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商业鸡群多种免疫抑制性病毒共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韦平 阳秀英 +10 位作者 蒋玲艳 李莉萍 韦天超 张爱玲 李康然 潘玲 杨克礼 王桂军 朱瑞良 李新苍 许兰菊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13,27,共5页
在2000~2006年间通过对来自我国4个主要养鸡省区的193个商业鸡群共808只病/死鸡分别进行5种免疫抑制性病毒CIAV、IBDV、MDV、REV和ALV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CIAV、IBDV、MDV、ALV和REV的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65.56%和30.94%、... 在2000~2006年间通过对来自我国4个主要养鸡省区的193个商业鸡群共808只病/死鸡分别进行5种免疫抑制性病毒CIAV、IBDV、MDV、REV和ALV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CIAV、IBDV、MDV、ALV和REV的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65.56%和30.94%、49.14%和23.98%、35.63%和12.5%、12.22%和4.29%、12.22%和4.16%,其中被检鸡二重及多重混合感染的总阳性率为31.73%,最常见的共感染形式是MDV+CIAV(阳性率为10.02%)和MDV+ALV(阳性率为8.50%);7个不同品种鸡被各种病毒的感染率也不尽相同。结果证实,免疫抑制性病毒的感染在4个省区的商业鸡群中普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性病毒 共感染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样品中禽类免疫抑制性病毒与细菌共感染的检测 被引量:3
2
作者 闫彩虹 王彦红 +4 位作者 黄晓星 羊扬 王志强 彭大新 金文杰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47-51,共5页
为了解免疫抑制性病毒和细菌共感染在禽类中的流行情况,研究应用PCR方法对来自江苏地区不同鸡群和水禽群体的临床样品进行CIAV、MDV、REV和ALV的检测,同时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结果显示:临床鸡样品中CIAV、MDV、REV和ALV的检出率分别为2... 为了解免疫抑制性病毒和细菌共感染在禽类中的流行情况,研究应用PCR方法对来自江苏地区不同鸡群和水禽群体的临床样品进行CIAV、MDV、REV和ALV的检测,同时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结果显示:临床鸡样品中CIAV、MDV、REV和ALV的检出率分别为29.75%、33.88%、5.79%和35.54%,四种病毒多重感染率为33.06%;水禽样品仅有个别检测出MDV或REV阳性。鸡源和水禽源样品细菌分离率分别为52.89%和54.41%,样品中大肠杆菌、沙门菌、葡萄球菌、巴氏杆菌等细菌与这四种免疫抑制性病毒共存。免疫抑制性病毒与细菌共感染检测结果经χ~2检验分析发现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阳性与阴性的鸡病料其细菌感染率和未感染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经相关性分析发现鸡免疫抑制性病毒与细菌感染存在显著性相关。研究未发现水禽样品中存在免疫抑制性病毒与细菌的共感染。研究结果表明鸡群免疫抑制性病毒与细菌的共感染普遍存在,且免疫抑制性病毒与细菌感染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性病毒 CIAV MDV REV ALV 细菌 共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RNA免疫抑制性病毒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雪华 崔金忠 +2 位作者 王林 王保利 刘兴友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免疫抑制性病毒 RNA病毒 致病机理 免疫抑制 传染疾病 营养物质 免疫接种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性病毒多重感染在鸡群疫病发生和流行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崔治中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0期1-4,共4页
关键词 免疫抑制性病毒 多重感染 疫病发生 疫病流行 条件致病病毒 免疫选择压 抗原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群中免疫抑制性病毒蛋传病毒的多重感染 被引量:31
5
作者 崔治中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鸡群 免疫抑制性病毒 蛋传病毒 混合感染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鸡群中免疫抑制性病毒多重感染的诊断和对策 被引量:30
6
作者 崔治中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1年第4期19-22,共4页
关键词 免疫抑制性病毒 流行情况 多重感染 危害 诊断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的多重感染与免疫抑制性病毒 被引量:6
7
作者 崔治中 《广西畜牧兽医》 2000年第4期3-7,共5页
