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硅掺镓抑制太阳电池光致衰减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三洋 沈鸿烈 +4 位作者 魏青竹 倪志春 邢正伟 姚函妤 吴斯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00-1105,1114,共7页
采用掺镓晶硅和掺硼晶硅制备的寿命片和太阳电池片分别进行光致衰减实验,用WT-2000少子寿命测试仪和Halm电池电学性能测试仪等研究了它们受光照前后少子寿命和电学性能的变化。发现掺镓单晶寿命片的少子寿命衰减率比掺硼单晶寿命片低50... 采用掺镓晶硅和掺硼晶硅制备的寿命片和太阳电池片分别进行光致衰减实验,用WT-2000少子寿命测试仪和Halm电池电学性能测试仪等研究了它们受光照前后少子寿命和电学性能的变化。发现掺镓单晶寿命片的少子寿命衰减率比掺硼单晶寿命片低50%左右,掺镓单晶PERC电池和掺镓多晶常规电池转换效率的衰减率比掺硼单晶PERC电池和掺硼多晶常规电池分别降低3.41%和0.92%。这些结果表明晶硅太阳电池的光致衰减效应主要是晶硅中少子寿命降低导致的,晶硅掺镓后能有效抑制太阳电池的光致衰减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衰减效应 晶硅太阳电池 掺镓晶硅 少子寿命 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处理抑制单晶硅太阳电池光致衰减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三洋 沈鸿烈 +3 位作者 魏青竹 倪志春 李金泽 杨家乐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25-1629,共5页
掺硼晶硅电池经过长时间光照后电池效率会出现明显的衰减。针对此问题,研究再生处理对晶硅电池光致衰减效应的影响。将SiNx/Al2O3寿命片和单晶钝化发射极和背局域接触(PERC)电池片在400 W/m^2光照下200℃保温10 min进行再生处理,结果... 掺硼晶硅电池经过长时间光照后电池效率会出现明显的衰减。针对此问题,研究再生处理对晶硅电池光致衰减效应的影响。将SiNx/Al2O3寿命片和单晶钝化发射极和背局域接触(PERC)电池片在400 W/m^2光照下200℃保温10 min进行再生处理,结果发现未经再生处理的寿命片光照1710 min后少子寿命衰减率为63.33%,电池效率衰减率为4.32%,再生处理后样品的衰减率分别降低至5%和0.48%,表明再生处理能有效抑制晶硅电池的光致衰减效应。未经再生处理的寿命片光照前后硼氧(B-O)复合体浓度分别为1.38×10^11和7.01×10^11cm^-3,再生处理后的B-O复合体浓度分别为2.90×10^10和4.44×10^10cm^-3,再生处理后的寿命片光照后B-O复合体的浓度较处理前低一个数量级,且处于稳定的不会造成少子复合的再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硅太阳电池 光致衰减效应 再生处理 少子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热退火对多晶PERC太阳电池光致衰减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周肃 贾佳 +3 位作者 王丽婷 黄惜惜 黄国平 李菁楠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0-175,共6页
针对多晶PERC电池严重的光致衰减问题,研究不同退火方式对多晶PERC太阳电池光诱导衰减效应的影响,通过设计不同退火条件,对退火后的寿命片和电池片光电性能进行系统表征,发现不同退火条件对多晶寿命片和电池片的光衰有较大影响。通过研... 针对多晶PERC电池严重的光致衰减问题,研究不同退火方式对多晶PERC太阳电池光诱导衰减效应的影响,通过设计不同退火条件,对退火后的寿命片和电池片光电性能进行系统表征,发现不同退火条件对多晶寿命片和电池片的光衰有较大影响。通过研究对比确定最佳工艺,可较大程度地抑制多晶PERC太阳电池的光衰效应,同时又不影响电池片的转换效率,为探究抑制多晶PERC太阳电池光衰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 光致衰减效应 多晶PERC太阳电池 少子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注入退火对多晶硅PERC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彭嘉琪 沈鸿烈 +4 位作者 魏青竹 倪志春 赵磊 顾浩 王明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7-125,共9页
对掺镓和掺硼的二种多晶硅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进行了电注入退火研究,分别用Halm电学性能测试仪和量子效率测试仪分析了它们在不同条件处理后的电学性能和外量子效率变化.结果表明,以8.0A的注入电流在260℃的温度下处理2h,有利于促进... 对掺镓和掺硼的二种多晶硅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进行了电注入退火研究,分别用Halm电学性能测试仪和量子效率测试仪分析了它们在不同条件处理后的电学性能和外量子效率变化.结果表明,以8.0A的注入电流在260℃的温度下处理2h,有利于促进电池由衰减态向再生态转变,电注入退火后电池的转换效率增加了0.83%,在光照5h后比初始值仅衰减了0.61%.电注入退火能有效降低多晶硅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的光致衰减效应,掺镓多晶硅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具有更低的光致衰减效应,相比掺硼多晶硅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光致衰减值降低了约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材料 太阳能 电注入退火 多晶硅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 光致衰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