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中下游地区凤眼蓝的克隆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
1
作者 符丽妹 樊香绒 +3 位作者 朱红艳 王武超 徐艳琴 陈媛媛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6-773,共8页
水流在水生入侵植物的传播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凤眼蓝(Eichhornia crassipes(Mart.)Solms)是我国危害极大的水生入侵植物。本研究基于AFLP标记,对长江中下游14个凤眼蓝种群(共399个植株)进行了克隆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以探究水流对... 水流在水生入侵植物的传播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凤眼蓝(Eichhornia crassipes(Mart.)Solms)是我国危害极大的水生入侵植物。本研究基于AFLP标记,对长江中下游14个凤眼蓝种群(共399个植株)进行了克隆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以探究水流对凤眼蓝扩散的影响。结果显示,利用4对AFLP引物,共检测到186个位点,其中56个为多态性位点(占30.11%)。该区域凤眼蓝种群的克隆多样性(D=0.273)和遗传多样性(I=0.011,HE=0.017)均很低,是由于优势的克隆生长而导致。种群间遗传分化很小(GST=0.019);同时AMOVA分析结果表明,1.84%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种群间,98.16%来自于种群内部,且14个种群间存在1个共有基因型,说明水流是长江流域凤眼蓝传播的主要媒介。因而,控制水流将极大促进该物种的有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眼蓝 克隆多样性 克隆结构 遗传多样性 长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纳香野生种群克隆多样性及克隆结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庞玉新 王文全 +2 位作者 张影波 莫廷辉 袁媛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9-214,共6页
艾纳香是具有克隆生长习性的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其广布于中国南部,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艾纳香资源,本文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4个野生艾纳香种群进行了克隆结构和克隆多样性(单克隆种群或多克隆种群)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 艾纳香是具有克隆生长习性的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其广布于中国南部,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艾纳香资源,本文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4个野生艾纳香种群进行了克隆结构和克隆多样性(单克隆种群或多克隆种群)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10对10bp随机引物共检测到70条谱带,其中多态带为60条,占85.71%,检测到64个基因型,且全部为局限基因型;(2)与Ellstrand & Roose(1987)总结的克隆多样性平均值(PD=0.17,D=0.62)相比艾纳香的种群克隆多样性水平稍高,Simpson指数平均为0.973,基因型比率PD平均为0.800;(3)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分析表明,4个艾纳香野生种群被分成两组,一组是海南的所有种群,另外一组是云南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纳香 克隆植物 克隆多样性 克隆结构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额尔齐斯河水系银鲫克隆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风波 周莉 桂建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3-368,共6页
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由于其独特的遗传背景和繁殖方式而成为研究进化遗传学和选择育种的一个独特的模式生物。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新疆额尔齐斯河水系银鲫群体的多样性状况一直知之甚少。为了更好地了解额尔齐斯河水系... 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由于其独特的遗传背景和繁殖方式而成为研究进化遗传学和选择育种的一个独特的模式生物。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新疆额尔齐斯河水系银鲫群体的多样性状况一直知之甚少。为了更好地了解额尔齐斯河水系银鲫群体的克隆多样性状况,本研究中,我们采集了来自新疆额尔齐斯河水系的4个鲫鱼群体。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血细胞样品,结果证实这些鲫鱼均为三倍体银鲫。通过血清转铁蛋白电泳表型分析,我们从这些银鲫群体中鉴定出总共8个不同的克隆。在这些鉴定的克隆中,有4个克隆(克隆A、J、M和S)同于以前鉴定的克隆,而另外的4个克隆是新发现的。克隆A和M分布最广,出现在所调查的4个群体中;克隆J出现在2个不同的群体中;其余的5个克隆中每个克隆均为单个群体所拥有。不同克隆在群体中的这种分布谱式可能反映了银鲫的各个克隆可在不同水体之间迁移以及同一克隆在不同水体中生存能力存在有差异。在取样的银鲫群体中,发现有一个群体的克隆多样性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个群体,而这后3个群体的克隆多样性水平是与已报道过的银鲫群体相似的。这一结果可能暗示着修建水利工程和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本研究所揭示的克隆多样性将有助于进化遗传学和选择育种研究。同时,也反映了保护额尔齐斯河水系银鲫克隆多样性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鲫 克隆 克隆多样性 转铁蛋白 流式细胞术 三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函数优化的改进免疫克隆多样性算法 被引量:14
