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里普克与维特根斯坦论怀疑论悖论及其相关问题
1
作者 刘满新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7-83,共7页
在其著作《维特根斯坦论规则与私有语言》中,克里普克基于他对维特根斯坦的解读,提出了一个关于意义怀疑论悖论。本文首先展示克里普克怀疑论论证的基本想法,尝试给出对怀疑论论证的正式严格表达。然后分析其怀疑论论证的特点,即范围的... 在其著作《维特根斯坦论规则与私有语言》中,克里普克基于他对维特根斯坦的解读,提出了一个关于意义怀疑论悖论。本文首先展示克里普克怀疑论论证的基本想法,尝试给出对怀疑论论证的正式严格表达。然后分析其怀疑论论证的特点,即范围的无限定与论证的构成性。进而,本文集中检验怀疑论论证对倾向主义的反对思路。由于克里普克本人的论述较为简短,文中详细地提出反驳与再反驳,为怀疑论论证提供支持,揭示怀疑论论证的思路。在第二部分,本文尝试提出一个建议性的论证,引入意义规范性论题进而增强怀疑论论证的力量。本文最后一部分提出一种新的对维特根斯坦的解读,强调维特根斯坦"个别情况"概念,并以此对克里普克怀疑论论证进行挫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普克 怀疑论论证 维特根斯坦 倾向主义 个别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态计数逻辑ML(#)在不同框架类下的可判定性
2
作者 付小轩 赵之光 《逻辑学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86-101,共16页
在本文中,我们给出模态计数逻辑ML(#)在不同框架类下的可满足性的判定过程。我们使用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修改ML(#)相对于全部克里普克框架的可满足性的判定算法,另一种是将ML(#)的可判定性归约到基本模态逻辑。我们还证明了分次模态计... 在本文中,我们给出模态计数逻辑ML(#)在不同框架类下的可满足性的判定过程。我们使用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修改ML(#)相对于全部克里普克框架的可满足性的判定算法,另一种是将ML(#)的可判定性归约到基本模态逻辑。我们还证明了分次模态计数逻辑GML(#)相对于全部克里普克框架的可判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满足性 模态逻辑 可判定性 归约 克里普克 判定算法 框架类 判定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一种语言观和由它派生的一种新名称理论 被引量:9
3
作者 陈波 《哲学分析》 2011年第1期3-36,99,共35页
关于名称的描述论和直接指称论之间的"战争"已经持续了30多年。一种新的名称理论——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SHCD)基于下述语言观:语言是社会性的,约定俗成的和有生命的。SHCD由下面6个论题组成:(1)名称与对象的关系始于广义... 关于名称的描述论和直接指称论之间的"战争"已经持续了30多年。一种新的名称理论——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SHCD)基于下述语言观:语言是社会性的,约定俗成的和有生命的。SHCD由下面6个论题组成:(1)名称与对象的关系始于广义的初始命名仪式。(2)在关于名称的因果历史链条上,所传递的首先是并且主要是关于名称所指对象的描述性信息。(3)被一个语言共同体所认可的那些描述性信息的集合构成了名称的意义。(4)相对于认知者的实践需要,在作为名称意义的描述集合中可以排出某种优先序:某些描述比其他描述更占有中心地位。(5)名称都有所指,但名称的所指不一定都是物理个体,也包括抽象对象、虚构对象和内涵对象。(6)若考虑到说话者的意向、特定话语的背景条件以及相关的知识网络等因素,由名称的意义甚至是其一部分意义也可以确定名称的所指。SHCD简单回应了克里普克对描述论的那些批评以及其他一些逻辑疑难。SHCD与克里普克的名称理论的分歧和对立,实际上源自两者在语言观上更为根本的分歧和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的社会性、约定性和历史性 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 克里普克 认知论证 语义论证 模态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xt(S4)中Bull逻辑再探(英文)
4
作者 马明辉 《逻辑学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27-38,共12页
本文重新考察Bull在1964给出的一个结论:以纯句法方式定义的一些扩张S4的正规模态逻辑具有有穷模型性质。本文修订Bull的代数证明。对于新定义的S4的Bull公式,证明通过它们在S4基础上生成的正规模态逻辑都具有有穷模型性质。这是关于模... 本文重新考察Bull在1964给出的一个结论:以纯句法方式定义的一些扩张S4的正规模态逻辑具有有穷模型性质。本文修订Bull的代数证明。对于新定义的S4的Bull公式,证明通过它们在S4基础上生成的正规模态逻辑都具有有穷模型性质。这是关于模态逻辑的有穷模型性质的句法结论。本文还证明,相对于所有克里普克框架类而言,并非所有S4的Bull公式都具有一阶对应句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逻辑 代数证明 克里普克 性质 定义 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蒯因并不叫做蒯因(英文)
