋白65(MHSP65)联用制备MHSP65-TCL。于不同时间点,给B16黑色素瘤荷瘤小鼠免疫MHSP65-TCL疫苗,观察该疫苗抑制黑色素细细胞瘤的情况。与此同时,为了验证MHSP65-TCL中的TCL对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我们将TCL于体外作用于小鼠脾细胞,然后流式检测脾细胞CD69表达、脾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和IFN-γ的表达情况。结果通过小鼠体内抑瘤实验发现,B16黑色素瘤来源的MHSP65-TCL疫苗在小鼠体内产生了抑制黑色素细胞瘤的作用。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发现,MHSP65-TCL中的TCL可以显著刺激体外培养的小鼠脾细胞的活化。除此之外,与这种细胞活化作用相反的,发现TCL还可以诱导一部分体外培养的小鼠脾细胞发生凋亡,并促进脾细胞分泌IL-10,同时抑制IFN-γ的分泌。结论 B16黑色素瘤来源的MHSP65-TCL疫苗对黑色素瘤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活化免疫细胞产生的。MHSP65-TCL的主要成分TCL对免疫细胞还有抑制作用。这可能同TCL中存在的一些免疫细胞抑制物质有关。这些物质的明确以及去除将有助于提高MHSP65-TCL疫苗的抗肿瘤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裂解物 黑色素瘤 抗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细胞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低氧训练方式对大鼠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及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玉周 王蕊 张缨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观察SD大鼠经过4周不同的低氧训练方式后,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及其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用低氧舱模拟4000 m高原低氧环境(12.7%氧浓度),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高住对照组、高住低练组、高住高练组、低住对照组。实验4周,... 目的观察SD大鼠经过4周不同的低氧训练方式后,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及其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用低氧舱模拟4000 m高原低氧环境(12.7%氧浓度),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高住对照组、高住低练组、高住高练组、低住对照组。实验4周,每周6天游泳,1天休息,每天训练l.5 h。结果高住对照组与低住对照组相比,抑制率有显著性提高,IC花环率有非常显著性升高;高住组内相比,抑制率、促进率和C3 b受体花环率没有显著变化,IC花环率则为高住对照组>高住高练组>高住低练组,且三组间均有显著性的差异。结论1)单纯低氧因素对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活性的影响较大;2)模拟高原组红细胞免疫功能除了红细胞免疫调节因子影响外,可能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3)4周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由强到弱大致规律为:低住对照组>高住低练组>高住对照组>高住高练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C3 b受体花环率 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细胞免疫促进因子 细胞免疫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NK细胞对人多药耐药鼻咽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梅家转 郭坤元 +2 位作者 吴远彬 周健 魏红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49-253,共5页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对人多药耐药鼻咽癌细胞CNE2/DDP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探讨异体间的免疫治疗。方法:PCR-SSP法分析CNE2/DDP细胞人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基因型和健康人NK细胞...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对人多药耐药鼻咽癌细胞CNE2/DDP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探讨异体间的免疫治疗。方法:PCR-SSP法分析CNE2/DDP细胞人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基因型和健康人NK细胞表面的抑制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inhibitory 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基因型,用磁珠分离法从3例健康人外周静脉血中分离NK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扩增。12只BALB/c裸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每只裸鼠皮下接种1×106个CNE2/DDP细胞,治疗组裸鼠同时每只经尾静脉注入3×107个NK细胞,观察两组裸鼠成瘤时间、成瘤率及肿瘤体积变化。成瘤后3周,眼眶取血,流式细胞术检测人NK细胞;处死裸鼠,取肿瘤块称重,计算抑瘤率,观察肿瘤病理特点。结果:3例健康者KIR与CNE2/DDP细胞表面的HLA-Ⅰ类分子之间存在错配。对照组和NK细胞治疗组成瘤率均为100%,肿瘤出现时间分别为(17.17±1.17)d、(24.83±1.47)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瘤后3周,治疗组外周血可检测到人NK细胞;对照组和NK细胞治疗组裸鼠的瘤重分别为(1.60±0.22)g、(1.28±0.52)g(P<0·01),NK细胞治疗组的抑瘤率为20%;肿瘤病理学鉴定为低分化鳞状上皮细胞癌,NK细胞治疗组可见明显淋巴细胞浸润和肿瘤坏死。结论:同种异体NK细胞对CNE2/DDP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希望成为治疗鼻咽癌的免疫效应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多药耐药 自然杀伤细胞 裸鼠 移植瘤 抑制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免疫微环境的分析
13
作者 郑晓彬 林丽平 +3 位作者 陈强 郑雄伟 力超 叶韵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0-454,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免疫细胞的浸润及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采集自福建省肿瘤医院30例HCC癌组织、癌周组织(距肿瘤边缘<2cm)、非癌肝组织(距肿瘤边缘>5cm)石蜡标本中CD...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免疫细胞的浸润及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采集自福建省肿瘤医院30例HCC癌组织、癌周组织(距肿瘤边缘<2cm)、非癌肝组织(距肿瘤边缘>5cm)石蜡标本中CD3、CD4、CD8、FoxP3、CD20、CD56、CD68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HCC患者CD3+、CD4+、FoxP3+细胞数在癌周组织中最高,癌组织中其次,非癌肝组织中最低(P<0.05);CD8+、CD56+、CD68+细胞数在癌周组织中最高,非癌肝组织其次,癌组织中最低(P<0.05);CD20+细胞数在肝癌组织、癌周组织、非癌肝组织中无明显差异(P>0.05)。肝癌组织中CD3+、CD4+、CD8+、CD56+、CD68+细胞主要分布于癌巢中的间质区,FoxP3+细胞呈散在分布。结论:肝癌组织局部微环境中,杀伤性免疫细胞减少,抑制性免疫细胞增加,从而导致局部免疫抑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微环境 杀伤性免疫细胞 抑制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L2/CCR2信号轴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崔珍珍 赵一凡 +3 位作者 孙玉 孟佳怡 康迪 胡立宏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4,共9页
