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光谱距离聚类的高光谱图像解混算法 被引量:4
1
作者 刘颖 梁楠楠 +1 位作者 李大湘 杨凡超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541-2546,共6页
为了解决实际高光谱解混(HU)中噪声对解混精度的影响和光谱、空间信息利用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光谱距离聚类的群稀疏非负矩阵分解的解混算法。首先,引入了基于最小误差的高光谱信号辨识算法(Hysime),通过计算特征值的方式... 为了解决实际高光谱解混(HU)中噪声对解混精度的影响和光谱、空间信息利用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光谱距离聚类的群稀疏非负矩阵分解的解混算法。首先,引入了基于最小误差的高光谱信号辨识算法(Hysime),通过计算特征值的方式估计信号矩阵和噪声矩阵;然后,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基于光谱距离的聚类算法,对多个波段生成的光谱反射率距离值小于某一值的相邻像元进行合并聚类生成空间群结构;最后,在生成的群结构基础上进行稀疏化非负矩阵分解。实验分析表明,对于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而言,该算法都比传统算法产生更小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光谱角距离(SAD),能够产生优于同类算法的解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解混 基于最小误差的高光谱信号辨识算法 光谱距离度量 非负矩阵分解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相似性度量的光谱成像干扰效果定量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卫 孙奕帆 +1 位作者 孙鹏 党东妮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7-63,共7页
利用一种宽波段伪装网和超光谱成像仪进行了光谱成像伪装干扰试验,基于实施干扰前后光谱图像数据光谱特性的变化,利用光谱相似性度量指标,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估光谱成像干扰效果的光谱距离准则,结合光谱成像伪装干扰试验结果,对该准则的... 利用一种宽波段伪装网和超光谱成像仪进行了光谱成像伪装干扰试验,基于实施干扰前后光谱图像数据光谱特性的变化,利用光谱相似性度量指标,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估光谱成像干扰效果的光谱距离准则,结合光谱成像伪装干扰试验结果,对该准则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有效伪装区光谱图像像元在伪装前后光谱向量之间的光谱距离可达0.14~0.5,具体幅值大小因伪装前的目标特性、伪装网层数、超光谱成像仪增益等因素而异,而非伪装区和无效伪装区光谱图像像元的光谱距离都在0.05以下,可见在对目标实施有效的伪装干扰前后,伪装区像元的光谱距离通常会显著大于非伪装区,而且伪装效果越显著,光谱距离就越大.因此,光谱距离可以定量反映干扰对像元光谱特性的影响,并能鉴别不同干扰效果之间的细微差别,所以可用于定量、客观评估光谱成像干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成像 干扰效果评估 光谱相似性 光谱距离 伪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特征的高光谱端元提取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罗菁 刘悦 李云雷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80,共8页
为提升高光谱端元提取效率,避免同种地物端元的多次重复提取,根据高光谱同种地物光谱曲线主要特征近似、全体像元中端元个体两两具有极大差异的原则,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的高光谱图像端元提取方法,即多尺度特征像元纯度指数方法(MS... 为提升高光谱端元提取效率,避免同种地物端元的多次重复提取,根据高光谱同种地物光谱曲线主要特征近似、全体像元中端元个体两两具有极大差异的原则,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的高光谱图像端元提取方法,即多尺度特征像元纯度指数方法(MSPPI).首先利用一维离散小波变换获取多尺度的光谱信息,然后利用光谱角距离和欧式最小距离提取相应的多尺度的光谱特征,并利用像元和其邻域内像元点之间的关联,引入距离测度提取纯像元,最终实现端元提取.通过在高光谱数据库USGS和AVIRIS中的实验验证算法有效性,并与SPPI算法和N-FINDR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MSPPI算法能够提取全部端元,且每种地物端元提取百分比低于5%,SPPI虽然能够提取全部端元但提取百分比均高于10%,端元重复提取现象严重,而N-FINDR不能有效提取小面积地物,说明MSPPI算法性能优于N-FINDR算法和SPPI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特征 一维离散小波变换 像素纯度指数 端元提取 光谱图像 光谱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皮桉近红外光谱差异与其遗传差异间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楚彪 杨艳 +4 位作者 白卫国 林彦 谢耀坚 卢万鸿 罗建中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399-3404,共6页
摸清粗皮桉(Eucalyptus pellita)群体的遗传亲缘关系,对研究桉树杂交育种理论,开发优良新品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意在通过对比粗皮桉种源遗传差异与其光谱差异间的关系,探索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用于粗皮桉遗传亲缘关系分析的可... 摸清粗皮桉(Eucalyptus pellita)群体的遗传亲缘关系,对研究桉树杂交育种理论,开发优良新品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意在通过对比粗皮桉种源遗传差异与其光谱差异间的关系,探索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用于粗皮桉遗传亲缘关系分析的可行性。以粗皮桉天然种源材料为对象,每个种源采集8~12个家系叶样。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基于核苷酸序列差异计算种源间的遗传距离。同时,每个家系选择4~6片健康叶片烘至绝干后,将其粉碎装于透明自封口塑料袋。用手持式近红外仪Phazir Rx (1624)采集样品的NIRs信息。以簇类独立软模式(SIMCA)判别分析统计对比种源到目标种源的光谱距离,并基于NIRs欧氏距离对种源进行层级聚类。