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6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形态性状与净肉重及出肉率的相关性
1
作者 孙梦玲 薛晖 +4 位作者 徐宇 赵彦华 李佳佳 姜虎成 许志强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3,共8页
为探究克氏原螯虾形态性状与净肉重和出肉率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194尾成年克氏原螯虾为试验材料,测量克氏原螯虾12个形态性状,包括全长、体长、螯肢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第一腹节长、第一腹节宽、第一腹节高、腹甲长、尾... 为探究克氏原螯虾形态性状与净肉重和出肉率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194尾成年克氏原螯虾为试验材料,测量克氏原螯虾12个形态性状,包括全长、体长、螯肢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第一腹节长、第一腹节宽、第一腹节高、腹甲长、尾扇长和尾扇宽,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雌虾出肉率呈极显著相关的性状有腹甲长与第一腹节长(P<0.01);与雄虾出肉率呈极显著相关的性状有螯肢长、头胸甲宽及腹甲长(P<0.01),呈显著相关的性状有体长、头胸甲高(P<0.05)。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螯肢长对克氏原螯虾雌虾和雄虾出肉率具有负向直接效应;腹甲长和第一腹节长对雌虾的净肉重和出肉率具有正向直接效应,头胸甲高和头胸甲长对雄虾的净肉重和出肉率具有正向直接效应。本研究结果可为克氏原螯虾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性状 多元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净肉重 出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规格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邵俊杰 徐宇 +3 位作者 李佳佳 赵苹 许志强 黄鸿兵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52-59,共8页
为评价不同规格克氏原螯虾肌肉品质,科学地开展养殖管理,测定分析了小规格S、中规格M和大规格L克氏原螯虾的肥满度、腹部含肉率、肌肉营养成分、pH、持水力、质构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规格的增大,克氏原螯虾的肥满度和腹部含肉率... 为评价不同规格克氏原螯虾肌肉品质,科学地开展养殖管理,测定分析了小规格S、中规格M和大规格L克氏原螯虾的肥满度、腹部含肉率、肌肉营养成分、pH、持水力、质构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规格的增大,克氏原螯虾的肥满度和腹部含肉率呈下降趋势,L组显著低于S组。S组的肌肉中水分含量最高(P<0.05);S组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最低,M组和L组无显著差异。S组的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显著低于M组和L组。S组和L组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占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必需氨基酸指数均低于M组。S组的肌肉离心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显著高于M组和L组,M组和L组无显著差异。M组和L组的硬度、咀嚼型、弹性和胶黏性无显著差异,并且显著高于S组。因此,小规格克氏原螯虾腹部含肉率更高,但中规格和大规格的营养价值更高、肉质口感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规格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肌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与克氏原螯虾营养品质及有毒重金属风险评估
3
作者 王世会 苏俊杰 +4 位作者 张淑琪 罗亮 张瑞 郭坤 赵志刚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6-405,共10页
为评估寒地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和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俗称“小龙虾”)的营养品质与有毒重金属风险,在相似的养殖环境下,通过解剖、生化组成分析、面积归一化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为评估寒地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和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俗称“小龙虾”)的营养品质与有毒重金属风险,在相似的养殖环境下,通过解剖、生化组成分析、面积归一化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河蟹和小龙虾的可食率、常规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质、总脂和灰分)、脂肪酸、矿物质元素和有毒重金属(镉Cd、铬Cr、汞Hg和铅Pb)含量。结果表明:河蟹的平均体质量(body weight,BW)、性腺指数(gonadosomatic index,GSI)、出肉率(meat yield,MY)和总可食率(total edible yield,TEY)均极显著高于小龙虾(P<0.01);河蟹肝胰腺水分和粗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小龙虾,而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则极显著低于小龙虾(P<0.01);河蟹总饱和脂肪酸(the sum of saturated fatty acid,∑SFA)、C18:3n3(LNA)、C22:6n3(DHA)、∑n-3 PUFA含量极显著低于小龙虾(P<0.01),而总多不饱和脂肪酸(the sum of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则极显著高于小龙虾(P<0.01);河蟹肝胰腺中含有更高的钠Na、钙Ca、锌Zn、铜Cu和元素总量,更低的铁Fe和锰Mn元素;肌肉中则含有更高的Na、Ca、Fe、Zn、Cu、Mn、Se和元素总量,更低的钾K元素(P<0.01);小龙虾肝胰腺和肌肉中Cd、Cr、Hg和Pb有毒重金属元素含量略高于河蟹;研究显示,河蟹具有更高的BW、GSI、MY、TEY、∑PUFA、Na、Ca、Zn、Cu和元素总量,以及肝胰腺中粗蛋白质含量;小龙虾可食组织则具有更高的C18:3n3(LNA)、C22:6n3(DHA)和K元素含量,以及肌肉中粗蛋白含量。研究表明,寒地池塘河蟹和小龙虾可食组织的有毒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是安全的水产食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 寒地 品质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内克氏原螯虾的形态差异和通径分析
