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取温度对黑果枸杞多糖理化特性及抗氧化、免疫调节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冰 马静钰 +6 位作者 李婷 竹军 朱美鹏 吴丽华 陈霞 张新国 赵萍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70,共11页
以提取温度(20、40、60、80、100℃)条件为变量,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得到黑果枸杞多糖(Lycium ruthenicum Murr.polysaccharides,LRPs);通过分析多糖得率、碳水化合物含量、糖醛酸含量、紫外光谱、特征性红外光谱、相对分子质量和单糖组... 以提取温度(20、40、60、80、100℃)条件为变量,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得到黑果枸杞多糖(Lycium ruthenicum Murr.polysaccharides,LRPs);通过分析多糖得率、碳水化合物含量、糖醛酸含量、紫外光谱、特征性红外光谱、相对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研究提取温度对LRPs理化特性的影响;通过检测DPPH、ABTS+、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及铁氰化钾的还原能力,分析提取温度对LRPs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分析LRPs对RAW264.7细胞活力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研究提取温度对LRPs免疫调节活性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温度可以影响LRPs的理化特性及其抗氧化和免疫调节活性。在60℃(LRP60,2.38%±0.11%)和80℃(LRP80,2.30%±0.25%)时,多糖的提取得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LRP20、LRP40、LRP60、LRP80和LRP100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93.34、227.94、233.45、273.53和233.66 kDa。LRPs单糖组成主要为L-Ara、D-Gal、D-Glc、D-Man、L-Rha和D-GlcA,并含有少量D-Xyl,其中LRP80和LRP100含有D-GalA;在60和80℃温度下提取得到的黑果枸杞多糖LRP60和LRP80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和免疫调节活性,提取温度60℃时,黑果枸杞多糖单糖组成中D-Gal和L-Ara比例升高,抗氧化活性较好;提取温度80℃时,D-GlcA、D-Glc和D-GalA比例升高,黑果枸杞多糖免疫调节活性较好。黑果枸杞多糖LRP60和LRP80可作为潜在的天然抗氧剂或免疫调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多糖 提取温度 理化特性 抗氧化活性 免疫调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鱼多糖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及其免疫调节活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曲航 吴奕 +3 位作者 刘常武 杨海龙 罗自生 戴晨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86-194,共9页
目的:为提高鲍鱼多糖品质,对鲍鱼多糖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纯化前后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分析评价。方法:以多糖保留率、蛋白质脱除率和色素脱除率的加权综合得分为指标,考察6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对鲍鱼多糖的纯化效果,利用... 目的:为提高鲍鱼多糖品质,对鲍鱼多糖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纯化前后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分析评价。方法:以多糖保留率、蛋白质脱除率和色素脱除率的加权综合得分为指标,考察6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对鲍鱼多糖的纯化效果,利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大孔树脂的纯化工艺条件,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对纯化前后鲍鱼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进行研究。结果:HPD100的加权综合得分最高,对鲍鱼多糖的纯化效果最佳;HPD100纯化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多糖与树脂质量比1:42、吸附时间3.10 h,吸附温度35℃,在此条件下多糖保留率为97.58%±1.58%,蛋白质脱除率为30.20%±0.66%,色素脱除率为45.78%±1.01%,加权综合平均得分61.83%;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纯化后鲍鱼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显著增强,RAW264.7巨噬细胞的增殖活力提高,NO、TNF-α和IL-6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大幅增加。结论:本研究获得鲍鱼多糖的最佳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条件,纯化后鲍鱼多糖的生物活性显著增强,可为高活性鲍鱼多糖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鱼 多糖 纯化 大孔树脂 免疫调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及其免疫调节活性 被引量:52
3
