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比浊法测定动物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叶 姜俊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5-26,28,共3页
免疫比浊法是把光浊度测定原理应用到抗原抗体反应上来用以确定抗原的量,其具有快速、准确、简便等优点。本文简要介绍免疫比浊法及其原理,初步探讨了其用于测定动物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方法。
关键词 动物 血清 免疫球蛋白 免疫比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制糖过程中的葡聚糖 被引量:7
2
作者 蚁细苗 柳颖 +4 位作者 林荣珍 曾练强 黄曾慰 马步 梁达奉 《广西蔗糖》 2013年第4期35-40,共6页
本文用最近研制成功的单克隆抗体试剂盒定量检测甘蔗制糖过程中的葡聚糖,对广东、广西、云南多间糖厂的甘蔗原料及生产线上的葡聚糖含量进行调查,并在制糖工艺中进行添加葡聚糖酶的试验。结果表明:机收甘蔗在收获后32h葡聚糖含量远高于... 本文用最近研制成功的单克隆抗体试剂盒定量检测甘蔗制糖过程中的葡聚糖,对广东、广西、云南多间糖厂的甘蔗原料及生产线上的葡聚糖含量进行调查,并在制糖工艺中进行添加葡聚糖酶的试验。结果表明:机收甘蔗在收获后32h葡聚糖含量远高于人工收获甘蔗;添加葡聚糖酶可有效分解炼糖各环节的葡聚糖,从而降低白砂糖中的葡聚糖含量,提高产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聚糖 免疫比浊法 甘蔗制糖.葡聚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GP73多克隆抗体并建立GP73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 被引量:1
3
作者 许春 洪建明 +2 位作者 杜晶春 向波 徐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5-258,共4页
目的运用胶乳微球标记抗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抗体,并初步建立GP73的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方法用人工重组GP73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将纯化成功后的抗体蛋白共价偶联到胶乳微球上;优化偶联条件,制备免疫胶乳,建立G... 目的运用胶乳微球标记抗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抗体,并初步建立GP73的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方法用人工重组GP73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将纯化成功后的抗体蛋白共价偶联到胶乳微球上;优化偶联条件,制备免疫胶乳,建立GP73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测定法。结果制备的纯化抗GP73多克隆抗体的效价达到16000,用其致敏的胶乳微球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磺酸钠盐(EDAC/NHS)浓度为10mg/mL、反应溶液为PBS(pH=6)、室温反应3h,偶联率最高。所建立的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灵敏度和特异性良好,线性范围在(6.25-200)ng/mL,检测下限在10ng/mL。结论成功纯化出GP73多克隆抗体,制备GP73免疫胶乳微球颗粒,建立GP73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73抗体 胶乳微球 化学偶联 免疫比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转铁蛋白和载脂蛋白含量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世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2-394,共3页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微量免疫比浊方法,可同时测定人体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转铁蛋白(Tf)和载脂蛋白(Apo-AI,Apo-B)。方法原理根据人体蛋白质分子的抗原特性,与抗体试剂发生特异性结合后形成微...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微量免疫比浊方法,可同时测定人体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转铁蛋白(Tf)和载脂蛋白(Apo-AI,Apo-B)。方法原理根据人体蛋白质分子的抗原特性,与抗体试剂发生特异性结合后形成微细颗粒复合物在PEG液中沉淀,经呈90度角的荧光照射后所产生的光散射强度求得相应的蛋白质含量。方法具有用血量微、灵敏度高和简单快速的特点。本文用此方法对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正常参考值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转铁蛋白 戴脂蛋白 免疫比浊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转铁蛋白免疫比浊法测定
5
作者 马岳 夏铁安 徐国宾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55-156,共2页
尿液转铁蛋白免疫比浊法测定马岳,夏铁安,徐国宾(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100034)尿液白蛋白定量,是糖尿病肾病诊断分期的重要依据,目前更多的证据表明,糖尿病尿液白蛋白(ALB)增加之前,尿液转铁蛋白(Tf)已开... 尿液转铁蛋白免疫比浊法测定马岳,夏铁安,徐国宾(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100034)尿液白蛋白定量,是糖尿病肾病诊断分期的重要依据,目前更多的证据表明,糖尿病尿液白蛋白(ALB)增加之前,尿液转铁蛋白(Tf)已开始升高。但尿液转铁蛋白因含量低,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 转铁蛋白 免疫比浊法 糖尿病 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免疫比浊法用于类风湿因子的定量检测
6
作者 朱贵锋 刘桂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9期885-885,共1页
关键词 类风湿因子 定量检测 增强免疫比浊法 类风湿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比浊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吴杰红 邵丽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6-196,200,共2页
关键词 免疫抑制比浊法 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人血清载脂蛋白AI及B——介绍一种新的临床诊断试剂盒apo AI及apo B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玉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62-163,共2页
由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研制的,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人血清载脂蛋白Al及B(apo AI及B)试剂盒现已由北京中生生物工程高技术公司正式投入生产,并已应用于临床检验。迄今为止,该公司已生产测定血脂的配套系列试剂盒:甘油三酯(TG)。
