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水气单胞菌在欧洲鳗鲡体内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与病理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郭松林 冯建军 +1 位作者 熊静 关瑞章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4-499,共6页
采用从鳗鲡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人工感染试验,以探讨感染后不同时期嗜水气单胞菌在欧洲鳗鲡肝脏、肾脏和肠道内的定位和由此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将细菌分2次对鳗鲡进行肌肉注射。第1次采用每克体质量10^3-10^7cfu的不同剂量注射... 采用从鳗鲡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人工感染试验,以探讨感染后不同时期嗜水气单胞菌在欧洲鳗鲡肝脏、肾脏和肠道内的定位和由此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将细菌分2次对鳗鲡进行肌肉注射。第1次采用每克体质量10^3-10^7cfu的不同剂量注射以确定该菌的半数致死量,结果表明其半数致死量为5×10^4cfu/g。第2次以每尾鱼1×10^7cfu的剂量注射欧洲鳗鲡,此后分别在注射后6、24、48 h采集鳗鲡的肝脏、肾脏、肠道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表明:3个时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别,鳗鲡早期无明显病理变化,而后期主要表现为败血症症状;鳗鲡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较其他脏器明显,主要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和肾小球坏死脱落;鳗鲡肝脏则主要表现为严重充血,肠道偶见肠粘膜脱落。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感染细菌主要分布在鳗鲡肾脏内,肝脏和肠道也有感染细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鳗鲡 嗜水气单胞菌 人工感染 病理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滑舌鳎脑组织中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倩倩 孙敬锋 +2 位作者 孙萌 张胜根 邢克智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09-612,共4页
为探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在半滑舌鳎脑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以及NADPH-d组织化学染色法对脑组织中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进行定位研究。免疫组织化学试验结果表明,大脑中的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位于神经元胞浆内,阳... 为探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在半滑舌鳎脑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以及NADPH-d组织化学染色法对脑组织中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进行定位研究。免疫组织化学试验结果表明,大脑中的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位于神经元胞浆内,阳性神经元多呈梭形、三角形、圆形等多种形状。反应呈阳性的神经纤维,相互交织呈网状,分布在大脑皮质浅层。小脑中反应呈阳性的神经元分布在皮质的颗粒层中,分子层内有许多呈阳性的神经纤维和浦肯野细胞。NADPH-d组织化学染色试验结果显示,大脑中有许多蓝色的神经元,小脑中神经元、神经纤维、浦肯野细胞呈蓝色。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对脑组织中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子量分别为118ku和80ku的两条蛋白条带。研究表明,在半滑舌鳎脑组织中存在大量的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由此推测,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在鱼类神经系统的信息传导和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组织 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色田鼠胃肠道5-羟色胺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丽霞 胡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9-641,661,共4页
应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棕色田鼠胃肠道内5羟-色胺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5-HTIR细胞在棕色田鼠胃肠道的各段均有分布,其中以十二指肠和直肠段分布密度最高,胃底、胃幽门部、空肠、回肠、盲肠段其次,胃... 应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棕色田鼠胃肠道内5羟-色胺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5-HTIR细胞在棕色田鼠胃肠道的各段均有分布,其中以十二指肠和直肠段分布密度最高,胃底、胃幽门部、空肠、回肠、盲肠段其次,胃贲门部、胃体、结肠段分布密度最低。5羟-色胺细胞位于胃腺上皮、肠粘膜上皮、肠腺上皮及固有膜,有圆形、椭圆形、梭形、楔形和不规则形,有的还具有胞突。对棕色田鼠胃肠道5-HTIR细胞的分布、形态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田鼠 胃肠道 5-HTIR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调素激酶在玉米体内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4
