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影响因素及不同免疫细胞亚群周期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丹 张洁 +2 位作者 郭正阳 薛丽香 王羽晴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8-1316,共9页
细胞周期检测对于了解细胞增殖状态、细胞功能研究、药物筛选与评估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是目前较为经典且广泛应用的检测手段之一。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单染是最常用的基于流式的检测细胞周期方法,然... 细胞周期检测对于了解细胞增殖状态、细胞功能研究、药物筛选与评估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是目前较为经典且广泛应用的检测手段之一。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单染是最常用的基于流式的检测细胞周期方法,然而,该方法在使用过程有诸多处理因素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此外,不同免疫细胞亚群在不同细胞周期阶段的分布差异也有助于研究免疫反应,了解疾病状态。本文以B16-F10细胞系为例,采用PI单染法,从固定条件、上机条件和软件分析3个角度,评价多种处理因素对细胞周期检测结果的影响。根据结果分析,在进行细胞周期检测时,建议取3×10^(6)个细胞,用300μL预冷PBS重悬细胞后逐滴滴入700μL预冷的无水乙醇,放置于4℃或-20℃过夜固定,低速收样,收样速率为每秒400~600颗粒数,去黏连后需收集至少3000个细胞。另外,通过EdU、PI双指标染色可以精确划分细胞周期,而细胞表面标志物染色联合Ki-67和PI染色法,可在不进行细胞分选的情况下进行不同免疫细胞亚群周期分析。本文较为系统的探讨了PI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标准的实验操作流程。建立了EdU联合PI检测细胞周期和针对不同免疫细胞亚群周期分析方案,拓宽了细胞周期检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 细胞周期 碘化丙啶 免疫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骨髓干细胞动员后外周血干细胞、免疫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兴华 庞荣清 +3 位作者 和占龙 王蕙仙 张步振 赵熠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5,19,共4页
目的:观察GM-CSF动员猕猴骨髓干细胞后外周血干细胞、免疫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含量的动态变化,为临床干细胞动员及用于治疗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健康猕猴连续5 d,皮下注射GM-CSF 8μg/(kg.d),分别于0、2、4、6、8、10 d采集外周血,血... 目的:观察GM-CSF动员猕猴骨髓干细胞后外周血干细胞、免疫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含量的动态变化,为临床干细胞动员及用于治疗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健康猕猴连续5 d,皮下注射GM-CSF 8μg/(kg.d),分别于0、2、4、6、8、10 d采集外周血,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白细胞(WBC)总数、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流式细胞术(FCM)测定CD34+、CD133+、CD3+、CD4+、CD8+、CD56+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TNF-α、IL-1β、IL-2含量。结果:WBC、中性粒细胞、CD34+、CD133+细胞数量和比例均同步升高(P<0.01),到动员第6天时达到高峰,细胞数量分别为正常水平的6.4、9.1、117和163.3倍,其中CD34+、CD133+第8天时恢复正常,而WBC、中性粒细胞仍高于正常水平(P<0.05)。CD3+、CD4+、CD8+、CD56+细胞的数量增加,细胞数在第6天时分别为动员前的4.1、4.0、2.9和4.3倍,但比例下降(P<0.01),到第6天达到最低(P<0.001),随后逐渐升高至正常以上水平并持续至第10天(P<0.05)。TNF-α、IL-1β、IL-2浓度于动员后6 d内明显升高(P<0.01),其中TNF-α、IL-1β浓度至8 d恢复正常(P>0.05),IL-2浓度升高幅度较大并至少持续至第10天(P<0.01)。结论:连续5 d动员猕猴骨髓干细胞可使外周血中CD34+、CD133+细胞比率短暂升高,WBC、中性粒细胞比例持续升高,使CD3+、CD4+、CD8+、CD56+细胞绝对数增加,TNF-α、IL-1β、IL-2浓度升高,表明GM-CSF动员猕猴骨髓干细胞可在细胞和免疫调节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细胞动员 免疫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结肠癌微环境中免疫细胞亚群与癌症进程的关系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彦彤 李春晓 +5 位作者 王劲松 孙芳洲 许东奎 张雪燕 袁芃 钱海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92-701,共10页
