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联免疫吸附法与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小体抗体在SLE诊断中的价值对比
1
作者 汤滨滨 程思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4期94-97,共4页
目的比较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核小体抗体(Anu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06例自身免疫疾病患者,根据明确的临床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SLE组(SLE患者,144例)和非SLE组(非SLE患者,162例);选... 目的比较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核小体抗体(Anu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06例自身免疫疾病患者,根据明确的临床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SLE组(SLE患者,144例)和非SLE组(非SLE患者,162例);选取同期非自身免疫疾病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ELISA及WB检测AnuA。分别统计两种检测方法的AnuA检测结果。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AnuA的诊断价值,包括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进行统计学检验,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SLE组:ELISA检测AnuA阳性120例、阴性24例,WB检测AnuA阳性109例、阴性35例;非SLE组:ELISA检测AnuA阳性76例、阴性86例,WB检测AnuA阳性71例、阴性91例;对照组:ELISA检测AnuA阳性17例、阴性83例,WB检测AnuA阳性11例、阴性89例;两种检测方法在SLE组、非SLE组和对照组的AnuA检测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检测方法的SLE组患者AnuA阳性率明显高于非SLE组和对照组,且非SLE组患者Anu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LISA检测AnuA的敏感度87.4%(180/206)高于WB检测的80.1%(165/206)(P<0.05);两种检测方法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总符合率为90.1%,判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值=0.516)。结论ELISA及WB检测AnuA在SLE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临床可在AnuA初步检测中运用WB,如有必要可在复检中运用ELISA,有效提高检测阳性率,为临床诊断SLE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小体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 酶联免疫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及免疫印迹法检测抗肌球蛋白抗体的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汪朝晖 廖玉华 +2 位作者 苑海涛 王敏 董继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 比较ELISA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抗肌球蛋白抗体的优缺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猪心肌组织中提取的心肌肌球蛋白作抗原 ,以ELISA和免疫印迹法检测 4 8例扩张型心肌病 (DCM)和 4 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抗肌球蛋白抗体 ;同时与人工... 目的 比较ELISA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抗肌球蛋白抗体的优缺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猪心肌组织中提取的心肌肌球蛋白作抗原 ,以ELISA和免疫印迹法检测 4 8例扩张型心肌病 (DCM)和 4 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抗肌球蛋白抗体 ;同时与人工合成的肌球蛋白重链抗原对比。结果 ELISA和免疫印迹法对DCM组抗肌球蛋白抗体检测的阳性率相近 (5 0 %对4 3 8% ) ,但后者能区分针对抗原亚单位的抗体 ,前者则不能。猪心肌肌球蛋白与人工合成多肽的ELISA检测结果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P <0 0 1)。结论 以人工合成肌球蛋白重链作抗原 ,采用ELISA检测抗肌球蛋白抗体既有助于DCM与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 免疫印迹法 检测 抗肌球蛋白抗体 比较 肌球蛋白 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免疫印迹法检测AFP异质体 被引量:3
3
作者 何晓松 俞军 戴美红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8-99,共2页
本文将生物素-亲和素系统与免疫印迹技术相结合,提高了AFP异质体的检测灵敏度,操作简便快速、便于临床批量标本的检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马抗人AFP,抗人AFP单抗均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产品。胃蛋白酶为Sigma公... 本文将生物素-亲和素系统与免疫印迹技术相结合,提高了AFP异质体的检测灵敏度,操作简便快速、便于临床批量标本的检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马抗人AFP,抗人AFP单抗均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产品。胃蛋白酶为Sigma公司产品,SephadexG200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 亲和素 免疫印迹法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印迹法检测ENA多肽抗体谱 被引量:5
4
作者 石冬敏 杨鉴青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6-56,共1页