作者 潘利华 王建飞 +1 位作者 叶兴乾 罗建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1-86,共6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优化蓝莓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并通过体外细胞培养评价蓝莓花青素对脾细胞增殖活力以及协同ConA促进小鼠脾细胞分泌干扰素.6c和白细胞介素一2的活性。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优化蓝莓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并通过体外细胞培养评价蓝莓花青素对脾细胞增殖活力以及协同ConA促进小鼠脾细胞分泌干扰素.6c和白细胞介素一2的活性。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蓝莓花青素提取率有显著影响;蓝莓花青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酒石酸为酸化剂、乙醇体积分数74.6%-76.2%、料液比1:6.6~1:6.8(g/mL)、浸提温度52.5~53.4℃、浸提液pH3.0~3.1、浸提时间144.8~148.5min,此工艺条件下蓝莓花青素的提取率均大于35mg/g,具有促进小鼠脾细胞增殖和协同ConA促进小鼠脾细胞分泌干扰素-α和白细胞介素-2活性,且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花青素 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免疫调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树不同器官中多糖抗氧化、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静 胡居吾 +3 位作者 熊伟 王慧宾 BAE Young-soo 吴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04-813,共10页
采用先喷雾干燥后醇沉的方法制备樟树根多糖(CCRP)、樟树茎多糖(CCSP)、樟树叶多糖(CCLP)以及樟树果实多糖(CCFP),并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各多糖的含量,通过测定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能力以及还原能力评价抗氧化活性。然后通过... 采用先喷雾干燥后醇沉的方法制备樟树根多糖(CCRP)、樟树茎多糖(CCSP)、樟树叶多糖(CCLP)以及樟树果实多糖(CCFP),并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各多糖的含量,通过测定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能力以及还原能力评价抗氧化活性。然后通过体外实验评估其对RAW 264.7巨噬细胞免疫调节活性。研究发现:CCRP、CCSP、CCLP和CCFP多糖的含量依次为52.35%、58.56%、56.62%和62.36%,果实多糖含量最高,抗氧化能力评价中,相同器官中粗多糖比精制多糖抗氧化活性能力强。同一浓度下,果实多糖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当多糖提取物浓度为2 mg/mL,清除率达到87.65%,其次是根多糖,清除率为79.63%;多糖提取物还原能力较强的部位是果实和根,在多糖浓度为2 mg/mL时还原能力分别达到最大0.98和0.85;但是各器官多糖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弱。另一方面,CCRP、CCLP、CCFP和CCSP均可显著提高RAW 264.7细胞内一氧化氮(NO)的浓度和细胞因子如前列腺素E2(PGE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分泌。免疫调节活性大小顺序为樟树果实多糖>樟树叶多糖>樟树根多糖>樟树茎多糖。CCRP、CCSP、CCLP和CCFP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并可以提高免疫力,在功能食品的开发中,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抗氧化、免疫调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根 樟树果实 多糖 抗氧化 免疫调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多糖的纯化、结构解析及其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逸 王旺 +3 位作者 蔡寅 王旻 顾春艳 杨烨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39,共7页
目的提取并纯化苦瓜多糖,对其结构特征进行解析并研究其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方法热水提取苦瓜多糖,透析后纤维素阴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得到多糖产物。利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多糖分子量,并采用FT-IR和NMR法对其局部... 目的提取并纯化苦瓜多糖,对其结构特征进行解析并研究其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方法热水提取苦瓜多糖,透析后纤维素阴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得到多糖产物。利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多糖分子量,并采用FT-IR和NMR法对其局部结构特征进行解析。利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药理学等手段测定苦瓜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肿瘤活性。结果分离纯化获得分子量为745kDa的杂多糖MCP-2,测定其单糖组成为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对应的摩尔比为1.19∶15.97∶3.40∶0.73∶0.94。此外,还发现MCP-2能够促进正常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提高巨噬细胞RAW264.7中炎症因子NO、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MCP-2还具有体内抑制S180肿瘤细胞的活性。结论本研究表明MCP-2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和肿瘤抑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多糖 纯化 结构特征 免疫调节活性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蜀葵茎叶多糖的乙酰化修饰及其免疫调节活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潘欣欣 江曙 +3 位作者 朱悦 钱大玮 严辉 段金廒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应用乙酰化修饰方法与技术进行黄蜀葵茎叶多糖的结构修饰,并评价其体外免疫调节活性,以期为黄蜀葵茎叶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思路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及DEAE-52离子交换法制备黄蜀葵茎叶粗多糖(SLAMP)和中性多糖(SLAMP-... 