5
作者 何朝安 《逻辑学研究》 CSSCI 2019年第6期69-78,共10页
在对非元语言性谓词主义的近期辩护中,法拉诉诸两种称谓概念的区分,以期避免元语言谓词主义所遭遇的克里普克式的贫乏性诘难。本文试图表明,法拉的核心论证并不成立,因为其本身也面临某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恶性循环。为了避免克里普克式的... 在对非元语言性谓词主义的近期辩护中,法拉诉诸两种称谓概念的区分,以期避免元语言谓词主义所遭遇的克里普克式的贫乏性诘难。本文试图表明,法拉的核心论证并不成立,因为其本身也面临某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恶性循环。为了避免克里普克式的贫乏性诘难,法拉将面临某种不一致性;而反过来为了避免不一致性,法拉很可能被迫落入贫乏性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一致性 语言性 克里普克 恶性循环 元语言 蒯因 谓词 诘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二十年来的英美语言哲学
6
作者 涂纪亮 《现代哲学》 1988年第2期68-71,77,共5页
最近二十年来,西方对语言哲学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这里暂且不谈现象学、解释学、后结构主义等欧洲大陆学派对语言哲学的研究,仅仅就英美分析哲学家对语言哲学的研究而言,也可以看出他们在指称理论、真理理论、意义理论、言语行为理... 最近二十年来,西方对语言哲学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这里暂且不谈现象学、解释学、后结构主义等欧洲大陆学派对语言哲学的研究,仅仅就英美分析哲学家对语言哲学的研究而言,也可以看出他们在指称理论、真理理论、意义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等根本问题上,提出了不少新观点,值得我们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称理论 对象语言 塔尔斯基 克里普克 达米特 元语言 弗雷格 真理概念 语言哲学 语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系统Z的一些意见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清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3年第5期49-55,共7页
本刊1992年第6期刊发了张金成同志的《辩证逻辑形式化的研究》一文后,陆续收到了一些稿件,对张文展开了讨论。我们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宗旨,已在本刊第4期及本期发表了部分来稿。至此,对该文讨论暂告一段落。
关键词 命题逻辑 模态系统 逻辑系统 可能世界语义 克里普克 公理模式 形式系统 辩证逻辑 推理规则 模态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关于系统Z的一些意见”的意见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晓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3年第5期56-60,共5页
【正】 张清宇同志对张金成同志的系统Z(见[2])以及我们对系统Z的评价(见[3])从三个方面提出意见。这些意见发表在文[1]中。针对文[1],我们也从相同的三个方面给予答复。一、关于Z12在系统Z中的不独立性文[1]关于Z12在系统Z中的不独立... 【正】 张清宇同志对张金成同志的系统Z(见[2])以及我们对系统Z的评价(见[3])从三个方面提出意见。这些意见发表在文[1]中。针对文[1],我们也从相同的三个方面给予答复。一、关于Z12在系统Z中的不独立性文[1]关于Z12在系统Z中的不独立性的证明是成立的.对此我们表示欢迎。其实,我们在文[3]中关于系统Z的语义完全性的证明已经暗含着关于Z12的不独立性的证明。因为在此证明中没有用到Z12.而Z12是系统Z的一个永真式.因而对于Z12可按照此证明所给出的机械程序加以推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逻辑系统 形式系统 可能世界 辩证矛盾 永真式 克里普克 有效式 塔斯基 构造逻辑 联结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良好条件句的真理不动点理论(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文方 《逻辑学研究》 CSSCI 2013年第3期16-29,共14页
