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站信息系统与光纤通信技术 被引量:8
1
作者 邱琪 宋玉娥 阳树宗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5-368,共4页
描述了空间站信息系统由信息功能和支持功能构成。在空间站这个特定的应用环境中,光纤通信技术具有比电缆更宽的传输带宽、超强的抗辐射和抗电磁干扰能力;并具有极小的体积和重量。该特点在空间站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空间站 信息系统 光纤通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通信技术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高晓蓉 王黎 韩立唐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61-68,共8页
介绍利用光纤作媒介,采用调频工作方式,将取自接触网(网压27.5kV)的传感器信号传送到地面低压测量处理设备的方法,它在准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中,解决了高低压隔离和信号传输的问题,并具有衰减小、容量大、频率特性好、速度... 介绍利用光纤作媒介,采用调频工作方式,将取自接触网(网压27.5kV)的传感器信号传送到地面低压测量处理设备的方法,它在准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中,解决了高低压隔离和信号传输的问题,并具有衰减小、容量大、频率特性好、速度快、可靠性高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实验获得的不同速度下接触导线在典型位置的位移抬高量、应变及冲击加速度等结果,对分析准高速下接触网的振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测量 接触网 电气化铁道 光纤通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通信技术在农机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卫星 罗锡文 宋淑然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7-158,共2页
介绍了以光纤通信为信息传输媒体的计算机测试系统,用于土槽实验室的农机性能试验。在试验台车上测试的水平力、垂直力、牵引阻力、扭矩、转速和台车行走速度等参数,通过光纤传送至控制室的上位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提高了农机试验的... 介绍了以光纤通信为信息传输媒体的计算机测试系统,用于土槽实验室的农机性能试验。在试验台车上测试的水平力、垂直力、牵引阻力、扭矩、转速和台车行走速度等参数,通过光纤传送至控制室的上位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提高了农机试验的测试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 应用 农机性能试验 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通信技术应用于采摘机器人图像检测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胡朝元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43-246,共4页
针对采摘机器人采摘准确率不高的问题,基于光纤通信技术对采摘机器人进行了设计,并对图像检测传输进行了分析。采摘机器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工控机、移动平台、果实识别定位系统、末端执行器系统、能源系统和显示器。采摘机器人采用光纤... 针对采摘机器人采摘准确率不高的问题,基于光纤通信技术对采摘机器人进行了设计,并对图像检测传输进行了分析。采摘机器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工控机、移动平台、果实识别定位系统、末端执行器系统、能源系统和显示器。采摘机器人采用光纤通信技术对采集的图片数据进行传输,通过对低损耗光纤进行研制,并对光纤传输的可靠性进行研究,以保证图片传输的准确性。为验证采摘机器人的性能,对其进行图片传输和采摘性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光纤传输系统可以准确的传输图片,采摘机器人的采摘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机器人 图像检测 光纤通信技术 低损耗光纤 传输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通信技术在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检测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黎 高晓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2期75-75,共1页
光纤通信技术在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检测中的应用王黎高晓蓉(西南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成都610031)在电气化铁路中,当机车运行速度增高至100km/h以上时,机车受电弓与接触网均发生相当大的振动,以至受电弓滑板不能很好... 光纤通信技术在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检测中的应用王黎高晓蓉(西南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成都610031)在电气化铁路中,当机车运行速度增高至100km/h以上时,机车受电弓与接触网均发生相当大的振动,以至受电弓滑板不能很好地追随接触线的振动轨迹,导致大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气化铁路 光纤通信技术 接触网检测 高速铁路接触网 电力机车 电压-频率变换器 检测系统 接触线 高电压 抗干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上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6
