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凯恩斯主义复兴与克林顿经济学 被引量:4
1
作者 傅殷才 文建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4年第1期22-28,共7页
本文在概括西方经济学中“自由经营论”和“国家干预论”两大思潮兴衰交替的基础上,论述了当前凯恩斯主义复兴的原因和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内容,论述了克林顿经济学的出现与凯恩斯主义复兴的关系。文章着重阐明了克林顿经济学的主要理... 本文在概括西方经济学中“自由经营论”和“国家干预论”两大思潮兴衰交替的基础上,论述了当前凯恩斯主义复兴的原因和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内容,论述了克林顿经济学的出现与凯恩斯主义复兴的关系。文章着重阐明了克林顿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和政策主张及其前景,认为凯恩斯主义复兴与克林顿经济学的产生,在美国是顺乎潮流的,但并不能根本解决美国经济中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凯恩斯主义 克林顿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国家干预 自由经营 政策主张 美国经济
全文增补中
试析克林顿经济政策的“第三条道路”
2
作者 蔡润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3-24,共2页
1992年大选是冷战结束后举行的第一次美国总统大选,克林顿当选为总统后,他的政策主张对形成后冷战时期的美国内外政策具有重要影响并引起世人极大的关注。舆论预测,克林顿将保持对外政策的连续性,与此同时,将对其政策重点——国内政策... 1992年大选是冷战结束后举行的第一次美国总统大选,克林顿当选为总统后,他的政策主张对形成后冷战时期的美国内外政策具有重要影响并引起世人极大的关注。舆论预测,克林顿将保持对外政策的连续性,与此同时,将对其政策重点——国内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在国内政策上,克林顿提出要走“介于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之间的第三条道路”。这“第三条道路”也有称之为“克林顿经济学”。一、“第三条道路”事出有因“第三条道路”是相对凯恩斯主义和里根经济学而言的,它也正是凯恩斯主义衰落和里根经济学陷入困境的产物。自罗斯福总统30年代开始根据凯恩斯主义推行新政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条道路 凯恩斯主义 克林顿经济政策 美国经济 里根经济学 克林顿经济学 福利国家 财政赤字 政策主张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恩斯经济学的衰荣与思考
3
作者 陈锐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90-95,共6页
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正式创立了凯恩斯主义。凯恩斯的著作不仅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诞生,更在随后的数十年间对各国的宏观调控产生极大影响。但到了七十年代初期,由于滞涨的出现,凯恩斯主义内在的不足开始显现... 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正式创立了凯恩斯主义。凯恩斯的著作不仅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诞生,更在随后的数十年间对各国的宏观调控产生极大影响。但到了七十年代初期,由于滞涨的出现,凯恩斯主义内在的不足开始显现,并在其后十余年间遭到冷落。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及凯恩斯学说自身的革新与完善,凯恩斯主义重新又得到了重视。文章对凯恩斯主义的兴衰做了简短的回顾,同时对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运用进行了简要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就凯恩斯主义在对中国宏观调控的意义给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恩斯主义 宏观调控 市场机制 克林顿经济学 中国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强经济学”:期待化解中国式经济难题 被引量:1
4
作者 本刊特约评论员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共1页
2013年6月28日英国巴克莱资本公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首次提出了“李克强经济学”(Likonomics,亦简称“克强经济学”),7月这一词语因《华尔街日报》网站的介绍而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这是首次以中国政府总理命名的... 2013年6月28日英国巴克莱资本公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首次提出了“李克强经济学”(Likonomics,亦简称“克强经济学”),7月这一词语因《华尔街日报》网站的介绍而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这是首次以中国政府总理命名的经济学单词进入英语词汇的海洋,是继“罗斯福新政”、“里根经济学”、“克林顿经济学”和“安倍经济学”等之后流行的又一个有关政府经济政策的热销词汇。这充分体现了世界各国对中国新一届政府实施经济政策的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席经济学 中国式 政府经济政策 《华尔街日报》 期待 克林顿经济学 英语词汇 中国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