4
作者 莫宏伟 金鸿章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6-79,共4页
免疫系统具有许多可以用于解决工程和科学问题的特性,人工免疫系统是基于免疫系统特性而发展的新兴智能系统.针对免疫算法的多样性,利用免疫系统克隆选择和克隆抑制机制,提出一种用于函数优化的改进免疫克隆多样性算法,以达到简化复杂... 免疫系统具有许多可以用于解决工程和科学问题的特性,人工免疫系统是基于免疫系统特性而发展的新兴智能系统.针对免疫算法的多样性,利用免疫系统克隆选择和克隆抑制机制,提出一种用于函数优化的改进免疫克隆多样性算法,以达到简化复杂系统函数算法的目的.多样性算法是一种基于免疫系统抗体多样性机制而开发的免疫算法,这里给出了改进的算法步骤,指出改进算法与原算法的主要区别以及所依据的免疫系统原理;文章还对算法的复杂性进行了分析,证明了改进免疫系统克隆多样性算法可以利用相对小的候选解群体解决复杂函数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系统 人工免疫系统 函数优化 改进免疫克隆多样性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植物剑叶金鸡菊种群遗传多样性及克隆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曾建军 王宁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22-2327,共6页
克隆生长不可避免会增加同株异花授粉几率,从而影响有性适合度。探析精确尺度下种群遗传多样性和克隆多样性,有助于揭示克隆生长植物有性繁殖成功机制。剑叶金鸡菊(Coreopsis lanceolata)是菊科金鸡菊属多年生草本入侵克隆植物,文章采用... 克隆生长不可避免会增加同株异花授粉几率,从而影响有性适合度。探析精确尺度下种群遗传多样性和克隆多样性,有助于揭示克隆生长植物有性繁殖成功机制。剑叶金鸡菊(Coreopsis lanceolata)是菊科金鸡菊属多年生草本入侵克隆植物,文章采用AFLP分子标记方法,在精确尺度下比较分析了江西庐山高海拔公路旁绿化带、高海拔干扰小荒地和低海拔干扰小荒地3个剑叶金鸡菊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克隆多样性和结实率,并探讨了克隆生长对其专性异交交配系统繁殖成功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不同干扰生境的剑叶金鸡菊种群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钧较高,最低为庐山植物园种群(LBG) 89.74%,最高石门涧种群(SMJ)可达95.13%。3个种群等位基因有效值(N_e)、Nei's多样性(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平均值分别为1.54、0.32和0.48。(2)剑叶金鸡菊种群的克隆多样性较高。3个种群基因型多样性(G/N)、Simpson多样性指数(D)和基因型均匀度(E)平均值分别为0.77、0.95和0.66。(3)种群结实率在64.97%—70.93%之间。研究结果表明有性繁殖能力强和多次引入是该克隆植物保持种群高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原因,遗传多样性高同时也提高了有性繁殖适合度,促进了有性繁殖成功。较高的种群克隆多样性降低了剑叶金鸡菊同株异花授粉几率,是其专性异交交配系统有性繁殖成功的重要策略。研究结果为揭示剑叶金鸡菊入侵生态学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叶金鸡菊 遗传多样性 克隆多样性 有性繁殖 入侵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兰湖微齿眼子菜种群克隆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夏立群 李建强 李伟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88-91,共4页
关键词 微齿眼子菜 水生植物种群 克隆多样性 RAPD 木兰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慈姑克隆多样性与居群分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锦华 汪小凡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4-198,共5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等位酶分析方法,测定了小慈姑4个自然居群的克隆多样性,结果表明小慈姑克隆多样性水平较高。在种群水平上的克隆大小(Ne)为1.670 3,基因型比率(PD)为0.598 7,克隆的基因型多样性Simpson指数(D)为0.990 1,克隆...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等位酶分析方法,测定了小慈姑4个自然居群的克隆多样性,结果表明小慈姑克隆多样性水平较高。在种群水平上的克隆大小(Ne)为1.670 3,基因型比率(PD)为0.598 7,克隆的基因型多样性Simpson指数(D)为0.990 1,克隆的基因型分布均匀性Fager指数(E)为0.781 1。不同居群之间在多态性位点的数目、分布以及等位基因的表现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并且居群间的遗传分化与地理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慈姑 居群 种群 克隆多样性 等位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狗牙根小尺度克隆多样性及空间遗传结构研究
