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活检标本包埋后免疫电镜技术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素霞 邹万忠 +2 位作者 王盛兰 王书合 张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6-308,F003,共4页
目的 :探讨肾活检标本树脂包埋及低温包埋的免疫电镜技术。方法 :选择 9例膜性肾病和 7例IgA肾病的肾活检标本 ,分别进行IgG及IgA的免疫电镜标记 ,观察不同的固定方法及环氧树脂、低温包埋剂包埋后的免疫标记结果。结果 :低温包埋剂LRWh... 目的 :探讨肾活检标本树脂包埋及低温包埋的免疫电镜技术。方法 :选择 9例膜性肾病和 7例IgA肾病的肾活检标本 ,分别进行IgG及IgA的免疫电镜标记 ,观察不同的固定方法及环氧树脂、低温包埋剂包埋后的免疫标记结果。结果 :低温包埋剂LRWhiteresin和LowicrylK4M包埋后的标本 ,IgG和IgA的标记密度均较高 ,两种包埋剂的标记效果相同 ;但LRWhiteresin对超微结构的保存优于LowicrylK4M。常规固定方法、Epon812包埋的标本 ,IgG及IgA均不能标出 ;混合固定液 (多聚甲醛加戊二醛 )固定、Epon812包埋的标本 ,IgG及IgA均可标出 ,但与低温包埋剂相比 ,标记密度较低。结论 :低温包埋剂LRWhiteresin和LowicrylK4M对免疫标记效果好 ,但较昂贵 ,难应用于临床。树脂包埋剂虽然免疫标记效果略差 ,但可作为一种诊断免疫电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活检 标本 包埋 免疫电镜技术 肾疾病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免疫电镜技术检测和研究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和黑色焦枯病毒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晓陆 肖英 +2 位作者 王建梅 王钫 崔星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5期588-590,共3页
本文利用免疫电镜技术准确地检出带有甜菜坏死黄脉病毒的病株,从而正确评价甜菜丛根病防治效果;对甜菜黑色焦枯病毒进行了免疫电镜形态学观察并证实了抗血清制备试验效果良好。
关键词 免疫电镜技术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 甜菜黑色焦枯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免疫电镜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东卫 王靖飞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73-279,共7页
免疫电镜技术已成为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该技术利用超薄切片和免疫标记物,能准确定位蛋白质和脂类。然而,定位显然不能满足所有研究的需要,对于蛋白质或脂类在细胞内的转移,或者蛋白质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等相关研究,定量分... 免疫电镜技术已成为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该技术利用超薄切片和免疫标记物,能准确定位蛋白质和脂类。然而,定位显然不能满足所有研究的需要,对于蛋白质或脂类在细胞内的转移,或者蛋白质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等相关研究,定量分析十分必要。近年来,以胶体金颗粒作为标记物的定量免疫电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定量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本文简要介绍定量免疫电镜技术的方法和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免疫电镜技术 胶体金颗粒 分子细胞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电镜技术在植物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文财 周常勇 《南方农业》 2011年第3期84-86,共3页
免疫电镜技术通过将免疫学与超微结构形态学相结合,利用抗原—抗体的专化性反应对抗原或抗体进行精确定位。介绍免疫电镜技术的原理、发展阶段及其在植物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免疫电镜技术 病原检测 病毒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研究膜性肾病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5
作者 耿琳 王海燕 +2 位作者 樊景禹 刘智 卫之湄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91-93,I008,共4页