作者 杨万年 梁述平 吕应堂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4年第1期33-38,共6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定位方法研究了玉米体内钙调素激酶(CaMkinase,CaMK)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CaMK广泛分布于玉米体内,但表达水平存在着明显时空差异。在营养器官中钙调素激酶主要分布于叶的维管束鞘细胞、侧根原基和根尖等部位,而其它部...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定位方法研究了玉米体内钙调素激酶(CaMkinase,CaMK)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CaMK广泛分布于玉米体内,但表达水平存在着明显时空差异。在营养器官中钙调素激酶主要分布于叶的维管束鞘细胞、侧根原基和根尖等部位,而其它部位没有检测到明显的分布。在生殖器官中,有大量钙调素激酶分布于幼胚及花药小孢子母细胞、四分体及绒毡层细胞中;在成熟胚囊的卵细胞、中央细胞以及二者的分界面上也有少量分布。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探索钙调素激酶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素激酶 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花药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根中甘草酸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宏富 彭励 +1 位作者 刘滨 郑丽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61-1364,共4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和HPLC分析方法,对人工种植乌拉尔甘草根中的甘草酸分布和积累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以阐明药用甘草根在发育过程中甘草酸的积累变化规律,探讨甘草药材质量形成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甘草酸主要分布在根的次生韧皮...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和HPLC分析方法,对人工种植乌拉尔甘草根中的甘草酸分布和积累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以阐明药用甘草根在发育过程中甘草酸的积累变化规律,探讨甘草药材质量形成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甘草酸主要分布在根的次生韧皮部薄壁细胞和维管射线细胞中,且主要积累在这些细胞的细胞壁上。(2)HPLC分析显示,主根的韧皮部中甘草酸含量最高,其次是木质部,根皮中含量最少。(3)甘草酸在主根中的含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提高,2、3年生甘草根中甘草酸含量上升较快,3年后甘草酸的含量达到3.66%,超过了国家药典规定的甘草酸含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乌拉尔甘草 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花色素还原酶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6
作者 胡敏 何非 +3 位作者 王林林 潘秋红 段长青 石英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8年第6期14-17,共4页
以赤霞珠葡萄果实为试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果实发育过程中花色素还原酶(ANR)的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原位分析。结果表明,在果皮、果肉和种子中均可观察到ANR的存在;种子中的ANR主要定位于内珠被(in),果皮和果肉中的ANR则主要分... 以赤霞珠葡萄果实为试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果实发育过程中花色素还原酶(ANR)的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原位分析。结果表明,在果皮、果肉和种子中均可观察到ANR的存在;种子中的ANR主要定位于内珠被(in),果皮和果肉中的ANR则主要分布在维管束(VB)、果皮(BS)细胞壁和果肉(BP)细胞壁中,而且这种特异性分布并不随果实发育进程而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果实 花色素还原酶 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小肠吸收纳豆激酶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7
作者 段智变 江汉湖 赵小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48-52,共5页
目的研究口服纳豆激酶粗制液后,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溶栓酶)在小肠中的吸收定位情况.方法分离纯化得到电泳纯纳豆激酶,并经免疫得到兔抗纳豆激酶抗血清;实验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口服大豆提取液对照组、口服纳豆激酶粗... 目的研究口服纳豆激酶粗制液后,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溶栓酶)在小肠中的吸收定位情况.方法分离纯化得到电泳纯纳豆激酶,并经免疫得到兔抗纳豆激酶抗血清;实验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口服大豆提取液对照组、口服纳豆激酶粗制液实验组,10周后剖杀动物并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织固定,分别作HE染色,并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Strept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 method,SABC)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各组均以PBS代替兔抗纳豆激酶抗血清作为替代对照,以正常兔血清代替兔抗纳豆激酶抗血清作为空白对照.结果HE染色结果表明,口服纳豆激酶不影响兔肠道的吸收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与口服大豆提取液对照组各肠段未检出纳豆激酶免疫反应阳性部位,口服纳豆激酶粗制液实验组空肠纹状缘深棕色阳性吸收颗粒最多,且在上皮细胞胞浆中也有深棕色的阳性吸收颗粒,十二指肠与回肠纹状缘也有棕色、弥漫性的阳性吸收颗粒;各组的替代对照与空白对照均为免疫反应阴性.结论纳豆激酶可经口服被小肠吸收,空肠吸收效果最佳,回肠与十二指肠也都有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激酶 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口服 小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山羊周期黄体中催产素的免疫组化定位 被引量:3
