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克孜尔石窟第38窟的佛舍利崇拜主题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效俊 《文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106,共9页
在西域佛舍利崇拜寺院模式的基础上,与龟兹佛教兴盛的背景下,融合了西印度的支提窟形制、犍陀罗地区的说一切有部舍利崇拜,而创造出克孜尔石窟第38窟的佛舍利崇拜石窟寺形式。此窟的建筑与图像程序,表现了佛从前世因缘累积而今世成佛的... 在西域佛舍利崇拜寺院模式的基础上,与龟兹佛教兴盛的背景下,融合了西印度的支提窟形制、犍陀罗地区的说一切有部舍利崇拜,而创造出克孜尔石窟第38窟的佛舍利崇拜石窟寺形式。此窟的建筑与图像程序,表现了佛从前世因缘累积而今世成佛的历程,最后涅槃显明佛性,荼毗后留下圣物舍利,信仰者通过供养舍利塔礼敬佛陀,体现了小乘佛教的佛舍利崇拜内涵。这种佛舍利崇拜石窟寺模式在东传过程中,中心柱舍利塔意味逐渐淡薄,日趋汉化,大乘佛教的图像逐步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孜尔石窟第 38窟 佛舍利崇拜 西域 石窟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孜尔石窟第38、100窟“誓愿”、“授记”题材探讨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波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3-167,共15页
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主室券顶因缘故事画、100窟主室侧壁佛传图均以表现对佛陀的供养、礼敬为主。在前人对龟窟石窟因缘故事研究的基础上,并参考库木吐喇窟群区第34窟龟兹文榜题解读的成果等,可知其中包含许多表现释迦往昔供养诸佛的故事,... 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主室券顶因缘故事画、100窟主室侧壁佛传图均以表现对佛陀的供养、礼敬为主。在前人对龟窟石窟因缘故事研究的基础上,并参考库木吐喇窟群区第34窟龟兹文榜题解读的成果等,可知其中包含许多表现释迦往昔供养诸佛的故事,这些故事与弥勒接受"摩顶授记"等场面一起,强调了"誓愿"、"授记"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孜尔石窟 誓愿 授记 供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孜尔石窟涅槃图肉髻比丘身份考
3
作者 唐健博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8-182,共5页
依据《长阿含经·游行经》绘制的涅槃图在克孜尔中心柱窟中占有重要地位,克孜尔石窟涅槃图中常有一身着蓝色袒右袈裟、头上生出肉髻的比丘形象,这一比丘形象在印度石窟中也有出现。对照《游行经》和龟兹盛行的有部类经典,这一头生... 依据《长阿含经·游行经》绘制的涅槃图在克孜尔中心柱窟中占有重要地位,克孜尔石窟涅槃图中常有一身着蓝色袒右袈裟、头上生出肉髻的比丘形象,这一比丘形象在印度石窟中也有出现。对照《游行经》和龟兹盛行的有部类经典,这一头生肉髻的比丘极可能就是梵摩那比丘(upavā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孜尔石窟 涅槃图 梵摩那 游行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性盐胀作用下克孜尔泥岩劣化特征与机理研究
4
作者 张雨婷 陈剑文 严绍军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9-196,共8页
克孜尔石窟开凿于新近系砂泥岩互层地层,其石窟围岩和壁画在气候条件影响下受周期性硫酸钠盐结晶侵蚀,产生盐胀效应,导致泥岩表层酥化脱落,严重威胁石窟保存。为分析周期性盐胀作用导致泥岩劣化的规律及机理,取石窟区泥岩进行粉碎重塑,... 克孜尔石窟开凿于新近系砂泥岩互层地层,其石窟围岩和壁画在气候条件影响下受周期性硫酸钠盐结晶侵蚀,产生盐胀效应,导致泥岩表层酥化脱落,严重威胁石窟保存。为分析周期性盐胀作用导致泥岩劣化的规律及机理,取石窟区泥岩进行粉碎重塑,开展了室内周期性硫酸钠结晶致泥岩劣化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钠结晶使泥岩表层迅速膨胀,膨胀高度与硫酸钠含量近似呈正比关系,泥岩表层孔隙中硫酸钠晶体产生结晶压力导致裂隙发育,对泥岩表层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在周期性盐胀作用下,泥岩表层孔隙中的硫酸钠在浓度差和毛细作用下反复达到过饱和状态并结晶,导致裂隙度随盐胀周期增加而增大,最终在裂隙度趋于9%时达到稳定状态;结晶压力也呈现周期性变化,每个周期内产生的最大压力值呈对数型减小趋势;泥岩表层最终出现网络化裂隙,呈片状剥落和粉状剥落的劣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孜尔石窟 盐胀作用 硫酸钠结晶 泥岩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孜尔石窟壁画颜料研究 被引量:69
5
作者 苏伯民 李最雄 +2 位作者 马赞峰 李实 马清林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5-75,共11页
采用偏光显微镜 (PLM)、X -射线衍射谱 (XRD)、剖面分析 (cross-section)对克孜尔石窟壁画颜料进行了分析研究 ,首次较全面地报告了克孜尔石窟壁画颜料使用的种类和特点 ,同时也讨论了蓝色和绿色颜料的产地。