崔治中博士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预防兽医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禽病学专家。 1 981年于原江苏农学院获兽医微生物专业硕士学位。 1 983年赴美 ,1 988年 6月于美国密执根州立大学畜牧系获博士学位 ,1 988年— 1 990年... 崔治中博士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预防兽医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禽病学专家。 1 981年于原江苏农学院获兽医微生物专业硕士学位。 1 983年赴美 ,1 988年 6月于美国密执根州立大学畜牧系获博士学位 ,1 988年— 1 990年在美国农业部禽病和肿瘤研究所任博士后研究员 ,1 990年回国。曾任扬州大学畜牧兽医系讲师、教授。 1 999年 9月 ,调山东农业大学预防兽医系任教授。主要从事动物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本文作者提出多种免疫抑制性病毒引起的潜在性多重感染的观点 ,将是我国养禽业禽病防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性病毒 多重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肉鸡安全生产与免疫抑制性病毒多重感染的预防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崔治中 《山东畜牧兽医》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规模化肉鸡安全生产涉及到二方面:一是鸡群自身的健康安全问题;二是作为人类的食物链,养鸡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对人类的安全性问题。鸡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可同时影响到这二个方面。虽然目前在我国规模化商品肉鸡群中的疫病有多种多样,... 规模化肉鸡安全生产涉及到二方面:一是鸡群自身的健康安全问题;二是作为人类的食物链,养鸡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对人类的安全性问题。鸡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可同时影响到这二个方面。虽然目前在我国规模化商品肉鸡群中的疫病有多种多样,但主要是呼吸道病特别是细菌感染造成的呼吸道感染、心包炎、肝周炎和腹膜炎。它不仅造成生产迟缓和很高的死亡率,而且还由于大量应用抗菌素造成药物残留从而引发了人类食品链的安全问题。为此,养鸡生产第一线的兽医工作者都很困惑:为什么绝大多数抗菌素对雏鸡或青年鸡中细菌性心包炎和肝周炎不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性病毒 安全生产 肉鸡群 规模化 多重感染 控制 预防 人类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肉鸡群继发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琚思迪 董宣 +6 位作者 赵鹏 李阳 孟凡峰 孙鹏 董向磊 高崧 崔治中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58-1865,共8页
旨在了解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肉鸡群后继发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其耐药性的多样性。用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与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感染或共感染1日龄商品代肉鸡,对两次重复试验中发生细菌感染而导致死亡的鸡进行麦康凯培养基分离培养。每个... 旨在了解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肉鸡群后继发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其耐药性的多样性。用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与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感染或共感染1日龄商品代肉鸡,对两次重复试验中发生细菌感染而导致死亡的鸡进行麦康凯培养基分离培养。每个病变脏器各随机挑取5个红色菌落或(及)白色菌落,并分别进行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从58只呈现肝周炎或(和)心包炎的死亡鸡中分离到典型的红色菌落445个,白色菌落71个。经生化试验鉴定,516个菌落均为大肠杆菌。O抗原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这些菌落分别属于12个不同的血清型。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药敏片法和试管稀释法)结果表明,共感染能在较短时间内引起典型的大肠杆菌病,并引起较高的死亡率。从516个大肠杆菌中挑选的17组菌落(来自同一病鸡、同一脏器且经鉴定为同一血清型的5个菌落定义为一组菌落)的试管药敏试验的比较表明,第3组的5个菌落对黏杆菌素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的范围为0.05~51.20 mg·mL-1;第17组菌落对丁胺卡那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从0.05到51.20mg·mL-1,均相差1 000倍。同一群鸡肝周炎和心包炎的大肠杆菌分离株的高度多样性,证明这是在病毒感染诱发免疫抑制状态下发生条件性致病菌的继发性细菌感染。鸡群中大肠杆菌在耐药性上的多样性,是鸡群在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条件下体内大肠杆菌迅速产生耐药菌株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性病毒 肉鸡 大肠杆菌 血清型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鸟类传播禽免疫抑制性病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春燕 郝瑞军 +1 位作者 曾祥伟 王笑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93-1398,共6页
