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击穿机制下的光声能量转换效率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晓宇 王江安 +1 位作者 宗思光 刘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9-582,共4页
建立了激光声实验测量系统,利用脉冲激光聚焦击穿水介质产生声信号。由水听器将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送入数字存储示波器,计算出声信号能量。对不同激光能量、激光聚焦位置和水体盐度下的光声能量转换效率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研究结... 建立了激光声实验测量系统,利用脉冲激光聚焦击穿水介质产生声信号。由水听器将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送入数字存储示波器,计算出声信号能量。对不同激光能量、激光聚焦位置和水体盐度下的光声能量转换效率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激光能量的提高,能量转换效率逐渐减小;激光垂直水面入射时,随着激光聚焦深度的增加,能量转换效率会出现一次阶跃式变大,随后逐渐降低;等离子体对激光能量的吸收越充分,能量转换效率越高;水体盐度的变化对能量转换效率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击穿 声能量转换效率 声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液体中脉冲激光致声转换效率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秋实 王泽锋 胡永明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55-1059,共5页
从液体中脉冲激光致声的理论出发,讨论了热膨胀机制下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措施,并着重讨论了不同液体媒质的特性对转换效率的影响;基于Helmholtz共振器的共振频率和放大特性理论,讨论了通过共振光声池的设计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可行性;指... 从液体中脉冲激光致声的理论出发,讨论了热膨胀机制下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措施,并着重讨论了不同液体媒质的特性对转换效率的影响;基于Helmholtz共振器的共振频率和放大特性理论,讨论了通过共振光声池的设计提高光声转换效率的可行性;指出在对光致声波可重复性和可控制性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可采用高功率光纤激光器,通过汽化机制或介电击穿机制激发声波,提高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声 转换效率 热膨胀机制 Helmholtz共振声池 汽化机制 介电击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35μm激光─铝靶x射线转换效率测量和简化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洪良 孙可煦 +2 位作者 易容清 唐道源 郑志坚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3-228,共6页
利用“星Ⅱ”0.35μm激光(能量20J~90J,焦斑Φ~200μm,脉冲宽度400ps~800ps)辐照铝靶,得到了对于不同激光功率密度亚千X光转换效率,并提出了一个简化理论模型,来解释0.35μm激光辐照铝靶x光... 利用“星Ⅱ”0.35μm激光(能量20J~90J,焦斑Φ~200μm,脉冲宽度400ps~800ps)辐照铝靶,得到了对于不同激光功率密度亚千X光转换效率,并提出了一个简化理论模型,来解释0.35μm激光辐照铝靶x光转换效率。在这个模型中,由于热传损失激光能量,因此对于低功率密度激光,x光转换效率较低,同时对于高功率密度激光,由于等离子体喷射损失激光能量,因此转换效率也较低。这样存在某合适的激光功率,这时x光转换效率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光转换效率 铝靶 测量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6μm激光辐照金盘靶的软X光转换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正林 王红斌 +1 位作者 刘忠礼 王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79-182,共4页
在1.06μm激光辐照金盘靶实验中,利用坪响应X光二极管探测器(plateauresponseX一raydiode)测量了软X光能量(0.1~15keV)角分布,得到了软X光转换效率。实验条件:激光波长λ_L=1.0... 在1.06μm激光辐照金盘靶实验中,利用坪响应X光二极管探测器(plateauresponseX一raydiode)测量了软X光能量(0.1~15keV)角分布,得到了软X光转换效率。实验条件:激光波长λ_L=1.06μm,E_L=60~500J,τ_p≈800ps,f/1.7,I_L=10 ̄(13)~10 ̄(14)W/cm ̄2。实验结果表明:软X光能量角分布粗略呈a+bcosθ分布,软X光转换效率随激光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当靶面激光焦斑直径235μm,激光强度约5.0×10 ̄(14)W/cm ̄2时,软X光转换效率约3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X光转换效率 金圆盘靶 1.06ΜM激 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效率模型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任林涛 汪飞 +2 位作者 杨柳柳 朱文浩 袁子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99-1606,共8页