8
作者 卿素珠 沈霞芬 +1 位作者 陈谊 贾维真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5-28,共4页
运用免疫组化 ABC法对奶山羊周期黄体中催产素 (OT)的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奶山羊周期黄体中存在数量较多的 O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OT阳性细胞根据胞质内反应颗粒着色的深浅可分为强阳性、中等阳性和弱阳性细胞 3种。阳性细胞在形... 运用免疫组化 ABC法对奶山羊周期黄体中催产素 (OT)的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奶山羊周期黄体中存在数量较多的 O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OT阳性细胞根据胞质内反应颗粒着色的深浅可分为强阳性、中等阳性和弱阳性细胞 3种。阳性细胞在形态上以圆形、卵圆形为主 ,另有相当数量的细胞具有突起 ,小梁两侧及黄体中央近腔区域的阳性细胞则多呈现为长梭形。从分布上看 ,强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黄体周边 ,少数散布于中央区域 ,中等阳性及弱阳性细胞则均匀分布于整个黄体组织中。连续切片 HE染色的对照观察显示 ,奶山羊周期黄体中的 OT主要是由大黄体细胞分泌 ,小黄体细胞也可产生少量的 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产素 黄体 发情周期 奶山羊 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大菱鲆脑组织中的分布及定位 被引量:1
9
作者 韩卓然 石洪玥 +2 位作者 孙敬锋 王一泽 邢克智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6-300,共5页
【目的】探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 NOS)在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脑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为揭示大菱鲆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的生理功能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分别采用NADPH-d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大菱鲆脑组织中的n ... 【目的】探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 NOS)在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脑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为揭示大菱鲆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的生理功能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分别采用NADPH-d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大菱鲆脑组织中的n NOS进行定位研究。【结果】NADPH-d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大菱鲆大脑皮质中有蓝色的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存在。神经元呈梭形、锥形等形状,神经纤维呈串珠状且无序交织;小脑中NOS阳性神经元在分子层分布稀疏,在颗粒层分布密集,浦肯野细胞胞核淡染。经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后,可观察到大脑皮质中n NOS免疫组化反应阳性物质呈深棕色;小脑皮质的分子层、颗粒层及浦肯野细胞层均有n NOS阳性神经元分布,浦肯野细胞呈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反应。【结论】大菱鲆脑组织中的NOS类型主要限于n NOS,且n NOS在神经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也进一步证实NO在不同物种中具有一些共同的作用,但不同物种或相同物种不同组织中NO分布及含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 一氧化氮(NO) 组织 分布 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UK114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免疫组化定位
10
作者 尹淑琴 范艳 +2 位作者 朱宏 梁娟 常泓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5-100,共6页
[目的]UK114(山羊肝脏肿瘤抗原)是钙蛋白酶系统的主要成分钙蛋白酶ⅠCAPN1/S1(μ-calpain)的激活蛋白,本研究旨在利用原核表达系统体外制备重组UK114蛋白,获得融合蛋白制备抗体,对其进行组织定位,为深入研究其功能提供蛋白水平的证据。... [目的]UK114(山羊肝脏肿瘤抗原)是钙蛋白酶系统的主要成分钙蛋白酶ⅠCAPN1/S1(μ-calpain)的激活蛋白,本研究旨在利用原核表达系统体外制备重组UK114蛋白,获得融合蛋白制备抗体,对其进行组织定位,为深入研究其功能提供蛋白水平的证据。[方法]将重组质粒pGEX-4T-3-UK114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纯化,用凝血酶对GST-UK114融合蛋白进行酶切,制备抗UK114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分析重组UK114蛋白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GST-UK114融合蛋白的分子量为40kD,酶切得到目标蛋白,其分子量为14kD;用UK114蛋白免疫家兔,得到了理想的高效价兔抗UK114多克隆抗血清,效价大于1∶125 000,抗血清经纯化得到兔抗UK114多克隆抗体,效价大于1∶25 000;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GST-UK114融合蛋白在约40kD处有一明显条带,融合蛋白酶切后在14kD附近出现一条带;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表明,免疫组化染色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山羊肝脏组织中肝小叶边缘区有肝细胞出现棕色的阳性着色,部分肝窦内皮细胞也有棕色的阳性着色。肾脏皮质中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有棕色的阳性着色出现,肾小球中没有出现着色。[结论]试验成功获得纯化后的重组UK114蛋白,制备的抗UK114抗体可以与正常山羊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UK114蛋白结合,为其后续分子伴侣特性以及抗肿瘤特性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蛋白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UK114 多克隆抗体 蛋白免疫印迹 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带石斑鱼脑组织和视网膜中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分布与定位
