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光传输雷达接收链路的系统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邵光灏 翟计全 +1 位作者 叶星炜 张国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08-313,共6页
在雷达指标体系中,探测距离和目标分辨能力是其中的重要参数。而噪声系数(NF)和接收链路的压缩动态范围(CDR)则影响着这两个指标。随着射频光传输(ROF)在雷达接收链路中应用的推进,除了对光链路本身的探讨外,还需扩展到接收链路中微波... 在雷达指标体系中,探测距离和目标分辨能力是其中的重要参数。而噪声系数(NF)和接收链路的压缩动态范围(CDR)则影响着这两个指标。随着射频光传输(ROF)在雷达接收链路中应用的推进,除了对光链路本身的探讨外,还需扩展到接收链路中微波和光波的协同分析。因此,将其中的微波前级放大、射频光传输(ROF)、微波后级放大进行耦合,普适性地探讨接收链路CDR和NF。例如,当光链路噪声功率谱密度为-164 dBm/Hz,光链路增益-20 dB时,可设计前级放大41 dB。在这种情况下,接收链路CDR_(1dB)达143 dB·Hz,噪声系数为4.15 dB,能够同时满足探测距离和目标分辨的要求。对外调制光链路而言,调制器的半波电压可选择在2.0~5.8 V之间,实现性能和成本的平衡。分析从系统角度出发,探讨了基于ROF的接收链路,能够满足雷达功能要求,同时,也为接收链路中电器件和光器件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接收 传输 噪声系数 压缩动态范围 探测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F链路噪声对单频信号相噪的恶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铀 贾鹏 +2 位作者 李伟军 郭燕春 郭萍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6-39,共4页
通过研究光载射频链路(ROF)中系统噪声对射频信号相位噪声的影响,建立了输出信号相噪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理论模型表明:当输入信号射频信号一定时,链路噪声越小,信号的相噪越难被恶化。实验验证表明:通过加大探测器的平均光电... 通过研究光载射频链路(ROF)中系统噪声对射频信号相位噪声的影响,建立了输出信号相噪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理论模型表明:当输入信号射频信号一定时,链路噪声越小,信号的相噪越难被恶化。实验验证表明:通过加大探测器的平均光电流能显著降低系统的噪声系数,优化射频信号相噪指标。当探测器的平均光电流由0.15mA增加到6mA时,系统的噪声系数可从55dB下降到25dB;2GHz的射频信号相噪在10kHz频偏处从-83dBc/Hz下降到-120dBc/Hz。在ROF通信链路中,为降低射频信号相噪的恶化,在调制器正交偏置的情况下应加大探测器的平均光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f) 相位噪声 电流 调制器 正交工作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切换链路下的混合编码与副载波调制方案 被引量:4
3
作者 邵军虎 孙莹 +1 位作者 刘晓楠 苏润民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9-334,共6页
为了提高自由空间光/射频(FSO/RF)混合通信链路的性能,采用混合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与副载波相移键控/正交振幅调制(PSK/QAM)联合调制的方法,对不同传输比例下混合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取得了不同信道条件下单链路和... 为了提高自由空间光/射频(FSO/RF)混合通信链路的性能,采用混合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与副载波相移键控/正交振幅调制(PSK/QAM)联合调制的方法,对不同传输比例下混合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取得了不同信道条件下单链路和混合链路传输方案的误比特率数据。结果表明,在弱中强湍流条件下采用副载波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调制,相比开关键控(OOK)调制可获得大约4.4dB~5.2dB的增益。采用软切换的混合LDPC编码与副载波BPSK/16QAM调制方案,依据链路状态调整比例为1∶1和3∶1时,不同湍流强度下可获得大约0.3dB~7.4dB的性能增益。这一研究结果对于提高FSO/RF混合通信系统的全天候高效可靠传输性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 自由空间/ 混合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 波调制 混合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频调制的稳定射频信号光传输系统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廖娜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35,共3页
提出了基于混频调制的稳定射频信号光传输系统,以创造性思维将两种射频信号结合在一起,同时通过一个激光二极管传输。一个频率分量用于检测相位波动,另一个频率分量为远端提供稳定频率的信号补偿。通过控制组件合理设置频率的比值参数,... 提出了基于混频调制的稳定射频信号光传输系统,以创造性思维将两种射频信号结合在一起,同时通过一个激光二极管传输。一个频率分量用于检测相位波动,另一个频率分量为远端提供稳定频率的信号补偿。通过控制组件合理设置频率的比值参数,避免了频率间的相互干扰。实验中,借助1GHz检测信号在100km光纤上传输200MHz稳定信号,在105s传输时间内实现了艾伦方差为2×10^-17的频率传输稳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 率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