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三讲:茶叶中重金属元素的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 被引量:5
1
作者 石元值 马立锋 +1 位作者 韩文炎 阮建云 《中国茶叶》 2008年第2期17-19,共3页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目前茶叶中重金属元素检测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对分析茶叶中的Pb、Cd、Zn、Cu等重金属元素都有较高的灵敏度。该方法出现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是基于气态的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收为基础进行元...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目前茶叶中重金属元素检测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对分析茶叶中的Pb、Cd、Zn、Cu等重金属元素都有较高的灵敏度。该方法出现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是基于气态的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收为基础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方法。它在地质、冶金、机械、化工、农业、食品、轻工、生物医药、环境保护、材料科学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我国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用于检测食品中铅(GB/T5009.12—2003)、铜(GB/T5009.13—2003)、锌(GB/T5009.14—2003)、镉(GB/T5009.15—2003)等元素的推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 重金属元素 光谱测定法 茶叶 元素定量分析 基态原子 生物医药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讲:茶叶中重金属元素的原子荧光光谱测定法 被引量:2
2
作者 石元值 马立锋 +1 位作者 韩文炎 阮建云 《中国茶叶》 2008年第4期14-15,共2页
原子荧光光谱法(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AFS),是介于原子发射光谱(AES)和原子吸收光谱(AAS)之间的光谱分析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基态原子(一般蒸汽状态)吸收合适的特定频率的辐射而被激发至高能态,而后激发过程... 原子荧光光谱法(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AFS),是介于原子发射光谱(AES)和原子吸收光谱(AAS)之间的光谱分析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基态原子(一般蒸汽状态)吸收合适的特定频率的辐射而被激发至高能态,而后激发过程中以光辐射的形式发射出特征波长的荧光,并依据气态原子在辐射激发下发射的荧光强度来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谱 光谱测定法 重金属元素 原子发射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 茶叶 光谱分析技术 激发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讲:茶叶中重金属元素的原子发射光谱测定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石元值 马立锋 +1 位作者 韩文炎 阮建云 《中国茶叶》 2008年第3期7-9,共3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简称ICP-AES);也有人把它称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学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简称ICP-...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简称ICP-AES);也有人把它称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学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简称ICP-OES)。这是一种以ICP为发射光源的光谱分析方法,可对约70种元素(金属元素及磷、硅、砷、硫、硼等非金属元素)进行定性、半定量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重金属元素 光谱测定法 plasma optical 茶叶 光谱分析方 非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化物光谱测定法近十年进展
4
作者 何书美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4期104-111,共8页
本文着重阐述了近十年氰化物的光谱测定法情况。将其内容分为吸光光度法、荧光法、化学发光法、原子吸收法、动力催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并对此逐一叙述。
关键词 氰化物 红外光度 光谱测定法 吸光光度
全文增补中
血铅的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
5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76年第1期54-56,共3页
自从1964年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铅以来,这方面进展非常快。方法不断改进,灵敏度不断提高,试样量不断减少,从而增加了血铅指标的应用价值。过去应用双硫腙比色法、极谱法、发射光谱法测定血铅,一是浪费时间。
关键词 血铅 标准曲线 血铅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笋中矿质元素光谱测定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经梧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9-42,共4页
本文对竹笋中矿质元素进行分析研究。测定出钡、硼、铁、锰、铅、锡、镓、钛、镍、铋、钼、钒、锆、铜、银、锌、钴和锶等1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其中锌和铁含量很高,镍、钒、铜和锶较高。
关键词 竹笋 矿质元素 光谱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值光谱法在复方药物制剂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黄喜茹 蔡永梅 +1 位作者 台燕 曹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0-623,共4页
根据比值光谱的特征,选择比值光谱的峰点或谷点处作为测定波长对,研究建立了复方氯唑沙宗片和安钠咖注射液的比值光谱测定法。复方氯唑沙宗片中氯唑沙宗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 0 . 0 % ,1 2 .8%和10 0 . 0 %... 根据比值光谱的特征,选择比值光谱的峰点或谷点处作为测定波长对,研究建立了复方氯唑沙宗片和安钠咖注射液的比值光谱测定法。复方氯唑沙宗片中氯唑沙宗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 0 . 0 % ,1 2 .8%和10 0 . 0 % ,0 .84 %。安钠咖注射液中咖啡因和苯甲酸钠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99.98% ,0 . 70 %和99 .91% ,0. 78%。说明只要复方药物制剂中两组分的比值光谱至少出现一峰一谷,通过选择适当的测定波长对,此法就可获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制剂 比值 复方 光谱 安钠咖注射液 平均回收率 应用 对乙酰氨基酚 氯唑沙宗 相对标准 光谱测定法 苯甲酸钠 咖啡因 波长 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发中微量汞的紫外消化冷原子荧光测定法
