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扩张症:一种新炎症类型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石磊 夏茸 +2 位作者 王丹 李芳伟 魏海东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22-1028,共7页
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气管扩张症)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中性粒细胞历来被认为在支气管扩张气道炎症中占主导地位,但近年研究显示,20%~30%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痰液和血液样本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或百分比增加(痰嗜酸性粒细胞... 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气管扩张症)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中性粒细胞历来被认为在支气管扩张气道炎症中占主导地位,但近年研究显示,20%~30%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痰液和血液样本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或百分比增加(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3%或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300/μl),被称为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扩张症(EB)。基于这一新的炎症类型,有学者呼吁将支气管扩张症作为“炎症性疾病”而非“感染性疾病”进行治疗。本文综述EB的发现及其病理生理学基础、临床特征与治疗,旨在促进对这一疾病的理解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酸性粒细胞支气管扩张 酸性粒细胞计数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艳 何琦 +8 位作者 黄晓军 江浩 杨申淼 路瑾 秦亚溱 师岩 党辉 邱镜滢 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54-457,共4页
为探讨染色体异常克隆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及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涉及的染色体异常,收集了65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者的骨髓标本,培养24小时,采用G显带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65例中9例拟诊为急性髓细胞性... 为探讨染色体异常克隆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及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涉及的染色体异常,收集了65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者的骨髓标本,培养24小时,采用G显带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65例中9例拟诊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M4Eo检出特异性的染色体异常inv(16),而其余的56例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待诊的患者中5例检出染色体异常克隆,检出率为8.9%。根据临床、血液学资料并结合染色体检出结果,5例患者最后分别被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急性髓系白血病-M4Eo。检出的染色体异常克隆分别为+14、t(5;12)(q31;p13)、t(8;9)(p11;q32)、t(9;22)(q34;q11)和inv(16)(p13q22)。结论: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中,染色体的检测是判定克隆性和诊断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重要手段,应作为常规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酸性粒细胞增多 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染色体异常 细胞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在尿源性脓毒血症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何君伟 曹家栋 +4 位作者 王树声 翁湘涛 古炽明 李源 甘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45-1448,共4页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尿源性脓毒血症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泌尿外科2013年3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99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EOS比例=0组、EOS比例>0组与降钙素原(PCT)≥2 ng/m ...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尿源性脓毒血症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泌尿外科2013年3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99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EOS比例=0组、EOS比例>0组与降钙素原(PCT)≥2 ng/m L、降钙素原<2 ng/m L组,比较两组间PCT与EOS比例等指标的差异;99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同时与同期确诊的未发生脓毒血症的100例泌尿道感染患者比较EOS比例等指标的差异。结果:86.9%(86/99)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出现EOS比例明显下降,治疗2 d、治疗4 d后、出院前EOS比例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EOS比例=0组PCT定量明显高于EOS比例>0组,治疗前PCT≥2 ng/m L组患者的EOS比例较PCT<2 ng/m L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源性脓毒血症组的EOS比例显著低于未发生脓毒血症的泌尿道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EOS比例可评估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严重程度,监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病情进展,评估感染控制情况。相比PCT检测,EOS检测医疗成本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源脓毒血 酸性粒细胞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并发Waldenstrm巨球蛋白血症 被引量:1
4
作者 柳萍 葛峥 +8 位作者 仇红霞 尤东山 张建富 张智弘 乔纯 吴雨洁 仇海荣 张苏江 李建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95-398,共4页
首次报告1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hypereosinophilic dermatitis,HED)并发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s macroglobulinemia,WM)。患者男,74岁。皮肤科检查:皮损为红斑、丘疹、斑块、皮肤浸润肥厚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 首次报告1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hypereosinophilic dermatitis,HED)并发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s macroglobulinemia,WM)。患者男,74岁。皮肤科检查:皮损为红斑、丘疹、斑块、皮肤浸润肥厚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剧烈瘙痒。HED诊断依据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4.53x10^9/L(正常值≤0.5×10~9/L),皮损活检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WM诊断依据为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M增高、骨髓中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浸润及流式细胞分析示特征性免疫表型等。经联合化疗后,血清IgM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下降及骨髓、皮肤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消失相伴随,提示HED和WM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粒细胞增多皮炎:酸性细胞增多综合征 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变异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基础与临床 被引量:3
5
作者 龚若兰 陈同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03-707,共5页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疾病是一组异质性疾病,表现为血液以及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持续性增多,并因嗜酸性粒细胞增殖所产生的炎症物质而造成微环境的改变和慢性不可逆的器官损害。世界卫生组织根据有无器官受累,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疾病分...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疾病是一组异质性疾病,表现为血液以及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持续性增多,并因嗜酸性粒细胞增殖所产生的炎症物质而造成微环境的改变和慢性不可逆的器官损害。世界卫生组织根据有无器官受累,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疾病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HE)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除家族性HE外,又分为继发性(反应性)、原发性(克隆性)和特发性HE。而淋巴细胞变异型HE是继发性HE的一种特殊类型。随着对淋巴细胞变异型HE发生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其诊断逐渐明确,并且一些靶向治疗药物如抗IL-5单克隆抗体Mepolizumab、抗CD 52单克隆抗体Alemtuzumab也相继出现。文章综述淋巴细胞变异型HE的基础与临床现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变异型酸性粒细胞增多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PDGFRB重排髓系肿瘤继发性间质性肺炎1例
6
作者 刘贵钱 欧阳若芸 +3 位作者 陈平 刘婷 周莉 沈冲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5-348,共4页
1例伴PDGFRB重排髓系肿瘤继发性间质性肺炎的66岁男性患者以干咳、活动后气促起病;2年前肺部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示肺间质性病变,未查找到明确病因,诊断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此次住院期间HRCT提示肺间... 1例伴PDGFRB重排髓系肿瘤继发性间质性肺炎的66岁男性患者以干咳、活动后气促起病;2年前肺部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示肺间质性病变,未查找到明确病因,诊断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此次住院期间HRCT提示肺间质性病变较前明显进展,且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骨髓融合基因检测ETV6-PDGFRB阳性,确诊为PDGFRB重排髓系肿瘤继发性间质性肺炎。PDGFRB重排髓系肿瘤是一种较罕见的血液系统肿瘤,以髓系增生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增多、PDGFRB基因重排为主要特征,多为男性,常有脾肿大,少数有肝、皮肤、心以及其他器官组织损害。对本病的治疗目前首选酪氨酸激酶抑制药伊马替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肿瘤 PDGFRB基因 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症 间质肺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