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端非催化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对假交替单胞菌κ-卡拉胶酶的酶学性质与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吴婷 朱艳冰 +4 位作者 李鹤宾 陈艳红 洪涛 姜泽东 倪辉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6-164,共9页
目的:分析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tetraodonis)来源κ-卡拉胶酶的结构域,构建结构域截短突变体,探究非催化结构域对假交替单胞菌κ-卡拉胶酶的酶学性质与结构的影响。方法:利用大肠杆菌异源表达假交替单胞菌κ-卡拉胶酶WT和仅... 目的:分析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tetraodonis)来源κ-卡拉胶酶的结构域,构建结构域截短突变体,探究非催化结构域对假交替单胞菌κ-卡拉胶酶的酶学性质与结构的影响。方法:利用大肠杆菌异源表达假交替单胞菌κ-卡拉胶酶WT和仅包含糖苷水解酶催化结构域的κ-卡拉胶酶截短体GH(缺失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样结构域),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研究κ-卡拉胶酶WT和GH的酶学性质,利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酶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成功对假交替单胞菌κ-卡拉胶酶WT及其截短体GH进行体外表达,WT和GH的分子质量分别为44.0 kDa和35.0 kDa,均能专一性地酶解κ-卡拉胶底物。酶学性质研究发现,假交替单胞菌κ-卡拉胶酶的Ig样结构域不影响酶的底物特异性、最适反应温度、最适反应pH值和κ-卡拉胶酶解产物的组成,但降低了酶的热稳定性、强酸(pH 4.0)和强碱(pH 11.0)稳定性、酶对底物的亲和力。酶的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结果表明,Ig样结构域截短后,κ-卡拉胶酶与κ-卡拉胶四糖底物的相互作用增强,酶结构的刚性增强,κ-卡拉胶酶F1、F3和F5指状区环状结构柔性降低,F2和F6指状区β片层结构柔性升高,这些结构的改变可能是截短体GH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提高的原因。结论:本研究解析了假交替单胞菌κ-卡拉胶酶的非催化Ig样结构域与酶性质的构效关系,可为该酶结构与功能研究及酶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交替单胞菌 κ-卡拉胶酶 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 酶学性质 结构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干细胞因子受体膜外区1~3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的表达、纯化及活性 被引量:2
2
作者 苏林 刘长征 +3 位作者 邓艳春 杨克恭 梁植权 陈松森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 在原核和真核细胞中表达人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配体结合区膜外N端1~3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c-Kit/Ig1~3),研究其配体结合活性.方法 采用重叠延伸PCR定点诱变法合成c-Kit/Ig1~3双突变片段(c-Kit/Ig1~3DM),构建pET16b-c-Ki... 目的 在原核和真核细胞中表达人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配体结合区膜外N端1~3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c-Kit/Ig1~3),研究其配体结合活性.方法 采用重叠延伸PCR定点诱变法合成c-Kit/Ig1~3双突变片段(c-Kit/Ig1~3DM),构建pET16b-c-Kit/Ig1~3DM表达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诱导表达,稀释复性,镍柱纯化.将C端添加组氨酸标签的c-Kit/Ig1~3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AK12中,转染HEK293 ET细胞构建c-kit/Ig1~3高效表达细胞株,从细胞培养上清中使用镍金属螯合柱收集纯化蛋白.His-tag pull-down和酶联免疫结合实验检测融合蛋白配体结合活性.结果 在大肠杆菌中c-Kit/Ig1~3^DM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复性后配体结合活性很低.在HEK293 ET细胞中筛选到2个高效表达c-Kit/Ig1~3的细胞株,上清表达量为2μg/ml,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8 000;受体配体结合实验显示真核表达的c-Kit/Ig1~3有明显的干细胞因子特异结合活性,解离常数Kd值为9.39 nmol/L.结论获得了具有较高配体结合活性的c-Kit/Ig1~3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干细胞因子受体 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 HIS-TAG pull-down 酶联免疫结合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1(LRIG1)增强顺铂诱导的人垂体瘤细胞凋亡
3
作者 周林裕 包春燕 +2 位作者 胡骁 代永庆 包志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探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免疫球蛋白样蛋白结构域1(LRIG1)在人垂体瘤组织中表达情况,并观察过表达LRIG1后对顺铂(DDP)诱导的垂体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5例垂体瘤患者肿瘤组织及瘤旁组织中的LRIG1... 目的探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免疫球蛋白样蛋白结构域1(LRIG1)在人垂体瘤组织中表达情况,并观察过表达LRIG1后对顺铂(DDP)诱导的垂体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5例垂体瘤患者肿瘤组织及瘤旁组织中的LRIG1表达,分析LRIG1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选取原代分离培养的人垂体瘤细胞,采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LRIG1基因过表达质粒p EGFP-N1-LRIG1转染进细胞中,筛选LRIG1过表达的细胞,同时选取转染空质粒p EGFP-N1的细胞作为对照组。两组细胞均经20μg/m L DDP诱导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和Bcl2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垂体瘤患者肿瘤组织中LRIG1阳性率显著低于瘤旁组织,且LRIG1在侵袭性肿瘤表达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LRIG1后,DDP诱导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细胞增殖显著降低、BAX、caspase-3的水平显著增加,而Bcl2水平显著降低。结论过表达LRIG1增加DDP诱导的人垂体瘤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免疫球蛋白蛋白结构域1(LRIG1) 顺铂 垂体瘤 表达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IG1和EGFR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4
作者 刘换新 白义凤 +1 位作者 王炜 郭琳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3-368,共6页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LRIG1和EGFR 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NSCLC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69例NSCL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LRIG1和EGFR 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LRIG1和EGFR 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NSCLC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69例NSCL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LRIG1和EGFR 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的肿瘤临床分期、性别、年龄及生存期的关系。结果:与正常人比较,NSCLC患者外周血中LRIG1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EGFR mRNA的表达水平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LRIG1和EGFR 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组织来源无关联(P>0.01),与患者肿瘤临床分期及生存期有密切关联(P<0.001);Cox回归分析,肿瘤临床分期、LRIG1和EGFR mRNA的表达水平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因子;肿瘤临床分期越晚,患者预后越差(P=0.028),相对风险度(RR)=1.548,95%可信区间(95%CI)为1.074~2.283;LRIG1mRNA的表达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好(P=0.026),RR=0.242,95%可信区间为0.069-0.843;EGFR mRNA表达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P=0.027),RR=3.732,95%CI为1.165~11.956。高表达LRIG1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低表达者(χ2=56.560,P<0.001);高表达EGFR mRNA患者生存时间短于低表达者(χ2=51.962,P<0.001)。同一患者血液标本中LRIG1和EGFR在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307,P=0.016)。结论:LRIG1通过负向调节EGFR的表达影响NSCLC患者的肿瘤临床分期和生存时间。LRIG1可能通过调节EGFR的表达影响NSCLC患者的疗效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实时荧光定量PCR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 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