各种真理不动点理论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于:它们通常缺乏像样的条件句。本文旨在提出两种新的想法去处理这个问题。在介绍克里普克的真理不动点理论之后,本文的作者探讨了对真理不动点理论的种种反对意见,并回答了其中的一部分。然后,作者... 各种真理不动点理论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于:它们通常缺乏像样的条件句。本文旨在提出两种新的想法去处理这个问题。在介绍克里普克的真理不动点理论之后,本文的作者探讨了对真理不动点理论的种种反对意见,并回答了其中的一部分。然后,作者说明了菲尔德的真理理论,并说明该理论如何在克里普克的真理不动点理论至上增加了条件句。不过,本文的作者争论说,菲尔德的条件句仍有许多不尽理想之处。为了弥补这些缺点,作者提出了两个想法:一个是在不动点理论至上增加亚当斯条件句,另一个则是在其上增加史多内克条件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点理论 真理理论 条件句 克里普克 作者 亚当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论证 被引量:1
10
作者 苑莉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8-82,共5页
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是一位具有非凡独创性的、传奇式的哲学家。他对当代西方哲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的前后期哲学思想启迪了两个重要学派,即30年代的维也纳学派(逻辑实证主义的大本营)和50年代后... 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是一位具有非凡独创性的、传奇式的哲学家。他对当代西方哲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的前后期哲学思想启迪了两个重要学派,即30年代的维也纳学派(逻辑实证主义的大本营)和50年代后的英国日常语言哲学(牛津—剑桥学派)。但他本人并不属于前一个学派或者后一个学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私人语言论证 日常语言哲学 遵守规则 哲学研究 语言游戏 逻辑哲学 词的意义 学派 克里普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开展与推进现代逻辑的哲学应用研究——《意义、真理与可能世界》评介
11
作者 冯立荣 贾青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2期110-112,共3页
自现代逻辑创生以来,它就与现代哲学研究建立了紧密、连续的互动发展关系,正是这种"携手共进"使得这两者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都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其中,现代逻辑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获得的"可能世界语义学"就是在... 自现代逻辑创生以来,它就与现代哲学研究建立了紧密、连续的互动发展关系,正是这种"携手共进"使得这两者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都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其中,现代逻辑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获得的"可能世界语义学"就是在学界引发了巨大反响的革命性成就之一,其核心概念"可能世界"已经成为而且未来也会是逻辑与哲学界的流行话语;而作为现代逻辑与语言哲学共同关注的核心课题,真理与意义理论也与逻辑学在整个20世纪所取得的几大成就,尤其是可能世界理论进行了深入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逻辑 可能世界 流行话语 意义理论 互动发展关系 描述论 克里普克 应用研究 核心课题 意义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经验论模态词相互关系的注记
12
作者 张闵敏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3年第4期98-102,共5页
经验论模态逻辑系统含有两组关于经验推理的模态词 ,证明了该系统中复合模态词间的一系列蕴涵关系 ,并构造反模型说明了其蕴涵关系的反方向不成立 ,从而全面弄清了该系统中各种复合模态词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模态逻辑 模态词 克里普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杰克逊的描述主义(英文)
13
作者 王启义 《逻辑学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52-69,共18页
克里普克提出对描述主义的著名反驳已经40多年,直接指称理论已成为语言哲学的一个新正统。杰克逊(F rank Jackson)在论文"关于指称和描述的修正"和其他一些著述中,提出一种声称能反驳直接指称论者所有严厉批评的新版本的描述... 克里普克提出对描述主义的著名反驳已经40多年,直接指称理论已成为语言哲学的一个新正统。杰克逊(F rank Jackson)在论文"关于指称和描述的修正"和其他一些著述中,提出一种声称能反驳直接指称论者所有严厉批评的新版本的描述主义。本文旨在评价杰克逊的观点,并就其对模态论证和语义论证的反驳提出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杰克逊 主义 直接指称理论 克里普克 语言哲学 指称论 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关系量化的模态逻辑的萨奎斯特对应理论