免疫印迹法检测ENA多肽抗体谱石冬敏,杨鉴青(苏州第二人民医院,江苏苏州215002)我们采用免疫印迹法(IBT),检测风湿病患者血清中ENA抗体,结果如下。1试剂与方法1.1IBT检测ENA多肽抗体谱试剂盒由深圳恒... 免疫印迹法检测ENA多肽抗体谱石冬敏,杨鉴青(苏州第二人民医院,江苏苏州215002)我们采用免疫印迹法(IBT),检测风湿病患者血清中ENA抗体,结果如下。1试剂与方法1.1IBT检测ENA多肽抗体谱试剂盒由深圳恒佳生物公司提供。1.2血清取自按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印迹法 风湿病 ENA 多肽 抗体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免疫印迹法对于抗生素低应用区域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熊元治 马颖才 +8 位作者 杨卫红 楮行琦 杨桂英 王建国 王建云 周翠萍 杜娟 杨永耿 沈有秀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0期1186-1186,共1页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血清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11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核抗体谱结果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姜烈君 罗焰芳 《内科》 2008年第4期546-547,共2页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核抗体谱(ANAs)的检测结果。方法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免疫印迹法(IB)对113例SLE患者和57例其他结缔组织病(CTD)患者及45例健康体检人员的12种抗核抗体进行测定。结果IIF检测ANA结果显示,SL...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核抗体谱(ANAs)的检测结果。方法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免疫印迹法(IB)对113例SLE患者和57例其他结缔组织病(CTD)患者及45例健康体检人员的12种抗核抗体进行测定。结果IIF检测ANA结果显示,SLE患者ANA的阳性率为76.1%(86/113),其荧光染色模型主要为核颗粒型、核均质型和浆颗粒型。IB检测12种ANA结果显示,SLE患者的抗dsDNA、抗Sm、抗SS-A、抗nRNP/Sm、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及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其他CTD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IIF和IB法进行ANAs体谱检测对SLE检测有一定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抗核抗体谱 间接免疫荧光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免疫印迹法(WB)试验结果与HIV感染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晓虹 许海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3期25-26,共2页
目的通过对蛋白免疫印迹法(WB)试验结果的观察,确定个体是否感染HIV以及HIV感染的状况。方法对60份抗-HIV初筛阳性血清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实验。结果在被检测样品中,HIV-1型确认试验阳性54例,占90%;HIV-1型确认试验阳性,且... 目的通过对蛋白免疫印迹法(WB)试验结果的观察,确定个体是否感染HIV以及HIV感染的状况。方法对60份抗-HIV初筛阳性血清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实验。结果在被检测样品中,HIV-1型确认试验阳性54例,占90%;HIV-1型确认试验阳性,且提示HIV-2阳性感染1例,占1.6%;HIV-1型确认试验弱阳性(不确定)3例,占5%;HIV-1型确认试验阳性2例,占3.3%。结论蛋白免疫印迹法(WB)试验确定个体有无HIV感染以及HIV感染情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蛋白免疫印迹法(WB) 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印迹法检测ENA抗体在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勇 童华诚 +2 位作者 王蓓 于慧 吴萍萍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6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究采用免疫印迹法(IBT)检测抗可溶性抗原(ENA)抗体在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究采用免疫印迹法(IBT)检测抗可溶性抗原(ENA)抗体在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6例。采用IBT对观察组患者进行ENA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ENA抗体检测。比较两组患者ENA抗体的检出率,统计观察组患者室内质控抗体的检出率。结果:在观察组36例患者中,有29例(占80.56%)患者检出至少2种ENA抗体。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所患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类风湿关节炎(RA)。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中的PM/DM、RA、SLE、MCTD、SS患者其ENA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IBT对观察组患者进行ENA抗体检测时,其抗Jo-1、Scl-70室内质控抗体的检出率均为100.00%,抗SS-A室内质控抗体的检出率为97.22%,抗U1-nRNP室内质控抗体的检出率为97.22%,抗SS-B、Sm室内质控抗体的检出率均为94.44%。提示采用IBT进行ENA抗体检测可靠、准确。结论:采用IBT检测ENA抗体对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印迹法 抗可溶性抗原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室内质控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印迹法(WB)对隐性梅毒抗体确证检测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华荣 陈正明 +2 位作者 文海燕 郑义 谢颖 《口岸卫生控制》 2013年第2期20-23,共4页