4
作者 王芬 宋光同 +7 位作者 徐笑娜 张文文 崔峰 朱士明 殷俊峰 陈祝 周翔 付成海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3期42-47,共6页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法,对安徽省太湖、长丰等6个养殖区内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的体质量、体长等7个形态参数进行差异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探究不同养殖区的克氏原螯虾形态的相关性及影响...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法,对安徽省太湖、长丰等6个养殖区内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的体质量、体长等7个形态参数进行差异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探究不同养殖区的克氏原螯虾形态的相关性及影响体质量的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养殖区克氏原螯虾的形态参数比值有所差异,其中安庆宿松群体的丰满度最高;主成分分析表明,雄性群体2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37.8%和22.4%,累计为60.2%,雌性群体2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40.5%和20.9%,累计为61.4%;聚类分析表明,安庆宿松群体与其他群体的欧式距离较远,单独归为一类;相关性分析表明,雄性个体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大小依次为头胸甲宽>体长>头胸甲长>腹部宽>头胸甲高>腹部长,雌性个体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大小依次为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体长>腹部宽>腹部长;通径分析显示,本研究测定的形态参数不能较好地诠释与体质量的关系。综上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克氏原螯虾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但无法有效区分群体,未达到亚种水平,且选取的形态性状参数不足以描述体质量,样本量和形态性状参数均需进一步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保活运输研究进展
5
作者 邵俊杰 徐宇 +3 位作者 黄鸿兵 赵苹 俞雅文 许志强 《水产养殖》 2025年第3期20-23,共4页
简述了影响克氏原螯虾保活的主要因素为温度、氧气、水质和其体质状况,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低温、化学麻醉、增氧、净水等保活运输方法。指出,为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大规格克氏原螯虾的需求,未来保活运输应从品质调控技术研究、包装... 简述了影响克氏原螯虾保活的主要因素为温度、氧气、水质和其体质状况,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低温、化学麻醉、增氧、净水等保活运输方法。指出,为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大规格克氏原螯虾的需求,未来保活运输应从品质调控技术研究、包装工艺开发、信息化智能化保活运输装备研发和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克氏原螯虾保活运输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活运输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高原寒地引种及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6
作者 刘双凤 邹作宇 +2 位作者 袁美云 冯明军 冯秋慧 《中国水产》 2025年第4期76-78,共3页
克氏原螯虾(小龙虾)是近年来火遍大江南北的明星水产养殖品种,具有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等特点,位于高原寒地的青海省海西州首次引进了小虾种,并进行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研究。本文对小龙虾长距离引种及池塘生态养殖等关键... 克氏原螯虾(小龙虾)是近年来火遍大江南北的明星水产养殖品种,具有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等特点,位于高原寒地的青海省海西州首次引进了小虾种,并进行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研究。本文对小龙虾长距离引种及池塘生态养殖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阐述,以供从业者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 高原寒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殖酸钠和枯草芽孢杆菌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酶活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千 郭薇 +3 位作者 莫爱杰 杨慧君 顾泽茂 袁勇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19,共8页
