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载无线通信链路拉格朗日乘子线性度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樊养余 王武营 刘曦春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27-1933,共7页
非线性失真是影响光载无线通信链路无杂散动态范围和工作带宽的主要因素.通过结合射频功率比、偏振复用和偏置控制技术,针对分布式天线系统,构建了一种大动态范围和跨倍频程带宽多通道光载无线通信链路.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对所提链路进... 非线性失真是影响光载无线通信链路无杂散动态范围和工作带宽的主要因素.通过结合射频功率比、偏振复用和偏置控制技术,针对分布式天线系统,构建了一种大动态范围和跨倍频程带宽多通道光载无线通信链路.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对所提链路进行线性度优化建模,得到了射频输出功率、偏振入射角和射频功率比之间的最佳折衷,从而在抑制三阶交调失真和二阶谐波失真的基础上,实现了链路线性度的最优化.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载无线通信 分布式天线系统 拉格朗日乘子法 线性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光载无线通信前传系统数字预失真线性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欧阳贵喜 许高明 刘太君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5-88,96,共5页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新空口(5G NR)的信号带宽、调制度和峰均比相比4G信号高很多。用于小蜂窝或微蜂窝基站组网的光载无线通信(Radio-over-Fiber,RoF)前传系统的非线性失真也更加严重。为了使5G NR信号线性传输,采用记忆多项式(Memory Po...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新空口(5G NR)的信号带宽、调制度和峰均比相比4G信号高很多。用于小蜂窝或微蜂窝基站组网的光载无线通信(Radio-over-Fiber,RoF)前传系统的非线性失真也更加严重。为了使5G NR信号线性传输,采用记忆多项式(Memory Polynomial,MP)和广义记忆多项式(Generalized Memory Polynomial,GMP)模型构建数字预失真器,矫正5G RoF前传系统的非线性。在实验中搭建了2 km光纤的RoF前传系统,并采用100 MHz带宽5G NR信号作为测试信号对其进行线性化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MP和GMP数字预失真器进行线性化时,5G RoF前传系统的邻信道功率比(Adjacent Channel Power Ratio,ACPR)可分别改善13 dB和17 dB以上。这说明MP和GMP数字预失真器对5G RoF前传系统的非线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基于MP和GMP两个模型的数字预失真器均可用于5G RoF前传系统的线性化,而且GMP预失真器比MP预失真器对该系统线性化的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光载无线通信前传系统 非线性 数字预失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载边比可调单边带全双工光载无线系统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现彬 卢智嘉 +1 位作者 吕梦琦 米世奥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9-94,共6页
理论分析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的2倍频光单边带调制方案,仿真研究了基于该方案的载波重用全双工光载无线(RoF)通信系统性能。合理设置射频驱动信号相移及双平行MZM主调制器偏置电压产生单边带信号,再调整调制指数以实... 理论分析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的2倍频光单边带调制方案,仿真研究了基于该方案的载波重用全双工光载无线(RoF)通信系统性能。合理设置射频驱动信号相移及双平行MZM主调制器偏置电压产生单边带信号,再调整调制指数以实现光载边比ROCS的连续可调谐。讨论了射频信号相移、主调制器偏置电压、双平行MZM消光比RE和调制指数对ROCS的影响,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较为一致。结果表明经20 km光纤传输后,在误码率BER为10-9时0 dB和10.33 dB载边比系统的功率代价分别为2.5 dB和3.4 dB,在背靠背(BtB)传输中当载边比从10.33 dB降低至0 dB后,接收机灵敏度提高了2.6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载无线通信 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单边带调制 边比 全双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载信息能量同传方案及其通信检测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兰子林 邹喜华 +6 位作者 白文林 李沛轩 李阳 潘炜 闫连山 蒋灵明 陈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4-810,共7页