目的拟通过使用WB对隐性梅毒TPPA/TP-ELISA检测结果不一致标本的检测比较,探讨WB对于隐性梅毒抗体检测结果的确证价值。方法 1.先用TPPA或TP-ELISA检测血清或血浆标本,对阳性标本分别交叉使用另一种方法复核。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 目的拟通过使用WB对隐性梅毒TPPA/TP-ELISA检测结果不一致标本的检测比较,探讨WB对于隐性梅毒抗体检测结果的确证价值。方法 1.先用TPPA或TP-ELISA检测血清或血浆标本,对阳性标本分别交叉使用另一种方法复核。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60份标本,再用WB进行检测。2.对NCCL提供的梅毒标准血清盘,使用TP-ELISA和TPPA同时检测,WB结果采用NCCL提供。结果 1.用TP-WB对60例TPPA/TP-ELISA检测不一致的标本进行检测,51份TP-ELISA阳性,TPPA阴性的标本,WB检测结果是32份阳性,9份不确定,10份阴性;9份TP-ELISA阴性,TPPA阳性的标本,WB检测结果是8例阳性,1例可疑。2.血清盘40份标本,WB阳性26例,阴性14例,26例阳性标本分别用TPPA和ELISA检测,TPPA阳性24例,阴性2例;TP-ELISA检测26例全部阳性。而14例WB检测阴性标本分别用两种方法检测时,TPPA与之完全相符,TPELISA出现两例阳性。结论 WB可作为潜伏期梅毒检测TPPA、TP-ELISA二者结果不致时的确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印迹法 隐性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印迹法在检测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川英 《华夏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805-806,共2页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法在检测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中的可用性。方法:用免疫印迹法检测22例1型糖尿病患者和2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ICA、IAA、GADA。结果:1型糖尿病组中ICA、IAA、GADA的阳性率分别是36.4%、27.7%、77.3%;2型糖尿...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法在检测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中的可用性。方法:用免疫印迹法检测22例1型糖尿病患者和2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ICA、IAA、GADA。结果:1型糖尿病组中ICA、IAA、GADA的阳性率分别是36.4%、27.7%、77.3%;2型糖尿病组中3种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分别是10.4%、9.2%、9.6%。结论:采用免疫印迹法测ICA、IAA、GADA方法简便,特异性高,经济实惠,对DM 1的预测和诊断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印迹法 胰岛细胞抗体 胰岛素抗体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抗ENA抗体的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文辉 陶怡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7-29,共3页
目的:将目前国内新开展的两种检测ENA技术,即免疫印迹法(IBT)和酶免疫法(ELISA)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用 IBT法及 ELISA法同时检测 130例各种结缔组织病、非结缔组织病人及健康人血清中的抗ENA抗体。... 目的:将目前国内新开展的两种检测ENA技术,即免疫印迹法(IBT)和酶免疫法(ELISA)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用 IBT法及 ELISA法同时检测 130例各种结缔组织病、非结缔组织病人及健康人血清中的抗ENA抗体。结果:20例健康人,两法均为阴性;80例结缔组织病患者,两法检出抗 Sm抗体的符合率为 91.3%,检测抗 RNP抗体的符合率为 82.5%,以上抗体两法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P>0.05)。检测抗SSA抗体,IBT法检出率低。抗SSB抗体检出率两法亦无显著差异(P>0.05),符合率为87.50%,在12例SS的检测中符合率比较低,为50%。结论:两种方法在检测抗Sm、RNP、SSB抗体时,敏感性无显著差异,ELISA法检测抗SSA抗体优于IBT法。上述两种方法在临床应用于抗ENA抗体的检测中于可互相验证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ENA抗体 免疫(ELISA) 免疫印迹法(IB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印迹法及免疫双扩散法检测抗ENA抗体的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建兰 乔巨 《山西临床医药》 2000年第3期221-222,共2页
目的 :抗 ENA抗体是多种结缔组织病诊断的标记 ,用两种检测方法即免疫印迹法 (IBT)及免疫双扩散法(ID) ,对抗 ENA抗体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抗 sm抗体、抗 RNP抗体的检测 ,IBT法的敏感性优于 ID法 (P<0 .0 5 ) ;抗SSA抗体的检测 IBT... 目的 :抗 ENA抗体是多种结缔组织病诊断的标记 ,用两种检测方法即免疫印迹法 (IBT)及免疫双扩散法(ID) ,对抗 ENA抗体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抗 sm抗体、抗 RNP抗体的检测 ,IBT法的敏感性优于 ID法 (P<0 .0 5 ) ;抗SSA抗体的检测 IBT法存在假阳性 ,ID法特异性强 ,稳定性好 ,敏感度高 ;抗 SSB抗体的检测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互相补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ENA抗体 免疫印迹法 免疫双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的免疫印迹法检测
13
作者 邵雁 劳力民 孙国钧 《浙江临床医学》 1999年第4期266-267,共2页
免疫印迹法(Western Immuncblot,WIB)是8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异性蛋白抗原、抗体检测技术.最早于1985年被应用于检测梅毒。它将SDS——聚丙烯酰胺凝腔电泳与醇标技术榴结合,敏感性强,特异性高。多篇评价免疫印迹法检测梅毒的报... 免疫印迹法(Western Immuncblot,WIB)是8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异性蛋白抗原、抗体检测技术.最早于1985年被应用于检测梅毒。它将SDS——聚丙烯酰胺凝腔电泳与醇标技术榴结合,敏感性强,特异性高。多篇评价免疫印迹法检测梅毒的报道都支持其作为一种证实试验在梅毒诊断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印迹法 梅毒 诊断 蛋白抗原 种特异性 SDS 敏感性 支持 技术 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检测法与酶联免疫法(ELISA)、免疫印迹法(WB)的符合性探讨
14
