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疆克拉牙依拉克冰川变化(1973—2016)主被动遥感监测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冯力力
江利明
+1 位作者
柳林
孙亚飞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2-169,共8页
2015年5月,新疆克拉牙依拉克冰川西支发生跃动,本文利用1973年美国锁眼(Key Hole)卫星光学遥感数据、2000年的美国SRTM DEM数据以及2013年、2016年的TanDEM-X双站InSAR数据,获取了1973—2016年克拉牙依拉克冰川的表面高程变化情况。结...
2015年5月,新疆克拉牙依拉克冰川西支发生跃动,本文利用1973年美国锁眼(Key Hole)卫星光学遥感数据、2000年的美国SRTM DEM数据以及2013年、2016年的TanDEM-X双站InSAR数据,获取了1973—2016年克拉牙依拉克冰川的表面高程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73—2013年,克拉牙依拉克冰川积累区出现轻微高程减薄,2013—2016年,西支冰川末端表面高程增厚明显,冰川上部则出现清晰的表面高程减薄;利用2013—2016年Landsat ETM+光学遥感数据监测了冰川表面运动速度变化,发现西支冰川从2015年4月中开始活动强烈,到跃动发生时,运动速度到达顶峰。综合分析认为,跃动发生前该冰川末端未出现明显前进或者后退的趋势,而冰川流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此外,结合气象站点数据结果,认为该冰川此次跃动与局部气候变化关系不大,跃动的主要原因很可能为冰川自身结构变化,为本区域冰川灾害预警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牙依拉克冰川
冰川
跃动
主被动遥感监测
高程变化
冰川
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5年东帕米尔高原克拉牙依拉克冰川跃动数据集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震
刘时银
魏俊锋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8年第4期78-88,共11页
2015年5月东帕米尔高原克拉牙依拉克冰川(38°35′6″N–38°44′48″N,75°7′47″E–75°22′29″E)发生跃动,给当地牧民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损失。加强对跃动冰川的监测和分析,对冰川跃动机理和灾害预警预报研究具...
2015年5月东帕米尔高原克拉牙依拉克冰川(38°35′6″N–38°44′48″N,75°7′47″E–75°22′29″E)发生跃动,给当地牧民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损失。加强对跃动冰川的监测和分析,对冰川跃动机理和灾害预警预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了冰川跃动期间Landsat 8影像,基于特征匹配法提取了克拉牙依拉克冰川2015年4月13日至7月11日表面运动速度数据集(GeoTIFF格式,32位浮点型),空间分辨率为240 m,冰川运动速度误差最高为±0.42 m d-1。根据跃动前后的2013年和2015年两期质量较好的ASTER立体像对数据生成的DEM,提取了克拉牙依拉克冰川高程变化数据(GeoTIFF格式,32位浮点型),空间分辨率为30 m,经非冰川区域的高程残差统计,冰川高程变化误差为±0.7 m。本数据集可以作为跃动冰川的本底调查资料,也可以作为冰川动力学模型的输入,为冰川跃动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另外,跃动冰川的监测结果有助于冰川灾害预警预报研究,为中巴经济走廊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尔
跃动
冰川
冰川
表面运动
冰川
高程变化
LANDSAT
ASTER
克拉牙依拉克冰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克拉牙依拉克冰川变化(1973—2016)主被动遥感监测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冯力力
江利明
柳林
孙亚飞
机构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引力实验中心
河南城建学院
出处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2-169,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全球山地冰川物质平衡及要素的观测与反演”(编号:2017YFA0603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喀喇昆仑-喜马拉雅冰川物质平衡的空间大地测量研究”(编号:41431070)共同资助。
文摘
2015年5月,新疆克拉牙依拉克冰川西支发生跃动,本文利用1973年美国锁眼(Key Hole)卫星光学遥感数据、2000年的美国SRTM DEM数据以及2013年、2016年的TanDEM-X双站InSAR数据,获取了1973—2016年克拉牙依拉克冰川的表面高程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73—2013年,克拉牙依拉克冰川积累区出现轻微高程减薄,2013—2016年,西支冰川末端表面高程增厚明显,冰川上部则出现清晰的表面高程减薄;利用2013—2016年Landsat ETM+光学遥感数据监测了冰川表面运动速度变化,发现西支冰川从2015年4月中开始活动强烈,到跃动发生时,运动速度到达顶峰。综合分析认为,跃动发生前该冰川末端未出现明显前进或者后退的趋势,而冰川流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此外,结合气象站点数据结果,认为该冰川此次跃动与局部气候变化关系不大,跃动的主要原因很可能为冰川自身结构变化,为本区域冰川灾害预警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数据基础。
关键词
克拉牙依拉克冰川
冰川
跃动
主被动遥感监测
高程变化
冰川
流速
Keywords
Karayaylak glacier
glacier surge
active and passive remote sensing
glacier elevation change
glacier flow velocity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P343.6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5年东帕米尔高原克拉牙依拉克冰川跃动数据集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震
刘时银
魏俊锋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学院
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8年第4期78-8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087,41671066)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13FY111400)
+1 种基金
云南大学引进人才项目(YJRC3201702)
国际合作项目(131C11KYSB20160061-4)
文摘
2015年5月东帕米尔高原克拉牙依拉克冰川(38°35′6″N–38°44′48″N,75°7′47″E–75°22′29″E)发生跃动,给当地牧民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损失。加强对跃动冰川的监测和分析,对冰川跃动机理和灾害预警预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了冰川跃动期间Landsat 8影像,基于特征匹配法提取了克拉牙依拉克冰川2015年4月13日至7月11日表面运动速度数据集(GeoTIFF格式,32位浮点型),空间分辨率为240 m,冰川运动速度误差最高为±0.42 m d-1。根据跃动前后的2013年和2015年两期质量较好的ASTER立体像对数据生成的DEM,提取了克拉牙依拉克冰川高程变化数据(GeoTIFF格式,32位浮点型),空间分辨率为30 m,经非冰川区域的高程残差统计,冰川高程变化误差为±0.7 m。本数据集可以作为跃动冰川的本底调查资料,也可以作为冰川动力学模型的输入,为冰川跃动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另外,跃动冰川的监测结果有助于冰川灾害预警预报研究,为中巴经济走廊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
帕米尔
跃动
冰川
冰川
表面运动
冰川
高程变化
LANDSAT
ASTER
克拉牙依拉克冰川
Keywords
Pamir
glacier surge
glacier surface velocity
glacier elevation change
Landsat
ASTER
Karayaylak Glacier
分类号
P343.6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疆克拉牙依拉克冰川变化(1973—2016)主被动遥感监测分析
冯力力
江利明
柳林
孙亚飞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15年东帕米尔高原克拉牙依拉克冰川跃动数据集
张震
刘时银
魏俊锋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