基于常州某3.00 MW分布式光伏电站级平台和上海地区单块组件级实验平台的实测数据,建立光伏系统综合效率随辐射量变化的数学模型,得到该电站年综合效率值为59.45%,远低于工程经验值。并从逆变器转换效率、单块光伏组件以及整个阵列的转... 基于常州某3.00 MW分布式光伏电站级平台和上海地区单块组件级实验平台的实测数据,建立光伏系统综合效率随辐射量变化的数学模型,得到该电站年综合效率值为59.45%,远低于工程经验值。并从逆变器转换效率、单块光伏组件以及整个阵列的转换效率方面入手分析研究,对光伏阵列工作电压与逆变器MPPT工作电压失配导致电站综合效率受损进行重点揭示,且据此对光伏阵列组件串联数进行优化设计。可为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效率分析、设计优化提供理论指导,有利于光伏电站发电量的准确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发电 系统分析 逆变器转换效率 伏阵列转换效率 伏组件串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辐照量的光伏电站系统效率非稳态计算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虎学梅 李世民 +1 位作者 周剑平 乔俊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751-3757,共7页
基于实测数据,系统分析了日辐照量对光伏阵列转换效率、逆变器效率、光伏电站系统效率的影响,结合光伏电站结构分析了影响光伏电站系统效率的因素,建立了光伏阵列转换效率、逆变器效率与日辐照量之间的非线性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辐照量... 基于实测数据,系统分析了日辐照量对光伏阵列转换效率、逆变器效率、光伏电站系统效率的影响,结合光伏电站结构分析了影响光伏电站系统效率的因素,建立了光伏阵列转换效率、逆变器效率与日辐照量之间的非线性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辐照量的光伏电站系统效率的非稳态估算方法。结果表明:光伏阵列转换效率、逆变器效率随日辐照量的波动导致了光伏电站系统效率随日辐照量变化。该方法可用于计算电站的月或年总发电量,能够更加准确地计算出目标电站的系统效率并预测电站发电量,在光伏电站的效率分析、运营评估等工程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电站 日辐照量 系统效率 伏阵列转换效率 逆变器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白光LED与远程荧光粉白光LED的发光性能比较 被引量:33
7
作者 肖华 吕毅军 +5 位作者 徐云鑫 朱丽虹 陈国龙 高玉琳 范贤光 薛睿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72,共7页
研究了传统白光LED与蓝光激发的球冠形远程荧光粉白光LED在不同电流、不同热沉温度下的发光性能,并对其机理差异展开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随热沉温度和驱动电流的上升,传统白光LED的量子效率和电光转换效率急剧下降,并导致其Y/B比(Yell... 研究了传统白光LED与蓝光激发的球冠形远程荧光粉白光LED在不同电流、不同热沉温度下的发光性能,并对其机理差异展开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随热沉温度和驱动电流的上升,传统白光LED的量子效率和电光转换效率急剧下降,并导致其Y/B比(Yellow/Blue Ratio)下降,相关色温上升。而在远程荧光粉白光LED中,其量子效率、光转换效率和相关色温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变化幅度都较小。由光强空间分布和Y/B比空间分布可知,远程荧光粉白光LED的光强分布呈类似蝠翼分布,且Y/B比空间均匀性远大于传统白光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相关色温(CCT) 量子效率 光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极管泵浦无机液体激光器出光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许正 苏毅 +9 位作者 李春领 李密 谢秀芳 柳丽卿 王亚丽 阎峰 武德勇 蒋建锋 涂波 吕文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941-1943,共3页
为探索新的高能激光体系,搭建了二极管泵浦的液体激光器。采用激光二极管作为泵浦光源,单侧泵浦掺钕离子的无机激光液体,进行了出光实验。通过测量输出光束的近场分布、脉冲波形和光谱,证实实现了激光输出,输出激光的波长为1 053 nm。... 为探索新的高能激光体系,搭建了二极管泵浦的液体激光器。采用激光二极管作为泵浦光源,单侧泵浦掺钕离子的无机激光液体,进行了出光实验。通过测量输出光束的近场分布、脉冲波形和光谱,证实实现了激光输出,输出激光的波长为1 053 nm。输出的单脉冲激光能量达到47 mJ,光-光转换效率达到14%。其光-光转换效率高出闪光灯泵浦液体条件下2个数量级,说明该激光体系具有向高能激光体系发展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激 二极管激 输出 -光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端泵腔内倍频Nd:YVO_4/LBO连续波8W绿光激光器(英文) 被引量:7
9
作者 田丰 解慧明 +3 位作者 陈浩伟 赵致民 李隆 白晋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1-653,共3页
利用两个半导体激光二极管 ,双端泵浦Nd∶YVO4 晶体 ,LBO采用I类非临界相位匹配、腔内倍频 在 2 8.9W的泵浦功率下 ,获得了 8W连续波 0 .5 32 μm绿光输出 ,其光—光转换效率为 2 7.7%
关键词 器结构 钕掺杂 钒酸钇晶体 二极管端泵 绿 光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阵列面状泵浦Nd:YAG板条激光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文是 秘国江 +2 位作者 孙维娜 王伟力 朱辰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26-928,共3页
