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向IL-6通路治疗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从机制到临床
1
作者 吴滔 戴冽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1-729,共9页
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IMIDs)是一大类由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导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促炎细胞因子过度释放和抗炎调节信号不足的失衡。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因其独特的“三位一体”信号传导机制(经典途径、反式... 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IMIDs)是一大类由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导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促炎细胞因子过度释放和抗炎调节信号不足的失衡。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因其独特的“三位一体”信号传导机制(经典途径、反式信号传导和反式呈递)而成为连接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分子桥梁”。IL-6信号通路驱动急性相炎症反应,并以多种机制参与固有免疫的激活及适应性免疫调控,是驱动IMIDs炎症反应、导致多器官损害的关键途径。靶向IL-6通路的药物通过精准阻断IL-6/IL-6受体/gp130信号轴,抑制异常信号传导,为IMIDs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突破,广泛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成人斯蒂尔病、巨细胞动脉炎、大动脉炎、Castleman病等多种IMIDs的治疗,目前已上市的药物包括托珠单抗、萨特利珠单抗、萨利鲁单抗和司妥昔单抗。然而,IL-6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也面临感染风险增加、代谢异常及心血管风险、低纤维蛋白原血症、DRESS综合征等安全性挑战。本综述从分子机制到临床转化,系统阐述了IL-6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及其在IMIDs中的致病作用、靶向药物的研发进展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问题,旨在促进IL-6靶向治疗从基础到临床的转化,为优化治疗决策提供“机制指导下的个体化”框架,为长期安全性管理体系的建立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 细胞因子 靶向治疗 用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
2
作者 孙颖昊 钱家鸣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6-1260,共5页
炎症性肠病(IBD)与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的共存现象在临床中日益受到关注。IBD患者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以及AIH-PSC重叠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增高。IBD与AILD在遗传易感性、肠-肝轴调控、免疫失衡及胆汁酸代... 炎症性肠病(IBD)与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的共存现象在临床中日益受到关注。IBD患者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以及AIH-PSC重叠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增高。IBD与AILD在遗传易感性、肠-肝轴调控、免疫失衡及胆汁酸代谢异常等方面存在显著的机制交叉。欧洲克罗恩和结肠炎组织指南推荐,对于疑似IBD且未经治疗的患者,应进行基本的肝功能检查,包括ALT、ALP、GGT和总血清胆红素检查,并在后续随访期间定期复查。IBD-AILD患者存在独特的临床特征,但目前缺乏针对共病的统一诊疗指南,治疗目标常需在肠道和肝脏间权衡,亟需跨学科协作和基于发病机制的联合疗法。未来研究应聚焦于肠-肝轴的动态调控网络,开发兼顾疗效和安全性的新型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疾病 炎症性肠病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单核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赵蓉 彭桉平 陈曲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3-425,F0004,共4页
单核细胞(monocyte,Mo)是重的固有免疫细胞,在免疫应答中参与吞噬病原微生物、呈递抗原、调控T细胞分化等过程.其功能的多样性提示循环中可能存在具有执行不同功能的单核细胞亚群。随着多色染色技术和流式细胞分选技术的迅猛发展... 单核细胞(monocyte,Mo)是重的固有免疫细胞,在免疫应答中参与吞噬病原微生物、呈递抗原、调控T细胞分化等过程.其功能的多样性提示循环中可能存在具有执行不同功能的单核细胞亚群。随着多色染色技术和流式细胞分选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单核细胞在人、鼠及其他哺乳动物中均存在异质性,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也与单核细胞亚群的比例和功能变化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亚群 自身免疫疾病 炎症性 流式细胞分选技术 固有免疫细胞 病原微生物 T细胞分化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型固有淋巴细胞在慢性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
4
作者 徐峥 于明凯 +1 位作者 张峰波 丁剑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06-2010,F0004,共6页
3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分化于淋巴祖细胞,在机体内分布广泛,是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既往研究认为ILC3主要参与肠道免疫调节,而最新研究表明除在肠道疾病中的作用外,ILC3还参与多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生发展。本文就ILC3在慢... 3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分化于淋巴祖细胞,在机体内分布广泛,是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既往研究认为ILC3主要参与肠道免疫调节,而最新研究表明除在肠道疾病中的作用外,ILC3还参与多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生发展。本文就ILC3在慢性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型固有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 慢性炎症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胺三唑对白细胞介素-1β介导自身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段梦园 沈敏 +2 位作者 和仪 叶菜英 朱蕾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02-1507,共6页