为选出适宜的饲料添加剂增强克氏原螯虾的抗逆性,提高养殖经济效益,试验选取(13.59±0.25)g克氏原螯虾360尾,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投喂基础饲粮(对照)、添加0.5%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添加0.5%腐殖酸钠(sodium hum... 为选出适宜的饲料添加剂增强克氏原螯虾的抗逆性,提高养殖经济效益,试验选取(13.59±0.25)g克氏原螯虾360尾,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投喂基础饲粮(对照)、添加0.5%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添加0.5%腐殖酸钠(sodium humate,HNa)和联合添加0.5%腐殖酸钠+0.5%枯草芽孢杆菌(BS+HNa)的饲料,探究腐殖酸钠和枯草芽孢杆菌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抗氧化能力和免疫酶活的影响。结果显示:生长性能方面,BS、HNa和BS+HNa组的饲料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BS+HNa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BS和HNa组,增重率、特定增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抗氧化性能方面,BS+HNa组血淋巴和肝胰腺组织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腐殖酸钠和枯草芽孢杆菌对试验虾MDA的降低产生了显著的交互作用。免疫酶活方面,BS、HNa和BS+HNa组血淋巴和肝胰腺组织的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且BS+HNa组活性显著高于BS和HNa组。以上结果表明,单独或联合添加0.5%腐殖酸钠和0.5%枯草芽孢杆菌均能改善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性能,且联合添加的效果优于单独添加,建议克氏原螯虾养殖中联合使用腐殖酸钠和枯草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钠 枯草芽孢杆菌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免疫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8
作者 胡亚军 贠彪 +1 位作者 韩冬 王磊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90-96,共7页
近年来,随着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面积逐年增加及养殖产量逐步提高,与之匹配的饲料产销量也在大幅度增长,其营养学研究也逐渐引起重视。本文就克氏原螯虾对蛋白质、脂类、糖类、矿物质、维生素的需求量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近年来,随着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面积逐年增加及养殖产量逐步提高,与之匹配的饲料产销量也在大幅度增长,其营养学研究也逐渐引起重视。本文就克氏原螯虾对蛋白质、脂类、糖类、矿物质、维生素的需求量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各类营养素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代谢的影响,为提升克氏原螯虾营养学研究及研制高效、环保饲料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脂类 糖类 矿物质 维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饲料亚麻酸与亚油酸的适宜比值
9
作者 马世豪 肖文富 +6 位作者 解绶启 张健敏 董立学 文华 蒋明 郜卫华 田娟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16,共13页
为探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饲料亚麻酸与亚油酸的适宜比值(ALA/LA),分别制备ALA/LA为0.14(R1)、0.38(R2)、0.74(R3)、1.28(R4)、2.37(R5)和4.54(R6)的6种实验饲料,选取初始体重为(5.99±0.12)g的克氏原螯虾进行为期8周... 为探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饲料亚麻酸与亚油酸的适宜比值(ALA/LA),分别制备ALA/LA为0.14(R1)、0.38(R2)、0.74(R3)、1.28(R4)、2.37(R5)和4.54(R6)的6种实验饲料,选取初始体重为(5.99±0.12)g的克氏原螯虾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结果显示,R3组克氏原螯虾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肌肉粗脂肪含量最高,且饲料系数最低;R2组性腺指数最高;R3组肌肉粗脂肪和Σn-6PUFA含量最高;R6组肌肉粗蛋白含量最高;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均在ALA/LA为0.38—0.74时较其他组显著降低;饲料ALA/LA显著影响了肝脏和肠道消化酶活性;肝脏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在R3组和R4组达到最大值;R3组肝胰腺丙二醛含量最低;肠道绒毛宽度在R3组显著升高;肝胰腺B细胞数量在R4组较其他组显著升高;ALA/LA为0.38—0.74时显著提高了克氏原螯虾的性腺指数。经折线回归分析,克氏原螯虾饲料中适宜ALA/LA为0.45—0.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酸 亚油酸 生长性能 消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加工方式对克氏原螯虾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鲍晓龙 王杰 +5 位作者 汪兰 石柳 吴文锦 柳静 于巍 汪超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4,共9页
【目的】提高预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热加工品质。【方法】采用过热蒸汽、水煮和油炸等三种加热方式处理克氏原螯虾,测定虾尾肉结构、水分子分布和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过热蒸汽、水煮和油炸等三种方式的加热时间分别... 【目的】提高预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热加工品质。【方法】采用过热蒸汽、水煮和油炸等三种加热方式处理克氏原螯虾,测定虾尾肉结构、水分子分布和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过热蒸汽、水煮和油炸等三种方式的加热时间分别为4 min、5 min、60 s。过热蒸汽组蒸煮损失率最低为16.03%,显著低于水煮、油炸的20.95%、26.79%(P<0.05);降温处理后持水性进一步提升,离心损失率由26.48%降低至23.26%;虾体内水分子分布均匀性均优于其他方式,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β-折叠和β-转角占比最高,分别为31.26%、44.51%;虾尾肉肌纤维结构紧密、排列整齐;降温后虾肉结构完整性保持最佳。水煮处理的持水性显著低于过热蒸汽,微观结构出现轻微开裂;油炸处理显著降低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残留活性(11.75 U/mg),且色泽鲜艳,但对肌纤维微观结构破坏严重。【结论】过热蒸汽处理克氏原螯虾,在质地改善、烹饪损失以及持水性等方面表现更优,可应用在克氏原螯虾工业化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加工 过热蒸汽 多酚氧化酶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壳粉添加量对发酵克氏原螯虾酱滋味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陈戈辉 黄琪 +7 位作者 胡传峰 谌玲薇 吴文锦 熊光权 于巍 乔宇 涂子仪 汪超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4,共7页