以NIRs的PCA因子得分图分析种源间的遗传亲缘关系及其遗传变异。结果显示,粗皮桉新几内亚岛种源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86,昆士兰州种源间的平均为0.157,新几内亚岛种源与昆士兰州种源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95,明显大于区域内种源间的遗传距离。粗皮桉2大区域种源间的NIRs光谱距离与其种源间遗传距离基本呈正相关关系。基于NIRs的层级聚类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种源遗传距离、光谱距离的大小关系,但与其地理距离非完全对应,说明基因交流对粗皮桉群体的遗传亲缘关系有较大的影响。PCA聚类显示,遗传或光谱距离大的种源样本因子得分图存在严重重叠,而遗传或光谱距离小的种源样本因子得分反而会清晰聚类,这表明NIRs信息区分异质样本的敏感性,同时也反映了粗皮桉种源内家系间遗传变异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NIRs技术能够真实反映粗皮桉种源间的遗传差异,可用于桉树群体遗传亲缘关系及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分析,可辅助桉树群体的世代改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距离 光谱距离 层级聚类 簇类独立软模式(SIM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特征的粘胶纤维混色纺纱过程呈色机理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崔翔宇 程璐 +3 位作者 杨月茹 吴艳丰 夏鑫 李永贵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916-3923,共8页
针对现有色纺纱配色模型对纤维集合体呈色机理解释上表述模糊的问题,对原液着色粘胶纤维集合体在纺纱过程中的颜色变化机理进行了探究。实验纺制了36组不同混色比条纱样品,利用欧式距离和光谱角距离分别量化各组不同状态纤维集合体间的... 针对现有色纺纱配色模型对纤维集合体呈色机理解释上表述模糊的问题,对原液着色粘胶纤维集合体在纺纱过程中的颜色变化机理进行了探究。实验纺制了36组不同混色比条纱样品,利用欧式距离和光谱角距离分别量化各组不同状态纤维集合体间的光谱幅值差异和形状差异,并以基于CMC(2∶1)公式的色差评价为对照,结合基于类别可分比(CSR)公式的差异性判别准则对量化的光谱差、色差大小作以横向比较,分析了纺纱过程中纤维集合体形态改变对反射光量与单色光成分的影响,其中,在生条与熟条间,样品CSRED和CSREcmc均值分别为2.87、 2.17,表现近似,且有30组样品对应CSRED>1, 23组样品对应CSREcmc>1,光谱的辐射差异较色差表现更稳定,在熟条与纱线间,dED和ΔEcmc有相同趋势的更大幅度改变,全部样品CSRED和CSREcmc均大于1;以上过程中,样品光谱的形状差异均保持较小的尺度,并条与纺纱前后,分别有20组、 22组样品对应CSRSAD>1,且其均值分别为1.69、 1.60,并不随加工进行而发生显著变化。由此得出,在纺纱过程中,因纤维排列和聚集态的重塑,反射光的量(明度)呈减小趋势,且气流纺阶段是发生变化的主要阶段,而光质(色相)并不在此过程发生显著变化。进一步地,依据纤维的光反射理论,即纤维的反射光的量主要受外反射光影响,而色度主要受内反射光的影响,可以得出纺纱加工主要影响了纤维的外反射光,而对内反射光不具有解释力。另一方面,还验证了综合光谱幅值和形状特征的SAD-ED公式对色纺纱颜色差异的表征能力,CSRSAD-ED可分辨31组生条熟条样本,可分辨全部条纱样本,该方案较CMC(2∶1)公式更具敏感性和稳定性,为色纺纱的颜色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纱 过程色差 光谱特征 欧式距离 光谱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近红外光谱的山西玉米地土壤氮含量建模 被引量:1
6
作者 马玮键 邢泽炳 +3 位作者 韩春风 桑梓繁 尚恺霖 李宇航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750-755,共6页
土壤的粒度、水分等因素均会影响土壤的光谱特征,不同地区土壤因不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导致其土壤光谱特征存在差异,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的土壤成分预测模型往往也有其特殊性。为了为后续开发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土壤氮含量速测仪提... 土壤的粒度、水分等因素均会影响土壤的光谱特征,不同地区土壤因不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导致其土壤光谱特征存在差异,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的土壤成分预测模型往往也有其特殊性。为了为后续开发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土壤氮含量速测仪提供参考,以山西玉米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技术预测土壤氮含量,试验采集山西农业大学玉米试验田土壤样本120个,并测定总氮含量和采集可见近红外光谱。利用光谱-理化值共生距离(SPXY)算法按2∶1的比例划分校正集和预测集,分析采用平滑处理(Smoothing)、标准状态变换(SNV)、基线校正(Baseline)、去趋势处理(Detrend)、归一化(Normalize)和多元散射矫正(MSC)6种预处理方法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支持向量机(SVM)、主成分回归(PCR)3种建模方法建立土壤氮含量预测模型的效果,并选出最佳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在所建立的21种预测模型中,采用Smoothing预处理方法并结合PLS建立的预测模型效果最佳,其决定系数为0.907,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86。此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山西玉米地的土壤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可见近红外光谱 全氮 光谱-理化值共生距离算法 快速检测 山西玉米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快速N-FINDR端元提取算法 被引量:5
7
作者 赵春晖 郭蕴霆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6-44,共9页