目的初步探索羧胺三唑(CAI)对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12(NLRP12)相关自身炎症性疾病(NLRP12-AID)、家族性地中海热(FMF)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周期性综合征(TRAPS)等3种白细胞介素(IL)-1β介导自身炎症性疾病(AIDs)的治疗作... 目的初步探索羧胺三唑(CAI)对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12(NLRP12)相关自身炎症性疾病(NLRP12-AID)、家族性地中海热(FMF)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周期性综合征(TRAPS)等3种白细胞介素(IL)-1β介导自身炎症性疾病(AIDs)的治疗作用。方法分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加入CAI培养后取细胞培养上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测定上清液中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结果CAI明显降低NLRP12-AID患者PBMCs分泌IL-1β的水平(P<0.05或P<0.01),对IL-6和TNF-α水平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I对FMF患者PBMCs分泌IL-1β、IL-6和TNF-α水平有不同程度降低作用(P<0.05或P<0.01);CAI降低TRAPS患者PBMCs分泌IL-1β水平(P<0.05),对IL-6水平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AI可能通过减少IL-1β等促炎细胞因子产生从而具有治疗NLRP12-AID、FMF和TRAPS等3种IL-1β介导AID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胺三唑 IL-1β介导自身炎症性疾病 NLRP12相关自身炎症性疾病 家族性地中海热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周期性综合征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吸附疗法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耿昌明 韦道明 +2 位作者 孔晓东 付建辉 宋丽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562-564,共3页
目的:分析免疫吸附疗法(IA)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中的疗效,并与传统的血浆置换疗法(PE)进行对比。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IDP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IA法... 目的:分析免疫吸附疗法(IA)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中的疗效,并与传统的血浆置换疗法(PE)进行对比。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IDP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IA法治疗)、对照组(PE法治疗)。结果: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者Hughe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31±0.94 vs.2.85±1.02;t=2.085,P=0.04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7.21±2.89)mg/L vs.(11.51±3.35)mg/L;t=5.194,P〈0.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a(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1.25±7.15)mg/Lvs.(28.40±8.65)mg/L;t=3.400,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ughes评分与C-反应蛋白呈现显著性正相关(r=0.463,P〈0.001);Hughes评分与TNF-α呈现显著性正相关(r=0.491,P〈0.001)。结论:免疫吸附疗法治疗AIDP疗效可靠,其清除血浆促炎因子的疗效优于血浆置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自身免疫疾病 免疫吸附 血浆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过敏与炎症性肠道疾病关联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陈碧华 吴雨泓 +2 位作者 吴欢 孟轩夷 陈红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4-304,共11页
随着全球过敏人群数量的增加,食物过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炎症性肠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对食物过敏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免疫学意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食物过敏与IBD具有相似的流行病学研究数据、发病机制、临床症... 随着全球过敏人群数量的增加,食物过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炎症性肠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对食物过敏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免疫学意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食物过敏与IBD具有相似的流行病学研究数据、发病机制、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方法,并且IBD能够增加患者患食物过敏的几率。本文在阐述食物过敏与IBD发病率和临床症状相似性的基础上,重点讨论食物过敏与IBD的发病机制以及影响两种疾病发生的关联因素,最后概述针对IBD患者未来缓解以及避免食物过敏的方法和应对策略。通过了解食物过敏与IBD的关联性,可为认知IBD患者发生食物过敏的风险因素提供科学依据,并为预防及治疗IBD患者发生食物过敏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科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炎症性肠道疾病 肠道黏膜免疫 环境因素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肺部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段玉珊 刘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0,共4页