膜性肾病(MN)是以肾小球上皮下免疫复合物均一沉着为特点的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本文应用Lowicryl K 4M低温包埋的免疫电镜方法,包括双标记技术,对十例不同期MN肾小球上免疫球蛋白(IgS)成份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定位、定量检测。本文结... 膜性肾病(MN)是以肾小球上皮下免疫复合物均一沉着为特点的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本文应用Lowicryl K 4M低温包埋的免疫电镜方法,包括双标记技术,对十例不同期MN肾小球上免疫球蛋白(IgS)成份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定位、定量检测。本文结果提示,不同期MN沉积的免疫复合物其成份、数量及沉积位点是有差异的。于早期,IgG除集中在上皮下电子致密物上,还存在于足细胞间隙、上皮细胞表面,以及上皮细胞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免疫电镜技术 免疫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贴壁培养细胞胶体金免疫电镜标本制备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明武 宋今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6期470-471,474,共3页
介绍一种贴壁培养细胞胶体金免疫电镜标本制备方法,本法适用于观察各种因素对细胞表面抗原性质影响的免疫电镜研究。
关键词 免疫电镜技术 胶体金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金电镜技术检测犬细小病毒免疫球蛋白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六金 姜焕宏 +2 位作者 李成 李秦 赵世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0年第8期27-28,共2页
本文应用免疫金电镜技术检测犬细小病毒免疫球蛋白(Ig)。检测结果证明驴抗犬细小病毒所产生的Ig对犬细小病毒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反应。因此认为,第四军医大学动物保健品研制中心所制备的免疫球蛋白对犬细小病毒性肠炎和心肌炎具有... 本文应用免疫金电镜技术检测犬细小病毒免疫球蛋白(Ig)。检测结果证明驴抗犬细小病毒所产生的Ig对犬细小病毒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反应。因此认为,第四军医大学动物保健品研制中心所制备的免疫球蛋白对犬细小病毒性肠炎和心肌炎具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电镜技术 免疫球蛋白 犬细小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单克隆抗体GL-013对应抗原的免疫电镜分布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袁媛 林慧芝 +1 位作者 张佩范 王梅先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6-8,共3页
运用酶标免疫电镜技术,对16例不同类型胃癌进行了胃癌单克隆抗体GL-013对应之抗原的超微结构水平分布观察。证实了GL-013抗原在胃癌细胞及癌旁“正常”粘膜分布的差异,首次提出该抗原可能是一种可溶性胃癌相关抗原,可做为胃癌研究及血... 运用酶标免疫电镜技术,对16例不同类型胃癌进行了胃癌单克隆抗体GL-013对应之抗原的超微结构水平分布观察。证实了GL-013抗原在胃癌细胞及癌旁“正常”粘膜分布的差异,首次提出该抗原可能是一种可溶性胃癌相关抗原,可做为胃癌研究及血清学诊断的免疫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电镜技术 单克隆抗体 胃癌 GL-013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猪圆环病毒P1的免疫电镜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温立斌 何孔旺 +4 位作者 解建平 杨浩 周建新 金全胜 王玉然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400-402,共3页
采用氯化铯平衡密度梯度离心获得较为纯净的病毒粒子后,经过免疫电镜技术(液相免疫电镜法和免疫胶体金标记法)对P1病毒进行了观察鉴定。结果表明,P1病毒呈球形、无囊膜、直径约为25 nm。
关键词 类猪圆环病毒因子P1 形态学 免疫电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电镜在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春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526-528,共3页
关键词 大疱病 自身免疫 免疫电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肾间质纤维化时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免疫金电镜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牟善初 赵海潞 +6 位作者 昝世明 张晓英 李维华 余霞君 张笑明 张曙光 游联璧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34-436,共3页
关键词 TGF-Β 免疫电镜技术 肾间质纤维化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锇酸镀膜术在扫描电镜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春芳 张雷 +3 位作者 张志敏 邵素霞 尹青 李秀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0-510,共1页
