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拉美丽山与大井坳陷的构造关系——兼论石炭纪构造-沉积格局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磊 何登发 +1 位作者 易泽军 李涤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44,共16页
基于最新深钻井、地震剖面、年代学和野外露头等资料,利用轴面分析和平衡剖面等技术,精细解析克拉美丽山地质结构并分析其与大井坳陷的构造关系,对石炭纪不同时期的构造-沉积格局进行探讨。得到3个方面的认识:①研究区主要经历了早石炭... 基于最新深钻井、地震剖面、年代学和野外露头等资料,利用轴面分析和平衡剖面等技术,精细解析克拉美丽山地质结构并分析其与大井坳陷的构造关系,对石炭纪不同时期的构造-沉积格局进行探讨。得到3个方面的认识:①研究区主要经历了早石炭世早期、石炭纪末期、中—晚二叠世、晚白垩世和古近纪5次构造挤压运动,早石炭世中—晚期、晚石炭世中—晚期和早二叠世3次伸展构造活动,其中在早二叠世末和中—晚白垩世分别发生了构造楔向南楔入;②克拉美丽山与大井坳陷的构造关系表现为早石炭世早期初次"盆""山"耦合,之后经历了早石炭世中晚期—早二叠世一定程度的弱化,中二叠世的强耦合,后续的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等运动都继承了这一"盆""山"关系;③研究区在早石炭世早期为前陆盆地且发育滴水泉组烃源岩,早石炭世中—晚期发育多个北西向和北西西向半地堑式断陷盆地,形成松喀尔苏组火山岩储集层,早—晚石炭世之交进入裂陷后的拗陷盆地阶段,发育双井子组烃源岩,晚石炭世中—晚期发育断陷,形成上石炭统巴山组火山岩储集层,受石炭纪末、中二叠世的构造挤压作用,巴山组遭受大规模剥蚀,仅在山前坳陷带有部分残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美丽山 大井坳陷 耦合 石炭纪构造-沉积格局 准噶尔东部地区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美丽山南缘西段盆山耦合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易泽军 李涤 连奕驰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9-184,共16页
克拉美丽山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晚古生代克拉美丽洋盆向北俯冲消亡,西伯利亚板块与准噶尔地块在该地区发生碰撞造山。目前,就石炭纪之后克拉美丽山的构造活动存在持续挤压、拉分、伸展、挤压-伸展转换多种观点,构造样式也各不相同... 克拉美丽山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晚古生代克拉美丽洋盆向北俯冲消亡,西伯利亚板块与准噶尔地块在该地区发生碰撞造山。目前,就石炭纪之后克拉美丽山的构造活动存在持续挤压、拉分、伸展、挤压-伸展转换多种观点,构造样式也各不相同。本文应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从盆山过渡带现今构造样式人手来探讨克拉美丽山南缘西段盆山耦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克拉美丽山西段在石炭纪之后经历了中二叠世早期、早三叠世早期、晚三叠世末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早期和古新世末期6次构造隆升。前4期相对稳定沉积,晚白垩世早期,晚古生代地层沿着下二叠统底部的泥岩层滑脱面以叠瓦状构造楔样式向南楔人,构造缩短量大于15km,现今盆山构造样式初步形成。始新世构造楔遭受后期突破断层改造。始新世后,克拉美丽山大规模的构造活动基本停止,地层遭受剥蚀最终形成现今地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美丽山 耦合机制 构造楔 突破断层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