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棘球蚴逃避宿主免疫反应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小林 陈雪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0-213,223,共5页
包虫病(cysticechinococcosis;CE),又称棘球蚴病,是细粒棘球绦虫(E.g)的幼虫棘球蚴(hydatidcvst)寄生于人体及某些动物体内所致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慢性寄生虫传染疾病。包虫病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2008年世界... 包虫病(cysticechinococcosis;CE),又称棘球蚴病,是细粒棘球绦虫(E.g)的幼虫棘球蚴(hydatidcvst)寄生于人体及某些动物体内所致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慢性寄生虫传染疾病。包虫病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TO)宣布一个战略性计划,为控制像包虫病一样不被重视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的进一步发展[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免疫反应机制 人畜共患传染病 世界卫生组织 宿主 逃避 细粒棘球绦虫 公共卫生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干扰素在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2
作者 姚艳冬 李高芾 +2 位作者 田丽姗 高月 周维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10-2014,共5页
本文旨在探讨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在抗病毒研究和治疗中的应用、机制、挑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概述了IFN-α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包括其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探讨了IFN-α在治疗多种病毒性疾病(如COVID-19、慢性丙... 本文旨在探讨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在抗病毒研究和治疗中的应用、机制、挑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概述了IFN-α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包括其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探讨了IFN-α在治疗多种病毒性疾病(如COVID-19、慢性丙型和乙型肝炎)中的应用,强调其在临床治疗中面临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讨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该文提供了对IFN-α在现代医学中应用的全面理解,展示了其在抗病毒治疗领域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当前治疗实践中的限制和未来研究的潜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抗病毒治疗 免疫反应机制 临床挑战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说饮尿能治病?等七问
3
作者 沈漈漪 朱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8年第3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尿疗法 尿液 免疫反应机制 尿能 自我调节 应用方法 皮肤病 神经系统疾病 生物调节 风湿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
4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4-5,共2页
中科院:建立基因敲除免疫缺陷小型猪模型近期,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科学家成功建立了基因敲除免疫缺陷小型猪模型。该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免疫学杂志》上。免疫缺陷性动物是指先天遗传突变或用人工方法造成一种或多种免... 中科院:建立基因敲除免疫缺陷小型猪模型近期,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科学家成功建立了基因敲除免疫缺陷小型猪模型。该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免疫学杂志》上。免疫缺陷性动物是指先天遗传突变或用人工方法造成一种或多种免疫系统组成成分缺陷的动物,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疾病,即SCID小鼠被广泛运用于感染免疫、炎症、肿瘤和干细胞等相关研究。但小鼠在体形、寿命和对炎症的免疫反应机制等方面与人类相差较大.在疫苗的开发、药物筛选与临床评价、干细胞治疗的长期跟踪等与人类临床相关的研究中受到局限。由于猪在体形、寿命、生理指标特别是免疫机制等方面与人类相近,该研究成功建立的模型有望在生物医药和转化医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D小鼠 免疫缺陷 干细胞治疗 科技 免疫反应机制 基因敲除 生物医药 小型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