8
作者 苟甜甜 马艳娜 +2 位作者 吉轶楠 臧国长 郑轶琦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88,共8页
为探讨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克隆结构的形成机制与生境异质性和干扰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9对SSR引物研究了3个不同生境狗牙根的克隆多样性及空间遗传结构,结果表明:供试狗牙根存在较高水平的克隆多样性,其中样方b最高(PD=0.5,D=0.95,... 为探讨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克隆结构的形成机制与生境异质性和干扰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9对SSR引物研究了3个不同生境狗牙根的克隆多样性及空间遗传结构,结果表明:供试狗牙根存在较高水平的克隆多样性,其中样方b最高(PD=0.5,D=0.95,E=0.89),样方a次之(PD=0.41,D=0.92,E=0.87),样方c最低(PD=0.16,D=0.25,E=0.00)。3个样方共鉴别出46个基株。样方a的基株数为17,样方b为22,样方c为7。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狗牙根在20 cm和50 cm处存在显著的空间遗传结构。样方b,c的狗牙根存在高水平的空间遗传结构,样方a空间遗传结构较弱。混交度表明,由于不同的基因型相互混杂,样方a,b的克隆生长是游击型的生长策略,而样方c不同基因型之间混杂程度低,边缘明显,属于密集型的生长策略。狗牙根的克隆多样性和空间遗传结构与繁殖体散播方式、异质性生境以及人为干扰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牙根 克隆多样性 SSR分子标记 空间遗传结构(SGS)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中国沙棘的克隆多样性及克隆结构
9
作者 许璐 苏雪 +5 位作者 董莉娜 张辉 陈纹 江龙龙 刘泾霞 孙坤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7-124,共8页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 markers)对青藏高原东缘中国沙棘的克隆结构、克隆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1)14条RAPD引物在8个中国沙棘居群共184个样本中平均形成55.75种条带,平均有15.13种条带在居群内表现出多态性,平均...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 markers)对青藏高原东缘中国沙棘的克隆结构、克隆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1)14条RAPD引物在8个中国沙棘居群共184个样本中平均形成55.75种条带,平均有15.13种条带在居群内表现出多态性,平均多态条带百分率为27.64%;鉴别出26种基因型,平均每基株形成3.4个分株;2)与应用DNA分子标记研究的其他克隆繁殖能力较强的植物相比,中国沙棘的克隆多样性水平偏低,Simpson’s多样性指数(D)平均值为0.85;Fager’s均匀度指数(E)平均值为0.87;3)克隆结构分析表明,中国沙棘每克隆内分株间的平均距离为1.75m,克隆繁殖的生长型主要为游击型,并且在居群内存在以某一优势基株为主的克隆分布方式;4)居群的定居时间、生境及群落结构等对中国沙棘的克隆多样性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沙棘 克隆结构 克隆多样性 RAP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丁香自然居群克隆生长格局及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亚珺 李吉宁 +1 位作者 巩檑 周坚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92,共8页
运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通过制定挖掘采样、"+"形采样及"垂直"采样3种采样方案,对贺兰山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 var.alanshanica)不同居群的克隆多样性、克隆生长格局及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克隆多样性分析... 运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通过制定挖掘采样、"+"形采样及"垂直"采样3种采样方案,对贺兰山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 var.alanshanica)不同居群的克隆多样性、克隆生长格局及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克隆多样性分析表明:挖掘采样方式采到的3个克隆系内,各自所包含的单株间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型;"垂直"采样及"+"形采样的7个居群、239个样品表现出136个不同的基因型或克隆,显示贺兰山丁香具有较高的克隆多样性(D=0.994)及基因型分布均匀性(E=0.985)。克隆生长空间格局分析表明,贺兰山丁香为密集型克隆植物。每个居群都由多克隆组成,克隆生长只发生在同一丛内,多数基株只含有1个分株,最多可达8个。