8
作者 吴予明 张洪权 +1 位作者 常爱武 朱景阳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4年第4期374-375,共2页
人发中微量汞的紫外消化冷原子荧光测定法吴予明,张洪权,常爱武,朱景阳(河南医科大学卫生化学教研室郑州450052河南医科大学医学实验中心郑州450052)关键词毛发,汞,光谱测定法.荧光发汞含量可以反映人体不同时期接... 人发中微量汞的紫外消化冷原子荧光测定法吴予明,张洪权,常爱武,朱景阳(河南医科大学卫生化学教研室郑州450052河南医科大学医学实验中心郑州450052)关键词毛发,汞,光谱测定法.荧光发汞含量可以反映人体不同时期接触汞的情况,可作为汞中毒的一项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发 光谱测定法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光谱透射图像检测鸡种蛋早期孵化 被引量:31
9
作者 张伟 潘磊庆 屠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49-155,共7页
为了检测鸡种蛋孵化前期胚胎发育情况,构建了高光谱图像采集系统,在400~1000nm范围内获取90枚种蛋孵化前3天的高光谱透射图像。通过独立分量方法对高光谱数据进行分析降维,优选出571、614、661、691和716nm共5个特征波长,提取每个波长... 为了检测鸡种蛋孵化前期胚胎发育情况,构建了高光谱图像采集系统,在400~1000nm范围内获取90枚种蛋孵化前3天的高光谱透射图像。通过独立分量方法对高光谱数据进行分析降维,优选出571、614、661、691和716nm共5个特征波长,提取每个波长下的光谱平均值和标准偏差,获得每个样品10个特征变量。为了消除变量之间相关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了4个主成分变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学习向量量化(LVQ)神经网络判别模型。验证性试验均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度(变异系数为1.7),对第1,2,3天的测试样本判别准确率分别为78.8%,90.3%和98.6%。结果表明高光谱图像技术可以检测种蛋孵化前期胚胎发育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测定法 独立分量分析 神经网络 检测 孵化 种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特征参量的核桃叶片氮素含量估测模型 被引量:12
10
作者 胡珍珠 潘存德 +1 位作者 肖冰 潘鑫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0-186,共7页
建立基于光谱特征参量的新温185号(Juglans regia‘Xinwen185’)核桃叶片氮素含量估测模型,旨在为快速监测新温185号核桃叶片N素营养状况提供技术途径。基于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测定N肥不同施用量水平下新温185号核桃果实坐果期、速生生... 建立基于光谱特征参量的新温185号(Juglans regia‘Xinwen185’)核桃叶片氮素含量估测模型,旨在为快速监测新温185号核桃叶片N素营养状况提供技术途径。基于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测定N肥不同施用量水平下新温185号核桃果实坐果期、速生生长期、脂化期和近成熟期的叶片光谱反射率和N素含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筛选与叶片N素含量呈极显著相关的光谱特征参量,并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叶片N素含量光谱特征参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与叶片N素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的光谱特征参量在果实坐果期有绿峰反射率和红色比值指数,在果实速生生长期有黄边位置、红谷反射率和绿色比值指数、红色比值指数、绿色归一化差值指数、红色归一化差值指数,在果实脂化期有绿峰反射率和红色比值指数,在果实近成熟期有绿峰反射率、黄边幅值和红边面积。分别以绿峰反射率、黄边位置、红色比值指数和黄边幅值为自变量采用三次函数建立的果实坐果期、速生生长期、脂化期和近成熟期叶片N素含量回归估测模型的拟合度R2均在0.99以上,且模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很高的估测精度。表明可采用三次函数建立果实不同生育时期叶片N素含量光谱特征参量估测模型对新温185号核桃树体N素营养水平进行监测。光谱技术在核桃树体N素营养信息探测方面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测定法 氮素 回归分析 特征参量 估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扫描成像的作物近地高光谱获取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东彦 黄文江 +4 位作者 王纪华 杨贵军 朱大洲 刘源 马智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8-192,共5页
为了验证自主研制的扫描成像光谱仪(PIS)在近地应用的可行性,该文以小麦、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PIS近地获取作物冠层和叶片的高光谱图像,在对田间和室内获得的成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的同时,探讨了成像光谱采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此外,将PI... 为了验证自主研制的扫描成像光谱仪(PIS)在近地应用的可行性,该文以小麦、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PIS近地获取作物冠层和叶片的高光谱图像,在对田间和室内获得的成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的同时,探讨了成像光谱采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此外,将PIS获取的成像高光谱与地物光谱仪(ASD)测定的高光谱进行比对研究。结果表明:PIS能准确收集作物的光谱信息,且采集的高光谱数据与ASD具有很好的一致性;PIS在田间采集作物光谱信息时,受氧气吸收的影响,在760nm处有明显的干扰吸收;PIS除了能反映作物不同叶位叶片、不同器官光谱的差异,还可依据影像提取杂草、土壤对作物冠层光谱的影响程度。上述初步结果为进一步应用PIS进行农作物长势诊断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测定法 作物 特征提取 扫描成像光谱 小麦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医学杂志》常用主题词(六)
12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424-424,共1页
关键词 气相色谱 光谱测定法 串联质谱 主题词 叙词 检索词 医学 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研究美拉德反应自由基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玲 纪淑娟 +1 位作者 檀德宏 蒋东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80-286,共7页