目的应用乙酰化修饰方法与技术进行黄蜀葵茎叶多糖的结构修饰,并评价其体外免疫调节活性,以期为黄蜀葵茎叶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思路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及DEAE-52离子交换法制备黄蜀葵茎叶粗多糖(SLAMP)和中性多糖(SLAMP-a),应用乙酸酐法制备3种乙酰化修饰产物(SLAMP-a1、SLAMP-a2、SLAMP-a3),且通过化学组成分析、柱前衍生HPLC法以及红外光谱法对多糖结构进行初步鉴定;此外,通过考察SLAMP-a及其3种乙酰化修饰产物对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及RAW264.7释放NO的影响,评价四种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结果 SLAMP-a总糖含量为99.76%,无体外免疫调节活性;3种修饰产物中,只有SLAMP-a1具有显著的刺激脾细胞增殖作用及激活RAW264.7产生NO。SLAMP-a1总糖含量为82.50%,取代度为0.62,主要由葡萄糖组成,且含有少量的甘露糖、半乳糖及阿拉伯糖。结论黄蜀葵茎叶多糖SLAMP-a经乙酰化修饰后,可显著提高体外免疫调节活性,SLAMP-a1有望开发成免疫调节剂,且乙酰化修饰方法与技术可作为黄蜀葵茎叶多糖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蜀葵 多糖 乙酰化 免疫调节活性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乳菇多糖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杨琼 丁祥 +3 位作者 伍春莲 范曾丽 罗利 侯怡铃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3-78,共6页
为探讨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多糖纯品的抗肿瘤活性和免疫调节活性,采用腹腔注射给药测定昆明种小鼠抑瘤率和脏器指数,采用MTT法测定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及肝细胞增殖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体内,松... 为探讨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多糖纯品的抗肿瘤活性和免疫调节活性,采用腹腔注射给药测定昆明种小鼠抑瘤率和脏器指数,采用MTT法测定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及肝细胞增殖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体内,松乳菇多糖能够显著抑制移植性肿瘤S180的生长,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14和28mg/kg.d的抑瘤率分别为48.71%和68.51%,且对小鼠脏器均无明显的损伤和毒副作用。在体外,松乳菇多糖可促进免疫细胞增殖,其对人正常肝细胞增殖的促进能力与浓度呈正相关。在一定范围内,松乳菇多糖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与剂量成正比,且作用于不同的肿瘤细胞有不同的效果。松乳菇多糖在高剂量时对人喉癌Hep-2的抑制作用较好,给药浓度为600μg/mL时,其最高抑制率达50.8%;而松乳菇多糖在低剂量时对人肝癌HepG-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给药浓度为150μg/mL时,其最高抑制率达32.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乳菇多糖 抗肿瘤活性 免疫调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裙带菜多糖的结构及抗氧化、免疫调节活性 被引量:8
8
作者 游丽君 黄诗铭 +3 位作者 郑桂青 赵振刚 韩锐 孟赫诚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9-38,共10页
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裙带菜多糖(UPP),提取率为11.00%±0.25%,UPP由葡萄糖、木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岩藻糖、半乳糖、鼠李糖组成,分子质量为691.05 ku.体外抗氧化实验测得UPP的氧自由基吸收(ORAC)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DPPH... 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裙带菜多糖(UPP),提取率为11.00%±0.25%,UPP由葡萄糖、木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岩藻糖、半乳糖、鼠李糖组成,分子质量为691.05 ku.体外抗氧化实验测得UPP的氧自由基吸收(ORAC)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164.54±4.85μmol/g(以Trolox为标准品计)、64.93±4.76和46.80±6.06μmol/g(后两者均以Trolox为阳性对照).选用RAW264.7细胞对UPP的体外免疫调节活性进行研究,发现UPP在50~1 5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该细胞无明显毒性,且可显著增强该细胞的吞噬能力,当UPP质量浓度为600 mg/L时,相对细胞吞噬能力达113.22%±2.75%.当UPP质量浓度为600 mg/L时,促RAW264.7细胞释放NO量达12.60±1.01μmol/L;UPP在100~800 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可显著上调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mRNA表达量.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裙带菜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调节活性,可应用于保健食品的工业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裙带菜 多糖 抗氧化活性 免疫调节活性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的免疫调节活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被引量:5
