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结肠癌高危患者进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的态度:英国全科医生的网上调查
1
作者 VON WAGNER C STOFFEL S FREEMAN M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6期4510-4510,共1页
背景在初级保健中,越来越多采用定量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IT)排除高危症状患者结直肠癌(CRC).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全科医生对紧急2周等待(2WW)转诊和采用FIT的态度和意愿.设计与场所涉及英国1024位全科医生的一项在线横断面调查.方... 背景在初级保健中,越来越多采用定量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IT)排除高危症状患者结直肠癌(CRC).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全科医生对紧急2周等待(2WW)转诊和采用FIT的态度和意愿.设计与场所涉及英国1024位全科医生的一项在线横断面调查.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全科医生采用FIT而非2WW转诊的可能性,并使用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略超过1/3的全科医生(n=365)倾向于采用FIT来排除2WW转诊的需要.以下全科医生更愿意采用FIT:年龄在36-45岁〔OR=1.59,95%CI(1.04,2.44)〕;年龄在46-55岁〔OR=1.99,95%CI(1.14,3.47)〕;认为FIT高度准确〔OR=1.63,95%CI(1.16,2.29)〕;认为与结肠镜检查相比,FIT对患者更有好处〔OR=2.02,95%CI(1.46,2.79)〕;对FIT的好处非常自信〔OR=2.14,95%CI(1.46,3.16)〕.如果全科医生在过去1年中有超过10次紧急2WW转诊〔OR=0.62,95%CI(0.40,0.94)〕,那么其更不愿意采用FIT,并认为需要更长时间的会诊〔OR=0.61,95%CI(0.44,0.83)〕.结论目前在初级保健中将FIT作为排除CRC的接受度较低,不到一半的全科医生认为其比结肠镜检查准确.未来任何建议在高危症状患者中采用FIT而非紧急2WW转诊排除CRC的指导方针均需要强化支持教育延伸,以提高全科医生对FIT准确性及其应用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化学检测 全科医生 横断面调查 高危患者 LOGISTIC回归模型 英国 粪便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便免疫化学试验筛查大肠癌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曾凡 陈晨 +2 位作者 黄士美 张大涯 白飞虎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2期1748-1754,共7页
大肠癌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三大常见癌症,癌症相关的第二大死因。早期筛查可降低CRC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随着粪便免疫化学试验的发展,FIT已经成为全世界大肠癌高危人群筛查大肠癌的重要手段。本文就FIT筛查CRC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 大肠癌 粪便免疫化学检测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便miRNA675-5p联合qFIT检测对结直肠癌筛查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洁 王阳 +3 位作者 金曙 李欢 龙辉 吴清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0-544,共5页
目的探讨粪便miRNA675-5p联合qFIT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和十堰市太和医院就诊的173例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及粪便标本,包括48例结直肠癌组、46例腺瘤组、42例息肉组、3... 目的探讨粪便miRNA675-5p联合qFIT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和十堰市太和医院就诊的173例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及粪便标本,包括48例结直肠癌组、46例腺瘤组、42例息肉组、37例正常对照组。采用qRT-PCR法检测粪便miRNA675-5p,定量粪便免疫化学检测(qFIT)检测粪便潜血。采用ROC曲线评估qFIT及miRNA675-5p联合qFIT检测对结直肠癌及腺瘤的诊断价值。结果结直肠癌组的qFIT值[259.94(36.25,758.55)]明显高于腺瘤组[0(0,13.42)]、息肉组[0(0,0)]、正常对照组[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腺瘤组高于息肉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直肠癌组qFIT敏感度为85.4%,特异度为100%;腺瘤组qFIT敏感度为28.3%,特异度为97.3%。联合检测(miRNA675-5p联合qFIT)结直肠癌组敏感度100%,特异度89.2%;腺瘤组敏感度71.7%,特异度86.5%。结直肠癌组、腺瘤组联合检测优于qFIT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miRNA675-5p联合qFIT检测能够提高早期结直肠癌筛查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miRNA675-5p 定量粪便免疫化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毒害机理、检测方法和控制措施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治成 《现代畜牧科技》 2019年第6期58-59,共2页
霉菌毒素是真菌代谢生成的次级代谢物,主要在丝状真菌的孢子和菌丝体内存在,可导致多种物质如饲料、食品、粮食等发生污染。饲料在加工或者贮存的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污染霉菌,从而使其含有大量的霉菌毒素,导致饲料营养价值降低,动物长... 霉菌毒素是真菌代谢生成的次级代谢物,主要在丝状真菌的孢子和菌丝体内存在,可导致多种物质如饲料、食品、粮食等发生污染。饲料在加工或者贮存的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污染霉菌,从而使其含有大量的霉菌毒素,导致饲料营养价值降低,动物长时间饲喂或者大量采食这种饲料就会发生急性或者慢性中毒,同时动物产品中残留的霉菌毒素还会危害人类的健康。现概述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毒害机理、常用检测方法以及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霉菌毒素 毒害机理 检测方法 薄层层析法 质谱法 免疫化学检测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