目的探讨肿瘤微环境中CD4~+T细胞不同亚型对结肠癌进展的差异调控作用,以及免疫细胞亚群组分与结肠癌疾病进程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的结肠癌单细胞测序数据,基于CIBERSORTx算法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结肠... 目的探讨肿瘤微环境中CD4~+T细胞不同亚型对结肠癌进展的差异调控作用,以及免疫细胞亚群组分与结肠癌疾病进程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的结肠癌单细胞测序数据,基于CIBERSORTx算法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结肠癌患者队列的表达谱数据进行免疫细胞亚群评分。将获得的免疫细胞亚群评分与临床资料结合,进行转移预后相关分析。基于免疫细胞亚群评分筛选高度相关基因,使用功能富集分析数据库(DAVID)分析平台进行功能聚类,比较免疫细胞亚群对结肠癌细胞功能调控的差异。采用LASSO回归筛选免疫细胞亚群,并用Cox分析构建风险预后模型。结果与TCGA结肠癌未转移患者比较,转移患者hT04_CD4-TCF7浸润评分升高(P<0.01),hT11_CD4-CTLA4、hT12_CD8-LEF1、hB01_PlasmaB-IgG、hM10_Macro-IL1B浸润评分下降(P<0.05)。在生存分析中,38个免疫细胞亚群中有15个亚群与患者总生存期明显相关(P<0.05)。比较分析CD4^(+)T细胞亚群对结肠癌细胞的调控功能发现,CD4-GNLY、CD4-ANXA1、CD4-CXCR6亚群对结肠癌肿瘤的调控作用优先聚集在血管生成相关通路,CD4-IL23R优先聚集在能量代谢相关通路,CD4-GZMK优先聚集在缺氧应激相关通路,CD4-ANXA1、CD4-TCF7、CD4-CTLA4优先聚集在细胞增殖相关通路,CD4-ANXA1、CD4-TCF7、CD4-CTLA4、CD4-CXCL13优先聚集在细胞黏附及迁移相关通路。结论不同免疫细胞亚群对结肠癌细胞的功能调控存在差异,结肠癌免疫微环境中免疫细胞亚群的构成差异影响患者的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癌症基因组图谱 肿瘤微环境 转录组测序 免疫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免疫细胞亚群分选的表面标志组合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杜雨軒 王平 +9 位作者 葛晓军 王筱淇 洪涛 王蔚浩 何云地 黄瑞昊 邓小娟 刘帅妹 杨世杰 张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331-2336,共6页
目的观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cGVHD)患者免疫细胞亚群分布变化规律,探讨免疫细胞表面标志物分选出的特定细胞亚群在cGVHD发病过程中对疾病发展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在陆军军医... 目的观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cGVHD)患者免疫细胞亚群分布变化规律,探讨免疫细胞表面标志物分选出的特定细胞亚群在cGVHD发病过程中对疾病发展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患者58例,根据移植后是否发生cGVHD分为cGVHD组(发生cGVHD,n=43)和对照组(未发生cGVHD,n=15),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患者免疫细胞亚群比率及分布情况,募集患者原发诊断包括ALL、AML、CML、MDS、SAA和重型β地中海贫血。其中发生cGVHD的中位时间为178.5(47~1328)d,每例患者于随访过程中发生cGVHD时或病程中随访当日留取外周血标本。结果cGVHD组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及过渡型B细胞的分布水平显著降低,CD19^(+)B淋巴细胞的分布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cGVHD的患者组外周血中Tregs较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未发生cGVHD的患者组明显降低,中度cGVHD患者Th17细胞较轻度患者分布水平显著升高,CD19^(+)B淋巴细胞在轻度、中度患者中显著升高;比较不同cGVHD靶器官,仅累及皮肤病变的患者与仅累及肝脏的患者Tregs较对照组中显著降低,而合并皮肤及肝脏损伤患者的外周血中滤泡辅助T细胞的分布显著高于仅累及黏膜或眼睛等器官的患者。结论移植后免疫细胞亚群检测是临床辅助cGVHD诊疗随访的重要参考指标。使用免疫细胞表面标志组合的特异性策略分选出的调节性T细胞、过渡型B细胞对cGVHD患者的发病及严重程度、靶器官损伤都有特异性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免疫细胞亚群 调节性T细胞 过渡型B细胞 辅助滤泡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脾安肠方调控肠道菌群重塑免疫微环境增效结肠癌肝转移的治疗
5
作者 王玉坤 周琼 +3 位作者 陈冬梅 张津铖 刘猛 程志强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26-1541,共16页
目的:基于肠道菌群探究调脾安肠方(TPACD)重塑T辅助细胞亚群1/2(Th1/Th2)免疫平衡介导的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s),增效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治疗结肠癌肝转移(CLM)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Balb/c裸鼠随机分为空白(C)、模型(M)、TPA... 目的:基于肠道菌群探究调脾安肠方(TPACD)重塑T辅助细胞亚群1/2(Th1/Th2)免疫平衡介导的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s),增效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治疗结肠癌肝转移(CLM)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Balb/c裸鼠随机分为空白(C)、模型(M)、TPACD(Z)、5-FU(F)及TPACD联合5-FU(FZ)5组,每组6只。建立裸鼠T细胞免疫功能重建及CLM模型;Z和FZ组在造模完成14 d后开始给予TPACD 2 g/mL,0.2 mL/(只·d)灌胃14 d;F及FZ组给予5-FU 20 mg/kg,0.2 mL/(只·2 d)腹腔注射14 d。16S核糖体RNA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小动物活体成像观察肝转移灶增殖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转移灶病理组织形态;流式细胞术测定脾脏CD4^(+)T细胞及肝转移灶Th1、Th2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肝转移灶小鼠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结果:与F组比较,FZ组裸鼠肝转移灶面积缩小、镜下病理核分裂象减少。