关键词 锇酸镀膜术 扫描电子显微镜 免疫扫描电镜技术 免疫金银技术 样品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金技术在免疫学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雷 王增国 +1 位作者 崔晓辰 胡士林 《山东畜牧兽医》 2019年第3期63-66,共4页
胶体金技术是80年代首先于免疫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最初该方法仅用于免疫电镜技术,现在已经发展到被动凝集试验、光镜染色、免疫印迹、免疫斑点渗滤法、免疫层析技术、生物传感器、PCR技术及染色体的基因定位的检测等生物学各... 胶体金技术是80年代首先于免疫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最初该方法仅用于免疫电镜技术,现在已经发展到被动凝集试验、光镜染色、免疫印迹、免疫斑点渗滤法、免疫层析技术、生物传感器、PCR技术及染色体的基因定位的检测等生物学各个领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对医学临床检验、食品加工等产生了巨大影响。该方法最大特点是简单快速、准确直观,特别适合于广大基层单位、医院、野外作业人员以及大批量时间紧的检测和大面积普查等,因此该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现将胶体金技术在某些领域的主要应用做一综述,希望能够给从事相关研究的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电镜技术 免疫学检测 胶体金 应用 生物传感器 PCR技术 凝集试验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胶体金标记电镜技术及其在病毒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14
作者 夏诗茂 凌静萍 +5 位作者 陈维康 王丽华 梁沙 周静仪 迟捷 洪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50-54,83-84,共7页
根据免疫胶体金电镜技术(IGEM),以不同方法制备了几种不同大小的胶体金颗粒,经SPA包被后对EHFV感染的Vero E-6细胞、轮状病毒感染的Ma 104细胞和CMV感染的人胚肺细胞分别进行免疫胶体金细胞表面标记、细胞穿透标记和超薄切片标记实验,... 根据免疫胶体金电镜技术(IGEM),以不同方法制备了几种不同大小的胶体金颗粒,经SPA包被后对EHFV感染的Vero E-6细胞、轮状病毒感染的Ma 104细胞和CMV感染的人胚肺细胞分别进行免疫胶体金细胞表面标记、细胞穿透标记和超薄切片标记实验,并着重讨论了IGEM的优越性,适用范围和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胶体金电镜技术 病毒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延髓腹外侧A1/C1区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电镜观察——包埋前液氮冻融和Triton X-100组织处理方法的比较
15
作者 梁卫华 亢君君 +1 位作者 黄晓峰 刘莹莹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9-803,共5页
目的:比较液氮冻融和Triton X-100不同方法对大鼠延髓腹外侧A1/C1区儿茶酚胺能神经元多巴胺β羟化酶(dopamine-β-hydroxylase,DβH)免疫反应(immunoreaetive,ir)标记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组包括:液氮冻融1次组、液氮冻融2次组、0.03%Tri... 目的:比较液氮冻融和Triton X-100不同方法对大鼠延髓腹外侧A1/C1区儿茶酚胺能神经元多巴胺β羟化酶(dopamine-β-hydroxylase,DβH)免疫反应(immunoreaetive,ir)标记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组包括:液氮冻融1次组、液氮冻融2次组、0.03%Triton X-100组、0.05%Triton X-100组。应用包埋前纳米金-银加强免疫电镜技术,标记延髓腹外侧A1/C1区DβH-ir神经元。结果:光镜下可观察到DβH-ir产物分布于胞体和突起,清晰标记A1/C1区神经元。不同组间DβH-ir神经元数量明显不同:冻融组数量少,突起少且细短;Triton X-100组数量明显增多,突起浓密且长,其中以0.05%Triton X-100组最为明显,差异显著。电镜结果显示:DβH-ir金-银颗粒主要分布在神经元胞体、树突和轴突终末内,DβH-ir轴突终末与胞体或树突形成密切接触或非对称性突触。金颗粒标记的数量在Triton X-100组明显多于冻融组这与光镜观察结果相一致。结论:包埋前免疫电镜技术中应用少量Triton X-100处理,可取代液氮冻融,能更好地增加胞膜的通透性,提高抗体的组织渗透能力和特异性标记是一种较好的包埋前免疫电镜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Β羟化酶 免疫电镜技术 液氮冻融 Triton X-100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Rubisco及其活化酶的免疫金标定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妮妍 蒋德安 +2 位作者 张峰 洪健 费万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7-391,共5页
采用免疫胶体金标记电镜技术对水稻叶片中的Rubisco及其活化酶进行细胞器定位,结果表明Rubisco主要分布于叶绿体,Rubisco活化酶特异性分布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预示Rubisco活化酶可能具有除活化钝化态Rubisco以外的其他功能.