关键词 免疫比浊法 血清载脂蛋白 诊断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麋鹿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树苗 张林源 胡德夫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44,共5页
免疫球蛋白(IG)水平是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与疾病密切相关。笔者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8月,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了78只麋鹿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比较了不同年龄、性别间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发现雌性麋鹿... 免疫球蛋白(IG)水平是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与疾病密切相关。笔者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8月,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了78只麋鹿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比较了不同年龄、性别间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发现雌性麋鹿的IgG含量在不同年龄段均高于雄性个体,雌性个体青年期的最高值为17.14 g/L,而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含量逐渐降低;雄性个体的IgM含量在不同年龄段均高于雌性个体,青年期的最高值为6.83 g/L,而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含量逐渐降低。雌雄两性麋鹿的IgA含量均值在各年龄段未发现增长规律;IgM和IgA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不同性别及年龄间的IgG、IgM和IgA含量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麋鹿 免疫比浊法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晓红 王丽娟 +3 位作者 郑芷萍 詹国华 袁彦伯 王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2期1019-1020,共2页
目的 :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血液和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和免疫固定电泳分别对 2 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进行血清及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的测定并与 4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格林巴利综合征组脑脊液... 目的 :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血液和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和免疫固定电泳分别对 2 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进行血清及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的测定并与 4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格林巴利综合征组脑脊液的免疫球蛋白、2 4hIgG合成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1) ,固定电泳检测发现格林巴利综合征组 5 5 %出现IgG型的寡克隆带 ,对照组只有 5 % ,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病情迁延及肌力改善不明显的患者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显著增高。结论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有免疫球蛋白的自身合成 ,存在着体液免疫的异常。通常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的检测 ,对于判断病程和预后以及疗效的观察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脑脊液 免疫球蛋白 免疫比浊法 免疫固定电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妇及早产儿免疫功能与早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邱厚兴 李培永 +3 位作者 董绍华 任黎明 郭洪 赵崇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8期654-655,共2页
目的探讨早产产妇的免疫功能与早产的关系。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APAAP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早产产妇及其早产儿,足月产产妇及其足月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结果早产产妇CD+4细胞增高,CD+8细胞降低,CD+4/CD+8比值增高,与足月... 目的探讨早产产妇的免疫功能与早产的关系。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APAAP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早产产妇及其早产儿,足月产产妇及其足月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结果早产产妇CD+4细胞增高,CD+8细胞降低,CD+4/CD+8比值增高,与足月产产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早产儿免疫球蛋白较足月产儿明显降低。结论早产产妇细胞免疫相对增强,失去了对胎儿的免疫保护作用,因此不能维持正常妊娠,母体的这种免疫功能变化很可能是早产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产妇 CD4^+/CD8^+比值 T淋巴细胞亚群 CD4^+细胞 CD8^+细胞 免疫球蛋白 APAAP法 免疫保护作用 免疫功能变化 免疫比浊法 单克隆抗体 细胞免疫 正常妊娠 足月产 足月儿 显著性 增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OBAS-FARA生化自动分析仪免疫比浊测定血清载脂蛋白A_Ⅰ及B含量的研究
12
作者 袁敏 刘允桂 +1 位作者 阎佩珩 彭风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55-57,61,共4页