趋化因子配体2(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2,CCL2)及其受体CCR2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CL2/CCR2信号轴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肿瘤进展,一方面CCL2与肿瘤细胞表面的CCR2结合促进肿瘤的生长/存活和转移;更为重要的是CCL2可以招募多种... 趋化因子配体2(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2,CCL2)及其受体CCR2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CL2/CCR2信号轴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肿瘤进展,一方面CCL2与肿瘤细胞表面的CCR2结合促进肿瘤的生长/存活和转移;更为重要的是CCL2可以招募多种免疫抑制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聚集,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和活性,促进肿瘤进展。本文综述了CCL2/CCR2信号轴以及其在肿瘤及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并重点介绍了靶向CCL2/CCR2信号轴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以期深入并全面了解CCL2/CCR2信号轴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机制,开发更有效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L2 CCR2 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微环境 免疫抑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9抑制小鼠肺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及其作用机制
15
作者 吴凡 李雅 +4 位作者 刘星月 庞洪源 华梦晴 宋传旺 唐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8-443,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9(IL-9)对小鼠肺腺癌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肺腺癌CMT167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皮下,构建小鼠肺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IL-9对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9(IL-9)对小鼠肺腺癌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肺腺癌CMT167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皮下,构建小鼠肺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IL-9对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腺癌CMT167细胞IL-9受体(IL-9R)的表达情况。不同浓度IL-9体外作用于CMT167细胞后,观察不同时间点其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的变化。采用FCM法分析小鼠肿瘤组织中骨髓来源免疫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immunosuppressive cells,MDSCs)、CD4^(+)T细胞和CD8^(+)T细胞百分比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小鼠相比,IL-9能够明显抑制小鼠肺腺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并减轻移植瘤的重量(均P<0.01)。小鼠肺腺癌CMT167细胞中IL-9R呈阳性表达。不同浓度IL-9体外作用小鼠肺腺癌CMT167细胞后其细胞活力和凋亡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IL-9降低了小鼠肿瘤组织中MDSCs的数量(P<0.05),同时增加了肿瘤组织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比例(P<0.01)。结论IL-9能够抑制小鼠肺腺癌移植瘤的生长,这可能与IL-9降低小鼠肿瘤组织中MDSCs的数量,增加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9 肺腺癌 骨髓来源免疫抑制细胞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免疫检查点分子VISTA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吴昊宇(综述) 蒋敬庭(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288,共6页
T细胞活化V结构域免疫球蛋白抑制因子(VISTA)是一种新型免疫检查点蛋白,具有与B7家族相似但独特的结构。VISTA在多种细胞中表达,包括髓系细胞和肿瘤细胞。在肿瘤中,VISTA可能通过调节髓系细胞和T细胞起到免疫抑制的作用。临床研究发现,V... T细胞活化V结构域免疫球蛋白抑制因子(VISTA)是一种新型免疫检查点蛋白,具有与B7家族相似但独特的结构。VISTA在多种细胞中表达,包括髓系细胞和肿瘤细胞。在肿瘤中,VISTA可能通过调节髓系细胞和T细胞起到免疫抑制的作用。临床研究发现,VISTA在多种癌症中表达并与患者预后相关,可能是癌症治疗的潜在靶点,已有多种VISTA拮抗剂正在研发中。然而对VISTA分子机制和在免疫治疗中的确切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VISTA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其与配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可能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实体肿瘤的新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免疫球蛋白T细胞活化抑制因子 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性受体TIGIT在病原体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浩然 张富强 +2 位作者 张振超 李祥瑞(指导) 王帅(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2-637,共6页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性基序结构域(TIGIT)是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s)和自然杀伤(NK)细胞表面的免疫抑制性受体。最近的研究表明TIGIT可通过与癌细胞或病原体感染细胞表面的多种配体相结合,直接抑制...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性基序结构域(TIGIT)是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s)和自然杀伤(NK)细胞表面的免疫抑制性受体。最近的研究表明TIGIT可通过与癌细胞或病原体感染细胞表面的多种配体相结合,直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增殖或间接诱导免疫抑制性因子的产生。用TIGIT单克隆抗体干预可明显改善免疫细胞的功能,有望成为类似于PD-1的全新治疗靶点。因此,阐明TIGIT在感染性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将有助于揭示多种疾病中免疫细胞功能低下的原因,并为病原体感染的治疗提供新方案。本文简要介绍TIGIT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并且就TIGIT在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中发挥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性基序结构域(TIGIT) 免疫抑制性受体 病原体感染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肿瘤治疗的免疫检查点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立韬 白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63-670,共8页