9
作者 齐海宇 段婷 +2 位作者 刘瑞霞 文艳 阴赪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910-2912,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SLE患者普遍维生素D水平较低,维生素D缺乏对SLE病理生理和临床结局影响尚不完全清楚。现将1,25(OH)2D3免疫调节活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SLE患者普遍维生素D水平较低,维生素D缺乏对SLE病理生理和临床结局影响尚不完全清楚。现将1,25(OH)2D3免疫调节活性与SLE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调节活性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维生素D缺乏 SLE患者 免疫性炎症 免疫介导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蛹虫草多糖的结构表征及体外免疫调节活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姚艳婷 杨小兵 +8 位作者 陈旭洁 陈忠正 林晓蓉 张媛媛 向杰 陈少丹 焦春伟 李斌 高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9-48,共10页
为探究富硒蛹虫草多糖的结构特性和生物活性,本研究以富硒蛹虫草子实体为研究材料,通过水提醇沉法,结合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纯化,获得均一性好的多糖组分(SeCMP0.2),采用高效渗透凝胶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原子力显微... 为探究富硒蛹虫草多糖的结构特性和生物活性,本研究以富硒蛹虫草子实体为研究材料,通过水提醇沉法,结合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纯化,获得均一性好的多糖组分(SeCMP0.2),采用高效渗透凝胶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原子力显微镜等方法表征SeCMP0.2的结构特性,利用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评价其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SeCMP0.2的重均分子质量为440.7 kDa,硒含量为49.1μg/g,具有三螺旋结构,在水溶液中会发生聚集现象,同时含有α和β构型糖苷键,是一种以半乳糖(53.1%)、葡萄糖(8.2%)、甘露糖(37.1%)为主的杂多糖,主要包含T-Galp-(1→(16.6%)、→2)-Galp-(1→(29.4%)、→6)-Manp-(1→(26.9%)等残基。体外免疫调节结果显示,SeCMP0.2可通过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上调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mRNA表达,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可为富硒蛹虫草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蛹虫草 多糖 结构表征 免疫调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提取佛手渣多糖及其对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淑惠 杨玉洁 +3 位作者 周爱梅 肖苏尧 曹庸 陈汉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79-187,共9页
本文以提取精油和黄酮后的佛手渣为原料,分别采用连续相变萃取(CPE)法和热水浸提法(HWE)法提取佛手多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佛手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出两种方法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利用RAW264.7巨噬细胞模型评价佛手... 本文以提取精油和黄酮后的佛手渣为原料,分别采用连续相变萃取(CPE)法和热水浸提法(HWE)法提取佛手多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佛手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出两种方法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利用RAW264.7巨噬细胞模型评价佛手多糖的免疫活性,采用MTT法、中性红比色法和Griess法分别检测佛手多糖对RAW264.7细胞的生长、吞噬活性和释放NO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CPE法提取佛手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99℃,时间4.5 h,流速66 L/h,提取率为16.09%±0.12%,得率为21.31%±0.13%;HWE法提取佛手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95℃,时间6.0 h,液料比63 m L/g,提取率为15.43%±0.21%,得率为20.22%±0.16%;与HWE法相比,CPE法将佛手多糖提取率提高了4.28%(P<0.05),得率提高了5.39%(P<0.05),且提取时间缩短了1/4。佛手多糖在浓度低于500μg/m L时对RAW264.7巨噬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且可以促进NO的分泌以及提高吞噬活性。上述结果说明,CPE法适合佛手多糖的提取,优于传统的HWE法,且佛手多糖具有免疫类保健食品和药品开发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渣 多糖 连续相变萃取法 热水浸提法 RAW264.7巨噬细胞 免疫调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枝瑚菌多糖的结构及其免疫调节活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董明明 丁祥 +3 位作者 宋波 蒋琳 刘影 侯怡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6-71,76,共7页