自噬(autophagy)是细胞生物的一种基本特征,具有独特的调控通路,它可以选择性地降解特定的蛋白质、细胞器以及入侵的细菌。一般认为在病理生理状态下,自噬是一种细胞的保护性反应。近期研究发现在某些代谢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病变、感染... 自噬(autophagy)是细胞生物的一种基本特征,具有独特的调控通路,它可以选择性地降解特定的蛋白质、细胞器以及入侵的细菌。一般认为在病理生理状态下,自噬是一种细胞的保护性反应。近期研究发现在某些代谢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病变、感染及免疫等疾病中自噬却发挥不同作用,在某些疾病中,抑制自噬会导致疾病加重,而某些疾病则反之,自噬的激活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那么自噬在肺部炎症疾病中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呢?本文就自噬在肺部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肺部炎症性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哮喘 免疫性肺炎 肺结核 肺癌 急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s信号通路和TLRs的Cross-talk在炎症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蒋孙班 康思思 +2 位作者 赵利娜 王朝 蒋丽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25-831,共7页
Toll样受体(TLRs)是一种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PRR),主要通过2条信号通路向下游传递信号以发挥免疫学效应。经过下游分子诱导的TLR通过和其他PRR(包括其他TLRs)、免疫分子和蛋白酶类的交叉作用,即Cross-talk,与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Toll样受体(TLRs)是一种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PRR),主要通过2条信号通路向下游传递信号以发挥免疫学效应。经过下游分子诱导的TLR通过和其他PRR(包括其他TLRs)、免疫分子和蛋白酶类的交叉作用,即Cross-talk,与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TLR信号通路包括MyD88依赖信号通路和MyD88非依赖性信号通路(TRIF通路),其下游的信号分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TRAF3)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在引导信号传导方向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LRs信号通路能完全激活炎症,而TLRs的Cross-talk参与各种炎症性疾病的预后和转归。TLRs的Cross-talk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肺损伤和脓毒症等炎症性疾病的发生过程中通过增加细胞因子的分泌、激活蛋白酶使免疫细胞过度活化和增强免疫细胞的趋化作用加速相关疾病进程,甚至在炎症末期因机体免疫分子及免疫细胞消耗过度而引发免疫抑制,这阻碍了机体免疫稳态的维持。现对炎症性疾病进程中组织和细胞中TLRs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变化及其Cross-talk作用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深入了解TLRs的Cross-talk在炎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为治疗炎症性疾病提供新的策略和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CROSS-TALK 炎症性疾病 信号分子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炎症性疾病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丹 姜一弘 +4 位作者 王定川 王微 陈旭 王涛 林志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52-756,共5页
自身炎症性疾病(AID)具有反复发热的共性,能够产生过量高反应性固有免疫细胞,引起全身或器官特异性的炎症。AID的主要诱因来自骨髓的固有免疫细胞过度产生大量炎症因子,但其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不仅已发现的遗传因素参与调控AID,表... 自身炎症性疾病(AID)具有反复发热的共性,能够产生过量高反应性固有免疫细胞,引起全身或器官特异性的炎症。AID的主要诱因来自骨髓的固有免疫细胞过度产生大量炎症因子,但其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不仅已发现的遗传因素参与调控AID,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包括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调控、染色质重塑)也参与调节疾病的发生。我们主要总结了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在AID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炎症性疾病 表观遗传 固有免疫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AIP3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娜 王健健 +1 位作者 张帅 王丽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78-1281,共4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是人体对自身细胞或自身成分所发生免疫应答而导致的疾病状态。正常情况下,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细胞成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不发生免疫应答。当这种自身免疫耐受状态被打破时,机体对自身细...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是人体对自身细胞或自身成分所发生免疫应答而导致的疾病状态。正常情况下,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细胞成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不发生免疫应答。当这种自身免疫耐受状态被打破时,机体对自身细胞或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机体的免疫系统持续不断地对其进行免疫攻击,最终造成细胞破坏或组织损伤。对于启动自身免疫性原因目前仍不明确,但研究发现遗传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个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疾病 TNFAIP3 免疫应答 免疫耐受 免疫攻击 基因多态性 遗传背景 组织损伤 细胞介导 自身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炎症免疫机制 被引量:30
