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抗体荧光素酶免疫吸附法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
作者
陈绮
马晋哲
+3 位作者
徐丽泰
黎新月
方宇婷
万成松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0-296,共7页
目的 建立基于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rimean-Congo haemorrhagic fever virus, CCHFV)糖蛋白C (Glycoprotein C, Gc)特异性抗原的荧光素酶免疫吸附法(Luciferase immunosorbent assay, LISA),用于检测CCHFV IgG抗体。方法 基于CCHFV...
目的 建立基于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rimean-Congo haemorrhagic fever virus, CCHFV)糖蛋白C (Glycoprotein C, Gc)特异性抗原的荧光素酶免疫吸附法(Luciferase immunosorbent assay, LISA),用于检测CCHFV IgG抗体。方法 基于CCHFV Gc设计3个检测抗原片段,使用分子克隆的方法与纳米荧光素酶(NanoLuc luciferase, NLuc)表达载体pNLF1-N进行连接构建3个重组质粒,通过测序验证重组质粒序列的正确性。将重组质粒分别转染至真核细胞后获得含特异性抗原与荧光素酶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验证融合蛋白的表达,建立CCHFV-LISA检测技术。对其敏感性、特异性及稳定性进行评价,并与商用CCHFV IgG抗体检测试剂盒比较。结果 表达了CCHFV Gc 3个重组抗原片段NLuc-Gc-Full、NLuc-Gc-C1和NLuc-Gc-C2,分子质量分别为80.1 kDa、62.8 kDa和53.9 kDa;其中,NLuc-Gc-C2的检测效能最佳。CCHFV-LISA的检测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100%;与商用CCHFV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具有高度一致性;重复性实验显示同批板间、板内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ISA检测CCHFV IgG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便捷等特点,可用于疫源地CCHFV血清学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为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的监测和预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Gc蛋白
荧光素酶免疫吸附试验
IGG抗体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新型治疗性抗体研制展望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欢
张怀东
+1 位作者
陈晓晖
龚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38-842,共5页
随着人们认识的增加,烈性传染性病毒不断被发现和鉴定,高致病性、高传播性的病毒往往由于变异,导致反复流行。如在非洲和阿拉伯半岛多次暴发1931年首次分离到的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RVFV)[1];1937年发现于非洲,并于1999...
随着人们认识的增加,烈性传染性病毒不断被发现和鉴定,高致病性、高传播性的病毒往往由于变异,导致反复流行。如在非洲和阿拉伯半岛多次暴发1931年首次分离到的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RVFV)[1];1937年发现于非洲,并于1999年传入美国且在多个州暴发的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2-3];1944、1956、1965年分别发现于俄国克里米亚、非洲刚果和我国新疆巴楚地区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rimean-Congo haemorrhagic fever virus,CCHFV),1967年分离出该病毒,被我国称为新疆出血热病毒(Xinjiang haemorrhagic fever virus,XHFV)[4]。1967年在德国首次发现马尔堡病毒(Marburgvirus,MARV)[5];1976年发现,随后在非洲反复暴发流行的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EBOV)[6];1998—1999年在马来西亚暴发,2001—2009年连续在印度和孟加拉国流行的尼帕病毒(Nipahvirus,NiV)[7-8];2002年底出现,2003年在我国暴发流行的SARS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9];2012年出现于沙特阿拉伯,具有高致死率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10];2013年在我国多地出现的H7N9型流感病毒[11]。自2009年以来,中国加强了急性发热性疾病的监测与管理,发现了一种不明原因的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该病由一种新型病毒引起,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简称新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sus,SFTSV)[12]。目前,上述病毒感染几乎没有特效药物和疫苗,因此,针对其研制特效药物,对于提高其防治水平、保障我国国民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新疆
出血热
病毒
抗体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刚果-克里米亚出血热抗体的快速检测
3
作者
刘伯淳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9年第17期7-7,共1页
自1993年8月至1994年4月,用间接免疫荧光(IF)和Dot—ELISA检测沙特阿拉伯Hadithahquar-antine中心3985只外观健康绵羊、山羊所采的血清样本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用感染的灭活Vero细胞悬浮液作抗原。自2%的绵羊检出CCHF...
自1993年8月至1994年4月,用间接免疫荧光(IF)和Dot—ELISA检测沙特阿拉伯Hadithahquar-antine中心3985只外观健康绵羊、山羊所采的血清样本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用感染的灭活Vero细胞悬浮液作抗原。自2%的绵羊检出CCHF病毒抗体,但未从山羊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热
抗体
克里米亚
间接免疫荧光
出血热
病毒
绵羊
沙特阿拉伯
血清样本
快速检测
刚果
VERO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03年3月国际动物疫情
被引量:
3
4
作者
高彦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3年第3期48-50,共3页
综述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 OIE) 2 0 0 3年 3月通报的国际动物疫情 ,荷兰、美国和比利时的禽流感 ,苏丹、尼日尔、塞尔维亚和黑山、丹麦新城疫 ,博茨瓦纳、叙利亚和巴拉圭的口蹄疫 ,德国和韩国的古典猪瘟 ,英国的马传染性子宫炎 ,斯洛...