本研究以枝瑚菌中分离纯化的枝瑚菌多糖(RF-S)为研究对象,运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其结构;运用细胞学技术,从体外水平,以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为靶细胞,研究了RF-S的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RF-S多糖结构明显,无其他结构,为多糖纯品,且其... 本研究以枝瑚菌中分离纯化的枝瑚菌多糖(RF-S)为研究对象,运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其结构;运用细胞学技术,从体外水平,以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为靶细胞,研究了RF-S的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RF-S多糖结构明显,无其他结构,为多糖纯品,且其多糖中的单糖是以吡喃糖苷的形式存在。随着RF-S质量浓度的增加,极显著促进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p <0.01),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同时,当RF-S质量浓度为5μg/m L时,能极显著地促进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和荧光微球(p <0.01),并能极显著地刺激巨噬细胞分泌IL-2、IL-10、TNFα和释放NO(p <0.01);同时对刺激巨噬细胞分泌IL-6有显著效果(p <0.05)。综上所述,RF-S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瑚菌 多糖 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免疫调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内脏蛋白肽抗氧化和免疫调节活性 被引量:10
13
作者 何传波 邵杰 +4 位作者 魏好程 熊何健 吴国宏 马英 吴建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6-212,共7页
以鲍内脏为原料,通过碱性蛋白酶酶解,结合超滤方法,制备了鲍内脏蛋白肽样品。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192~938 Da,占比76.3%。鲍内脏蛋白肽具有一定的体外自由基清除能力,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为3... 以鲍内脏为原料,通过碱性蛋白酶酶解,结合超滤方法,制备了鲍内脏蛋白肽样品。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192~938 Da,占比76.3%。鲍内脏蛋白肽具有一定的体外自由基清除能力,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为32.7%,对羟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抑制浓度为2.1 mg/mL,对自由基的清除效果远低于VC。鲍内脏蛋白肽具有较好的体内抗氧化活性,能极显著增强受伤小鼠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和提高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含量,明显降低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和蛋白质羰基含量,鲍内脏蛋白肽中剂量组SOD活力和GSH含量分别提高了33.2%和1.3倍,MDA和蛋白质羰基含量分别降低43.9%和40.7%,其效果已接近或超过了阳性对照的水平,且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免疫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鲍内脏蛋白肽中剂量组小鼠足跖增厚提高了77.1%,抗体水平提高了28.0%,脾脏指数提高24.9%,胸腺指数提高了1.2倍,鲍内脏蛋白肽可以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免疫器官4个方面增强小鼠免疫功能,且效果优于阳性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内脏 蛋白肽 抗氧化活性 免疫调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李多糖的制备、结构表征及免疫调节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荦荦 王锐 +4 位作者 董兆斌 廖玉美 王国良 张润光 张有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5期739-749,共11页
欧李富含钙素,营养丰富,且具有免疫功能,研究欧李多糖的制备、结构及免疫调节活性,可为欧李深加工提供基础。本文以欧李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欧李多糖(Cerasus humilis polysaccharide,CHP),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对提取的欧... 欧李富含钙素,营养丰富,且具有免疫功能,研究欧李多糖的制备、结构及免疫调节活性,可为欧李深加工提供基础。本文以欧李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欧李多糖(Cerasus humilis polysaccharide,CHP),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对提取的欧李多糖用DEAE-52纤维素层析柱、G-100葡聚糖凝胶柱纯化。用高效液相色谱、凝胶渗透色谱和红外光谱对欧李多糖结构表征,并测定欧李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欧李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9℃,提取时间2 h,液料比16∶1(mL/g)。在此条件下,欧李干粉多糖得率为(32.18±0.08)%。纯化后欧李多糖主要有CHPP-1和CHPP-2两个组分,CHPP-1、CHPP-2中多糖含量分别为99.16%和99.33%。CHPP-1的单糖组成及摩尔占比为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51.4∶20.29∶17.36,分子量为47.26 kDa。CHPP-2的单糖组成及摩尔占比为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41.81∶28.24∶11.68,分子量为22.94 kDa。两个组分均为吡喃环型多糖。CHPP-2可显著增强巨噬细胞增殖活性,有效刺激细胞释放NO和TNF-α、IL-6及IFN-β。欧李多糖含量丰富,且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多糖 提取 结构表征 免疫调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禽β-防御素6重组乳酸菌的构建及其免疫调节活性检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婷婷 王志浩 +10 位作者 米洁兰 王文骞 高玉龙 刘长军 祁小乐 张艳萍 李凯 高立 潘青 王笑梅 崔红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31-937,共7页