禽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是由禽免疫抑制性病毒引起的,以感染禽类免疫抑制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威胁世界养禽业发展的一类传染病。以往禽免疫抑制性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多局限于家禽,有关野生鸟类的数据十分有限。鉴于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野... 禽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是由禽免疫抑制性病毒引起的,以感染禽类免疫抑制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威胁世界养禽业发展的一类传染病。以往禽免疫抑制性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多局限于家禽,有关野生鸟类的数据十分有限。鉴于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野生鸟类中检测到禽免疫抑制病病毒报道的增加,作者从禽免疫抑制病病毒在野鸟中的流行概况、可能宿主野鸟的种类、野生鸟类在病毒传播中的可能机制以及鸟类疾病的监测和预警等方面对野生鸟类传播禽免疫抑制性病毒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以丰富禽免疫抑制性病毒的流行病学资料,为禽免疫抑制疾病的有效控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鸟类 免疫抑制性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提高鸡群免疫力
11
作者 司振书 《中国农村科技》 2005年第8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免疫抑制性病毒 机体免疫 病毒感染 鸡群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鸡传染法氏囊病病毒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 鸡传染贫血病毒 禽白血病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性病毒引起发病的病因及预防
12
作者 卜凡红 徐显雷 刘光学 《山东畜牧兽医》 2007年第2期53-54,共2页
病毒感染可直接或间接损害免疫系统的细胞,从而引起鸡群免疫应答功能不全,产生免疫抑制,使机体免疫力低下,导致疫苗免疫失败以及继发感染发病率增加。近年来,一些家禽由病毒感染所引发的免疫抑制越来越严重,因多处于隐性或亚临床... 病毒感染可直接或间接损害免疫系统的细胞,从而引起鸡群免疫应答功能不全,产生免疫抑制,使机体免疫力低下,导致疫苗免疫失败以及继发感染发病率增加。近年来,一些家禽由病毒感染所引发的免疫抑制越来越严重,因多处于隐性或亚临床感染状态而易被忽视。鸡免疫抑制性病毒主要包括鸡马立克氏病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和禽白血病病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性病毒 发病率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鸡传染法氏囊病病毒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 鸡传染贫血病毒 预防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述几种常见禽病毒性免疫抑制病
13
作者 邵文晶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第3期22-24,共3页
免疫抑制(immunosuppression)是指由于免疫系统受到损害而导致家禽暂时性或永久性免疫应答功能不全以及对疾病的高度易感。影响家禽健康的免疫抑制因素很多,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微生物毒素、霉菌毒素、化学物质、药物、营养缺... 免疫抑制(immunosuppression)是指由于免疫系统受到损害而导致家禽暂时性或永久性免疫应答功能不全以及对疾病的高度易感。影响家禽健康的免疫抑制因素很多,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微生物毒素、霉菌毒素、化学物质、药物、营养缺乏和各种物理或环境压迫等,其中免疫抑制性病毒的影响最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免疫抑制 家禽健康 免疫抑制性病毒 微生物毒素 免疫应答 免疫系统 霉菌毒素 化学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免疫抑制性传染病的危害和防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艳 付朝阳 王笑梅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3年第11期6-8,共3页
近年来,我国养禽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已成为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可是随着养禽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内在及外在因素也正严重地威胁着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其中疫病已成为威胁养禽业的头号大敌.
