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塔木素预选区第四纪构造活动性的光释光测年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饶峥
刘晓东
+1 位作者
刘帅
龚志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5期10170-10176,共7页
塔木素地区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是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黏土岩处置库场址的预选区。预选区内大部分地区被第四系地层覆盖,发育多条断裂构造,断裂构造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对于预选区有利地段的最终确定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以塔木素...
塔木素地区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是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黏土岩处置库场址的预选区。预选区内大部分地区被第四系地层覆盖,发育多条断裂构造,断裂构造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对于预选区有利地段的最终确定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以塔木素预选区北部靠近控盆断裂的塔木素断裂为研究对象,利用光释光定年技术研究了该断裂晚第四纪的活动性。通过采集研究区断裂错断河流阶地光释光样品进行室内分析,测得石英样品的光释光年龄为(56.8±5.2)ka,结合河流阶地的高程曲线认为塔木素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性弱,是该研究区作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场址预选区的有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木素断裂
晚第四纪
光释光定年
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西忻定盆地断层崩积楔OSL年龄及其对古地震事件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
10
2
作者
赵俊香
任俊杰
+2 位作者
于慎谔
张世民
丁锐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22-1029,共8页
断层陡坎崩积楔是断层活动的直接产物,是古地震事件的重要证据。对于崩积楔的准确定年是解决古地震事件的关键。近几年得益于释光技术与方法的发展,简单多片再生法(SMAR)已成功应用于130 ka以来黄土类型沉积物的定年。以山西忻定盆地五...
断层陡坎崩积楔是断层活动的直接产物,是古地震事件的重要证据。对于崩积楔的准确定年是解决古地震事件的关键。近几年得益于释光技术与方法的发展,简单多片再生法(SMAR)已成功应用于130 ka以来黄土类型沉积物的定年。以山西忻定盆地五台山北麓南峪口探槽为例,对该探槽中的两期崩积楔(D1、D2)各个部位不同类型沉积物进行系统采样,对样品采用细颗粒石英(4~11μm)简单多片再生法(SMAR)进行光释光(OSL)测年,根据光释光年龄,得出如下认识:(1)D1、D2崩积楔演化过程与常规的正断层崩积楔演化模式有些差别;(2)D1崩积楔古地形面由断层处向外延伸堆积而成,D2崩积楔古地形面由水平堆积形成,且较D1厚;(3)D1崩塌结束后经历较强的水流作用;(4)两次古地震事件分别发生于(42.77±2.46)^(61.72±2.82)ka、(32.80±2.87)^(47.92±0.94)ka,时间间隔为10~15 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忻
定
盆地
五台山北麓
断层崩积楔
简单多片再生法
光释光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佩枯错早全新世以来湖泊退缩过程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龙
陈怡伟
+3 位作者
吴洋
崔灏
韦刚健
曾提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8-457,共10页
湖泊的扩张或收缩与冰川融水、大气降水及蒸发量等水文气候因素密切相关。晚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许多湖泊经历了显著的水位波动与面积变化,记录了诸多古环境信息并为青藏高原古气候研究提供了重要载体。水位与面积是湖泊演化的关键指标...
湖泊的扩张或收缩与冰川融水、大气降水及蒸发量等水文气候因素密切相关。晚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许多湖泊经历了显著的水位波动与面积变化,记录了诸多古环境信息并为青藏高原古气候研究提供了重要载体。水位与面积是湖泊演化的关键指标之一。湖泊水位的下降通常会导致入湖河流下切,从而发育河流阶地并出露下伏河湖相地层,因此这些沉积物的年龄和高度为反演湖泊水面的波动历史提供了间接证据。本研究对青藏高原南部佩枯错入湖河流下切的河湖相沉积物进行了光释光定年,结果表明:①约10.0±0.8~11.0±1.3 ka,佩枯错出现拔湖高度大于53 m的高水位,可能与希夏邦马冰川强盛的融水补给有关;②在6.4±0.6~7.4±0.5 ka前后,佩枯错水位出现明显下降,可能反映了季风降水及冰川融水的减少;③在全新世中晚期(约2.1±0.1~3.4±0.2 ka),湖泊水位再次快速下降,可能与季风降水的减弱有关。综上所述,冰川融水与季风降水的协同作用,共同塑造了佩枯错约11 ka以来湖泊的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枯错
水位变化
光释光定年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木素预选区第四纪构造活动性的光释光测年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饶峥
刘晓东
刘帅
龚志军
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5期10170-10176,共7页
基金