基于光纤的大传输带宽、微型传能通道、抗电磁干扰等优势,本文设计了一种光载信息能量同传方案.它基于光纤一体化分布式链路,结合微波光子模拟收发前端,同步实现能量远程配送与高频宽带信号的采集传输.首先,设计并测试了光纤传能(Power ... 基于光纤的大传输带宽、微型传能通道、抗电磁干扰等优势,本文设计了一种光载信息能量同传方案.它基于光纤一体化分布式链路,结合微波光子模拟收发前端,同步实现能量远程配送与高频宽带信号的采集传输.首先,设计并测试了光纤传能(Power over Fiber,PoF)链路:高功率激光经多模光纤链路传输2 km后转换为百毫瓦级电能,为远端模块供电或电池充电.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测试了基于PoF的光载无线通信(Radio over Fiber,RoF)和电磁干扰检测链路.RoF链路实现了2.4 GHz频段的16QAM-OFDM宽带信号的2 km单模光纤传输;电磁干扰远程采集与监测链路实现了对高铁GSM-R(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Railway)无线频段的带内干扰、邻带干扰和带外干扰的检测与识别等.相关方案和系统在易燃易爆、强电磁干扰、强辐射等特殊场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传能 电磁干扰检测 光载无线通信 微波子技术 GS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F在无线宽带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余建国 徐力 +1 位作者 郭华志 何良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7,36,共4页
文章从光载无线通信(ROF)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了ROF在未来无线宽带移动通信中的多种应用方式,包括ROF技术在多体制无线接入重载中的应用以及ROF在无线移动网络中实现基站与光网络节点设备的互联等。总结了ROF的技术优势,提出了有待解决... 文章从光载无线通信(ROF)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了ROF在未来无线宽带移动通信中的多种应用方式,包括ROF技术在多体制无线接入重载中的应用以及ROF在无线移动网络中实现基站与光网络节点设备的互联等。总结了ROF的技术优势,提出了有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载无线通信 网络 宽带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毫米波传输的光纤无线融合架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丁燕 葛晓光 +2 位作者 李迎春 朱军 房卫东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2-45,共4页
通过对毫米波生成技术的研究以及光纤/无线融合方案主流架构的分析,提出基于毫米波传输的光纤/无线融合架构设计。相比以往的网络融合方案,它可以实现一种在垂直方向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业务层、控制层、媒体传输层和接入层,在水平方向覆... 通过对毫米波生成技术的研究以及光纤/无线融合方案主流架构的分析,提出基于毫米波传输的光纤/无线融合架构设计。相比以往的网络融合方案,它可以实现一种在垂直方向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业务层、控制层、媒体传输层和接入层,在水平方向覆盖核心网和接入网乃至用户驻地网的新型网络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纤/无线融合 外部调制 光载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调制倍频光生毫米波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文光 邵宇丰 +7 位作者 王安蓉 陈超 杨林婕 李文臣 柳海楠 靳清清 岳京歌 张颜鹭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5,共7页
目前,随着光电子芯片技术的高速发展,高频毫米波通信已成为目前宽带接入网络中的重要发展技术;因为采用外调制倍频方案的光生毫米波系统兼具收发毫米波信号的高效性和稳定性,且能充分利用现有电信网络中的光纤资源,因此,在实际中具备潜... 目前,随着光电子芯片技术的高速发展,高频毫米波通信已成为目前宽带接入网络中的重要发展技术;因为采用外调制倍频方案的光生毫米波系统兼具收发毫米波信号的高效性和稳定性,且能充分利用现有电信网络中的光纤资源,因此,在实际中具备潜在应用价值。综述了光生毫米波倍频基本原理、典型倍频仿真或实验方案及其相关测试结果的研究进展;考虑到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ach-Zehnder Modulator,MZM)作为倍频光生毫米波的关键电光器件,因此,分析了其中的关键工作参数;最后,对光载无线通信(Radio over Fiber,RoF)系统中光生毫米波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载无线通信 生毫米波 倍频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零码信号注入FP-LD实现无本振光子上变频系统
8
作者 韩丙辰 于晋龙 +3 位作者 王文睿 郭精忠 王菊 杨恩泽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265-3269,共5页
提出了一种低速率归零码(RZ-OOK)信号注入法布里-珀罗腔激光二极管(FP-LD)的无本振光子上变频系统。利用外部注入信号光对FP-LD的一个自由振荡模式进行锁定从而得到一个微波的高频振荡,基于注入锁定机理进行了上变频原理分析,并通过实... 提出了一种低速率归零码(RZ-OOK)信号注入法布里-珀罗腔激光二极管(FP-LD)的无本振光子上变频系统。利用外部注入信号光对FP-LD的一个自由振荡模式进行锁定从而得到一个微波的高频振荡,基于注入锁定机理进行了上变频原理分析,并通过实验方式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实验中,2 Gb/s的RZ-OOK信号分别被上变频到12 GHz、14.28 GHz成为副载波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载无线通信 上变频 注入锁定 FP—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MZM的12倍频抑制载波全双工RoF系统