作者 韩馥儿 《光通信技术》 CSCD 1990年第2期33-39,共7页
光纤通信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扩大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必将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提出一系列的新要求。本文拟从光纤、连接技术、光源和探测器、光电子集成、光调制器和转换器等五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国际上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 光纤通信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扩大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必将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提出一系列的新要求。本文拟从光纤、连接技术、光源和探测器、光电子集成、光调制器和转换器等五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国际上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 光纤 连接技术 光源和探测器 光电子集成 光调制器和转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通信视频传输实验模块的设计及教学应用——评《光纤通信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新辉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I0014-I0014,共1页
光纤通讯视频传输技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通信技术。近年来,国家在教学改革方面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工科领域教学的改革,国家提出要增强工科实践教学水平,以培养工科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技术人才为主。现阶段,高校院所的光纤通信视频传输... 光纤通讯视频传输技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通信技术。近年来,国家在教学改革方面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工科领域教学的改革,国家提出要增强工科实践教学水平,以培养工科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技术人才为主。现阶段,高校院所的光纤通信视频传输教学设备不断更新升级,以往实验箱操作在封装性、扩展性方面存在问题也逐渐得到解决,此外,光纤通信视频传输实验教学的展开不再单纯依赖厂家提供的设备,高校院所也在积极主动的研发相关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传输 光纤通信技术 光纤通讯 教学设备 实验箱 高校院所 教学应用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通信技术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厉鼎毅 《电信科学》 1986年第2期2-15,共14页
一、引言大约在一百年以前,贝尔利用太阳光束作为载波来传输电话信号,传输距离达200米。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光电话”的表演,其基本原理正是近代实用光通信的原理。但“光电话”当时并没有得到实际应用,主要是因为缺乏可靠的强光源,也没... 一、引言大约在一百年以前,贝尔利用太阳光束作为载波来传输电话信号,传输距离达200米。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光电话”的表演,其基本原理正是近代实用光通信的原理。但“光电话”当时并没有得到实际应用,主要是因为缺乏可靠的强光源,也没有低损耗的传输媒介。1960年,激光器制成,它可以用作可靠的强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 多模光纤 光纤带宽 波长范围 电话信号 激光管 渐变折射率分布 传输媒介 强光源 包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光纤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应用现状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郑华昕 《河北农机》 2017年第4期29-29,共1页
光纤通信技术是人类向信息化时代迈进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石,随着多网融合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通信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光纤通信技术为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因此本文立足于光纤通信技术的特点,对其在广电... 光纤通信技术是人类向信息化时代迈进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石,随着多网融合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通信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光纤通信技术为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因此本文立足于光纤通信技术的特点,对其在广电网络传输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就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以此促进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 特点 应用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通信技术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海龙 李海 《农村电气化》 2022年第7期84-85,共2页