在国内首次应用COBAS-FARA生化自动分析仪以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载脂蛋白AI及B的含量。本法批内变异为1.30%~2.02%,日间变异为2.29%~2.44%;回收率为96.05%~105.39%;载脂蛋白AI及B的检测分别在0.3g~3.0 g/L及0.1g~2.0g/L范围内呈良... 在国内首次应用COBAS-FARA生化自动分析仪以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载脂蛋白AI及B的含量。本法批内变异为1.30%~2.02%,日间变异为2.29%~2.44%;回收率为96.05%~105.39%;载脂蛋白AI及B的检测分别在0.3g~3.0 g/L及0.1g~2.0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与手工比浊法及火箭电泳法对比,其相关系数在0.9002~0.942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比浊法 载脂蛋白AI 载脂蛋白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B单克隆抗体透射免疫比浊测定法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满仓 刘菊林 +2 位作者 贾艳岩 卢新梅 段雪梅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5年第2期17-20,共4页
本文应用本空制备的载脂蛋白(apo)B单克隆抗体(McAb)纯化后建立了透射免疫比浊法,并对实验中的各项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经与多克隆抗体(PcAb)透射免疫比浊法比较,相关系数r=0.911。
关键词 载脂蛋白B 单克隆抗体 免疫比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1
14
作者 陈慧 江明华 +1 位作者 杨军军 李向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0期1053-1053,共1页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 (HSP)患儿免疫功能变化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 49例HS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 :HSP患儿组与对照组比较 ,CD4 /CD8降低 (P <0 0 5 ) ,CD8...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 (HSP)患儿免疫功能变化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 49例HS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 :HSP患儿组与对照组比较 ,CD4 /CD8降低 (P <0 0 5 ) ,CD8、CD19明显升高 (P <0 0 1) ;IgA明显升高 (P <0 0 1) ,IgG降低 (P <0 0 5 )。结论 :HSP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而体液免疫功能则处于高反应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免疫散射比浊法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HSP 儿童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扶正对肝癌化疗血浆免疫蛋白表达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继 何治军 张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026-2030,共5页
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肝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1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动脉栓塞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动脉栓塞化疗基础上静脉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 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肝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1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动脉栓塞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动脉栓塞化疗基础上静脉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IgA)、G和M蛋白含量,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4+、CDs细胞亚群数量,”CT释放法测定自然杀伤细胞(naturekill,NK)的活性;疗程结束后,采用RECIST1.1标准评价患者近期疗效,统计总有效率(RR);治疗结束后每3个月进行随访1次,统计患者的2年无病生存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Karnofsky评分为标准评定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统计总改善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及NK细胞活性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CDs细胞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含量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0.65%VS56.45%,X2=4.308,P=0.038〈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为19.10个月(95%CI:15.418—22.782),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11.20个月(95%CI:9.71~12.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总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5.48%VS51.6l%,)(X2=4.308,P=〈0.001)。且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和血小板减少III—IV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以显著改善肝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预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扶正注射液 免疫比浊法免疫球蛋白含量 流式细胞仪测淋巴细胞亚群数量 51Cr释放法测NK活性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初乳免疫球蛋白(IgG)的测定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艳芬 邹淑当 +1 位作者 黄保 戴小瑜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04年第6期13-14,共2页
