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患者血清免疫毒理学指标变化规律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玉斌 肖颖 +1 位作者 谢雁鸣 黎元元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6-751,共6页
目的研究人群免疫毒理学指标的改变与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发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发生后人群免疫毒理学检测指标的变化规律,初步探索中药注射剂发生过敏反应后的检测及预防方法。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病... 目的研究人群免疫毒理学指标的改变与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发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发生后人群免疫毒理学检测指标的变化规律,初步探索中药注射剂发生过敏反应后的检测及预防方法。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病例18例和对照72例),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项免疫毒理学指标IgE、IgG、IL-4、His-tamine在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后的变化规律及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清开灵注射液过敏患者血清中的IgE、IgG、IL-4、Histamine均有明显升高(P<0.05);IL-4、IgG、IgE的升高与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其OR值分别为1.534、21.4、27.552、6.748。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是由于Ⅰ型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的同时存在而造成的;IgE、IgG、IL-4、Histamine可以作为检测清开灵注射液过敏患者免疫系统受损的临床评价指标;细胞因子更有可能成为评价中药注射剂过敏原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开灵注射液 免疫毒理学 上市后研究 过敏反应 细胞因子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生态系统中POPs的免疫毒理学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风铃 江艳华 +2 位作者 姚琳 王联珠 翟毓秀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6期71-74,共4页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不仅具有"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和遗传毒性,而且对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具有毒害作用。再加上自身具有难降解、易蓄积、可长距离运输等特点,给水生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带来极大危害...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不仅具有"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和遗传毒性,而且对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具有毒害作用。再加上自身具有难降解、易蓄积、可长距离运输等特点,给水生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带来极大危害。结合当前的研究趋势,围绕水生生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免疫毒性进行了介绍,同时回顾了近年来该类污染物的污染状况及各方面毒性效应,并对目前该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热点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免疫毒理学 水生生物 污染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今后可能提出的对农药作免疫毒理学测试的要求
3
作者 SjobladR.D. 薛寿征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1990年第2期44-,43,共2页
本文分两部分介绍已提交环保局科学顾问组审议的关于农药免疫毒理学测试的一些要求。对生化农药的资料要求生化农药比常用化学农药的潜在危险性小,所以要求的资料也较少。但对其免疫毒性测试则有一定要求,在生化农药与微生物农药评审指... 本文分两部分介绍已提交环保局科学顾问组审议的关于农药免疫毒理学测试的一些要求。对生化农药的资料要求生化农药比常用化学农药的潜在危险性小,所以要求的资料也较少。但对其免疫毒性测试则有一定要求,在生化农药与微生物农药评审指南的M部分中已予以重视,1982年颁布时已纳入,1987年修订后提交环保局顾问组审议。稿中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毒理学 免疫毒性 顾问组 微生物农药 化学农药 特异性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反应 亚慢性 潜在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毒理学及登记进展主题报告
4
作者 Moore J. A.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1989年第4期16-17,共2页
国际性杂志“毒理学与工业卫生”(Toxicology and lndustrial Health)1988年9月份刊出专号登载美国政府毒理学家协会举行的“农药毒理学及登记近展”(Recent Development in Pesticide Toxicology and Registration)会议录。及时地报道... 国际性杂志“毒理学与工业卫生”(Toxicology and lndustrial Health)1988年9月份刊出专号登载美国政府毒理学家协会举行的“农药毒理学及登记近展”(Recent Development in Pesticide Toxicology and Registration)会议录。及时地报道了这次会议。介绍了一般毒理学、免疫毒理学、神经毒理学及行为、生物工程的新进展。提出了对于管理要求的评议和不久将来要进行的一些改变,特别是将增添对于免疫毒理学方面的测试项目。现将摘译部分陆续刊登,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毒理学 农药毒理学 神经毒理学 会议录 毒理学 近展 美国政府 工业卫生 国家科学院 技术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制剂辅料安全性评价的共性与个性
5
作者 潘卫松 李克 +1 位作者 吴健鸿 陈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2-756,共5页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吸入制剂辅料安全性研究的方法和成果。吸入制剂辅料的安全性评价在遵守毒理学研究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前提下,具备经由呼吸系统给药特殊性而产生的特殊要求。现代生物技术、体外替代方法和免疫毒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快速发...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吸入制剂辅料安全性研究的方法和成果。吸入制剂辅料的安全性评价在遵守毒理学研究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前提下,具备经由呼吸系统给药特殊性而产生的特殊要求。现代生物技术、体外替代方法和免疫毒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快速发展为吸入制剂新辅料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为制药工业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该文为深入开展吸入制剂辅料的安评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制剂 辅料 安全性评价 免疫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三丁基锡(TBTCL)对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与脾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阿那尼 多西米伊马那 +2 位作者 陈叙龙 张毓琪 戴树桂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78-380,共3页
从免疫毒理学角度研究氯化三丁基锡(TBTCL)对小鼠免疫系统影响。进行了0.01~0.20μg/kgTBTCL腹腔注射对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与脾指数影响的实验,采用外周血液淋巴细胞酸性α醋酸奈酯酶(ANAE)检测... 从免疫毒理学角度研究氯化三丁基锡(TBTCL)对小鼠免疫系统影响。进行了0.01~0.20μg/kgTBTCL腹腔注射对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与脾指数影响的实验,采用外周血液淋巴细胞酸性α醋酸奈酯酶(ANAE)检测法,并观察小鼠体重和脾重变化情况。结果表明,0.01~0.10μg/kgTBTCL增加T淋巴细胞数、体重和脾重;脾指数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0.13~0.20μg/kgTBTCL作用5d,各指标则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说明不同剂量TBTCL对免疫系统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实验对临床免疫病症提供了创造新的诊断方法的可能性,但是TBTCL对免疫增加或抑制作用的分子机理有待于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三丁基锡 T-淋巴细胞 脾指数 免疫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rmonization of immunotoxicology study guidelines
7
作者 NakaK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8-409,共2页
Guidance for immunotoxicology studies has been intensively discussed.The European Medicnes Evaluation Agency published the draft guidance on immunotoxicity on December 16,1999 and finalized it on July 27,2000.In the m... Guidance for immunotoxicology studies has been intensively discussed.The European Medicnes Evaluation Agency published the draft guidance on immunotoxicity on December 16,1999 and finalized it on July 27,2000.In the meantime,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published the draft guidance on May 11,2001.The Japanese Ministry of Health,Labor and Welfare and the Japan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es Association submitted their interim draft guidance to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ICH) for discussion of Decemeber 20,2001.The approaches are taken in these(draft) guidance documents.A major difference among the guidance of the three regions is that only the EU guidance requires some immune function tests for all new medicinal products.The informal expert working proup meeting held in the ICH on February 7,2002 resched the conchusion that the guidelines should be eventually hamonized after collecting more data.A scientific session on immunotoxicity testing will be included in the ICH6,Osake,November 2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毒理学 研究方法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