在国内研制的大型二极管泵浦阵列和大功率二极管脉冲驱动源的基础上,设计了二极 管阵列面状泵浦22×6×123mm3Nd:YAG板条聚光腔结构,测量了板条泵浦均匀性,对不同泵 浦功率下的能量转换特性等进行了实验研究,取得最高光-光转换... 在国内研制的大型二极管泵浦阵列和大功率二极管脉冲驱动源的基础上,设计了二极 管阵列面状泵浦22×6×123mm3Nd:YAG板条聚光腔结构,测量了板条泵浦均匀性,对不同泵 浦功率下的能量转换特性等进行了实验研究,取得最高光-光转换效率为25.5%实验结果, 为高泵浦功率下的放大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阵列 ND:YAG板条 泵浦均匀性 -光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产生的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诊断技术——我院在这一领域工作的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胡仁宇 郑志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1-15,共15页
本文强调了诊断技术在激光产生的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物理研究中的作用,简介了我院在该领域中诊断技术方面做过的工作和今后的设想。
关键词 等离子体诊断 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 X光转换效率 时空特性 诊断系统 诊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Tm∶YAP 2μm激光器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学浩 魏磊 +1 位作者 韩隆 王克强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8-490,共3页
报道了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Tm∶YAP晶体,在2μm处获得连续的激光输出,在实验中选择五种不同光斑能量分布的泵浦源,最高实现20.9 W的2μm激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为26.1%,斜率效率为39%。通过对五种具有不同光斑能量分布泵浦源的比较,得出... 报道了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Tm∶YAP晶体,在2μm处获得连续的激光输出,在实验中选择五种不同光斑能量分布的泵浦源,最高实现20.9 W的2μm激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为26.1%,斜率效率为39%。通过对五种具有不同光斑能量分布泵浦源的比较,得出了光斑能量分布与光-光转换效率、最大功率输出的关系,以便在今后的实验中快速选择理想的泵浦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ΜM激 Tm∶YAP 斑能量分布 -光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激光器巴条热特性研究
13
作者 孟庆辉 冯士维 +3 位作者 贾京 张亚民 乔彦彬 岳元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0-504,共5页
利用半导体激光器结电压随温度变化关系,测量了大功率激光器巴条的稳态温升曲线,并用红外热成像方法进行了验证。同时采集到的稳态温升曲线结合结构函数方法,可以得到激光器巴条热量传递路径上各层结构的热阻。然后通过测量激光器巴条... 利用半导体激光器结电压随温度变化关系,测量了大功率激光器巴条的稳态温升曲线,并用红外热成像方法进行了验证。同时采集到的稳态温升曲线结合结构函数方法,可以得到激光器巴条热量传递路径上各层结构的热阻。然后通过测量激光器巴条的热阻可以得到其光转换效率,,施加在半导体激光器巴条上的工作电流越大,其热阻越小,光转化效率越高,与半导体激光器测试仪测量的光转换效率的变化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激 热阻 红外热成像 光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使用的多晶硅光伏组件发电性能分析与评估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萼 孙韵琳 +1 位作者 洪瑞江 沈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7-232,共6页
为了研究光伏组件的电性能及其使用寿命,对已正常运行23a的144块多晶硅光伏组件进行接线盒更换及电性能测试,并设计搭建了5.88kW_p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介绍了这批组件的电性能与该系统的设计安装,并对光伏系统进行技术评估与经济分析... 为了研究光伏组件的电性能及其使用寿命,对已正常运行23a的144块多晶硅光伏组件进行接线盒更换及电性能测试,并设计搭建了5.88kW_p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介绍了这批组件的电性能与该系统的设计安装,并对光伏系统进行技术评估与经济分析。系统正常运行181d,共发电3498.52kWh,表现出良好的发电性能,系统的综合转换效率为7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伏发电系统 多晶硅伏组件 发电性能 伏系统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10表面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其光电化学性能
15
作者 郑新华 刘世凯 +3 位作者 刘琦 吕志伟 顾艳红 赵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4-459,共6页