物种水平上的平均克隆大小(NC)和平均基因型比例(PD)分别为1.757和0.569。对贺兰山丁香遗传多样性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居群水平和物种水平上都保持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但居群间分化程度较低(GST=0.320),表明自然居群间基因交流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丁香 ISSR 克隆多样性 生长格局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尔齐斯河流域银白杨克隆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书星 张建国 +3 位作者 段爱国 何彩云 保尔江 王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6-432,共7页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河谷的银白杨天然林分呈雌雄独立斑块状分布,为了解其成因及分布模式,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根据2种采样策略采集的银白杨样本进行了克隆结构和克隆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12对SSR引物对采自各雌雄独立斑块的...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河谷的银白杨天然林分呈雌雄独立斑块状分布,为了解其成因及分布模式,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根据2种采样策略采集的银白杨样本进行了克隆结构和克隆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12对SSR引物对采自各雌雄独立斑块的所有样本进行分析,发现所有样本单株是同1个无性系克隆,斑块内只有1个基株,即斑块居群是单克隆结构;(2)整个流域不同斑块所采集的90个样本用12对SSR引物进行扩增分析,共检测到53个基因型(克隆基株),银白杨居群克隆多样性水平较高,Simpson指数(D)平均为0.983,基因型比率PD平均为0.589。银白杨以根孽方式繁殖后代,其最初建群时由多个不同基因型克隆基株形成了较高的克隆多样性,现存植株是克隆后代或克隆后代的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白杨 克隆结构 克隆多样性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具刚毛荸荠居群遗传多样性和克隆结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波 陈媛媛 +1 位作者 李守淳 李伟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51,共7页
采用ISSR标记对鄱阳湖的2个具刚毛荸荠(Heleocharis valleculosa f.setosa)居群共12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和克隆结构进行了研究。5条ISSR引物共检测到85个位点,其中49个为多态位点,占57.65%。具刚毛荸荠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物种水平... 采用ISSR标记对鄱阳湖的2个具刚毛荸荠(Heleocharis valleculosa f.setosa)居群共12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和克隆结构进行了研究。5条ISSR引物共检测到85个位点,其中49个为多态位点,占57.65%。具刚毛荸荠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0.1545,Shannon信息指数I=0.2400),两居群间遗传分化很小。具刚毛荸荠的克隆多样性很高(D=0.9975),两居群不具有共同的基因型。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具刚毛荸荠居群内遗传变异为随机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刚毛荸荠 遗传结构 克隆多样性 克隆分化 克隆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市海穗状狐尾藻居群克隆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仇玉萍 陈国柱 肖德荣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1,共6页
穗状狐尾藻为拉市海高原湿地的优势沉水植物,采用ISSR标记对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克隆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拉市海穗状狐尾藻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H=0.155 9,I=0.239 2)和克隆多样性(D=0.917 3),3个区域的穗状狐尾藻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穗状狐尾藻为拉市海高原湿地的优势沉水植物,采用ISSR标记对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克隆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拉市海穗状狐尾藻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H=0.155 9,I=0.239 2)和克隆多样性(D=0.917 3),3个区域的穗状狐尾藻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差不大,遗传分化较小,但相互之间无共同基因型。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克隆多样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穗状狐尾藻能够在短期内成为拉市海优势植物群落的建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状狐尾藻 遗传多样性 克隆多样性 筑坝扩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白杨派植物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书星 张建国 +4 位作者 何彩云 保尔江 段爱国 曾艳飞 刘爱民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2-229,共8页