为寻求简便而准确地对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的美拉德反应进行鉴定的方法,该文研究加热食品中葡萄糖和乳球蛋白建立的美拉德反应体系的自由基变化,主要考察影响美拉德反应的温度和pH值变化导致的自由基改变,从而确定美拉德反应与其自由... 为寻求简便而准确地对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的美拉德反应进行鉴定的方法,该文研究加热食品中葡萄糖和乳球蛋白建立的美拉德反应体系的自由基变化,主要考察影响美拉德反应的温度和pH值变化导致的自由基改变,从而确定美拉德反应与其自由基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在3种不同温度、有无氧气和3种不同pH值条件下,利用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光谱检测美拉德反应自由基变化趋势,结果随温度升高,自由基数量增加,反应速度加快;随pH值由酸性向碱性移动,自由基数量增加;自由基数量在无氧条件时多于有氧条件。当自由基积累到一定浓度,由于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聚合物使信号强度下降,最后消失。比较美拉德产物与2种底物产生的自由基发现,无论类型、数量还是生成速率都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自旋捕集剂对不稳定的自由基进行捕集来分析信号能够有效表征加热食品中美拉德反应初中期阶段的自由基变化,从而有效表征和分析美拉德反应过程。与传统研究美拉德反应的分析方法比较,ESR光谱是一种简便灵敏的分析方法,可以作为研究加热食品美拉德反应的重要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测定法 加热 食品加工 ESR技术 美拉德反应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光纤燃烧传感器测量汽油机的燃烧时间参数 被引量:4
14
作者 盛凯夫 张国军 +2 位作者 薛中渝 陈小迅 安承武 《光电工程》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3-28,共6页
介绍了一个光纤燃烧传感器+OMA4光多通道分析仪组成的测量系统,用以测量汽油机燃烧火焰光谱。光谱分析结果再次证实了燃烧火焰中CH(431.5nm),C2(516.5nm),H2O(589nm)等自由基的特征光谱同C粒... 介绍了一个光纤燃烧传感器+OMA4光多通道分析仪组成的测量系统,用以测量汽油机燃烧火焰光谱。光谱分析结果再次证实了燃烧火焰中CH(431.5nm),C2(516.5nm),H2O(589nm)等自由基的特征光谱同C粒子的热辐射连续光谱叠加在一起,构成了火焰光谱。根据光谱曲线中H2O光强峰值变化可以确定汽油机燃烧过程中重要的时间参数:着火延迟期和燃烧持续期。由于汽油机燃烧循环变动大,与单色仪+BOXCAR积分平均器组成的测量系统相比,光纤燃烧传感器+OMA4光多通道分析仪系统测量汽油机燃烧火焰光谱测量精度高,工作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燃烧时间 汽油机 火焰光谱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色素种类的鉴别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金耀 杨晓玲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5期24-25,共2页
天然色素由于安全性高,可以微妙调色以及制造成本低等原因,已迅速进入食品和化妆品等市场。为了促进对天然色素之一的花色素类的开发利用,本文介绍一种鉴别花色素种类的较为简便的方法,步骤如下:
关键词 花色素类 开发利用 制造成本 色谱分离 花翠 最大吸收波长 减压浓缩 黄烷 甲基花青素 光谱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化合物对烟草燃烧的影响
16
作者 Christine A. LITTLE Alexander J. Dyakonov +5 位作者 Rana T. Walker Florian R. Perini D. Scott Passer Jun Guan 吴晓芸(译) 曹建平(校)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燃烧过程 酚化合物 烟草 热量测定 热重分析 光谱测定法 电子自旋 消耗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ositional analysis in the nano-regime: A SIMS perspe ctive
17
作者 Subhendu Sarkar Purushottam Chakraborty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3-399,共7页
A serious problem in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 (SI MS ) analysis is its “matrix effect” that hinders the quantification of a certain species in a sample and consequently, appropriate corrective measures are ta... A serious problem in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 (SI MS ) analysis is its “matrix effect” that hinders the quantification of a certain species in a sample and consequently, appropriate corrective measures are taken to calibrate the secondary ion currents into respective concentrations for accu rate compositional analysis. Use of “calibration standards” is necessary for t his purpose. Detection of molecular MCs_n+ ions (M-element to be analyz ed , n=1, 2, 3,….) under Cs+ ion bombardment is a possible mean to minimiz e such matrix effect, enabling one to quantify without the need of calibration sta ndards. Our recent studies on MCs_n+ molecular ions aim toward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ir formation mechanisms, which are important to know their e ffects on SIMS quantification. In-depth quantitative analysis is a major strength of SIMS for which ‘depth resolution’ is of significant relevance. The optimal choice of the impact pa rameters during SIMS analyses can play an effective role in obtaining data with ultra-high depth resolution. SIMS is possible at depth resolution in the nm or even sub-nm rang e, with quantifiabl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top monolayer onwards into the material. Wi th optimized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like extremely low beam current (down to ~10 nA), and low bombarding energy (below 1 keV), ultra-high depth resolution SIMS has e nabled interfacial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ultra-thin films, quantum wells, heterostru ctures, etc. and complex low-dimensional structures with high precision and re pea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S 次级离子质谱 离子 光谱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荧光探针检测成熟果实中的乙烯