肿瘤免疫检查点的发现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除了传统免疫检查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之外,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3(TIM-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CD223)、具有免疫球蛋白和免疫... 肿瘤免疫检查点的发现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除了传统免疫检查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之外,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3(TIM-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CD223)、具有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结构域的T细胞免疫球蛋白(TIGIT)、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含免疫球蛋白V结构域T细胞活化抑制因子(VISTA)等新型免疫检查点也逐渐被发现,极大的丰富了肿瘤免疫治疗的选择维度。与之相关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CTLA4抑制剂伊匹单抗(ipilimumab)和替西木单抗(tremelimumab), PD-1/PD-1配体1(PD-L1)抑制剂纳武单抗(nivolumab)、帕姆单抗(pembrolizumab)、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等相继问世,其在黑素瘤、非小细胞肺癌、消化道肿瘤等实体瘤的治疗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然而,免疫相关不良事件、耐药性等问题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对免疫检查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其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 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3(TIM-3)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CD223) 具有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结构域的T细胞免疫球蛋白(TIGIT) 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 免疫球蛋白V结构域T细胞活化抑制因子(VISTA) 免疫检查点抑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TIGIT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和稳定表达TIGIT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1
19
作者 穆业腾 郭冲 +5 位作者 胡楠楠 杨馥旭 薛晗 范宇鑫 郭峰霖 关新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41-1347,共7页
目的:构建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结构域-绿色荧光蛋白(TIGITGFP)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表达TIGIT-GFP的细胞系,探讨TIGIT-GFP融合蛋白在稳定表达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将TIGIT质粒和慢病毒载体pLenti-GFP分别... 目的:构建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结构域-绿色荧光蛋白(TIGITGFP)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表达TIGIT-GFP的细胞系,探讨TIGIT-GFP融合蛋白在稳定表达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将TIGIT质粒和慢病毒载体pLenti-GFP分别采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NotⅠ双酶切,凝胶回收后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Lenti-TIGIT-GFP。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转染人胚胎肾HEK293T细胞作为实验组,转染TIGIT质粒的HEK293T细胞作为对照组,转染48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上GFP表达情况。将实验组细胞继续培养,采用嘌呤霉素筛选2周后,挑取单克隆扩大培养,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膜上GFP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在转染的人胚胎肾HEK293T细胞中TIGIT-GFP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酶切鉴定,TIGIT基因成功插入pLenti-GFP表达载体,DNA测序未检测到突变发生。实验组细胞膜上检测到GFP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实验组细胞裂解液中检测到TIGIT-GFP特异性条带。结论:成功构建pLenti-TIGIT-GFP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表达TIGIT-GFP融合蛋白的细胞系,TIGIT-GFP融合蛋白主要在稳定细胞系的细胞膜上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结构域 绿色荧光蛋白 慢病毒表达载体 稳定转染 单克隆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VISTA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柴静 张家弘 李梦雪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4-579,共6页
目的:研究组织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含V结构域抑制T细胞活化的免疫球蛋白(VISTA)表达与子宫内膜癌(EC)微环境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唐山... 目的:研究组织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含V结构域抑制T细胞活化的免疫球蛋白(VISTA)表达与子宫内膜癌(EC)微环境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4例EC患者(EC组)、9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AH组)及94例无EC、AH等子宫和子宫内膜相关疾病人群(对照组),比较各组组织中PD-1、VISTA的表达及子宫内膜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水平,应用Pearson分析组织PD-1、VISTA表达与EC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病理特征患者组织PD-1、VISTA阳性表达情况。结果:(1)EC组、AH组中PD-1、VIST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且EC组高于A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C组、AH组子宫内膜微环境中的Th1/Th2、Th17/Treg表达低于对照组,Th22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且EC组Th1/Th2、Th17/Treg表达低于AH组,Th22表达高于AH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PD-1、VISTA的表达与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均无相关性(P>0.05);AH组和EC组中PD-1、VISTA的表达均与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呈负相关(r<0,P<0.05),与Th22呈正相关(r>0,P<0.05)。(3)EC患者中,PD-1的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ISTA的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EC组织中PD-1、VISTA呈高表达,与肿瘤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失衡及EC侵袭性密切相关,PD-1、VISTA免疫检查点双抑制策略或能为EC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含V结构域抑制T细胞活化的免疫球蛋白 子宫内膜癌 辅助性T淋巴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微环境免疫失衡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