本文采用阳极氧化法,选用TA10(Ti-0.3Mo-0.8Ni)合金为原料,在反应过程中将Mo和Ni金属元素进行原位掺杂。在不同电压和不同时间两种试验因素下,探索了生成纳米管阵列的最佳电压和时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纳米管阵列的形貌,X射... 本文采用阳极氧化法,选用TA10(Ti-0.3Mo-0.8Ni)合金为原料,在反应过程中将Mo和Ni金属元素进行原位掺杂。在不同电压和不同时间两种试验因素下,探索了生成纳米管阵列的最佳电压和时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纳米管阵列的形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物相组成,以及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动电位(I-V),光电流响应(i-t)和光电压响应(U-t)曲线。结果表明,在阳极氧化电压为20V,时间为1h的条件下纳米管阵列表现为最佳形貌,物相组合也为最佳。此时,饱和光电流密度为0.65mA·cm-2,光转换效率为0.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氧化 TA10 纳米管阵列 电化学性能 光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弦脉冲激光激发声波的热膨胀机制理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秋实 罗洪 +1 位作者 胡永明 倪明 《声学技术》 CSCD 2010年第2期123-128,共6页
阐述了激光与液体媒质作用通过热膨胀机制激发平面光声源的理论;针对激光脉冲为正弦波形的情况,求解出δ脉冲和长脉冲分别在约束界面和自由界面下产生声脉冲的解析解,通过仿真得到了声脉冲剖面,并对每种情况下产生的声波进行了对比分析... 阐述了激光与液体媒质作用通过热膨胀机制激发平面光声源的理论;针对激光脉冲为正弦波形的情况,求解出δ脉冲和长脉冲分别在约束界面和自由界面下产生声脉冲的解析解,通过仿真得到了声脉冲剖面,并对每种情况下产生的声波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对液体中激光致声的光声转换效率进行了理论研究,对正弦波形δ脉冲和长脉冲激光分别在约束界面和自由界面下产生声脉冲的光声转换效率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并讨论了液体媒质特性参数和激光参数对转换效率的影响,提出了提高转换效率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声 热膨胀机制 正弦脉冲 声脉冲剖面 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器的物理特性分析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鹏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6-110,共5页
当前半导体激光器的物理特性分析方法忽略了稳态温升曲线的负面影响,获取的测量参数不准确,影响半导体激光器的热特性分析效果,提出新的半导体激光器的热特性分析方法。采用时间常数谱法获取半导体激光器热容的Foster热学模型,基于Caue... 当前半导体激光器的物理特性分析方法忽略了稳态温升曲线的负面影响,获取的测量参数不准确,影响半导体激光器的热特性分析效果,提出新的半导体激光器的热特性分析方法。采用时间常数谱法获取半导体激光器热容的Foster热学模型,基于Cauer热学模型对全部热阻、热容实施叠加操作得到积分结构函数与微分结构函数,采用半导体激光器结构函数处理稳态温升曲线,提取热流路径不同材料的升温作用,采用有效热阻计算公式获取热阻值,获取半导体激光器的热阻测量结果;根据热阻测量结果计算半导体激光器的光功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准确分析半导体激光器的物理特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 结构函数 热特性 测量 热阻 光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激光技术 被引量:1
18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 2007年第3期16-40,共25页
关键词 YAG 抽运 二极管抽运 谐振腔 -光转换效率 技术 电子技术 泵浦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并网光伏电站性能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 被引量:30
19
作者 李芬 陈正洪 +3 位作者 成驰 蔡涛 杨宏青 申彦波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86-1391,共6页
利用华中科技大学并网光伏电站1a(2010年1~12月份)每5min电量资料和同期武汉站气象资料,统计了并网光伏电站的光伏阵列转换效率、逆变器效率基本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并采用指数曲线对逆变器效率进行模型模拟,评估其拟合精度和应... 利用华中科技大学并网光伏电站1a(2010年1~12月份)每5min电量资料和同期武汉站气象资料,统计了并网光伏电站的光伏阵列转换效率、逆变器效率基本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并采用指数曲线对逆变器效率进行模型模拟,评估其拟合精度和应用价值。最后,从能量平均角度,对表征光伏电站性能的综合效率进行分析,为武汉市光伏发电潜能(年发电量)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斜面逐时辐照量较低时,阵列转换损失较大;随着斜面逐时辐照量的增加,阵列转换效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主要是由于温度的作用(高温负影响);②推算出光伏并网逆变器效率接近稳定时,对应的输入斜面逐时辐照量临界值范围(或有效辐照量范围)为0.469~0.587kWh·m-2;③武汉市40°倾角安装的并网光伏电站年综合效率为0.56,每瓦光伏装机容量的年发电量约为0.64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伏电站 太阳能辐射 伏阵列转换效率 逆变器效率 综合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激光器
20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 2007年第1期19-22,共4页
关键词 固体激 YAG 脉冲宽度 脉冲特性 抽运 晶体 泵浦功率 热透镜焦距 锁模技术 腔倒空 -光转换效率 输出 激活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