18
作者 梁容(摘译) 《中国果业信息》 2019年第4期44-44,共1页
乙烯是一种气态植物激素,调节多种生物过程,与许多种水果的成熟过程有关,如苹果和梨。更好地了解乙烯浓度对果实成熟过程的影响,可以帮助改善果实采收、贮藏和运输管理。然而,目前用于测量乙烯气体的方法是费时的,而且依赖于复杂的仪器... 乙烯是一种气态植物激素,调节多种生物过程,与许多种水果的成熟过程有关,如苹果和梨。更好地了解乙烯浓度对果实成熟过程的影响,可以帮助改善果实采收、贮藏和运输管理。然而,目前用于测量乙烯气体的方法是费时的,而且依赖于复杂的仪器,这些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和光谱测定法。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食品科学与技术系的研究人员研发出荧光探针,可透过简单的荧光显微镜直观地侦测果实成熟过程中释放的乙烯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国立大学 乙烯气体 成熟果实 荧光探针 检测 成熟过程 光谱测定法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constituents of essential oil from Angelica sinensis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被引量:13
19
作者 吴名剑 孙贤军 +3 位作者 戴云辉 郭方遒 黄兰芳 梁逸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5年第4期430-436,共7页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coupled with chemometric resolution upon two- dimensional data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constituents of essential oils of Angelica sinensis. Constituents in essential oil...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coupled with chemometric resolution upon two- dimensional data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constituents of essential oils of Angelica sinensis. Constituents in essential oils of Angelica sinensis root were identified by GC-MS with the help of subwindow factor analysis (SFA) method resolving two-dimensional original data into mass spectra and chromatograms. 76 of 97 separated constituents in essential oil of Angelica sinensis root were identified and quantified, and they account for about 91.36% of the total cont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ligustilide, butylene phthalide, 2-methoxy-4-vinylphenol, carvacrol, allo-ocimene,2,6,6-trimethylbicyclo-[3,1,1]hept-2-ene are the main constituents in essential oil of Angelica sinensis ro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elica sinensis CHEMOMETRICS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subwindow factor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volatil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Radix Paeoniae Rubra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d chemometric resolution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晓如 兰正刚 梁逸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7年第1期57-61,共5页
The volatil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Radix Paeoniae Rubra (RPR) were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with the method of heuristic evolving latent projections and overall volume integration. The results... The volatil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Radix Paeoniae Rubra (RPR) were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with the method of heuristic evolving latent projections and overall volume integr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38 volatil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RPR are determined, accounting for 95.21% of total contents of volatil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RPR. The main volatil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RPR are (Z, Z)-9,12-octadecadienoic acid, n-hexadecanoic acid, 2-hydroxy- benzaldehyde, 1-(2-hydroxy-4-methoxyphenyl)-ethanone, 6,6-dimethyl-bicyclo[3.1.1] heptane-2-methanol, 4,7-dimethyl-benzofuran, 4-(1-methylethenyl)-1-cyclohexene-1-carboxaldehyde, and cyclohexadeca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x Paeoniae Rubra volatile chemical component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heuristic evolving latent projec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