介绍光纤通信网络功能与特点,对光纤通信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中的应用方式方法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明确光纤通信技术的具体应用方式,提升配电网自动化整体运行水平。
关键词 全线路保护组网 配电网自动化 光纤通信技术 手拉手保护组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篇关于光纤通信的权威性综述——评《光纤通信技术回顾与展望》
11
作者 甘仲民 《电信科学》 1986年第12期64-58,共2页
美国贝尔系统光纤系统研究部主任厉鼎毅博士撰写的《光纤通信技术回顾与展望》一文(刊于《电信科学》1986年第2期),是一篇关于光纤通信的权威性综述。正如作者本人所指出的,该文“既讲到光纤通信发展历史中出现的阶段性成就,又提到近年... 美国贝尔系统光纤系统研究部主任厉鼎毅博士撰写的《光纤通信技术回顾与展望》一文(刊于《电信科学》1986年第2期),是一篇关于光纤通信的权威性综述。正如作者本人所指出的,该文“既讲到光纤通信发展历史中出现的阶段性成就,又提到近年来的研究和开发情况,指出未来系统的趋向。”无论是回顾过去,还是展望未来,作者都紧紧地把握着光纤通信技术发展中各阶段的关键和突破途径。特别是在光纤传输线、有源器件和系统三个方面,深度与广度兼而有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 光纤系统 有源器件 美国贝尔 开发情况 电信科学 展望未来 传输损耗 单模光纤 研究部主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十年代中期光纤通信技术水平和趋向评述
12
作者 张煦 《电信科学》 1987年第4期6-9,共4页
光纤通信现在的发展趋向是长波长单模光纤系统,不仅用来延长传输距离,而且着重于发掘码速容量潜力。本文分三部分介绍其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先讲单模光纤纤芯和包层材料成分的影响,再按照色散特性分别介绍常规单模光纤,色散移位光纤,以及... 光纤通信现在的发展趋向是长波长单模光纤系统,不仅用来延长传输距离,而且着重于发掘码速容量潜力。本文分三部分介绍其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先讲单模光纤纤芯和包层材料成分的影响,再按照色散特性分别介绍常规单模光纤,色散移位光纤,以及W形和四包层的色散平坦光纤。第二部分先讲隐埋式多频激光管和模式分配噪声,DFB式单频激光管和相位噪声、频率扫支(Chirp)现象,以及缩窄线宽的办法,其次讲高码速的而发光的边发光LED,再讲检测用的PIN/FET和SAGM结构的APD。第三部分主要讲常规单模光纤的高码速和长中继系统,再讲波长为1.55μm的相干通信系统,包括FSK、DPSK和外差检测的系统。最后讲宽带ISD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 单模光纤 色散平坦光纤 光纤纤芯 色散移位光纤 波长范围 包层 码速 色散特性 零色散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T公司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动向
13
作者 陈佩珍 《电信科学》 1986年第7期63-64,4,共3页
1.光纤系统技术日本NTT公司从1974年开始光纤中继传输系统的基础研究。1981年F—32M、F—100M中容量光传输方式开始商用。后来采用波分复用技术的小容量光纤传输方式(F—6M)、大容量单模光纤传输方式(F—400M)都投入商用。目前正在研究... 1.光纤系统技术日本NTT公司从1974年开始光纤中继传输系统的基础研究。1981年F—32M、F—100M中容量光传输方式开始商用。后来采用波分复用技术的小容量光纤传输方式(F—6M)、大容量单模光纤传输方式(F—400M)都投入商用。目前正在研究超大容量光纤传输方式(F—1.6G)和1.5μm波段长中继区间光纤传输方式。表1为各种传输方式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 NTT 光纤系统 波分复用技术 光传输 中继传输 单模光纤 研究动向 基础研究 光纤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6年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的新成果
14
作者 林扶 《电信科学》 1987年第1期63-64,共2页
深锌扩散条形1.55μm InGaAsP/InP激光器为满足长距离、大容量光纤通信的迫切需要,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武汉电信器件公司研制成功深锌扩散条形1.55 μm InGaAsP/InP激光器。这种激光器属于一种增益波导型结构,与其它结构相比较,具... 深锌扩散条形1.55μm InGaAsP/InP激光器为满足长距离、大容量光纤通信的迫切需要,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武汉电信器件公司研制成功深锌扩散条形1.55 μm InGaAsP/InP激光器。这种激光器属于一种增益波导型结构,与其它结构相比较,具有工艺较简单,输出模式稳定,功率-电流特性曲线无扭折等优点。该器件的主要技术指标为:(1)阈值电流为80~130 mA;(2)输出功率为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 武汉电信 阈值电流 输出模式 电流特性 输出功率 单模光纤 光纤色散 光纤通信系统 技术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通信技术回顾与展望(续)