14
作者 梁飞 赵之光 《逻辑学研究》 CSSCI 2023年第6期39-57,共19页
Lehtinen(2008)引入了新的关于模态公式的有效性概念,其中允许对所谓的“helper modalities”所对应的二元关系进行量化,并且其中的“boss modalities”类似于模态逻辑中的普通模态词,即被解释为克里普克(S.Kripke)框架中确定的二元关... Lehtinen(2008)引入了新的关于模态公式的有效性概念,其中允许对所谓的“helper modalities”所对应的二元关系进行量化,并且其中的“boss modalities”类似于模态逻辑中的普通模态词,即被解释为克里普克(S.Kripke)框架中确定的二元关系。本文研究了这一有效性概念的对应理论。针对这一有效性定义了一类萨奎斯特(Sahlqvist)公式,其中每个公式都存在其对应的一阶框架,并给出了相应的ALBARQ算法来计算该类公式的一阶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普克 模态逻辑 二元关系 模态词 奎斯特 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西方哲学的可能世界理论
15
作者 罗毅 《现代哲学》 1987年第3期68-70,共3页
可能世界理论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简单谈谈这方面情况,以利于我们对其进行批判和借鉴。1.分析哲学可能世界理论起源于弗雷格的意义理论。弗雷格在他的著名文章“论涵义与指称”中。
关键词 可能世界理论 弗雷格 语言表达式 克里普克 外延 涵义 函项 模态逻辑语义学 现代西方哲学 分析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表示的F-K系统
16
作者 梁彦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14-619,共6页
对经典知识表示系统 (多系统 )进行了扩充 ,引入一个刻划“大概知道”的模态词“F”,并建立了相应的公理系统 F- K,该公理系统除包含“F”外也包含经典模态词“K”。同时 ,基于滤子对经典 Kripke框架及模型进行了扩充 ,从而给出了“F”... 对经典知识表示系统 (多系统 )进行了扩充 ,引入一个刻划“大概知道”的模态词“F”,并建立了相应的公理系统 F- K,该公理系统除包含“F”外也包含经典模态词“K”。同时 ,基于滤子对经典 Kripke框架及模型进行了扩充 ,从而给出了“F”的语义 ,并证明了该语义下 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模态逻辑 知识表示 克里普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态语境下的指称暧昧问题及其解决
17
作者 王力钢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年第7期101-104,共4页
词项的指称在模态语境下会发生游移,蒯因称之为“指称暧昧”,具体表现为模态命题中会出现单独词项同一替换原理失效和表达式量化存在概括原则失效,并认为模态逻辑无法解决该问题,因此质疑其合法性。蒯因把指称暧昧视作无解难题,源于其... 词项的指称在模态语境下会发生游移,蒯因称之为“指称暧昧”,具体表现为模态命题中会出现单独词项同一替换原理失效和表达式量化存在概括原则失效,并认为模态逻辑无法解决该问题,因此质疑其合法性。蒯因把指称暧昧视作无解难题,源于其秉承的经典外延主义逻辑观,只要对这种逻辑观进行有限发展,引入可能世界语义学及其哲学解释,就可以准确刻画模态语境下的词项指称,从而无矛盾地解决指称暧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蒯因 克里普克 模态逻辑 指称暧昧 可能世界语义学 逻辑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西方悖论研究之进展
18
作者 沈跃春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1-8,共8页
现代悖论研究产生二十世纪初的西方,它主要是采用现代逻辑作为工具来分析和探讨悖论。如果从1901年“罗素悖论”的发现算起,那么,时至今日西方学术界对悖论的现代研究已有九十年历程。在悖论的现代研究中,国外有许多学者从不同学科和不... 现代悖论研究产生二十世纪初的西方,它主要是采用现代逻辑作为工具来分析和探讨悖论。如果从1901年“罗素悖论”的发现算起,那么,时至今日西方学术界对悖论的现代研究已有九十年历程。在悖论的现代研究中,国外有许多学者从不同学科和不同角度提出了处理悖论的方法和解决悖论的方案,本文结合于此,对现代悖论研究的进展进行探讨。一、罗素的类型论罗素是现代悖论学说史上第一个指出悖论的重要性并给予认真研究的人,也可以说他是悖论学说现代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1901年春,罗素把康托关于无最大基数的证明经过一番仔细思索之后,发现了一个悖论;1902年他向弗雷格正式提出悖论;1903年在他的《数学的原则》附录B中,提出了类型论的初步设想;1906年,他提出了三种可能解决悖论的方法,即量性限制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类型论 现代逻辑 弗雷格 不协调逻辑 克里普克 说谎者 语言层次 恶性循环原则 逻辑学家 塔尔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