为充分利用克氏原螯虾壳,以不同添加量(0%、20%、40%)虾壳粉为原料,测定各发酵时间内不同虾壳粉添加量虾酱内的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有机酸含量,进行感官品质分析并分别计算相对滋味活性值(relative taste activity value,RTAV),得... 为充分利用克氏原螯虾壳,以不同添加量(0%、20%、40%)虾壳粉为原料,测定各发酵时间内不同虾壳粉添加量虾酱内的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有机酸含量,进行感官品质分析并分别计算相对滋味活性值(relative taste activity value,RTAV),得出相对滋味贡献较大的组分。结果表明:虾壳粉添加量为0%和20%时,发酵时间对虾酱中总游离氨基酸(total free amino acids,TFAAs)含量影响不大。虾壳粉添加量为20%时,虾酱鲜味更加明显。当虾壳粉添加量为40%时,TFAAs含量变化集中在发酵前期,TFAAs含量显著下降,对虾酱的苦味抑制更加显著。呈味有机酸测定结果表明,40%虾壳粉添加量对发酵虾酱呈鲜味和酸味具有促进作用。利用RTAV、变量投影重要性筛选出影响滋味的潜在差异化合物,Ile、GMP、Ala、Val、Leu、IMP、Glu、Asp、Cys、His等呈味物质对虾酱滋味的形成起主导作用。结合感官分析,总体来看,不同虾壳粉添加量对发酵克氏原螯虾酱滋味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可以为克氏原螯虾壳粉添加量对发酵虾酱的滋味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粉 滋味特性 游离氨基酸 呈味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水草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和肠道食物组成的影响
12
作者 吴雷明 韩光明 +6 位作者 覃宝利 寇祥明 王守红 张家宏 朱凌宇 毕建花 唐鹤军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196,共9页
水草是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阐明不同水草影响克氏原螯虾养殖性能的路径差异,以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养殖水质指标和水... 水草是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阐明不同水草影响克氏原螯虾养殖性能的路径差异,以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养殖水质指标和水生生物组成对其养殖性能的影响,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了其肠道生物饵料组成。水花生和轮叶黑藻具有较强的水质净化能力,能够显著提升溶解氧(DO)含量(p<0.05),并显著降低亚硝态氮(NO_(2)^(−))、氨态氮(NH_(4)^(+))、硝态氮(NO_(3)^(−))以及磷酸盐(PO_(4)^(3−))含量(p<0.05)。轮叶黑藻和水花生组克氏原螯虾各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温度、DO和pH是影响轮叶黑藻和水花生组克氏原螯虾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对照组的主要影响因素为NO_(2)^(−)和NH_(4)^(+)。对照组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显著高于水草组(p<0.05),水花生组浮游动、植物群落丰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限制性主坐标轴分析(db-RDA)结果显示,各组克氏原螯虾肠道食物组成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轮叶黑藻和水花生均能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性能,丰富其食物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叶黑藻 水花生 浮游生物 水质指标 食物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高温低氧胁迫应激及生理响应研究进展
13
作者 朱云宽 胡宇宁 +3 位作者 徐宇 李佳佳 郭慧 许志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2-39,共8页
克氏原螯虾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当前养殖产量最大的经济淡水虾类。克氏原螯虾的许多生命活动均会受水生环境因素影响,其中,溶解氧和温度是影响克氏原螯虾生长、代谢和发育的2个关键环境因子。在养殖过程中,低氧和高温胁迫... 克氏原螯虾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当前养殖产量最大的经济淡水虾类。克氏原螯虾的许多生命活动均会受水生环境因素影响,其中,溶解氧和温度是影响克氏原螯虾生长、代谢和发育的2个关键环境因子。在养殖过程中,低氧和高温胁迫会诱发克氏原螯虾的应激反应,不仅会抑制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发育进程,降低其免疫能力,严重时可导致滞后性死亡,给相关从业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近年来,关于克氏原螯虾的高温、低氧胁迫的相关研究逐渐深入,本文系统性地综述了不同氧气和温度条件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发育、生理代谢和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阐明可通过调节抗氧化能力、消化酶活性、能量代谢方式及发展生理适应策略等多种途径,来应对低氧和高温造成的环境胁迫压力;并进一步从存活率、生长繁育、消化酶活性及各项免疫指标等方面对当前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对克氏原螯虾应对低氧和高温胁迫的多环境因子联合机理等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克氏原螯虾养殖中对高温低氧应激的应用研究和防护措施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高温 环境胁迫 生理响应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殖模式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比较研究
