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时间和剂量AFB1暴露对小鼠的双向免疫毒性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孙雨航 赵文硕 +1 位作者 李卓儒 龙淼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7-735,共9页
为了探究黄曲霉毒素B1(AFB1)呈现双向免疫毒性作用的时间和剂量,通过剂量梯度试验和时间梯度试验,考察不同剂量、时间的AFB1暴露对小鼠体重、各脏器指数、剖检变化和病理特征的影响,明确AFB1暴露对小鼠的双向免疫毒性作用。剂量梯度试... 为了探究黄曲霉毒素B1(AFB1)呈现双向免疫毒性作用的时间和剂量,通过剂量梯度试验和时间梯度试验,考察不同剂量、时间的AFB1暴露对小鼠体重、各脏器指数、剖检变化和病理特征的影响,明确AFB1暴露对小鼠的双向免疫毒性作用。剂量梯度试验选取雄性昆明鼠3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每天灌服0,10,20,40,80,160μg·kg^(-1)AFB1(按体重计),试验持续21 d;时间梯度试验采用固定剂量的AFB1每日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分别持续0,7,14,21,28,35 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0μg·kg^(-1))相比,在较高浓度(80,160μg·kg^(-1))和较长时间(21 d)的AFB1作用下,小鼠的体重显著降低(p<0.01),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血清中TNF-α表达水平呈现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相反,IL-10在较高浓度(80,160μg·kg^(-1))和较长时间(21 d)AFB1作用下则表现显著升高趋势,脾脏和胸腺的损伤程度也表现相似的结果。综上可知,低浓度或短时间AFB1暴露可能诱发炎症,而高浓度或长时间AFB1暴露可能导致免疫抑制,证实了不同时间和剂量AFB1暴露可以诱导双向免疫毒性作用,研究结果将为AFB1污染的防控和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免疫刺激 免疫抑制 小鼠 双向免疫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DP和DINP暴露对小鼠的免疫毒性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曹昕伟 刘潇童 +4 位作者 范宏成 黄鑫 郭彦彦 沈世萍 丁书茂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40-744,共5页
为了探究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联合暴露对小鼠免疫系统毒性有无协同作用,实验采用56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用同种浓度(200mg/kg)不同质量配比的DIDP和DINP混合药剂对小鼠进行灌胃,染... 为了探究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联合暴露对小鼠免疫系统毒性有无协同作用,实验采用56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用同种浓度(200mg/kg)不同质量配比的DIDP和DINP混合药剂对小鼠进行灌胃,染毒暴露周期为28d.染毒结束后,取耳组织,测定耳肿指数和双耳重量差;取耳组织和血清,检测生物因子IgE,IFN-γ,IL-4等.实验结果显示,DIDP与DINP联合口腔暴露使小鼠皮肤炎症明显加剧(P<0.01),且随着DINP质量比例增大,免疫毒性逐渐增强.这表明,DIDP和DINP联合暴露,对小鼠有免疫系统毒性作用.但是,联合暴露时,各指标均是呈递增或递减趋势,并未出现以某种比例混合时加强或减弱免疫毒性作用的现象.这表明,DIDP和DINP联合暴露时并未有拮抗或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 免疫毒性作用 口腔暴露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