9
作者 王现彬 王颖莉 +1 位作者 杨洁 康元元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1-145,共5页
为优化光载无线通信系统(RoF)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级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级联的12倍频抑制载波光生毫米波信号产生方案,结合波分复用和波长重用技术,仿真实现了基于该方案的全双工RoF系统。理论推导和实验仿真表明,利用该方案可实现光边... 为优化光载无线通信系统(RoF)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级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级联的12倍频抑制载波光生毫米波信号产生方案,结合波分复用和波长重用技术,仿真实现了基于该方案的全双工RoF系统。理论推导和实验仿真表明,利用该方案可实现光边带抑制比及射频杂散抑制比分别为38.44 dB和30.7 dB的毫米波信号,在传输30km后全双工RoF系统下行和上行链路功率代价仅分别为0.79dB和0.07dB,表现出了较好的系统性能。该毫米波产生方案及全双工RoF系统实现结构简单、产生频谱纯净、系统性能高效,为实际RoF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全双工 抑制波调制 光载无线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极管组高性能光电探测器阵列的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柯昂 文化锋(指导) +3 位作者 龙丹桂 刘春 李健 LI Ying-feng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116,共7页
针对行波光电探测器阵列仅提高了光电探测器的输出功率而输出带宽未得到改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由光电二极管组构成的高性能行波光电探测器阵列新结构.即把两个光电二极管级联后再将两个级联支路并联,然后在光电二极管组上串联电容构成... 针对行波光电探测器阵列仅提高了光电探测器的输出功率而输出带宽未得到改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由光电二极管组构成的高性能行波光电探测器阵列新结构.即把两个光电二极管级联后再将两个级联支路并联,然后在光电二极管组上串联电容构成单个阵列单元,再按照阵列式结构将这些阵列单元用电感连接起来构成新型行波光电探测器阵列.对比分析了行波光电探测器阵列新旧结构的功率合成、频率响应和回波损耗特性.在应用同等数量二极管的条件下,新型行波光电探测器阵列输出功率减少了一半,但工作带宽提高了一倍.此外,回波损耗随着阵列中应用二极管数目的增加相对于原阵列而言改善得更加明显.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行波光电探测器阵列新结构能够在增加输出功率的同时提高工作带宽,更好地满足未来光载无线通信对光电探测器高功率宽带宽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电路 光载无线通信 行波探测器阵列 功率合成器件 电二极管 频率响应 微带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探测器偏压调制技术的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晓慧 黄永清 +2 位作者 段晓峰 刘凯 任晓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51,共10页
为了简化和改善光载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光探测器偏压调制技术,利用PIN光探测器(PIN-PD)和单行载流子光探测器(UTC-PD)的输出光电流随偏压变化的特性进行调制.采用光探测器偏置调制技术,光电探测和调制可以在一个光探测器上同时实现... 为了简化和改善光载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光探测器偏压调制技术,利用PIN光探测器(PIN-PD)和单行载流子光探测器(UTC-PD)的输出光电流随偏压变化的特性进行调制.采用光探测器偏置调制技术,光电探测和调制可以在一个光探测器上同时实现.研究表明当入射光功率为2.93dBm时,PIN-PD在10GHz射频副载波上的调制带宽为800MHz,UTC-PD在150GHz射频副载波上的调制带宽为18.75GHz.调制带宽随入射光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当入射光功率为12.93dBm时,UTC-PD在150GHz射频副载波上的调制带宽可达25GHz.调制深度与正弦偏压调制信号的最小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探测器 单行流子探测器 非线性 偏压调制 光载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FT扩频的60GHz光毫米波OFDM-RoF系统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凯明 吴新星 +2 位作者 曾佑旭 由家林 董泽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39,共4页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的高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严重影响正交频分复用-光载无线(OFDM-RoF)系统性能的问题,研究了如何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扩频降低OFDM信号的PAPR;理论分析了DFT扩频降低OFDM信号PAPR的原理;研究并设计了一种...