关键词 水稻 RUBISCO RUBISCO活化酶 免疫胶体金标记电镜技术 细胞器 定位 叶绿体 线粒体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免疫化学与分析
17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8-68,共1页
内容简介:本书首先介绍了免疫化学的基本原理,着重介绍了免疫分析技术,结合食品科学的特色,分别介绍了食品中典型残留物的免疫分析技术,并辅以应用实例,内容主要包括绪论、抗原抗体反应基本原理、抗体的制备与分离纯化技术、抗体... 内容简介:本书首先介绍了免疫化学的基本原理,着重介绍了免疫分析技术,结合食品科学的特色,分别介绍了食品中典型残留物的免疫分析技术,并辅以应用实例,内容主要包括绪论、抗原抗体反应基本原理、抗体的制备与分离纯化技术、抗体工程、免疫标记技术、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分子免疫及免疫遗传学的技术与方法、免疫印迹技术、免疫电镜技术,以及农药免疫分析、兽药免疫分析、生物毒素免疫分析和其他残留物免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化学 食品科学 免疫分析技术 抗原抗体反应 分离纯化技术 免疫荧光分析 免疫印迹技术 免疫电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诺如病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师志海 孟红丽 +3 位作者 王亚州 张彬 徐照学 兰亚莉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2-75,共4页
诺如病毒(Norovirus,NoV),为诺瓦克样病毒属,与札幌病毒属、兔病毒属、水疱疹病毒属和纽布病毒属同属杯状病毒科,是引起人及牛、猪、犬、猫、鼠、猴子等多种易感动物罹患急性胃肠炎的重要非细菌性病原之一。该病毒原型株于1972年由美国... 诺如病毒(Norovirus,NoV),为诺瓦克样病毒属,与札幌病毒属、兔病毒属、水疱疹病毒属和纽布病毒属同属杯状病毒科,是引起人及牛、猪、犬、猫、鼠、猴子等多种易感动物罹患急性胃肠炎的重要非细菌性病原之一。该病毒原型株于1972年由美国学者Kapikian用免疫电镜技术从1968年暴发的胃肠炎患者样本中被发现,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一定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免疫电镜技术 病毒属 易感动物 急性胃肠炎 动物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远位触液神经元和三叉神经脊束核P物质的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鲁显福 耿晓娟 +1 位作者 张励才 曾因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83-87,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远位触液神经元(distal cerebrospinal fluid contacting neuron,dCSF-CN)是否参与颌面部炎性痛的痛觉调制过程。方法:利用颌面部福尔马林致痛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及免疫电镜技术结合福尔马林行为学实验观察P物... 目的:研究大鼠远位触液神经元(distal cerebrospinal fluid contacting neuron,dCSF-CN)是否参与颌面部炎性痛的痛觉调制过程。方法:利用颌面部福尔马林致痛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及免疫电镜技术结合福尔马林行为学实验观察P物质(Substance P,SP)在dCSF-CN和三叉神经脊束核(spinal trigeminal nucleus,STN)的表达。SPF级雄性SD大鼠(体重290~310 g)12只随机分成两组(n=6)。麻醉后用立体定位侧脑室注射30%CB-HRP3μl逆行示踪标记dCSF-CN。48h后行颌面部福尔马林试验并观察行为学差异,福尔马林注射2h后灌注固定取材行组织学分析。结果:(1)dCSF-CN是脑干内的一类特别的神经元,其胞体位于室管膜内的脑实质、突起伸入脑室腔的脑脊液;(2)颌面部注射福尔马林诱导的急性炎性痛显著上调SP在dCSF-CN和STN的表达,并与其行为学表现相一致。结论:推测SP在dCSF-CN和STN的痛觉调制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三叉神经脊束核 P物质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电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病毒和类似病毒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德银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83-188,共6页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了葡萄病毒和类似病毒病的研究进展:1.病原研究,包括病毒种类,扇叶病毒性质,卷叶病,茎痘病和栓皮病的病原及病毒复合侵染;2.病毒检测,主要有指示植物检测法,血清学方法和免疫电镜技术;3.传播途径和介体,包括蠕传...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了葡萄病毒和类似病毒病的研究进展:1.病原研究,包括病毒种类,扇叶病毒性质,卷叶病,茎痘病和栓皮病的病原及病毒复合侵染;2.病毒检测,主要有指示植物检测法,血清学方法和免疫电镜技术;3.传播途径和介体,包括蠕传病毒的线虫介体和GVA的粉蚧传播等;4.病毒病预防和控制,包括抗性育种,交叉保护,防治传毒介体和无病毒苗应用。文章最后讨论了我国对葡萄病毒病的研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花 病毒分类 无病毒苗 传毒介体 复合侵染 抗性育种 交叉保护 卷叶 粉蚧 免疫电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