应用SSR标记技术,对新疆齐斯河流域河谷分布的白杨派树种银白杨、银灰杨和欧洲山杨天然居群的克隆结构、克隆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欧洲山杨、银白杨和银灰杨均有很强的克隆繁殖特性。欧洲山杨、银白杨居群的克隆多样... 应用SSR标记技术,对新疆齐斯河流域河谷分布的白杨派树种银白杨、银灰杨和欧洲山杨天然居群的克隆结构、克隆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欧洲山杨、银白杨和银灰杨均有很强的克隆繁殖特性。欧洲山杨、银白杨居群的克隆多样性均比较高,Simpson指数分别为0.987和0.983。与欧洲山杨相比较,银白杨居群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1.068 9和0.324 9,Nei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505 6和0.211 2。欧洲山杨和银白杨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均较高,变幅分别为0.778 1 0.954 4和0.975 1 0.994 6,反映出其超长距离的基因流特性,超强的基因流阻止了银白杨和欧洲山杨居群的遗传分化。研究发现,银白杨和欧洲山杨分别有95%和89.98%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白杨 欧洲山杨 克隆结构 克隆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秦岭箭竹克隆结构的SSR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青青 刘建军 +2 位作者 余鸽 刘伟 马亦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6496-6505,共10页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秦岭箭竹(Fargesia qinlingensis)的克隆多样性和克隆结构,以探讨小尺度范围内秦岭箭竹自然居群遗传变异的分布特征,对该种开花特性、高山地区生态环境维护和大熊猫的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秦岭箭竹(Fargesia qinlingensis)的克隆多样性和克隆结构,以探讨小尺度范围内秦岭箭竹自然居群遗传变异的分布特征,对该种开花特性、高山地区生态环境维护和大熊猫的保护提供重要依据。结果表明7对SSR引物共扩增出7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77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7.47%。秦岭箭竹的142个分株共形成107个克隆,最大克隆可达5 m。克隆多样性略高于其他克隆植物的平均值(D=0.62,G/N=0.17,E=0.68),基因型比率(G/N)、Simpson指数(D)、平均克隆大小(N/G)和Fager均匀性指数(E)分别为0.7535、0.9680、1.3271和0.5109。克隆空间结构分析表明秦岭箭竹的克隆构型为密集型,各克隆呈镶嵌性分布,同一克隆的分株排列紧密。克隆聚类分析表明各克隆之间聚类不明显,总体上来自同一样地的克隆被聚为一类。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在空间距离为36 m范围内,分株比基株有更显著的空间遗传结构,空间自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分别为0.084—0.626和0.024—0.288,说明克隆繁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空间遗传结构的范围。样地内秦岭箭竹个体在空间距离小于44 m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空间结构,特别是在4 m处表现出最大的空间自相关系数(r=0.626),表明空间距离相距4 m内的个体最有可能属于同一克隆,4 m比5 m更能表现出清晰的克隆结构,X-轴截距为52.280,代表了秦岭箭竹不规则克隆的平均最小长度。秦岭箭竹的克隆多样性和克隆结构与初始苗补充、花粉散播方式和微环境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箭竹 克隆多样性 克隆结构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巴山木竹种群克隆结构 被引量:4
16
作者 余鸽 龙凤来 +4 位作者 刘建军 马青青 康永祥 黄建 曹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4743-4753,共11页