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的高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严重影响正交频分复用-光载无线(OFDM-RoF)系统性能的问题,研究了如何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扩频降低OFDM信号的PAPR;理论分析了DFT扩频降低OFDM信号PAPR的原理;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DFT扩频的60GHz光毫米波OFDM-RoF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OFDM-RoF系统相比,DFT扩频的OFDM-RoF系统不仅能明显降低OFDM信号的PAPR和光纤非线性效应的影响,而且还可以提高系统的接收机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载无线通信 正交频分复用 峰值平均功率比 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行波光电探测器阵列的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柯昂 文化锋 +1 位作者 徐敏松 何云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3,68,共4页
为解决行波光电探测器阵列在高功率要求下集成过多的光电二极管导致结构变复杂、响应速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极管组的行波光电探测器阵列结构。从功率合成、频率响应和回波损耗等方面对新旧两种结构进行了分析。在应用相同数... 为解决行波光电探测器阵列在高功率要求下集成过多的光电二极管导致结构变复杂、响应速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极管组的行波光电探测器阵列结构。从功率合成、频率响应和回波损耗等方面对新旧两种结构进行了分析。在应用相同数量二极管的条件下,改进型行波光电探测器阵列采用更少的电感元件且输出功率不变,工作带宽不变,回波损耗有较大改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改进型行波光电探测器阵列结构能够更好地满足功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探测器阵列 功率合成 回波损耗 响应速度 光载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F系统中基于双重幅度调制的载波重用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狄晗 陈新桥 +1 位作者 刘晓蕊 霍恺丽 《光通信技术》 2021年第3期47-50,共4页
为了进一步降低系统成本,提高传输性能,提出了一种上、下行传输链路都采用幅度调制实现光载波重用的新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采用Optisystem软件验证了其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当下行传输数据"0"码幅值为1.4 V,光分束器... 为了进一步降低系统成本,提高传输性能,提出了一种上、下行传输链路都采用幅度调制实现光载波重用的新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采用Optisystem软件验证了其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当下行传输数据"0"码幅值为1.4 V,光分束器的分光比为5∶5,调制器的消光比为5.2 dB时,系统的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波再利用 幅度调制 光载无线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复用技术的光频梳研究
15
作者 史源平 王现彬 马彦恒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共6页
为提高光频梳带宽和谱线平坦度,设计了一种基于偏振复用和电吸收调制(EAM)技术的光频梳产生方案。通过调整EAM参数产生除中心载波外的高平坦度光频梳,再结合偏振复用技术优化中心载波峰值功率,使得光频梳带宽整体提升一倍。文中讨论了... 为提高光频梳带宽和谱线平坦度,设计了一种基于偏振复用和电吸收调制(EAM)技术的光频梳产生方案。通过调整EAM参数产生除中心载波外的高平坦度光频梳,再结合偏振复用技术优化中心载波峰值功率,使得光频梳带宽整体提升一倍。文中讨论了相关参数对光频梳平坦度的影响,利用Optisystem软件搭建了基于该方案的微波频率可调载波重用全双工光载无线系统(RoF)。研究结果表明,在下行链路中当误码率为10时,传输10 km与背靠背传输相比功率代价仅为0.42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梳 偏振复用 平坦度 光载无线通信 微波频率调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传能的异构无源光网络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立伟 易湘诚 +3 位作者 刘兆瑞 黄子毅 许文龙 贾润 《光通信研究》 2022年第1期23-26,共4页