12
作者 冯娟 王宪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3期10-17,共8页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在中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已经排在各种疾病之首.有研究者预测,到2020 年,全球范围内由于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数有可能达到总死亡数的36%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在中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已经排在各种疾病之首.有研究者预测,到2020 年,全球范围内由于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数有可能达到总死亡数的36%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持续生长将显著减少或堵塞动脉的血流,斑块也易于变脆及发生破裂,从而诱导血栓的形成及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多种因素可造成自发性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损伤,如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和吸烟等.然而,这些已经建立的危险因素并不能解释全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仍然存在其他的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子 慢性炎症性疾病 MCP 动脉硬化 Hcy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EPCS 心血管疾病 炎症免疫 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御素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地位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联 周成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61-1164,共4页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防御素 炎症性肠道疾病 慢性非特异性肠炎 感染性肠炎 自身免疫 溃疡性结肠炎 年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研究热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琪 卢美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3-217,共5页
由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和浙江省免疫学会主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承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院等协办的首届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儿童过敏免疫风湿病分会学术会议暨钱江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国际会议于2018年4... 由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和浙江省免疫学会主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承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院等协办的首届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儿童过敏免疫风湿病分会学术会议暨钱江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国际会议于2018年4月20至23日在杭州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自身免疫疾病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自身炎症性疾病 Ⅰ型干扰素病 儿童 生物制品 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失调与炎症性肠病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献词 吴正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4期2933-2934,共2页
关键词 细胞凋亡失调 炎症性肠病 自身免疫功能紊乱 自身免疫疾病 中性粒细胞凋亡 溃疡性结肠炎 发病机制 上皮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刺致肛周脓肿诱发炎症性肠病性关节炎1例
16
作者 王善超 赵昂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炎症性肠病(1nflammatorf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溃疡件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痫(Crohn’Sdisease,CD)。掂统计大约有15%UC及3l%CD患荇仔在肠外表现,如肝胆病变、骨天节病变、口腔溃疡、皮肤搠僻、眼... 炎症性肠病(1nflammatorf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溃疡件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痫(Crohn’Sdisease,CD)。掂统计大约有15%UC及3l%CD患荇仔在肠外表现,如肝胆病变、骨天节病变、口腔溃疡、皮肤搠僻、眼病变及内分泌系统等多系统病变。其l}1骨关节病较常见,是一组血清反应阴性、具有共同特征的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包括外瑚反脚性关节炎、骶骼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其他风湿病合行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性关节炎 肛周脓肿 免疫相关性疾病 诱发 鱼刺 溃疡件结肠炎 强直性脊柱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分类:基于临床表现和肌炎特异性抗体 被引量:6
17