很多竹类植物是典型的克隆植物,也是大熊猫的食物。研究典型竹子种群克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对竹林的生产和抚育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为预测该竹林群落的演替趋势和大熊猫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利用SSR标记研究不同年龄A(7龄)、B(>30龄)... 很多竹类植物是典型的克隆植物,也是大熊猫的食物。研究典型竹子种群克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对竹林的生产和抚育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为预测该竹林群落的演替趋势和大熊猫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利用SSR标记研究不同年龄A(7龄)、B(>30龄)和C(>60龄)巴山木竹种群的克隆结构和多样性,探讨小尺度范围内不同年龄巴山木竹种群的克隆结构及斑块的建立和发展。8对SSR引物共扩增出了118个位点,3个种群样地的256个样本共检测到了49个克隆(基因型),A、B和C种群分别检测出31、10个和8个克隆。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巴山木竹克隆面积增加,克隆数量减少;A和B样地各克隆分布格局为团块状,而C样地克隆既有团块状又有离散状。这一结果显示出在幼苗定居的初期,基株可能以短距离的克隆延伸为主从而呈现出团块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克隆面积不断扩大,当复轴混生型的巴山木竹克隆受到强大的压迫时,基株可能会进行较多的单轴和长距离克隆延伸,呈现出离散状。Mantel检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都支持3个样地在小尺度范围内存在明显的克隆空间遗传结构。3个样地在10 m等级下显著的正相关空间遗传结构距离为3.1、28、48 m,X-轴截距为9.051、30.698和50.536,空间自相关系数的范围分别为0.1—0.167、0.008—0.703和0.006—0.735。由此可推断,随着年龄的增长,巴山木竹克隆斑块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同一克隆的分株数量增加,在均匀取样情况下,正相关空间遗传结构距离范围内取到具有相同基因型的可能性越大。A、B和C 3样地的基因型比率(G/N)为1、0.14和0.055,Simpson多样性指数(D)分别为1、0.876和0.744。这说明巴山木竹幼苗期基因型比例远远高于成年的竹林,随着年龄的增长巴山木竹克隆多样性虽有所降低,但由于有性繁殖的作用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多样性。聚类和主坐标分析均表明总体上各样地的克隆被聚为一类,但不同样地少数克隆的基因型有重叠和聚集,可推断出不同巴山木竹种群之间可能存在着基因流动和近似的克隆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山木竹 克隆结构 克隆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匍匐茎草本植物蛇莓小尺度克隆结构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钧敏 金则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540-3548,共9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比较分析了3个斑块匍匐茎草本植物蛇莓的遗传多样性、克隆多样性和克隆结构,探讨蛇莓克隆结构的形成机制及与环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蛇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37.93%,Shannon信息指数I为0.2402,Nei指...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比较分析了3个斑块匍匐茎草本植物蛇莓的遗传多样性、克隆多样性和克隆结构,探讨蛇莓克隆结构的形成机制及与环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蛇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37.93%,Shannon信息指数I为0.2402,Nei指数h为0.1677;蛇莓的克隆多样性与其它克隆植物较为接近,基因型比率G/N=0.2013,Simpson多样性指数D为0.6396,基因型分布的均匀度E为0.5862;蛇莓的遗传变异大部分存在于斑块间,基因流较小,仅为0.1019。3个斑块蛇莓的遗传多样性以临海斑块(LH)最高(P=10.34%,I=0.0513,h=0.0344),安吉斑块(AJ)次之(P=10.34%,I=0.0443,h=0.027),而天台斑块(TT)最低(P=5.17%,I=0.0325,h=0.0227)。基株数目、基因型比率、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基因型分布的均匀度均表明克隆多样性以LH斑块最大(G=12,G/N=0.3077,D=0.8677,E=0.8380),AJ斑块次之(G=9,G/N=0.1800,D=0.5870,E=0.4753),TT斑块最低(G=5,G/N=0.1163,D=0.4642,E=0.4453)。3个斑块中均存在优势克隆,但优势克隆的大小在3个斑块中均不相同,以LH斑块最小,AJ斑块次之,TT斑块最大。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LH斑块在20cm和40cm时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其X轴截矩为49.959;AJ斑块仅在20cm时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其X轴截矩为63.333;TT斑块在20cm、30cm、40cm和70cm时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其X-轴截矩高达90.512。这表明3个不同斑块内蛇莓基因型的空间分布距离不同,TT斑块最大,AJ斑块最小;克隆所能到达的距离也不同,TT斑块最大,LH斑块最小。3个不同斑块蛇莓的遗传多样性、克隆多样性与克隆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蛇莓的遗传多样性与克隆多样性与蛇莓较强的克隆繁殖能力和较低的种子萌发率有关。蛇莓的遗传结构、克隆结构及克隆的空间分布格局与不同斑块所处生境的生态因子及其它因素(如干扰、演替和突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莓 克隆多样性 克隆结构 I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细菌类克隆群落及其结构的生态学特征 被引量:38