与C组比较,M组及F组裸鼠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益生菌/致病菌平衡倾斜;与M组和F组比较,Z组及FZ组菌群多样性增加,益生菌/致病菌平衡回调,物种组成趋近于健康;Th1细胞比例及下游因子TNF-α、IFN-γ表达显著增多、Th2细胞比例及下游因子IL-4、IL-10表达下降(P<0.05)。结论:TPACD能增效5-FU抑制裸鼠CLM灶形成,其机制可能与通过调整肠道菌群结构,进而重塑肝转移灶内Th1/Th2介导的TIMEs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肝转移 调脾安肠方 5-氟尿嘧啶 肠道菌 肿瘤免疫微环境 辅助性T细胞1/2免疫漂移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T细胞亚群、TNF-α、IFN-γ和s Fas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苏艾云 杨秀珍 +2 位作者 张梅花 狄正霞 李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59-1464,共6页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免疫T细胞亚群、TNF-α、IFN-γ和s Fas表达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95例再生碍性贫血患者纳入AA组,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分为急性组43例、慢性组52例,再选择同期来本院健...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免疫T细胞亚群、TNF-α、IFN-γ和s Fas表达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95例再生碍性贫血患者纳入AA组,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分为急性组43例、慢性组52例,再选择同期来本院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各组受试者免疫T细胞亚群变化及血清TNF-α、IFN-γ和s Fas水平,并采用ROC曲线法分析各指标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另外,对9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iere生存曲线法分析不同指标水平对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结果:AA组患者CD4^+水平、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急性组患者CD4^+水平、CD4^+/CD8^+比值显著低于慢性组(P <0. 05),CD8^+水平显著高于慢性组(P <0. 05)。AA组患者血清TNF-α、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s Fa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急性组患者血清TNF-α、IFN-γ水平显著高于慢性组(P <0. 05),s Fas水平显著低于慢性组(P <0. 05)。采用ROC曲线法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各指标对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显示,CD4^+/CD8^+比值、TNF-α、IFN-γ及s Fas水平对患者病情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954、0. 763、0. 853、0. 857。Kaplan-Miere生存曲线法分析各指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表明,CD4^+/CD8^+比值对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有明显影响(P <0. 05),TNF-α、IFN-γ及s Fas水平对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无明显影响(P> 0. 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存在有明显的T细胞亚群异常,且血清TNF-α、IFN-γ以及s Fas水平与再生障碍性贫血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各指标可反映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且T细胞亚群改变对患者临床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T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Γ 可溶性F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金杭斌 顾竹影 +3 位作者 赵虹雯 王群燕 吴伟 厉有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34-637,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Zn、Se、Fe、Cu含量变化,旨在探讨IBS的可能病因及发病新机制。方法:随机抽取30例D-IBS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测定CD3、CD4、C... 目的:通过测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Zn、Se、Fe、Cu含量变化,旨在探讨IBS的可能病因及发病新机制。方法:随机抽取30例D-IBS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测定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并计算CD4/CD8比值;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Zn、Fe、Cu水平,用原子荧光分析法,测定血清Se水平。结果:D-IBS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D-IBS组与正常组血清Zn、Se、Fe、Cu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水平及CD4/CD8比值降低提示D-IBS患者可能存在细胞免疫异常;D-IBS患者血清Zn、Se、Fe、Cu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免疫 T淋巴细胞/免疫 腹泻/病因学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示载支架球囊扩张压变化对血管单细胞跨时域力学生物学机制