14
作者 昝子叶 朱文欢 +3 位作者 李明 邹红 王桂堂 吴山功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3-133,共11页
为了探究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结构与功能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稻虾种养(Rice-crayfish co-culture,RC)、池塘单养(Single-crayfish pond culture,SC)和池塘混养(Mixed-crayfish pon... 为了探究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结构与功能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稻虾种养(Rice-crayfish co-culture,RC)、池塘单养(Single-crayfish pond culture,SC)和池塘混养(Mixed-crayfish pond culture,MC)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16S rDNA基因V3—V4区,解析了肠道菌群组成、结构与功能,同时探究了肠道细菌之间及其与水体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肠道微生物物种组成方面,在门水平上,不同养殖模式克氏原螯虾肠道细菌组成较为一致,柔壁菌门(Tener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绝对优势类群;在属水平上,不同养殖模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芽孢杆菌属(Bacill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细菌相对丰度分别在RC、SC和MC组最高。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方面,MC组肠道细菌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三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肠道细菌的群落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肠道微生物功能方面,RC组显著富集维生素生物合成代谢通路,SC组显著富集乳糖降解和半乳糖降解代谢通路,MC组显著富集脂肪酸和脂质降解、CMP-pseudaminate生物合成和脂多糖生物合成的超途径代谢通路。肠道微生物之间及其与水体理化因子之间关系方面,肠道细菌之间的合作关系占比达83.76%,丹毒丝菌科(Erysipelotrichaceae)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细菌是网络主要节点;肠道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细菌丰度与水体中T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NH_(4)^(+)-N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综上,克氏原螯虾肠道具有特有的以柔壁菌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主的核心微生物类群,不因养殖模式改变而变化,但在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肠道细菌群落结构与代谢功能存在显著差异,该结果丰富了对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的认识,为克氏原螯虾肠道益生菌的筛选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养殖模式 理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米花青素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抗氧化能力、免疫酶活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15
作者 张千 户文弟 +3 位作者 莫爱杰 杨慧君 顾泽茂 袁勇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135,共8页
为综合评估黑米花青素对克氏原螯虾的适用性,试验选取克氏原螯虾450尾,随机分为5组,在饲粮中分别添加0(control group,CON组)、200 g/kg黑米(black rice 200 g/kg,BR200组)、400 g/kg黑米(black rice400 g/kg,BR400组)、200 mg/kg黑米... 为综合评估黑米花青素对克氏原螯虾的适用性,试验选取克氏原螯虾450尾,随机分为5组,在饲粮中分别添加0(control group,CON组)、200 g/kg黑米(black rice 200 g/kg,BR200组)、400 g/kg黑米(black rice400 g/kg,BR400组)、200 mg/kg黑米花青素提取物(black rice anthocyanin extract 200 mg/kg,AC200组)和400mg/kg黑米花青素提取物(black rice anthocyanin extract 400 mg/kg,AC400组),试验期8周,探究饲料中黑米花青素的不同添加形式和添加水平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机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1)BR400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最高,AC400组次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处理组试验虾血淋巴、肝胰腺和肠道的抗氧化酶活性均有所升高,AC400组血淋巴和肝胰腺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最高,与BR400没有显著差异,但BR200组肠道的T-AOC水平和SOD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AC400组和对照组;(3)处理组肝胰腺和肠道的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R400组血淋巴的多酚氧化酶(PPO)、ACP和AKP活性均最高;(4)AC400组肠道的淀粉酶活性最高;AC200组胰蛋白酶活性最高,处理组的隐窝深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黑米或黑米花青素提取物均能够有效提高克氏原螯虾生长、抗氧化、免疫和消化性能,建议添加量为400 g/kg黑米或400mg/kg的黑米花青素提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性能 肠道健康 黑米 花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克氏原螯虾肠道组织形态与转录组的影响