移动网络通信带宽需求不断增加,在有限的带宽中需要传递更多的信息。文章提出了基于光载无线通信无源光网络(RoF-PON)与光纤传能(PWoF)融合的双向传输系统架构,并对融合系统的传输性能进行仿真。在基于光载无线通信(RoF)的移动网络中,P... 移动网络通信带宽需求不断增加,在有限的带宽中需要传递更多的信息。文章提出了基于光载无线通信无源光网络(RoF-PON)与光纤传能(PWoF)融合的双向传输系统架构,并对融合系统的传输性能进行仿真。在基于光载无线通信(RoF)的移动网络中,PWoF可将电源集中在中央局(CO),为通信网络提供更经济有效的安装方式,操作和维护也更简便。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行性,证明了PWoF与RoF-PON融合的传输系统可以实现能量与无线信号的双向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载无线通信 纤传能 无源网络 融合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OptiSystem的OFDM-ROF系统仿真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涛 荣健 钟晓春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54-1159,共6页
建立了一个OFDM-ROF实验仿真系统,对该系统下行链路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并采用了远程光外差技术来产生毫米波信号。用一个低频的信号源对激光进行载波抑制的双边带调制来产生频率差为毫米波频率的两束相干激光源。用Matlab软件编写了OFD... 建立了一个OFDM-ROF实验仿真系统,对该系统下行链路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并采用了远程光外差技术来产生毫米波信号。用一个低频的信号源对激光进行载波抑制的双边带调制来产生频率差为毫米波频率的两束相干激光源。用Matlab软件编写了OFDM的调制和解调模块,用OptiSystem软件搭建了该系统光纤传输部分的实验仿真平台,给出了系统仿真框图和仿真计算结果。最后,针对解调后星座图随传输距离产生旋转的现象,分析了光纤色散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用信道估计的方法对色散进行了补偿,并给出了色散补偿前后系统误码率与传输距离的关系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在色散补偿后该OFDM-ROF系统有效传输距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载无线通信 正交频分复用 OPTISYSTEM 色散 信道估计 远程外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12倍频全双工RoF系统 被引量:3
18
作者 卢智嘉 杨蓓 王现彬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17-924,共8页
为提高光载无线(RoF)通信系统倍频系数,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和抑制载波光双边带调制的12倍频光生毫米波方案。理论分析了光生毫米波信号产生机理,讨论了相关参数对光生毫米波信号的影响,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 为提高光载无线(RoF)通信系统倍频系数,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和抑制载波光双边带调制的12倍频光生毫米波方案。理论分析了光生毫米波信号产生机理,讨论了相关参数对光生毫米波信号的影响,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该方案的全双工RoF系统,通过调整基站(BS)线偏振器(Pol)偏振角度即可恢复出下行数据和上行载波。仿真结果表明,在误码率(BER)为10-9时,传输90 km后上行链路功率代价为0.86 dB,相同条件下下行链路功率代价仅为0.47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倍频 抑制双边带 光载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DM-RoF系统传输容量的仿真研究
19
作者 李强 常栋栋 +1 位作者 王喆 孙艳花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5-37,共3页
在WDM技术基础上构建了WDM-RoF系统,利用Optisystem仿真软件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分别得到8波长、16波长WDM-RoF系统经过300km、600km传输后的眼图。对眼图进行分析比较表明,经过长距离传输后8波长系统性能优于16波长系统。
关键词 波分复用 光载无线通信 WDM-RoF系统 传输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的可恢复限幅技术(英文)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振 王建萍 颜晶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6-122,共7页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峰值平均功率比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限幅技术的改进算法.该算法对限幅后的信号进行标记,并将标记序列发送到接收端,从而使得接收端能够正确的解调出输入信号.此外,本文还将该改进算法应用于光载无线通信系...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峰值平均功率比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限幅技术的改进算法.该算法对限幅后的信号进行标记,并将标记序列发送到接收端,从而使得接收端能够正确的解调出输入信号.此外,本文还将该改进算法应用于光载无线通信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限幅算法相比,改进算法能够明显降低系统的误码率,同时保证良好的抑制峰均比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正交幅度调制 信号处理 光载无线通信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