为了解决传统N-FINDR算法计算量大,提取结果对噪声和初始端元选取敏感,且容易将异常点作为端元而造成误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快速N-FINDR端元提取算法.该方法通过光谱距离提取并去除高光谱图像中的冗余信息,减少N-FINDR提取端元的... 为了解决传统N-FINDR算法计算量大,提取结果对噪声和初始端元选取敏感,且容易将异常点作为端元而造成误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快速N-FINDR端元提取算法.该方法通过光谱距离提取并去除高光谱图像中的冗余信息,减少N-FINDR提取端元的搜索范围,平滑噪声影响,并自适应剔除异常点,通过最大化光谱距离选取N-FINDR的初始端元,避免了随机选择的盲目性.采用合成数据和真实高光谱数据进行仿真分析并与现有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在噪声与奇异点干扰下正确提取端元,其提取效率和鲁棒性均优于现有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端元提取 N-FINDR 光谱图像 光谱距离 快速算法 抗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像素纯度指数的端元提取算法 被引量:7
8
作者 崔建涛 王晶 +1 位作者 厉小润 赵辽英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24-1530,1565,共8页
为了减小光谱变化以及异常像素点对端元提取结果的影响,根据局部区域内纯像元和混合像元光谱特征的不同,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像素纯度指数的端元提取算法.将光谱角距离和欧氏距离加权相加作为新的混合距离测度;采用固定大小的邻域窗口计算... 为了减小光谱变化以及异常像素点对端元提取结果的影响,根据局部区域内纯像元和混合像元光谱特征的不同,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像素纯度指数的端元提取算法.将光谱角距离和欧氏距离加权相加作为新的混合距离测度;采用固定大小的邻域窗口计算图像中所有像素的空间像素纯度指数,在此基础上,根据光谱角距离测度和设定的端元光谱区分性阈值依次搜索端元.仿真数据和真实高光谱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地提取图像中的端元,并且精度高于其他一些端元提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元提取 光谱解混 光谱遥感 空间像素纯度指数 光谱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动获取端元的RMS误差迭代改进算法
9
作者 郑淑倩 张友静 邓世赞 《遥感信息》 CSCD 2012年第5期19-25,共7页
端元提取是混合像元分解算法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端元的质量直接影响分解结果的精度。本文对基于均方根(RMS)误差分析迭代提取端元的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在端元选择时,增加像元纯净指数(PPI)、光谱矢量距离以及RMS误差值作为约束条件。利... 端元提取是混合像元分解算法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端元的质量直接影响分解结果的精度。本文对基于均方根(RMS)误差分析迭代提取端元的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在端元选择时,增加像元纯净指数(PPI)、光谱矢量距离以及RMS误差值作为约束条件。利用南京地区2002年TM遥感影像作为试验数据,用本文提出的方法提取各组分丰度图,结合V-I-S模型以及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分析所提取的各组分丰度空间分布合理性,参考同期IKONOS影像解译结果,对改进前后的分解算法进行精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法得到的各组分结果精度较好,其与实测值的回归曲线在相关系数、斜率以及截距方面均得到了较明显的改善,但对于光谱非线性混合现象较严重的地物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元提取 PPI RMS误差分析迭代算法 光谱矢量距离 V-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cal information enhanced LBP
10
作者 张刚 苏光大 +1 位作者 陈健生 王晶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1期3150-3155,共6页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that there exists multiple information in a pixel neighbor,such as distance sum and gray difference sum,local information enhanced LBP(local binary pattern)approach,i.e.LE-LBP,is presented.Geo...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that there exists multiple information in a pixel neighbor,such as distance sum and gray difference sum,local information enhanced LBP(local binary pattern)approach,i.e.LE-LBP,is presented.Geometric information of the pixel neighborhood is used to compute minimum distance sum.Gray variation information is used to compute gray difference sum.Then,both the minimum distance sum and the gray difference sum are used to build a feature space.Feature spectrum of the image is computed on the feature space.Histogram computed from the feature spectrum i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image.Compared with LBP,rotation invariant LBP,uniform LBP and LBP with local contrast,it is found that the feature spectrum image from LE-LBP contains more details,however,the feature vector is more discriminative.The retrieval precision of the system using LE-LBP is91.8%when recall is 10%for bus im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xture feature extraction LE-LBP minimum distance sum gray difference s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