国防科技工业局项目([2014]1587)。
文摘
塔木素地区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是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黏土岩处置库场址的预选区。预选区内大部分地区被第四系地层覆盖,发育多条断裂构造,断裂构造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对于预选区有利地段的最终确定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以塔木素预选区北部靠近控盆断裂的塔木素断裂为研究对象,利用光释光定年技术研究了该断裂晚第四纪的活动性。通过采集研究区断裂错断河流阶地光释光样品进行室内分析,测得石英样品的光释光年龄为(56.8±5.2)ka,结合河流阶地的高程曲线认为塔木素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性弱,是该研究区作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场址预选区的有利因素。
关键词
塔木素断裂
晚第四纪
光释光定年
活动性
Keywords
Tamusu Fault
Late Quaternary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dating
activity
分类号
P542.3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西忻定盆地断层崩积楔OSL年龄及其对古地震事件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
10
2
作者
赵俊香
任俊杰
于慎谔
张世民
丁锐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22-1029,共8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基本科研专项(ZDJ2007-14
ZDJ2007-12)
地震联合基金(C07028)
文摘
断层陡坎崩积楔是断层活动的直接产物,是古地震事件的重要证据。对于崩积楔的准确定年是解决古地震事件的关键。近几年得益于释光技术与方法的发展,简单多片再生法(SMAR)已成功应用于130 ka以来黄土类型沉积物的定年。以山西忻定盆地五台山北麓南峪口探槽为例,对该探槽中的两期崩积楔(D1、D2)各个部位不同类型沉积物进行系统采样,对样品采用细颗粒石英(4~11μm)简单多片再生法(SMAR)进行光释光(OSL)测年,根据光释光年龄,得出如下认识:(1)D1、D2崩积楔演化过程与常规的正断层崩积楔演化模式有些差别;(2)D1崩积楔古地形面由断层处向外延伸堆积而成,D2崩积楔古地形面由水平堆积形成,且较D1厚;(3)D1崩塌结束后经历较强的水流作用;(4)两次古地震事件分别发生于(42.77±2.46)^(61.72±2.82)ka、(32.80±2.87)^(47.92±0.94)ka,时间间隔为10~15 ka。
关键词
忻
定
盆地
五台山北麓
断层崩积楔
简单多片再生法
光释光定年
Keywords
Xinding basin
north piedmont zone of Wutai Mountain
fault collapse wedge
SMAR
OSL dating
分类号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佩枯错早全新世以来湖泊退缩过程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龙
陈怡伟
吴洋
崔灏
韦刚健
曾提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深地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出处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8-457,共10页
基金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湖泊演变及气候变化响应”专题(2019QZKK0202)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3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2150、41772176)联合资助。
文摘
湖泊的扩张或收缩与冰川融水、大气降水及蒸发量等水文气候因素密切相关。晚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许多湖泊经历了显著的水位波动与面积变化,记录了诸多古环境信息并为青藏高原古气候研究提供了重要载体。水位与面积是湖泊演化的关键指标之一。湖泊水位的下降通常会导致入湖河流下切,从而发育河流阶地并出露下伏河湖相地层,因此这些沉积物的年龄和高度为反演湖泊水面的波动历史提供了间接证据。本研究对青藏高原南部佩枯错入湖河流下切的河湖相沉积物进行了光释光定年,结果表明:①约10.0±0.8~11.0±1.3 ka,佩枯错出现拔湖高度大于53 m的高水位,可能与希夏邦马冰川强盛的融水补给有关;②在6.4±0.6~7.4±0.5 ka前后,佩枯错水位出现明显下降,可能反映了季风降水及冰川融水的减少;③在全新世中晚期(约2.1±0.1~3.4±0.2 ka),湖泊水位再次快速下降,可能与季风降水的减弱有关。综上所述,冰川融水与季风降水的协同作用,共同塑造了佩枯错约11 ka以来湖泊的演化历史。
关键词
佩枯错
水位变化
光释光定年
青藏高原
Keywords
Paiku Co
lake level change
OSL dating
Qinghai-Tibetan Plateau
分类号
P53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66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塔木素预选区第四纪构造活动性的光释光测年分析
饶峥
刘晓东
刘帅
龚志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山西忻定盆地断层崩积楔OSL年龄及其对古地震事件的指示意义
赵俊香
任俊杰
于慎谔
张世民
丁锐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西藏佩枯错早全新世以来湖泊退缩过程及其古环境意义
黄龙
陈怡伟
吴洋
崔灏
韦刚健
曾提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