8
作者 游凌森 沈雳 葛均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57-257,共1页
目的心血管支架植入后,我国约有超百万患者会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研究表明,球囊扩张压力不匹配导致ISR,但其详细机制尚不明确,影响支架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通过单细胞转录组图谱,探讨球囊压力变化对支架-血管互作的影响,揭示扩张... 目的心血管支架植入后,我国约有超百万患者会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研究表明,球囊扩张压力不匹配导致ISR,但其详细机制尚不明确,影响支架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通过单细胞转录组图谱,探讨球囊压力变化对支架-血管互作的影响,揭示扩张压力与ISR之间力学生物学联系。方法采用数值仿真、显微取样、多色荧光、单细胞转录组等技术,对不同球囊扩张压力下支架-血管组织行跨时间点分析。通过1、3、5、7 d时间点的单细胞测序,解析支架植入后单细胞层面动态变化。结果通过分析支架梁与血管壁的耦合效应、血流动力学响应及单细胞表达谱,本研究定义了支架植入后的单细胞力学生物学行为。区分了短期径向力敏感基因与中长期壁面剪切力影响下高表达基因,绘制了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在受力区域的单细胞力学图谱。深入分析了数千种配体-受体互作,鉴定到一种支架-血管耦合条件下新型免疫细胞亚群及关键分子CCL5。结论本研究首次全面解析了球囊扩张压力变化对支架-血管耦合单细胞水平影响,鉴定了一种新的免疫细胞亚群,并明确相关表达特征。这些发现为ISR的机制研究、支架植入技术、球囊扩张压选择及靶点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生物学 球囊扩张 免疫细胞亚群 血管组织 支架治疗 平滑肌细胞 成纤维细胞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重要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娟 曹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共11页
转眼间已到与各位免疫学同仁共同回顾年度免疫学研究新热点新进展的第六个年头。总体而言,2014年,国际免疫学界在天然免疫识别与应答、T细胞免疫应答、免疫细胞分化发育、新型免疫细胞亚群鉴定与功能、免疫应答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 转眼间已到与各位免疫学同仁共同回顾年度免疫学研究新热点新进展的第六个年头。总体而言,2014年,国际免疫学界在天然免疫识别与应答、T细胞免疫应答、免疫细胞分化发育、新型免疫细胞亚群鉴定与功能、免疫应答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感染、炎症与肿瘤等疾病的免疫学机理等方面出现了许多令人兴奋的研究成果。国内免疫学者在传统优势领域如天然免疫信号调控、T细胞分化和功能、感染与肿瘤的免疫学机制等方向也均有令人瞩目的新成果。本文中,作者将遴选2014年国内外免疫学前沿热点领域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疏漏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机理 国内外 T细胞免疫应答 天然免疫识别 细胞分化发育 免疫细胞亚群 信号调控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重要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娟 曹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0,共10页
2017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多个分支领域取得令人激动的新成果、新进展,如发现了表观遗传修饰、RNA修饰、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及能量代谢等多种胞内调控机制在免疫系统发育和功能的新作用,对于诸多免疫学科学问题有了更... 2017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多个分支领域取得令人激动的新成果、新进展,如发现了表观遗传修饰、RNA修饰、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及能量代谢等多种胞内调控机制在免疫系统发育和功能的新作用,对于诸多免疫学科学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本质性认识。在转化医学及免疫治疗方面也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在肿瘤发生发展机制探索和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对于寻找肿瘤诊断、治疗及疗效预判新型靶标、建立新型联合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免疫学研究者近年来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受到国际同行认可的创新性科研成果,成为国际免疫学研究的重要力量。此文中,我们梳理总结了2017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领域较为代表性的理论研究及转化应用新成果,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免疫学研究的最新前沿和重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控 免疫细胞亚群 炎症性疾病 肿瘤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度免疫学研究重要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娟 曹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共11页