关键词 克孜尔石窟 壁画 颜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蓝遗痕——克孜尔石窟出土木制品与佛教仪式关系的考古学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魏正中 赵蓉(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43,共12页
本文详细检校了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品,即德国吐鲁番考察队在克孜尔第76窟前室发掘出土部分木制品的有关信息。结合克孜尔石窟寺中现存的考古学痕迹,阐述和解读它们的特征、使用痕迹。以此为参照,客观地研究和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详细检校了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品,即德国吐鲁番考察队在克孜尔第76窟前室发掘出土部分木制品的有关信息。结合克孜尔石窟寺中现存的考古学痕迹,阐述和解读它们的特征、使用痕迹。以此为参照,客观地研究和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推测和还原不同木制品在克孜尔中心柱窟举行仪式时的功用,借此阐明与出土木制品有关的佛教仪式如何在克孜尔石窟中开展的一些初步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孜尔石窟 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德国吐鲁番考察队 木制品 仪式 考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孜尔石窟砂岩PS加固抗冻融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磊 严绍军 +2 位作者 陈嘉琦 窦彦 叶梦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0-133,共4页
室内试验循环冻融条件下,对克孜尔石窟的砂岩加入不同质量百分比和不同浓度的PS(Potassium Silicate,硅酸钾)溶液进行加固,测量冻融后砂岩试样的质量、体积、波速以及抗压强度,得出PS溶液的较优加固浓度以及质量百分比。结果表明:质量... 室内试验循环冻融条件下,对克孜尔石窟的砂岩加入不同质量百分比和不同浓度的PS(Potassium Silicate,硅酸钾)溶液进行加固,测量冻融后砂岩试样的质量、体积、波速以及抗压强度,得出PS溶液的较优加固浓度以及质量百分比。结果表明:质量百分比为25%的PS溶液加固效果最好。其原因是质量百分比过低会导致砂岩黏聚力不够;当百分比过高,颗粒之间将不能直接接触,摩擦力降低,黏聚力较差。PS溶液浓度为20%时,其质量、体积、波速和抗压强度损失率最小,浓度越高,加固效果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孜尔石窟砂岩 PS溶液浓度 质量百分比 循环冻融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制作过程和表现形式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征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39,共5页
本文比较全面地探讨了克孜尔石窟壁画的绘制过程和构图、线描、色彩、形体等表现形式进行了。
关键词 克孜尔石窟壁画 制作过程 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克孜尔石窟中的帝释天 被引量:7
9
作者 任平山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67,共7页
信仰小乘佛教的古龟兹人对帝释天非常重视。本文探讨帝释天的含义及其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表现,认为克孜尔壁画中的相关图像表达了对龟兹国王护持佛法的肯定和期许。
关键词 克孜尔石窟 帝释天 国王 壁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孜尔石窟分期年代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莉 《敦煌学辑刊》 2002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关键词 克孜尔石窟 年代 东南 龟兹 新发现 拜城县 清理 库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孜尔石窟伎乐壁画中的乐队排列与乐器组合形式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尧轩 孙国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70-74,F0003,共6页
克孜尔石窟保留着大量内容与音乐艺术相关的壁画,几乎占据所有洞窟的一半。石窟伎乐壁画中乐队排列形式主要有中心对称式、零散式和一种特殊的排列形式;壁画中乐器图像使用最多的是弓形箜篌,其次是排箫,再次是五弦琵琶,乐器组合形式主... 克孜尔石窟保留着大量内容与音乐艺术相关的壁画,几乎占据所有洞窟的一半。石窟伎乐壁画中乐队排列形式主要有中心对称式、零散式和一种特殊的排列形式;壁画中乐器图像使用最多的是弓形箜篌,其次是排箫,再次是五弦琵琶,乐器组合形式主要有弹拨乐器与吹奏乐的组合等。克孜尔石窟伎乐壁画在乐队排列上,强调了欣赏主体所需达到要的艺术魅力;在乐器组合上体现了多偏重于弹弦乐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孜尔石窟 伎乐壁画 乐队排列 乐器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孜尔石窟供养人壁画的制作过程和技法特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敏 贾小琳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2-126,共5页