15
作者 厉鼎毅 《电信科学》 1986年第3期1-10,共10页
2.光检测器-APD和PIN 光纤通信接收机用的检测器,主要性能要求是响应快(即带宽大)和灵敏度高(即噪声低和量子效率高)。有两种光检测器,一种是没有内部增益的PIN光电管,另一种是有内部增益的雪崩管APD。由硅制成的这两种光检测器能够响... 2.光检测器-APD和PIN 光纤通信接收机用的检测器,主要性能要求是响应快(即带宽大)和灵敏度高(即噪声低和量子效率高)。有两种光检测器,一种是没有内部增益的PIN光电管,另一种是有内部增益的雪崩管APD。由硅制成的这两种光检测器能够响应从可见光至波长1μm的光。它们已有商品出售,并在波长0.85μm附近的第一代光纤系统中获得使用。1962年制成第一只高速的硅PIN。对于在0.8~0.9μm波长范围工作的光检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 光检测器 通信接收机 波长范围 量子效率 光纤系统 单模光纤 接收机灵敏度 接收机性能 主要性能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通信技术的红外视频图像处理技术
16
作者 陈印 许癸驹 +2 位作者 李翔 孙霞 张仁永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8-183,共6页
以解决红外视频图像传输精度差及图像质量低问题,提出基于光纤通信技术的红外视频图像处理技术。通采集红外视频图像,对进行图像进行电平转换、编码处理,利用光纤传输至接收端完成光、电信号转换,通过解码操作获得红外视频图像,利用双... 以解决红外视频图像传输精度差及图像质量低问题,提出基于光纤通信技术的红外视频图像处理技术。通采集红外视频图像,对进行图像进行电平转换、编码处理,利用光纤传输至接收端完成光、电信号转换,通过解码操作获得红外视频图像,利用双层滤波器对图像作分层处理,采用对自适应直方图均衡法和掩模效应实现图像增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红外视频图像的远距离通信,通信延迟较短,实时好,传输错误率低;有效消除图像噪声,大幅度提升红外视频图像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 红外视频图像 红外热像仪 光信号 双层滤波器 图像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十年代中期光纤通信技术水平和趋向评述(续)
17
作者 张煦 《电信科学》 1987年第5期7-12,共6页
三、器件结构和特性在光纤通信系统中,有常称为光子器件的两类半导体有源器件:一类是电子-光子转换器件,即发送端的光源器件,它们是激光管(LD)和发光管(LED);另一类是光子-电子转换器件,即接收端的光检测器件,它们是光电管(PIN)和雪崩管... 三、器件结构和特性在光纤通信系统中,有常称为光子器件的两类半导体有源器件:一类是电子-光子转换器件,即发送端的光源器件,它们是激光管(LD)和发光管(LED);另一类是光子-电子转换器件,即接收端的光检测器件,它们是光电管(PIN)和雪崩管(APD)。光源器件LD和LED最初使用的半导体材料是AlGaAs/GaAs,形成双异质结,发出的光波波长为0.8~0.9 μm,有很好的性能和很长的寿命。另一方面,短波长光检测器件PIN和APD使用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系统 半导体材料 激光管 短波长光 发光管 单模光纤 光纤传输系统 八十年代 光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通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10年评价获得第16名
18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光纤通信技术 评价 国家发改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通信技术和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筹)简介
19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光纤通信技术 网络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国家科技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光纤通信链路状态监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余晓丽 徐慧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9-163,共5页
为提升光纤通信可靠性,掌控光纤通信链路状态变化情况,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光纤通信链路状态监测方法。首先采集光纤通信链路状态信号,并对光纤通信链路状态信号进行噪声去除操作,然后利用小波算法提取链路状态特征,运用改进概率神经... 为提升光纤通信可靠性,掌控光纤通信链路状态变化情况,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光纤通信链路状态监测方法。首先采集光纤通信链路状态信号,并对光纤通信链路状态信号进行噪声去除操作,然后利用小波算法提取链路状态特征,运用改进概率神经网络依据链路状态特征设计光纤通信链路状态监测模型,最后进行了链路状态监测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光纤通信链路状态信号噪声,监测出各种光纤通信链路状态,光纤通信链路状态识别正确率超过95%,光纤通信链路状态偏差小于5%,识别时间控制在6 s以内,完全可以满足光纤通信的实际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光纤通信技术 链路状态监测 去噪处理 提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