16
作者 包志明 邹永烽 +4 位作者 曹攀辉 张嘉媛 徐宇 许志强 郭慧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7,共13页
为探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肠道在接近其生理极限的高温胁迫下的作用机制,对其进行32和37℃的高温胁迫实验,分别于胁迫24、72 h后收集肠道组织,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和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对克氏原螯虾的肠道组织结构... 为探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肠道在接近其生理极限的高温胁迫下的作用机制,对其进行32和37℃的高温胁迫实验,分别于胁迫24、72 h后收集肠道组织,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和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对克氏原螯虾的肠道组织结构造成了明显损伤,且随着胁迫温度和胁迫时间的增加,损伤加剧。与对照组(26℃)相比,在32℃胁迫24和72 h条件下,分别鉴定到2 462和4 619个差异基因;在37℃胁迫24和72 h条件下,分别鉴定到1 825和7 298个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在内质网蛋白加工、代谢途径等通路中显著富集,其中在同一胁迫时间内胁迫温度从32℃升至37℃时,内质网蛋白加工通路富集频率升高,表明其在应对高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GO功能注释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在碳水化合物代谢、蛋白质折叠等相关过程中显著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胁迫 转录组学 肠道 石蜡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芨多糖对克氏原螯虾氧化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冻融循环特性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17
作者 余焱 吴伟伦 +5 位作者 熊光权 吴文锦 汪兰 钱凯 石柳 徐宁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102,共10页
【目的】研究白芨(Bletilla striata)多糖对氧化应激条件下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氧化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凝胶的抗冻融性能,为白芨多糖在抗冻保水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克氏原螯虾为原料,通... 【目的】研究白芨(Bletilla striata)多糖对氧化应激条件下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氧化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凝胶的抗冻融性能,为白芨多糖在抗冻保水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克氏原螯虾为原料,通过测定水分分布、色度、质构、流变特性、二级结构、微观结构等指标,探讨添加质量分数0.1%的白芨多糖对7次冻融循环的MP凝胶理化性质、蛋白结构与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随冻融循环数增加,MP凝胶出现亮度值L^(*)、白度值(W)、持水能力、β-折叠含量显著下降,凝胶强度上升等劣变现象。而添加白芨多糖组经7次冻融后,MP凝胶W值较未处理组下降4.63,自由水占比减少10.22%,胰蛋白酶活性提高191.52 U/mg,同时MP凝胶黏弹性显著提升,β-折叠含量下降幅度受到抑制。与亚油酸氧化组相比,白芨多糖组胃消化率提高8.39%,肠消化率提高12.92%。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添加BSP后MP凝胶在冻融循环过程中所产生的冰晶孔洞明显减少,表明白芨多糖能有效抑制冻融过程中冰晶对MP凝胶的损伤。【结论】BSP可通过抑制MP氧化交联、维持疏水相互作用和β-折叠结构,稳定MP凝胶网络,并提高MP的消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芨多糖 氧化肌原纤维蛋白凝胶 冻融循环 凝胶特性 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殖酸钠和枯草芽孢杆菌对克氏原螯虾肌肉组分、理化特性、风味物质和滋味的影响
18
作者 张千 郭薇 +3 位作者 莫爱杰 杨慧君 顾泽茂 袁勇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6-146,共11页
为提升克氏原螯虾的肌肉品质、实现优质蛋白供给,试验选取(13.59±0.25)g克氏原螯虾360尾,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投喂基础饲粮(对照control check,CK)、添加0.5%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添加0.5%腐殖酸钠(sodium huma... 为提升克氏原螯虾的肌肉品质、实现优质蛋白供给,试验选取(13.59±0.25)g克氏原螯虾360尾,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投喂基础饲粮(对照control check,CK)、添加0.5%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添加0.5%腐殖酸钠(sodium humate,HNa)和联合添加0.5%腐殖酸钠+0.5%枯草芽孢杆菌(BS+HNa)的饲料,探究腐殖酸钠和枯草芽孢杆菌对克氏原螯虾营养组成、质构、挥发性风味物质和滋味的影响。结果显示:营养组成方面,BS+HNa组虾肉的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BS组。