克孜尔石窟内供养人壁画的制作过程和技法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作者从新的视角分析了供养人壁画的整体制作过程,并总结了以"涂"、"绘"、"染"和"点"为主的四种不同设色特点。... 克孜尔石窟内供养人壁画的制作过程和技法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作者从新的视角分析了供养人壁画的整体制作过程,并总结了以"涂"、"绘"、"染"和"点"为主的四种不同设色特点。其中首次提出了"凹凸平面式"造型方式的观点,并予以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孜尔石窟 供养人 壁画 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孜尔石窟中犍陀罗艺术元素嬗变考 被引量:7
13
作者 满盈盈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144-149,共6页
克孜尔石窟中的佛传图、本生图、交脚像、焰肩像、禅定像、化佛像,包含着典型的犍陀罗艺术元素,其画面组织、人物动态及表现手法都全部或部分地来源于犍陀罗艺术,然而又有着某些细微的变化。通过对克孜尔石窟壁画和犍陀罗浮雕图像的比对... 克孜尔石窟中的佛传图、本生图、交脚像、焰肩像、禅定像、化佛像,包含着典型的犍陀罗艺术元素,其画面组织、人物动态及表现手法都全部或部分地来源于犍陀罗艺术,然而又有着某些细微的变化。通过对克孜尔石窟壁画和犍陀罗浮雕图像的比对,找出犍陀罗艺术元素在克孜尔石窟中的嬗变与重建,考察克孜尔石窟在艺术汇流中的抉择,明确犍陀罗艺术的地位,并探讨图像转变背后的历史文化成因。最后,对犍陀罗艺术元素传入龟兹的路线和方式作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孜尔石窟 犍陀罗艺术元素 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弹拨类乐器及其组合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尧轩 刘文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73-77,F0003,共6页
克孜尔壁画中的弹拨乐器,主要有箜篌、琵琶和阮咸等种类。它们在乐队组合中的构成、功能也是多样的,有的是以独奏的形式出现,有的以独奏的形式为舞蹈伴奏,有的与吹奏乐器组合,还有的与吹奏乐器、打击乐器组合为舞蹈伴奏。它们的出现几... 克孜尔壁画中的弹拨乐器,主要有箜篌、琵琶和阮咸等种类。它们在乐队组合中的构成、功能也是多样的,有的是以独奏的形式出现,有的以独奏的形式为舞蹈伴奏,有的与吹奏乐器组合,还有的与吹奏乐器、打击乐器组合为舞蹈伴奏。它们的出现几乎都伴有吹奏乐器。在大、中型乐队中,与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比例均衡,它们共同构成了左右对称式乐队。这样在音响上有较平衡的听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孜尔石窟 音乐壁画 弹拨类乐器 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论克孜尔石窟之开凿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尚全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5年第3期122-133,共12页
本文作者采用社会-历史学和比较宗教学的方法,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觉,论述了克孜尔石窟开凿于西汉的可能性。并用考古类型学上相似体的同步性原则的方法,对克孜尔石窟第一阶段壁画与内蒙古和林格尔小板申东汉墓的壁画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克... 本文作者采用社会-历史学和比较宗教学的方法,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觉,论述了克孜尔石窟开凿于西汉的可能性。并用考古类型学上相似体的同步性原则的方法,对克孜尔石窟第一阶段壁画与内蒙古和林格尔小板申东汉墓的壁画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克孜尔中心柱石窟创建于东汉时期,应当是秦汉皇家贵族陵墓建筑风格西传与佛教东渐时碰撞的结晶,标志着佛教艺术中国化的滥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孜尔石窟 秦汉皇家贵族陵墓 中心柱窟 塔庙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孜尔石窟独特性题材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亮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45,共5页