作者 陈文先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33期13-13,共1页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与酶联免疫、免疫印迹法的符合性。方法选取在本中心实验室自2008—2011年的初筛阳性并上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实验室确证阳性的样本,分析其三种方法的符合性,为艾滋病的防控提供参考。结果快速与ELISA阳性符合性较...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与酶联免疫、免疫印迹法的符合性。方法选取在本中心实验室自2008—2011年的初筛阳性并上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实验室确证阳性的样本,分析其三种方法的符合性,为艾滋病的防控提供参考。结果快速与ELISA阳性符合性较高,达98.9%;快速与WB阳性符合性92.2%,ELISA与WB阳性符合性93.3%,快速、ELISA与WB的符合性相近。结论在一些尚未具备建立筛查实验室的地方建立快检点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因为快速检测与ELISA检测阳性符合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检测 酶联免疫 免疫印迹法 符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检测非先天性梅毒患儿体内梅毒抗体衰减规律的应用评价
15
作者 徐敬轩 彭文红 +6 位作者 王佳丽 钱云芳 赵仙华 冷柠 杨勇 储磊 谢而付 《临床检验杂志》 2025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在监测非先天性梅毒患儿体内梅毒特异性抗体衰减规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80例非先天性梅毒患儿,采集出生后血清标本,分别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免疫印迹法(WB)、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在监测非先天性梅毒患儿体内梅毒特异性抗体衰减规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80例非先天性梅毒患儿,采集出生后血清标本,分别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免疫印迹法(WB)、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每3个月随访1次,直至ELISA和TRUST结果转阴。结果ECLIA法显示,非先天性梅毒患儿体内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在出生后2~3个月内可降至出生时的25%,且衰减速度与初始浓度无关。WB法提示,非先天性梅毒患儿出生时的特异性IgG条带与母体一致,其消退顺序依次为TPN47、TPN15、TPN45和TPN17。受方法学限制,ELISA法在高浓度抗体存在时,出生后前3个月吸光度变化不明显,但对低浓度抗体的检出灵敏度高。以ELISA阳性为参考,比较ECLI、TPPA和WB方法的检出率:出生时分别为100%、100%和90%,3月龄时为100%、100%和75%,6月龄时为100%、46%和15%,9月龄时为83%、33%和0%。TRUST阳性率在出生时为17.5%,3月龄随访时均转阴。结论梅毒特异性IgG抗体可完全传递给胎儿,并在出生后按一定规律消退。综合分析4种方法的检测结果,ECLIA法动态检测可在随访3个月时提前判断非先天性梅毒风险或终止随访,WB法早于TPPA法提示阴转,而ELISA法需随访时间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梅毒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电化学发光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疾病患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分布特征的分析
16
作者 赵鑫 叶蕊琪 +1 位作者 强雪芹 杨玉洁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水平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设计,利用帝肯TECAN全自动蛋白印迹仪和浩欧博过敏原sIgE抗体检测试剂盒,对2020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的3260例具有过... 目的:探讨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水平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设计,利用帝肯TECAN全自动蛋白印迹仪和浩欧博过敏原sIgE抗体检测试剂盒,对2020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的3260例具有过敏症状患者的总免疫球蛋白E(IgE)和sIgE进行定量检测。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性别人群总IgE阳性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男性和女性在婴儿、儿童和青年三个年龄段的总IgE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在青年时期(19~<36岁)的总IgE阳性率(66.87%)最高;女性在儿童时期(5~<12岁)的总IgE阳性率(71.96%)最高。尘螨/粉螨、屋尘和猫毛皮屑/狗毛皮屑是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牛奶、牛肉/羊肉和蛋清/蛋黄则是常见的食入性过敏原。在不同年龄段中,除婴儿(<1岁)外,吸入性过敏原的阳性率普遍高于食入性过敏原。在不同性别比较中,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食入性过敏原(芒果/菠萝/苹果/桃子/草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等级低中度患者占比较高,过敏等级越高的患者占比越少。过敏原致敏数量分析显示,大部分患者对1种或2种过敏物质呈阳性反应。结论:过敏性疾病患者中过敏原sIgE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中的分布存在差异,过敏原检测能够为过敏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有助于实现更精准的个体化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性别差异 年龄分布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印迹检测抗眼肌抗体
17
作者 杨清萍 王艾丽 武建国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74-276,共3页