18
作者 夏北成 Zhou J Tiedje J M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74-578,共5页
以 1 6S r DNA分析方法为基础 ,获得来自不同土壤环境的细菌克隆群落 ( Cloning community) ,并分析了这些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在不同土壤环境中 ,细菌种类非常丰富 ,但其多样性将受到植被、土壤水分或土壤层次等因子的影响。表层土... 以 1 6S r DNA分析方法为基础 ,获得来自不同土壤环境的细菌克隆群落 ( Cloning community) ,并分析了这些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在不同土壤环境中 ,细菌种类非常丰富 ,但其多样性将受到植被、土壤水分或土壤层次等因子的影响。表层土壤环境中细菌种类最丰富 ,多样性最高 ,且基因型中无明显的优势类群。不同土壤环境间细菌群落的相似性较低 ,表明群落结构以及空间隔离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 细菌群落 克隆群落 克隆多样性 生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隆植物中的同步雌雄异熟现象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宁宇 王义飞 +5 位作者 林海晏 李肖夏 武高洁 马骅 郭菊兰 玛吉措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4-160,共7页
很多植物具有克隆生长的习性,克隆生长对植物的交配格局和长期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克隆生长通常伴随有较多的花展示,但花粉的有效散布又会受到克隆规模的限制,进而形成分株间的同株异花授粉,造成近交衰退或花粉贴现。同步雌雄异熟是雌雄... 很多植物具有克隆生长的习性,克隆生长对植物的交配格局和长期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克隆生长通常伴随有较多的花展示,但花粉的有效散布又会受到克隆规模的限制,进而形成分株间的同株异花授粉,造成近交衰退或花粉贴现。同步雌雄异熟是雌雄异熟的一种特殊形式,同时满足2个条件:1)单个花朵内为雌雄异熟;2)不同花朵间在同一时段内处于同一性别阶段。该种现象可以有效阻止分株内或分株间同株异花授粉,并可能是一种进化选择的特殊繁殖保障机制。目前其在克隆植物中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机理尚未明确。在梳理近20a来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克隆植物中的同步雌雄异熟现象为核心议题,结合克隆植物种群结构的特殊性探讨该现象对克隆植物的进化意义,并对该现象的类群分布情况、研究方法以及主要结论进行了分析,认为未来的研究应该注重4个方面:1)采用统一的同步性度量体系,并使其扩展到对雌性和雄性阶段的分别描述;2)重视目标物种交配系统的研究,尤其是自交亲和性的重要意义;3)重视克隆多样性格局对交配过程的影响,并采取恰当的方法予以量化;4)加强风媒、水媒等非生物因素传粉方式对克隆植物交配过程影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植物 同步雌雄异熟 克隆多样性 同株异花授粉 自交亲和性 交配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苇生态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20
作者 庄瑶 孙一香 +4 位作者 王中生 杨琳璐 邓自发 姚志刚 安树青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173-2181,共9页
芦苇生态幅极广,适生于多种生境类型。不同的环境选择压力如水深、盐度、养分、气候等交互影响致使芦苇个体及种群间发生不同程度的分化和变异,形成了形态、生理或遗传上互有差异、异地性的不同生态型。尽管基于芦苇表型变异以及遗传变... 芦苇生态幅极广,适生于多种生境类型。不同的环境选择压力如水深、盐度、养分、气候等交互影响致使芦苇个体及种群间发生不同程度的分化和变异,形成了形态、生理或遗传上互有差异、异地性的不同生态型。尽管基于芦苇表型变异以及遗传变异进行生态型划分的研究已开展很多,但针对芦苇生态型变异规律及其可能的形成机制的认知仍存在较多分歧。在总结近年来有关芦苇生态型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芦苇生态型变异的主要因素——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分析,以期为芦苇生态型的划分及其可能的形成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1)空间尺度的选择应成为研究者分析、划分芦苇生态型的首要定位。在较大的地理空间尺度上,高度异质性的生境导致某些性状的变异式样具有相对的不连续性,可作为不同芦苇生态型鉴别与描述的主要依据;(2)在合理的尺度定位、取样设计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的表型变异研究,及进一步基于种群水平的分子标记研究(分子指纹特征或特有等位基因),可为芦苇生态型的鉴定、划分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数据,并且可以甄别生境差异(环境响应)和遗传变异对芦苇不同生态型分化的贡献;(3)应同时进行不同生态型的特定性状与功能(株高、茎粗、生物量、生理抗逆性、水体污染物净化能力等)的定位,推动优良基因型的选育与扩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生态型 表型变异 遗传变异 克隆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