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里斯托弗·马洛的传记形象与文化建构
1
作者 冯伟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74-78,共5页
近年来,克里斯托弗·马洛传记和作品中有关"暴力"、"颠覆"、"同性恋"和"无神论"等问题再度成为早期现代英国文学研究者的热门话题。与莎士比亚一样,马洛也经历了加里·泰勒所谓的"... 近年来,克里斯托弗·马洛传记和作品中有关"暴力"、"颠覆"、"同性恋"和"无神论"等问题再度成为早期现代英国文学研究者的热门话题。与莎士比亚一样,马洛也经历了加里·泰勒所谓的"重新发明"的过程,马洛"与时俱进"的传记形象同时见证了当代文化语境中价值体系与意识形态的流变。在某种意义上,英美文学评论界对于马洛生平传记的普遍关注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的传记书写,隐藏其后的是研究者对于"文艺复兴时代"的阐释与再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斯托弗·马洛 传记形象 文化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心灵的伊甸园——《多情牧童致爱人》主题探寻 被引量:1
2
作者 崔维乔 孟宪印 《滨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01-104,共4页
英国剧作家兼诗人马洛的牧歌情诗《多情牧童致爱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美的田园抒情诗之一。诗人通过牧羊人对爱人的爱慕和山川景色的赞美肯定了现实生活的珍贵和美好,表达了此时期人文主义者理想的爱情境界。透过诗中纯朴的爱情和优... 英国剧作家兼诗人马洛的牧歌情诗《多情牧童致爱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美的田园抒情诗之一。诗人通过牧羊人对爱人的爱慕和山川景色的赞美肯定了现实生活的珍贵和美好,表达了此时期人文主义者理想的爱情境界。透过诗中纯朴的爱情和优美的田园风景可以发现,诗人所要力图构建的是现实世界的伊甸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斯托弗·马洛 《多情牧童致爱人》 伊甸园 牧羊人 牧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流的明镜”——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的世俗性
3
作者 张昱 汪希 《外国语文研究》 2021年第5期47-54,共8页
马洛版《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沿袭了关于人吃禁果而堕落的主题。该剧未及描写弥尔顿式的英雄,也没有像斯宾塞那样刻写一部道德书,更未像莎士比亚那样写实地描写人世一切冷暖情仇,而是人在宇宙中能享有的一切可以享受的世俗内容。基督教... 马洛版《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沿袭了关于人吃禁果而堕落的主题。该剧未及描写弥尔顿式的英雄,也没有像斯宾塞那样刻写一部道德书,更未像莎士比亚那样写实地描写人世一切冷暖情仇,而是人在宇宙中能享有的一切可以享受的世俗内容。基督教传统道德认为人应尽善、尽美且无欲,但浮士德这个人物的重心却在于他对世俗物质的渴望,成为了马洛笔下的另一撒旦。浮士德对世俗欲望的追求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免除精神枷锁以后的现世精神和享乐主义态度,这正是人文主义者对人之身份的索求。虽然违背了向上、向善的古典主题要求,本文重在以体会时代精神的角度,以反映论(即镜子说)来参详这部通常认为反伦理的经典剧作,以作为一种新的解说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斯托弗·马洛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世俗性 文艺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