回顾2012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在免疫学的经典研究领域如天然免疫应答的启动及调控、T细胞亚群的分化及活化、免疫细胞的发育及功能成熟、免疫耐受、免疫记忆、新型免疫细胞亚群鉴定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回顾2012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在免疫学的经典研究领域如天然免疫应答的启动及调控、T细胞亚群的分化及活化、免疫细胞的发育及功能成熟、免疫耐受、免疫记忆、新型免疫细胞亚群鉴定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免疫学基础理论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基础 免疫细胞亚群 天然免疫应答 T细胞 免疫耐受 免疫记忆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肝移植前外周血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邓小红 张倩倩 +5 位作者 蔡燕 欧阳涓 陈茂根 唐秀鑫 何晓顺 黄俊琪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8-185,226,共9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肝移植前外周血免疫细胞表型的特征。【方法】通过多色流式细胞术对6例准备接受肝移植的肝癌患者及6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亚群、树突状细胞(DC)及NK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与健康对...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肝移植前外周血免疫细胞表型的特征。【方法】通过多色流式细胞术对6例准备接受肝移植的肝癌患者及6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亚群、树突状细胞(DC)及NK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癌肝移植受者组患者外周血CD4^+PD-1^+T细胞、调节T细胞(CD4^+CD25^+CD39^+)、B细胞、浆母细胞(CD27^(high)CD38^(high)IgD^-IgM^-)、经典型单核细胞(CD14^(high)CD16^-)及未成熟NK细胞(CD3^-CD56^(high))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边缘区B细胞(CD27^+IgD^+)、非类型转换B细胞(CD27^+CD38^(dim)IgM^+)、中间型单核细胞(CD14^(high)CD16^+)及NK细胞(CD3^-CD56^+)比例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细胞比例未见明显差异。【结论】等待肝移植的肝癌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的表型与健康人有差异,对监测患者移植后的免疫状态及指导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移植 免疫细胞亚群 多色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色氨酸的肠外营养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沁华 夏瑞祥 李嘉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观察含色氨酸的肠外营养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及CD4+/CD8+)水平。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相比较,CD3+T淋巴... 目的观察含色氨酸的肠外营养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及CD4+/CD8+)水平。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相比较,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率以及CD4+/CD8+值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后CD3+T淋巴细胞百分率较化疗前升高,但统计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率以及CD4+/CD8+比例也升高,与化疗前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化疗的同时予以含色氨酸的肠外营养治疗后,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率以及CD4+/CD8+比例与联合治疗前相比较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纯化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比较,CD3+、CD8+T淋巴细胞以及NK细胞百分率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例联合治疗组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存在异常,通过化疗可以得到改善。在化疗的同时予以含色氨酸的肠外营养可以更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免疫 白血病/治疗 白血病/免疫 急性病 色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