用含TritonX-100及脱氧胆酸钠的TDOC缓冲液自牛眼肌提取了眼肌细胞膜抗原,建立了抗眼肌多肽抗体(EMAb)的免疫印迹检测法。结果表明66.7%突眼性Graves病患者(8/12)和42%Graves病患者(... 用含TritonX-100及脱氧胆酸钠的TDOC缓冲液自牛眼肌提取了眼肌细胞膜抗原,建立了抗眼肌多肽抗体(EMAb)的免疫印迹检测法。结果表明66.7%突眼性Graves病患者(8/12)和42%Graves病患者(37/88)血清均与64kD、55kD和42kD的多肽反应;39%SLE患者(15/38)血清主要与42kD及35kD多肽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眼肌抗体 免疫印迹法 眼病 自身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65份HIV-1抗体阳性吸毒者标本蛋白免疫印迹带型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刁丽梅 李杰 +4 位作者 王晔 林萍 鄢心革 于国龙 林鹏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7年第4期205-207,共3页
目的:分析HIV-1抗体阳性吸毒者的WB带型,了解我省吸毒人群WB带型的分布特征。方法:对本实验室2001至2003年的HIV-1抗体阳性吸毒者的WB带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65份HIV-1抗体阳性吸毒者的WB带型中,gp160、gp120、p24、p66、p51带型的出... 目的:分析HIV-1抗体阳性吸毒者的WB带型,了解我省吸毒人群WB带型的分布特征。方法:对本实验室2001至2003年的HIV-1抗体阳性吸毒者的WB带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65份HIV-1抗体阳性吸毒者的WB带型中,gp160、gp120、p24、p66、p51带型的出现率都在96%以上,gp41、p31带型的出现率分别为93.86%和91.37%;WB全带型出现率为57.12%(437/765);性别与WB带型的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与出现p24带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9.5,P<0.01)。结论:抗env和gag基因编码蛋白的抗体gp160、gp120、gp41、p24阳性率高,是确证HIV-1感染的必备条件;我省的HIV亚型、传播途径和WB带型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抗体 蛋白免疫印迹(WB) WB带型 吸毒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阳市新发HIV感染者免疫印迹条带分型与免疫抑制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耿辉 方桂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3期4269-4271,共3页
目的探讨揭阳市新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免疫印迹条带分布及其与免疫抑制情况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揭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的共计1168例新发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确诊时感染者CD4^(+)... 目的探讨揭阳市新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免疫印迹条带分布及其与免疫抑制情况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揭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的共计1168例新发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确诊时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并据此分为无免疫抑制组、轻中度免疫抑制组及重度免疫抑制组。使用免疫印迹法对HIV抗体进行检测。比较3组感染者免疫印迹带型分布情况。结果无免疫抑制组、轻中度免疫抑制组、重度免疫抑制组分别有246例(21.06%)、526例(45.03%)、396例(33.90%),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576.34±103.42)、(354.29±92.30)、(99.04±23.41)个·μL^(-1)。3组感染者env和pol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gag蛋白抗体检测中,p55阳性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24和p17阳性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免疫抑制组p24阳性率低于轻中度免疫抑制组(P<0.017),p17阳性率高于其他两组(P<0.017)。结论免疫印迹带型分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新发HIV感染者的疾病进展和免疫功能受损程度,为临床确定疾病分期、监测疾病进展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T淋巴细胞 免疫功能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过敏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韩远龙 吴志华 +1 位作者 闫飞 陈红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305-308,共4页
花生是重要食物过敏原之一,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目前尚没有花生过敏的特效疗法,严格避免食入含花生的食物是花生过敏患者的最佳选择,所以食物中花生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花生主要过敏原及其过敏反应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重... 花生是重要食物过敏原之一,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目前尚没有花生过敏的特效疗法,严格避免食入含花生的食物是花生过敏患者的最佳选择,所以食物中花生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花生主要过敏原及其过敏反应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重点介绍花生过敏原的主要检测方法的新发展,包括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免疫印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ELISA和免疫印迹法都是应用较为普遍的检验方法,PCR方法应用较少,但它能从DNA/RNA方面检测花生过敏原的存在;新兴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生物传感器和质谱法,这两种方法在花生检测方面具有可观的前景。未来的这些检测方法将朝着快速、灵敏、简便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过敏 ELISA 免疫印迹法 PCR 生物传感器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