11
作者 白帆 孙敬锋 +3 位作者 张胜根 韩卓然 吕爱军 胡秀彩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286-3293,共8页
【目的】研究点带石斑鱼脑组织和视网膜中的一氧化氮(NO)含量及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NOS)分布与活性,为深入揭示NO在点带石斑鱼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NADPH-d组织化学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免疫印迹(West... 【目的】研究点带石斑鱼脑组织和视网膜中的一氧化氮(NO)含量及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NOS)分布与活性,为深入揭示NO在点带石斑鱼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NADPH-d组织化学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及Griess试剂法,对点带石斑鱼脑组织和视网膜中nNOS的分布与活性及NO含量进行分析。【结果】经NADPH-d组织化学染色后,一氧化氮合成酶(NOS)阳性物质呈蓝色。在点带石斑鱼大脑中,NOS阳性物质位于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在小脑中,NOS分布在颗粒层的颗粒细胞、分子层的神经纤维和浦肯野细胞层的浦肯野细胞;在视网膜中,NOS分布于色素上皮层、视锥视杆层、外核层、外网层、内核层、内网层、节细胞层和视神经纤维层。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nNOS阳性物质呈深棕色。在大脑中,nNOS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在小脑中,nNOS分布在颗粒层、分子层和浦肯野细胞层;在视网膜中,nNOS分布在色素上皮层、视锥视杆层、外核层、外网层、内核层、内网层、节细胞层和视神经纤维层。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点带石斑鱼脑组织和视网膜中的nNOS在显色后的硝酸纤维素膜上均出现3条免疫印迹条带,对应分子量分别为80、120和130 kD。NO含量在点带石斑鱼脑组织和视网膜中分别为17.601±1.743和13.624±1.249μmol/L,nNOS活性在脑组织和视网膜中分别为38.070±3.047和23.748±2.860 U/mg。【结论】在点带石斑鱼脑组织和视网膜中均存在nNOS,推测nNOS在点带石斑鱼脑神经及视神经系统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脑组织中的NO含量和n NOS活性均显著高于视网膜,是由于脑组织作为重要的中枢神经,对机体生理功能起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带石斑鱼 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NOS) 组织 视网膜 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NADPH-d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氏迭宫绦虫钙/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I(SmCaMK I)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表达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奕基 陈新新 +3 位作者 符瑞佳 陈小静 吕刚 梁培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44-1050,1057,共8页
目的开展SmCaMK I(曼氏迭宫绦虫钙/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I)的潜在生物学特征分析和功能研究。方法利用相关网站和软件对SmCaMK I的同源性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保守位点预测、构建分子进化树、编码氨基酸的淋巴细胞表位进行分析预测。此外,... 目的开展SmCaMK I(曼氏迭宫绦虫钙/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I)的潜在生物学特征分析和功能研究。方法利用相关网站和软件对SmCaMK I的同源性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保守位点预测、构建分子进化树、编码氨基酸的淋巴细胞表位进行分析预测。此外,SmCaMK I进行扩增,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α(+)中进行蛋白的表达纯化,制备大鼠免疫血清进行虫体免疫组织定位分析。结果 SmCaMK I是一个全长基因,由1 068bp组成,编码355个氨基酸。SmCaMK I与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的CaMK I保守功能域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89%和88%,与人的CaMK I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仅仅只有44%。分子进化树分析中SmCaMK I与绦虫属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其他物种亲缘性较远。与人类CaMK I相比,淋巴细胞表位具有统计学差异。SmCaMK I能够定位在成虫的睾丸和虫卵,在裂头蚴中大量表达和特异定位于体表。结论SmCaMK I是参与虫体生长发育繁殖的重要蛋白分子,还可能是一个潜在的疫苗靶标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迭宫绦虫 SmCaMK I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核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