为构建表达禽β-防御素6(AvBD6)的重组乳酸菌并检测重组蛋白AvBD6(rAvBD6)的免疫调节活性,本研究根据GenBank AvBD6的参考序列,经过密码子优化后合成了AvBD6:AvBD6(G4S)3 AvBD6(G4S)3 AvBD6(G4S)3 AvBD6(4×AvBD6)串联基因序列,构... 为构建表达禽β-防御素6(AvBD6)的重组乳酸菌并检测重组蛋白AvBD6(rAvBD6)的免疫调节活性,本研究根据GenBank AvBD6的参考序列,经过密码子优化后合成了AvBD6:AvBD6(G4S)3 AvBD6(G4S)3 AvBD6(G4S)3 AvBD6(4×AvBD6)串联基因序列,构建了表达rAvBD6的食品级乳酸菌表达菌株。经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目的蛋白呈可溶性表达于乳酸菌细胞质中。以重组乳酸菌裂解上清为重组蛋白,与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相互作用试验,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经rAvBD6刺激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能够显著提高IL-10(p<0.0001)、IL-12p70(p<0.05)转录水平;重组蛋白与鸡巨噬细胞体外相互作用试验的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经rAvBD6处理的鸡巨噬细胞也能够提高IL-10、IL-12p70的转录水平(p<0.05);重组蛋白刺激干扰素调节因子IRF信号激活报告细胞系774-DualTM,结果显示rAvBD6显著激活了该巨噬细胞的IRF信号通路(p<0.05);SPF鸡注射重组蛋白两周后,采用ELISA检测鸡血清IFN-γ、IL-2和IL-10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其IFN-γ、IL-10和IL-2的含量显著高于空菌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rAvBD6在体内外显示了较强的免疫激活和免疫调节特性,具有作为免疫佐剂或免疫增强剂的潜力。本研究为新型食品安全级动物免疫佐剂或免疫增强剂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β-防御素6 重组乳酸菌 免疫调节活性 免疫佐剂 免疫增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茶多糖的消化特性和体外免疫调节活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袁旭霜 慕妍璐 +2 位作者 王凡 薛原野 孙玉姣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51,65,共8页
系统对比了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茯茶多糖的消化特性和体外免疫调节活性,结果显示:酸提茯茶多糖、水提茯茶多糖和碱提茯茶多糖分别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0、4 h和6 h过程中其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和糖醛酸含量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高效凝胶渗... 系统对比了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茯茶多糖的消化特性和体外免疫调节活性,结果显示:酸提茯茶多糖、水提茯茶多糖和碱提茯茶多糖分别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0、4 h和6 h过程中其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和糖醛酸含量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High-performance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图谱发现三种茯茶多糖经体外模拟胃肠消化6 h后,多糖峰的保留时间均没有发生变化.体外免疫调节活性研究表明:低浓度的酸提茯茶多糖、水提茯茶多糖和碱提茯茶多糖均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活性,主要表现在提高细胞活力,增强细胞吞噬能力,提高细胞内酸性磷酸酶活力和促进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分泌水平等,综合分析可知,水提茯茶多糖和碱提茯茶多糖具有更优的免疫调节活性.该研究为解析茯茶多糖发挥免疫调节活性的作用机制和茯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茶 多糖 不同提取方法 消化特性 免疫调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色食物”来源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谷福蝶 周钰 +4 位作者 陈慧莹 刘文美 邹泽华 刘光明 刘庆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72-280,共9页
随着目前陆生资源的极度开发,水生资源多纬度的深入利用受到广泛关注。海洋中各种动物和藻类可作为“蓝色食物”为全球32亿人提供营养。糖类物质是“蓝色食物”中重要的一类营养组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过敏等多种生物活性,这些生理... 随着目前陆生资源的极度开发,水生资源多纬度的深入利用受到广泛关注。海洋中各种动物和藻类可作为“蓝色食物”为全球32亿人提供营养。糖类物质是“蓝色食物”中重要的一类营养组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过敏等多种生物活性,这些生理功能均与其免疫调节活性息息相关。因此,本文综述“蓝色食物”中多糖的类别、组成以及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进展,主要阐述软体类海洋动物及海藻中的多糖对天然/适应性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并重点关注促炎型多糖在抗肿瘤和免疫佐剂中的作用,以及抑炎型多糖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中的作用,旨在丰富对海洋多糖不同免疫作用的认知,并为基于“蓝色食物”中多糖免疫调节功能的食品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食物 海藻多糖 海洋动物多糖 免疫调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甘露寡糖对酸奶免疫调节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温永平 唐季清 +3 位作者 韩冬 孙健 刘军 江正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33-142,共10页