综述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 OIE) 2 0 0 3年 3月通报的国际动物疫情 ,荷兰、美国和比利时的禽流感 ,苏丹、尼日尔、塞尔维亚和黑山、丹麦新城疫 ,博茨瓦纳、叙利亚和巴拉圭的口蹄疫 ,德国和韩国的古典猪瘟 ,英国的马传染性子宫炎 ,斯洛伐克的痒病 ,斯洛文尼亚的牛海绵状脑病 ,毛里塔尼亚的克里米亚 -刚果出血热 ,加拿大的沿岸单孢子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3年3月
动物疫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禽流感
口蹄疫
古典猪瘟
传染性子宫炎
牛海绵状脑病
克里米亚
-
刚果
出血热
单孢子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抗体荧光素酶免疫吸附法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
作者
陈绮
马晋哲
徐丽泰
黎新月
方宇婷
万成松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0-296,共7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8B030311063)。
文摘
目的 建立基于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rimean-Congo haemorrhagic fever virus, CCHFV)糖蛋白C (Glycoprotein C, Gc)特异性抗原的荧光素酶免疫吸附法(Luciferase immunosorbent assay, LISA),用于检测CCHFV IgG抗体。方法 基于CCHFV Gc设计3个检测抗原片段,使用分子克隆的方法与纳米荧光素酶(NanoLuc luciferase, NLuc)表达载体pNLF1-N进行连接构建3个重组质粒,通过测序验证重组质粒序列的正确性。将重组质粒分别转染至真核细胞后获得含特异性抗原与荧光素酶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验证融合蛋白的表达,建立CCHFV-LISA检测技术。对其敏感性、特异性及稳定性进行评价,并与商用CCHFV IgG抗体检测试剂盒比较。结果 表达了CCHFV Gc 3个重组抗原片段NLuc-Gc-Full、NLuc-Gc-C1和NLuc-Gc-C2,分子质量分别为80.1 kDa、62.8 kDa和53.9 kDa;其中,NLuc-Gc-C2的检测效能最佳。CCHFV-LISA的检测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100%;与商用CCHFV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具有高度一致性;重复性实验显示同批板间、板内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ISA检测CCHFV IgG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便捷等特点,可用于疫源地CCHFV血清学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为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的监测和预警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Gc蛋白
荧光素酶免疫吸附试验
IGG抗体
检测
Keywords
Crimean
-
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
Gc protein
luciferase immunosorbent assay
IgG antibody
detection
分类号
R373.3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新型治疗性抗体研制展望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欢
张怀东
陈晓晖
龚睿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出处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38-842,共5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153B42KYSB20170004)
文摘
随着人们认识的增加,烈性传染性病毒不断被发现和鉴定,高致病性、高传播性的病毒往往由于变异,导致反复流行。如在非洲和阿拉伯半岛多次暴发1931年首次分离到的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RVFV)[1];1937年发现于非洲,并于1999年传入美国且在多个州暴发的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2-3];1944、1956、1965年分别发现于俄国克里米亚、非洲刚果和我国新疆巴楚地区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rimean-Congo haemorrhagic fever virus,CCHFV),1967年分离出该病毒,被我国称为新疆出血热病毒(Xinjiang haemorrhagic fever virus,XHFV)[4]。1967年在德国首次发现马尔堡病毒(Marburgvirus,MARV)[5];1976年发现,随后在非洲反复暴发流行的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EBOV)[6];1998—1999年在马来西亚暴发,2001—2009年连续在印度和孟加拉国流行的尼帕病毒(Nipahvirus,NiV)[7-8];2002年底出现,2003年在我国暴发流行的SARS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9];2012年出现于沙特阿拉伯,具有高致死率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10];2013年在我国多地出现的H7N9型流感病毒[11]。自2009年以来,中国加强了急性发热性疾病的监测与管理,发现了一种不明原因的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该病由一种新型病毒引起,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简称新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sus,SFTSV)[12]。目前,上述病毒感染几乎没有特效药物和疫苗,因此,针对其研制特效药物,对于提高其防治水平、保障我国国民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新疆
出血热
病毒
抗体
展望
分类号
R373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刚果-克里米亚出血热抗体的快速检测
3
作者
刘伯淳
出处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9年第17期7-7,共1页
文摘
自1993年8月至1994年4月,用间接免疫荧光(IF)和Dot—ELISA检测沙特阿拉伯Hadithahquar-antine中心3985只外观健康绵羊、山羊所采的血清样本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用感染的灭活Vero细胞悬浮液作抗原。自2%的绵羊检出CCHF病毒抗体,但未从山羊检出。
关键词
出血热
抗体
克里米亚
间接免疫荧光
出血热
病毒
绵羊
沙特阿拉伯
血清样本
快速检测
刚果
VERO细胞
分类号
S852.4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3年3月国际动物疫情
被引量:
3
4
作者
高彦生
机构
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出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3年第3期48-50,共3页
文摘
综述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 OIE) 2 0 0 3年 3月通报的国际动物疫情 ,荷兰、美国和比利时的禽流感 ,苏丹、尼日尔、塞尔维亚和黑山、丹麦新城疫 ,博茨瓦纳、叙利亚和巴拉圭的口蹄疫 ,德国和韩国的古典猪瘟 ,英国的马传染性子宫炎 ,斯洛伐克的痒病 ,斯洛文尼亚的牛海绵状脑病 ,毛里塔尼亚的克里米亚 -刚果出血热 ,加拿大的沿岸单孢子虫病。
关键词
2003年3月
动物疫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禽流感
口蹄疫
古典猪瘟
传染性子宫炎
牛海绵状脑病
克里米亚
-
刚果
出血热
单孢子虫病
分类号
S851.9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抗体荧光素酶免疫吸附法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陈绮
马晋哲
徐丽泰
黎新月
方宇婷
万成松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新型治疗性抗体研制展望
刘欢
张怀东
陈晓晖
龚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刚果-克里米亚出血热抗体的快速检测
刘伯淳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2003年3月国际动物疫情
高彦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