关键词 禽类 免疫抑制传染病 危害 防制 病原 发生机理 免疫抑制性病毒 协同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鸡群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流行现状与防制对策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连任 《中国动物保健》 2005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免疫抑制疾病 鸡群免疫 免疫抑制性病毒 鸡场 防制对策 毒感染 肉鸡生产 流行现状 问题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蓝耳病的病因及防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静 汪秀菊 《畜禽业》 2010年第1期35-35,共1页
在养猪生产过程的早期.细菌和霉形体病是主要的猪病类型.通过药物治疗和改进管理来处理.效果一般比较显著,病毒病只是极个别的发生。但很快疾病的模式发生了变化,病毒病很快成为猪传染病的主体,特别是免疫抑制性病毒病的出现意味... 在养猪生产过程的早期.细菌和霉形体病是主要的猪病类型.通过药物治疗和改进管理来处理.效果一般比较显著,病毒病只是极个别的发生。但很快疾病的模式发生了变化,病毒病很快成为猪传染病的主体,特别是免疫抑制性病毒病的出现意味着猪病毒模式的显著变化。免疫是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物质,并对自身物质保持接受,对非己物质产生排斥的一种生理功能。机体依靠体内的免疫系统来完成免疫功能。免疫抑制性病毒主要有蓝耳病病毒(PRRS)、猪圆环病毒、猪瘟病毒(CSF)、猪流感病毒(SI)和伪狂犬病毒(P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疾病 蓝耳病病毒 病毒 免疫抑制性病毒 防制 病因 猪圆环病毒 伪狂犬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与马立克氏病病毒快速鉴别诊断 被引量:5
17
作者 翟新验 王兴龙 +2 位作者 卢胜明 任可 刘月焕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 马立克氏病病毒 鉴别诊断 免疫抑制性病毒 IBDV感染 淋巴白血病 混合感染 多重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腺胃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18
作者 武继芳 《今日畜牧兽医》 2009年第10期50-50,共1页
1传染性腺胃炎的“昨天” 传染性腺胃炎过去曾经认为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而随着动物医学的发展,又得出新的结论:是由几种免疫抑制性病毒引起的,如网状内皮增生病毒、呼肠孤病毒、白血病病毒、马立克病毒、腺病毒等。由... 1传染性腺胃炎的“昨天” 传染性腺胃炎过去曾经认为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而随着动物医学的发展,又得出新的结论:是由几种免疫抑制性病毒引起的,如网状内皮增生病毒、呼肠孤病毒、白血病病毒、马立克病毒、腺病毒等。由于在临床上早期发病症状不明显,故临床有“隐形杀手”之称。本病可导致机体严重的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腺胃炎 传染支气管炎病毒 免疫抑制性病毒 呼肠孤病毒 白血病病毒 马立克病毒 动物医学 发病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养禽业面临的疫病新问题 被引量:6
19
作者 崔治中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4期6-10,共5页
关键词 家禽 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 J亚群白血病 防治 实验室诊断技术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猪白细胞干扰素配合相关抗菌药物防治猪高热病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天童 《湖北畜牧兽医》 2009年第4期21-23,共3页
自2006年夏季江西发生猪的高热病以来,该病席卷全国南北十几个省市(区)的大中型养猪企业以及农村的大小养猪户,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惨重。当前猪传染性疫病流行的新特点表现为:疫病发生为多重感染、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临床上呈现... 自2006年夏季江西发生猪的高热病以来,该病席卷全国南北十几个省市(区)的大中型养猪企业以及农村的大小养猪户,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惨重。当前猪传染性疫病流行的新特点表现为:疫病发生为多重感染、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临床上呈现病原体的多元化,病原体不断发生变异,毒力不断增强,导致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出栏率低的“两高一低”的局面。所谓高热病,主要是免疫抑制性病毒猪蓝耳病毒和Ⅱ型猪圆环病毒感染后,猪机体的免疫系统被破坏,免疫应答能力下降,抵抗力降低后,多种病毒和细菌或原虫乘虚而入而引起的多病原高热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白细胞干扰素 高热病 药物防治 Ⅱ型猪圆环病毒感染 免疫抑制性病毒 抗菌 应用 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