克孜尔石窟中心柱窟的涅槃图像定式是由绘在后甬道"涅槃"、"荼毗"、"分舍利"等图像构成,与涅槃的图像相呼应的是主室前壁的"弥勒兜率天说法"。而克孜尔中心柱窟中出现"阿闍世王闻佛涅槃... 克孜尔石窟中心柱窟的涅槃图像定式是由绘在后甬道"涅槃"、"荼毗"、"分舍利"等图像构成,与涅槃的图像相呼应的是主室前壁的"弥勒兜率天说法"。而克孜尔中心柱窟中出现"阿闍世王闻佛涅槃闷绝复苏"和"第一次结集"等题材,也是克孜尔特有的图像。这些题材的出现使石窟整个甬道布满涅槃后的佛法去向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孜尔石窟壁画 题材 独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孜尔石窟降魔图像源流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满盈盈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0-66,共7页
克孜尔石窟中的保留比较完整的降魔图像现仅存于第76窟、第98窟和第110窟。这三个洞窟中降魔图像展示出了克孜尔石窟艺术中相同题材图像的发展与嬗变,极具代表性。图像中出现的地神作证、魔军进攻和魔王苦思情节都反映出与犍陀罗艺术的... 克孜尔石窟中的保留比较完整的降魔图像现仅存于第76窟、第98窟和第110窟。这三个洞窟中降魔图像展示出了克孜尔石窟艺术中相同题材图像的发展与嬗变,极具代表性。图像中出现的地神作证、魔军进攻和魔王苦思情节都反映出与犍陀罗艺术的渊源关系,而降魔佛陀、飞腾魔军和多臂魔王形象则呈现出多元艺术融合的态势。图像的差异除了与所依据的文本和粉本关系密切外,在石窟中的不同位置、不同的功能也造成了图像的差异,文化的变迁也一并反映在图像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孜尔石窟 降魔图像 犍陀罗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孜尔石窟中的游牧艺术元素 被引量:2
18
作者 满盈盈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56-60,F0003,共6页
克孜尔石窟中的艺术造型,具有游牧动物纹饰的典型特征,与游牧民族的习俗和信仰密切相关。游牧民族传播并支持了佛教艺术,克孜尔石窟对游牧艺术的青睐与抉择,得益于龟兹与周边游牧民族悠久的历史渊源,以及龟兹自身所具有的游牧经济成分... 克孜尔石窟中的艺术造型,具有游牧动物纹饰的典型特征,与游牧民族的习俗和信仰密切相关。游牧民族传播并支持了佛教艺术,克孜尔石窟对游牧艺术的青睐与抉择,得益于龟兹与周边游牧民族悠久的历史渊源,以及龟兹自身所具有的游牧经济成分。克孜尔石窟中游牧艺术元素的研究,对于探索龟兹艺术模式的形成,寻找欧亚草原游牧文化的价值,重构龟兹与游牧民族的经济、文化关系,都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孜尔石窟 游牧民族 艺术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孜尔石窟女性题材壁画之艺术构思 被引量:1
19
作者 满盈盈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4-140,共7页
克孜尔石窟的女性题材壁画所描绘的女性形象,既有佛教故事中的普通女性形象和佛教故事中的特殊女性形象,也有现实中的女性僧侣群像和被神化的贵族女性形象。这些女性题材壁画除了具有宗教宣传的意义,还具有展现性别特征、个人身份、政... 克孜尔石窟的女性题材壁画所描绘的女性形象,既有佛教故事中的普通女性形象和佛教故事中的特殊女性形象,也有现实中的女性僧侣群像和被神化的贵族女性形象。这些女性题材壁画除了具有宗教宣传的意义,还具有展现性别特征、个人身份、政治意图、宗教地位等多方面的价值。在艺术模式选择上体现出多元化特征,这主要取决于它们不同的艺术目的和社会功能。当宗教宣传意义大于自我塑造的愿望时,艺术形式倾向于延续传统;当自我塑造的愿望超越宗教供奉的初衷,画面则体现具有深意的精心塑造,旨在通过一些艺术符号来突显多重意愿。结合当时龟兹的历史、文化及政治背景考察克孜尔石窟女性题材壁画,可以为我们探索克孜尔石窟女性题材壁画的设计构思、复原克孜尔石窟中女性题材壁画的历史意义、解读龟兹女性的社会地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孜尔石窟 女性题材壁画 石窟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孜尔石窟裸体女性形象源流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满盈盈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77-80,共4页
克孜尔石窟裸体女性形象来源旧说——希腊说、犍陀罗说或龟兹本地说,经分析是难以成立的。印度本土艺术中裸体女性形象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随着佛教流布而传播开来。对克孜尔石窟与印度本土艺术中的裸体女性形象进行体态... 克孜尔石窟裸体女性形象来源旧说——希腊说、犍陀罗说或龟兹本地说,经分析是难以成立的。印度本土艺术中裸体女性形象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随着佛教流布而传播开来。对克孜尔石窟与印度本土艺术中的裸体女性形象进行体态、姿势和装饰等方面图像学的考察、比对,可以确定克孜尔石窟裸体女性形象来源于印度本土艺术,其裸体女性形象无疑遵循了古代印度的审美法则。龟兹开放的社会和包容的心态,为裸体女性形象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孜尔石窟 裸体女性形象 印度本土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