肌肉理化性质方面,BS+HNa组的亮度值L*和红度值a*显著高于其他各组,黄度值b*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并且该组虾肉的弹性、硬度、回复性、咀嚼性和内聚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挥发性物质检测方面,对照组、BS组、HNa组和BS+HNa组试验虾分别鉴定出36、39、34、30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BS、HNa、BS+HNa组脂肪香性状相关的物质月桂醛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腥味性状相关物质1-辛烯-3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肌肉滋味特性传感器检测BS+HNa组肌肉的苦味和咸味响应度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组;甜味和鲜味响应度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联合0.5%腐殖酸钠和0.5%枯草芽孢杆菌的添加能显著改善克氏原螯虾肌肉的营养组成、肌肉品质效果,并且联合添加优于单独添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钠 枯草芽孢杆菌 肌肉品质 营养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对克氏原螯虾机体生长、营养成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19
作者 张千 杨伟杰 +3 位作者 莫爱杰 杨慧君 顾泽茂 袁勇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127,共8页
为优化投喂策略,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环境废物排放,试验选取体质量(4.97±0.11)g的克氏原螯虾810尾采用3×3双因子设计,日投喂频率1次(F1)、2次(F2)和3次(F3),投喂水平为试验虾质量的3%(L3)、4.5%(L4.5)和6%(L6),饲养56 d,探... 为优化投喂策略,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环境废物排放,试验选取体质量(4.97±0.11)g的克氏原螯虾810尾采用3×3双因子设计,日投喂频率1次(F1)、2次(F2)和3次(F3),投喂水平为试验虾质量的3%(L3)、4.5%(L4.5)和6%(L6),饲养56 d,探究投喂频率与投喂水平对克氏原螯虾机体的影响。结果显示:生长方面,L4.5和L6试验虾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L3,L6试验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显著高于L3、L4;全虾和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方面,L4.5和L6试验虾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L3,L6试验虾全虾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L4.5和L3试验组;血清生化指标方面,L6和L4.5试验虾血清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L3组,F1试验虾的MDA含量显著低于F2、F3,2个试验因素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结合增重率、存活率、饲料成本计算养殖效益,L4.5试验组的养殖效益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为23.45元/kg左右,L6其次,L3效益最低(13.65元/kg左右),L4.5F2组饲料成本最低,养殖效益最高。综合考虑试验虾生长、健康程度及养殖效益,建议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过程中以4.5%的投喂水平、投喂频率2次/d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喂水平 投喂频率 生长 营养成分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输时间对克氏原螯虾应激损伤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20
作者 朱敏丽 胡宏辉 +2 位作者 陈焕根 苏胜彦 朱健 《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3-641,共9页
为探究运输时间对克氏原螯虾累计成活率、抗氧化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体质量(8.26±2.67)g的克氏原螯虾置于温度20℃的底部平铺500 g湿润水草,对角放置两瓶0.5 kg冰瓶的装运筐中干运0(对照组)、2、8、14 h,统计不同运输时间... 为探究运输时间对克氏原螯虾累计成活率、抗氧化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体质量(8.26±2.67)g的克氏原螯虾置于温度20℃的底部平铺500 g湿润水草,对角放置两瓶0.5 kg冰瓶的装运筐中干运0(对照组)、2、8、14 h,统计不同运输时间的成活率,采集血淋巴、肝胰腺组织,检测抗氧化和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免疫相关基因指标,并制作肝胰腺组织石蜡切片,统计经长途运输再养殖10 d各组的累计成活率。试验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干运2 h的累计成活率显著高于8 h和14 h,其中14 h的累计成活率在第10 d仅为2.22%;组织学研究显示:8 h和14 h克氏原螯虾肝胰腺组织结构出现了明显的空泡化,组织损伤严重;运输14 h时克氏原螯虾肝胰腺组织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含量,过氧化氢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及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等代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胰腺组织中GPX、CuZnSOD、HSP70、Astacidin、Lysozyme基因的表达水平在14 h显著升高(P<0.05),Toll3基因的表达水平在8 h显著升高(P<0.05)。试验结果表明,干运时间超过8 h显著影响克氏原螯虾的累计成活率、肝胰腺组织结构、抗氧化能力以及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建议在实际运输中运输时间应低于8 h。试验结果可为提高克氏原螯虾运输成活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时间 应激损伤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