实验用两种方法测定了牛初乳中IgG的含量 ,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第 1天初乳中IgG含量最高 ,为43 2 7mg/ml,之后迅速递减 ,到第 6天基本降至常乳水平。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免疫比浊测定... 实验用两种方法测定了牛初乳中IgG的含量 ,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第 1天初乳中IgG含量最高 ,为43 2 7mg/ml,之后迅速递减 ,到第 6天基本降至常乳水平。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免疫比浊测定法稳定 ,重复性好 ,精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初乳 免疫球蛋白 IGG 含量测定 免疫透光比浊法 单向免疫扩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脂蛋白(a)免疫透射比浊测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万柏珍 庄一义 +3 位作者 汪俊军 王小明 刘中令 凌翔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17-19,共3页
介绍一种快速、简便、特异,适用于自动分析仪的脂蛋白(α)免疫透射比浊法(ITA)。本法应用二试剂、双波长、二点反应法。纤维蛋白溶酶原和载脂蛋白B等无交叉免疫反应。甘油三酯(≤5mmol/L)、胆红素(≤50μmol/... 介绍一种快速、简便、特异,适用于自动分析仪的脂蛋白(α)免疫透射比浊法(ITA)。本法应用二试剂、双波长、二点反应法。纤维蛋白溶酶原和载脂蛋白B等无交叉免疫反应。甘油三酯(≤5mmol/L)、胆红素(≤50μmol/L)、血红蛋白(≤500mg/L)对测定无干扰。脂蛋白(a)检测线性高达1400mg/L。ITA与ELISA对照,结果无显著差异,r=0.985。批内CV(n=20)各为2.4%〔脂蛋白(a)753mg/L〕和3.7%〔脂蛋白(a)300mg/L〕,批间CV相应各为4.0%和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免疫比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总蛋白与白蛋白的微量免疫比浊测定法
18
作者 张迎梅 武建国 商学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3年第2期184-184,共1页
免疫比浊法(ITM)是利用抗原抗体在稀释系统中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溶液浊度变化,使透过光减少。当抗体浓度固定时,在一定范围内抗原量和溶液的吸光度成正比。我们利用终点法免疫比浊的原理建立了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ib)的... 免疫比浊法(ITM)是利用抗原抗体在稀释系统中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溶液浊度变化,使透过光减少。当抗体浓度固定时,在一定范围内抗原量和溶液的吸光度成正比。我们利用终点法免疫比浊的原理建立了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ib)的超微量免疫比浊测定法,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浊测定法 血清总蛋白 免疫比浊法 抗原抗体 终点法 待测血清 质控血清 标准曲线 反应板 浊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血浆D-二聚体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变化 被引量:14
19
作者 罗燕飞 林燕珍 +3 位作者 李广华 龚彩平 谢红东 范小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3期163-166,共4页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D-dime)水平进行动态检测,以研究其变化规律,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不同出血部位、不同临床分级中D-二聚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9例...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D-dime)水平进行动态检测,以研究其变化规律,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不同出血部位、不同临床分级中D-二聚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24 h内、第3天、第4天及第7天进行血浆D-二聚体水平动态检测,并与50例与观察组相匹配的健康人进行比较。各组数据均以(?)±s表示,组间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病后24 h、第3天及第4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血肿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者与未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者相比,血浆D-D明显升高(P<0.05),二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HICH急性期D-D暂时性升高,是纤溶系统对HICH时脑组织损伤引起血中凝血活性升高的一种代偿反应。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在发病早期可能存在暂时性的、纤溶活性增高的倾向。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高低与临床分型、出血部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D二聚体 血浆 免疫比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血清游离轻链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冒晓蓓 陈协群 +5 位作者 翟勇平 梁蓉 高广勋 马国光 于亚平 李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829-832,共4页
本研究测定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血清游离轻链(serum free light chain,sFLC)数值,并与血清总轻链(游离+结合)比较,探讨sFLC测定在MM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0例初治MM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人群sFLC数值,... 本研究测定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血清游离轻链(serum free light chain,sFLC)数值,并与血清总轻链(游离+结合)比较,探讨sFLC测定在MM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0例初治MM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人群sFLC数值,同期测定患者血清总轻链数值,计算sFLC及血轻链结果的κ/λ比率,其中18例行免疫固定电泳(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IFE)检查。结果表明:2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sFLC数值及κ/λ比值较正常人群均明显异常(p<0.01),其敏感性明显高于血清轻链(p<0.01)。结论: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sFLC并结合κ/λ比率在MM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sFLC检测可作为MM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清游离轻链 血清总轻链 免疫比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