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泽布替尼治疗惰性B细胞淋巴瘤继发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1
作者 王晓培 张薇薇 +1 位作者 孙伟 程家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3-1028,共6页
目的:探讨泽布替尼治疗惰性B细胞淋巴瘤(i BCL)继发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AIC)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23例i BCL合并AIC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泽布替尼160 mg,2/d,持续口服,观察AIC客... 目的:探讨泽布替尼治疗惰性B细胞淋巴瘤(i BCL)继发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AIC)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23例i BCL合并AIC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泽布替尼160 mg,2/d,持续口服,观察AIC客观缓解率(ORR)、淋巴瘤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中位随访20(5-48)个月后,中位反应持续时间为9(IQR 5-24)个月。AIC疗效评估:完全缓解(CR)10例,部分缓解(PR)9例,无效(NR)4例,ORR为82.6%(19/23)(95%CI:61.2-95.0)。其中,14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CR 7例,PR 5例,NR 2例;4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CR 1例,PR 2例,NR 1例;5例Evans综合征(ES)患者CR 2例,PR 2例,NR 1例。淋巴瘤疗效评估:CR 10例,PR 7例,疾病稳定(SD)6例,无进展病例,ORR为73.9%(17/23)(95%CI:51.6-89.8)。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主要为感染、出血、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升高、皮疹、贫血,多为1-2级不良反应,可耐受;无心律失常及高血压发生,无不良反应致死病例。结论:泽布替尼治疗惰性B细胞淋巴瘤继发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惰性B细胞淋巴瘤 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 泽布替尼 分子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中国文献报道恶性淋巴瘤合并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的系统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刘会 李婉影 +1 位作者 高清平(综述) 姜道滋(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9-94,共6页
本文通过收集1989年1月至2019年12月国内学者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上的文献及参考文献,共纳入符合标准的140例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合并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autoimmune cytopenia,AIC)病例,包括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 本文通过收集1989年1月至2019年12月国内学者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上的文献及参考文献,共纳入符合标准的140例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合并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autoimmune cytopenia,AIC)病例,包括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及Evans综合征等。虽然各亚型淋巴瘤病例数均较少(n=1~28),但通过系统性分析仍得到部分有意义的发现。除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autoimmune neutropenia,AIN)外,各类AIC均有报道,发生率依次为AIHA>ITP>冷凝集素综合征(cold agglutinin syndrome,CAS)>PRCA>Evans综合征。AIC见于各亚型淋巴瘤,但各类AIC在不同亚型发生率存在差异。CAS仅见于淋巴瘤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 cell nonHodgkin′slymphoma,B-NHL)、AIHA、ITP,Evans综合征多见于B-NHL,PRCA则多见于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 cell non Hodgkin′s lymphoma,T-NHL)。相较于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合并ML的AIC抗肿瘤治疗对有效率更高。恶性淋巴瘤合并AIC临床情况复杂,需引起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 溶血性贫血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冷凝集素综合征 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布替尼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3
作者 韦若文 陈文兰 +3 位作者 谢荣 夏凌辉 游泳 仲照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337-2342,共6页
目的初步探究伊布替尼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autoimmune cytopenia,AIC)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2018年在本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患者2例,移植后分别诊断为Evans综合征和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目的初步探究伊布替尼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autoimmune cytopenia,AIC)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2018年在本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患者2例,移植后分别诊断为Evans综合征和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tic anemia,PRCA),经糖皮质激素、人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输血支持等治疗后效果不佳,给予伊布替尼治疗,观察疗效及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移植后出现PRCA的患者使用伊布替尼治疗后红细胞输注次数较前减少,抗供者血型抗体较前下降,血红蛋白逐步上升,治疗3个月后逐步脱离输血,随后获得完全缓解。移植后出现Evans综合征的患者使用伊布替尼治疗后约2周后脱离血小板输注,血红蛋白及血小板逐渐升高,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逐步转为弱阳性,自身抗体逐渐转阴,获得完全缓解。2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药物副反应或原发病复发。结论伊布替尼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PRCA或Evans综合征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替尼 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VANS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罗莫司治疗原发性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亚茹 马艳萍 秦小琪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67-1670,共4页
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是对所有体液或细胞免疫异常导致的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总称,其共同免疫机制决定了免疫抑制治疗的重要性。西罗莫司作为针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的免疫抑制剂,通过调整Treg细胞诱导免疫耐受,在难治性免疫性血细胞... 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是对所有体液或细胞免疫异常导致的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总称,其共同免疫机制决定了免疫抑制治疗的重要性。西罗莫司作为针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的免疫抑制剂,通过调整Treg细胞诱导免疫耐受,在难治性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中具有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就西罗莫司在原发性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应用进展及可能的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细胞减少 西罗莫司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奇金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合并免疫性血细胞减少2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静 董丽华 +1 位作者 高雪 李玉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54,共2页
病例1:患者男性,25岁。2013年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富于淋巴细胞性,Ⅳ期,行6个周期ABVD方案(表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瑞滨,达卡巴嗪)治疗后达疾病完全缓解。2015年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病例1:患者男性,25岁。2013年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富于淋巴细胞性,Ⅳ期,行6个周期ABVD方案(表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瑞滨,达卡巴嗪)治疗后达疾病完全缓解。2015年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淋巴结活检病理及PET-CT诊断为HL复发,给予2个周期BEACOPP方案(环磷酰胺,表柔比星,依托泊苷,长春新碱,达卡巴嗪,博来霉素,泼尼松)和4个周期DICE方案(地塞米松,顺铂,依托泊苷,异环磷酰胺)治疗后疾病达完全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瘤 免疫性血细胞减少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