作者 郑松塬 陈世贤 +4 位作者 吴利生 赵迪 陈飞龙 朱俊卿 李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29-1035,共7页
目的应用聚类方法探讨基于临床表现和肌炎特异性抗体的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IM)的疾病分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9年期间就诊于南方医院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IIM患者,收集血清肌酸激酶(CK)、间质性肺炎(ILD)、合并肿瘤、肌炎特异性抗... 目的应用聚类方法探讨基于临床表现和肌炎特异性抗体的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IM)的疾病分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9年期间就诊于南方医院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IIM患者,收集血清肌酸激酶(CK)、间质性肺炎(ILD)、合并肿瘤、肌炎特异性抗体等临床资料,通过二阶聚类法进行疾病分类,并分析不同聚类组的临床特征。结果共71例IIM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多发性肌炎(PM)30例(42.3%),经典皮肌炎(DM)20例(28.2%),无肌病皮肌炎(CADM)16例(22.5%),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IMNM)5例(7.0%);二阶聚类将IIM分为3类;第1类患者典型临床特征为皮疹、抗MDA5抗体阳性和低蛋白血症(P<0.05),CK正常或略高,主要对应CADM[占15例(51.7%)];第2类患者CK值及抗SRP抗体阳性率显著较高(P<0.001),对应IMNM[占4例(57.1%)];第3类主要为PM患者,以抗合成酶抗体阳性为主要特点(P=0.022),与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ASS)密切相关[占17例(48.6%)]。结论本研究基于临床和血清学特征(特别是肌炎特异性抗体)的聚类分析表明IIM可分为3个亚组,其中ASS是具有独特临床特征的IIM疾病亚群,研究提供了新的IIM分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 无肌病皮肌炎 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 肌炎特异性抗体 二阶聚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二甲酯在人体自身免疫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庆 王星童 +1 位作者 罗鹏飞 夏照帆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18-1722,共5页
1前言富马酸二甲酯(Dimethyl fumarate,DMF)是一类将富马酸酯化后再利用甲醇重结晶得到的酯化物,用途十分广泛。在食品领域,其被用作食品抑菌剂,用于食品的防腐和保鲜[1]。20世纪50年代DMF开始应用于临床银屑病的治疗,随着银屑病免疫... 1前言富马酸二甲酯(Dimethyl fumarate,DMF)是一类将富马酸酯化后再利用甲醇重结晶得到的酯化物,用途十分广泛。在食品领域,其被用作食品抑菌剂,用于食品的防腐和保鲜[1]。20世纪50年代DMF开始应用于临床银屑病的治疗,随着银屑病免疫致病机制逐渐被揭示,DMF的免疫调节作用也被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二甲酯 自身免疫疾病 银屑病 多发性硬化 免疫相关性疾病 免疫调节作用 FUMARATE 炎症性肠病 抑菌剂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肠道菌群互作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盼茹 郭玺 +5 位作者 唐乙朝 王海丹 郭云柯 殷爱玲 李永明 周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93-700,共8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大类以自身耐受破坏、免疫细胞异常激活、自身抗体产生和大量炎症因子释放,进而产生多系统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肠道菌群与宿主健康息息相关,菌群生态失调已被确认与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有关,包括类风...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大类以自身耐受破坏、免疫细胞异常激活、自身抗体产生和大量炎症因子释放,进而产生多系统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肠道菌群与宿主健康息息相关,菌群生态失调已被确认与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有关,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中药能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二者之间有紧密联系,研究发现,中药可通过重塑肠道微生态结构而发挥治疗作用。该文针对肠道菌群如何影响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结合中药对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研究,针对中药调节肠道菌群与其发挥疾病防治效果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中药的临床应用及药理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 炎症性肠病 中药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并脊髓损害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剑平 方燕南 +1 位作者 王雪晶 黄如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2-472,共1页
急性或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AIDP或CID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脱髓鞘疾病,为探讨其相关变异类型的临床特点及规律,对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3月间诊断为AIDP或CIDP的临床病案进行回顾性研究,从132例中发现14例患者... 急性或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AIDP或CID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脱髓鞘疾病,为探讨其相关变异类型的临床特点及规律,对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3月间诊断为AIDP或CIDP的临床病案进行回顾性研究,从132例中发现14例患者同时累及脊髓损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临床特点 脊髓损害 脱髓鞘疾病 周围神经 免疫介导 变异类型 临床病案 CIDP AI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