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光质与光量子通量密度智能调控对灵芝三萜合成的影响及其系统开发 |
吴金华
陈仕国
徐晓兰
张曦文
|
《南方农机》
|
2025 |
0 |
|
2
|
植物LED光照中光量子通量密度与距离的关系 |
崔世钢
郭玉林
吴兴利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3
|
环境因子对沙坡头人工植被区碳通量的影响 |
周媛媛
李新荣
高艳红
陈永乐
宋光
管超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4
|
光照强度和CO_2浓度间接调控对甘薯无糖组培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
徐志刚
崔瑾
焦学磊
丁为民
李式军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3
|
|
5
|
华北地区冬小麦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的特征参数 |
陆佩玲
罗毅
刘建栋
于强
|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76
|
|
6
|
曼地亚红豆杉蒸腾速率日变化及因子分析 |
周文杰
芦站根
魏淑珍
|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2
|
|
7
|
人工湿地园沼泽植物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的蒸腾特性日变化 |
徐惠风
刘兴土
金研铭
杨艳清
徐克章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
2004 |
6
|
|
8
|
基于LabVIEW的智能LED植物补光照明系统设计 |
牛萍娟
李艳艳
田会娟
苏政晓
柳建新
张浩伟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9
|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不同大小林隙光照时空分布特征 |
刘少冲
段文标
陈立新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10
|
辽东地区次生林林窗生长季初期的光环境特征 |
吴祥云
陈梅
屈雯雯
曲兆宇
李红丹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1
|
扁穗牛鞭草光合特性研究 |
陈灵鸷
杨春华
傅鲜桃
刘利芬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2007 |
8
|
|
12
|
发光二极管日积累光照量对辣椒、黄瓜和生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
齐振宇
胡玉屏
蔡溧聪
董桑婕
喻景权
周艳虹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3
|
影响蚕豆(Vicia faba L.)叶片蒸腾速率的几个因子 |
鲍思伟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1 |
1
|
|
14
|
广西合浦山口红树林互花米草成熟期叶水势初步研究 |
甘肖梅
李军伟
李凤
韦锋
覃盈盈
蒋潇潇
梁士楚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5
|
玉米叶片近轴面和远轴面光环境及光合特性的差异 |
李超
郭新宇
温维亮
王勇健
张安宁
李奕松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6
|
LED红蓝光照射对西兰花保鲜效果的影响 |
王连伏
王美霞
刘斌
阎瑞香
张娜
|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12
|
|
17
|
蝴蝶兰花合作用与生态因子相关性分析 |
韩小霞
傅松玲
项艳
|
《安徽农学通报》
|
2005 |
0 |
|
18
|
基于遗传算法的全光谱LED植物光源阵列优化研究 |
林孝腾
Mulowayi Mutombo Arcel
梅方炜
郑书河
|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19
|
智能半导体植物照明在设施园艺中的应用 |
李淋倍
林海涛
王忆
|
《农业工程技术》
|
2019 |
2
|
|
20
|
不同大小林窗生长季初期小气候特征比较——以辽东山区次生林生态系统林窗为例 |
陈梅
张愈佳
|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11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