益生元用于发酵乳制品可改善其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同时强化其健康功效。本研究采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omide,CTX)诱导BALB/C小鼠建立免疫抑制模型,评价功能性低聚糖类益生元--魔芋甘露寡糖(konjac mannanoligosaccharides,KMOS)的添... 益生元用于发酵乳制品可改善其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同时强化其健康功效。本研究采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omide,CTX)诱导BALB/C小鼠建立免疫抑制模型,评价功能性低聚糖类益生元--魔芋甘露寡糖(konjac mannanoligosaccharides,KMOS)的添加对于酸奶免疫调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KMOS可强化酸奶对于CTX诱导小鼠免疫抑制的改善作用。KMOS添加量为0.5%(以鲜牛乳质量计)时酸奶对免疫抑制小鼠基本生理状态、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脾淋巴细胞增殖率、血清中免疫球蛋白质量浓度以及腹腔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等均有显著改善作用,且添加KMOS的酸奶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肠道中非优势菌群的相对丰度,抑制梭菌属的增殖并增加有益菌数量,从而调节免疫抑制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及组成。本研究可为基于功能性低聚糖的新型发酵乳制品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甘露寡糖 酸奶 免疫抑制 免疫调节活性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橙盖鹅膏多糖(AC-1)体外免疫调节活性、细胞毒性和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淼 侯怡铃 +2 位作者 唐贤 宋志强 丁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81-1490,共10页
为研究橙盖鹅膏多糖的体外免疫调节活性、细胞毒性和抗肿瘤活性,本研究运用细胞学技术探究AC-1对T细胞、B细胞和RAW264.7三种免疫细胞的体外免疫调节活性;研究AC-1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细胞毒性以及对小鼠胃癌细胞(MFC)、小鼠肉瘤细... 为研究橙盖鹅膏多糖的体外免疫调节活性、细胞毒性和抗肿瘤活性,本研究运用细胞学技术探究AC-1对T细胞、B细胞和RAW264.7三种免疫细胞的体外免疫调节活性;研究AC-1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细胞毒性以及对小鼠胃癌细胞(MFC)、小鼠肉瘤细胞(S180)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AC-1能在体外显著刺激三种免疫细胞的增殖及RAW264.7细胞的吞噬,表明AC-1在增强机体免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AC-1主要通过显著促进IgE和IgG的分泌来增强体液免疫。在浓度为5~20μg/mL时AC-1对L929细胞无显著的促进及抑制作用,说明AC-1对正常细胞无毒性;在浓度为10~20μg/mL时AC-1能显著抑制小鼠胃癌细胞(MFC)的生长,但对小鼠肉瘤细胞(S180)的抑制效果较弱,说明AC-1在体外能够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但对不同的肿瘤细胞具有不同的抑制效果。综上所述,橙盖鹅膏多糖(AC-1)在体外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活性、抗肿瘤活性,但对不同的肿瘤细胞具有不同的抑制效果并且对正常细胞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盖鹅膏 多糖 免疫调节活性 细胞毒性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柑结合多酚的制备及其对RAW 264.7巨噬细胞免疫调节活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雅雯 王洋 +3 位作者 肖航 郭时印 范伟 唐忠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73-980,共8页
以萃取游离多酚后的金柑果渣为材料,采用高压脉冲电场(PEF)进行处理,提取其中的结合多酚(NEPP)。在单因素(场强、脉冲数和液料比)实验基础上,以金柑NEPP含量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法对金柑NEPP提取条件进行优化;之后应用RAW 264.7巨噬细... 以萃取游离多酚后的金柑果渣为材料,采用高压脉冲电场(PEF)进行处理,提取其中的结合多酚(NEPP)。在单因素(场强、脉冲数和液料比)实验基础上,以金柑NEPP含量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法对金柑NEPP提取条件进行优化;之后应用RAW 264.7巨噬细胞模型,分别采用MTT法、中性红比色法以及Griess法,测定金柑NEPP处理后的RAW 264.7细胞生长情况、吞噬活性和释放NO能力,以评价其免疫活性。结果表明,金柑NEPP的提取工艺回归模型显著,拟合性良好,并预测金柑NEPP含量为1.6728 mg GAE/g DW(即每克金柑干重所含有的没食子酸当量);优化后的PEF提取条件为:脉冲数250次,场强11.8 kV/cm,液料比0.34∶1(L∶g)。在优化条件下,金柑NEPP含量(1.6382 mg GAE/g DW)接近预测值,表明优化后的PEF法提取工艺可用于金柑NEPP的提取。当金柑NEPP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对RAW 264.7巨噬细胞无毒性作用,可以显著地抑制巨噬细胞NO的分泌水平,并提高其吞噬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柑 结合多酚 响应面法 RAW 264.7巨噬细胞 免疫调节活性 中药现代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