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光通信光纤耦合效率及补偿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熊准 艾勇 +4 位作者 单欣 陈晶 陈二虎 赵恒 武云云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510-2514,共5页
受大气湍流影响,空间光通信系统中接收光至单模光纤耦合效率降低,根据弱湍流理论,推导了Kolmogorov湍流信道情况下准直高斯光束至单模光纤平均耦合效率表达式,仿真了1 km传输距离下不同接收孔径下平均耦合效率与湍流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受大气湍流影响,空间光通信系统中接收光至单模光纤耦合效率降低,根据弱湍流理论,推导了Kolmogorov湍流信道情况下准直高斯光束至单模光纤平均耦合效率表达式,仿真了1 km传输距离下不同接收孔径下平均耦合效率与湍流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达到10-12时,耦合效率降到0.1以下,且耦合效率随接收孔径增大而降低。采用37单元自适应光学系统(AO)进行补偿实验,对畸变波前进行重构再利用反射变形镜进行修正的方法,对比不同AO状态下波面图质量及远场长曝光成像及质心位置漂移,发现AO进行低阶像差校正后,波面峰-谷值及标准差减小、斯特列尔比(SR)及耦合效率增加,进行高阶校正后情况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耦合效率 空间光通信 大气湍流 自适应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地链路空间光至单模光纤耦合效率补偿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清波 曹开锐 +3 位作者 赵生 谭立英 马晶 于思源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789-2794,共6页
在入射光瞳面处针对星地激光链路中空间光至单模光纤耦合效率补偿特性进行了研究,依据星地下行链路特点,对星地下行链路光纤耦合效率模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单模光纤后向传输模场为加权函数的加权孔径正交多项式,建立光纤耦... 在入射光瞳面处针对星地激光链路中空间光至单模光纤耦合效率补偿特性进行了研究,依据星地下行链路特点,对星地下行链路光纤耦合效率模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单模光纤后向传输模场为加权函数的加权孔径正交多项式,建立光纤耦合接收系统波前相位模式补偿理论模型,运用该理论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对波前相位进行模式补偿,给出波前相位模式补偿下平均光纤耦合效率与接收孔径尺寸和相位补偿项数的变化关系,以及典型接收孔径下采取一定项数的波前相位补偿后光纤耦合效率概率分布,为基于光纤耦合接收方式的星地激光通信链路波前补偿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地下行激光通信 单模光纤耦合效率 大气湍流 波前相位模式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环境中光纤耦合效率的提高 被引量:4
3
作者 宋鸿飞 车英 +2 位作者 赵馨 李鹏飞 周见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05-3211,共7页
在空间激光通信应用中,空间光与单模光纤的耦合效率是影响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考虑大气湍流会降低激光与光纤的耦合效率,本文从湍流强度与光学系统分辨率之间的关系出发,研究了大气湍流对光纤耦合效率的影响,导出了接收口径、系统... 在空间激光通信应用中,空间光与单模光纤的耦合效率是影响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考虑大气湍流会降低激光与光纤的耦合效率,本文从湍流强度与光学系统分辨率之间的关系出发,研究了大气湍流对光纤耦合效率的影响,导出了接收口径、系统焦距、入射光波长、接收光纤半径、大气相干长度等与单模光纤耦合效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两种在湍流环境中提高光纤耦合效率的方法。方法一是在外界湍流强度发生变化时,通过改变耦合系统焦距,使耦合效率保持在较高值;方法二则是采用锥状光纤接收来提高耦合效率。最后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仿真和室外耦合效率测试,验证了所提出的改善耦合效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激光通信 光纤耦合效率 大气湍流 锥状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空间通信的新型光纤耦合结构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艳 徐高魁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23,共4页
在空间通信中,空间光到单模光纤的耦合效率直接决定了数据传输质量及稳定性,为了提高光纤耦合效率,设计了一种新型光纤耦合结构。该结构由光学整形透镜组与球面光纤头组成,整形透镜组通过调节D/f实现了聚焦位置与光纤头的最优匹配,球面... 在空间通信中,空间光到单模光纤的耦合效率直接决定了数据传输质量及稳定性,为了提高光纤耦合效率,设计了一种新型光纤耦合结构。该结构由光学整形透镜组与球面光纤头组成,整形透镜组通过调节D/f实现了聚焦位置与光纤头的最优匹配,球面光纤头提高了光纤端面数值孔径及偏移量容错能力。对D/f、ξ及dr的仿真计算可知,D/f的选定对系统耦合效率影响明显,当D/f在(0,0. 5)区间内时,偏移量对耦合效率影响最小;当dr=1. 5时,耦合效率为60. 3%,达到最大值。采用新型光纤耦合结构的最大耦合效率可达60. 3%,优于相同条件下传统耦合结构的最大耦合效率36. 7%。由此可见,该新型光纤耦合结构可以应用于空间通信中空间光到单模光纤的耦合,具有更好的耦合效率及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通信 光纤耦合效率 球面光纤 偏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探测器组件光纤耦合移位特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丁东发 刘国军 +3 位作者 柳建春 高峰 杨长望 郑大坤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0-393,398,共5页
光电探测器组件响应度下降会造成光纤陀螺输出异常,响应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光纤耦合移位,分析光纤耦合移位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可提高探测器组件的使用可靠性。通过对探测器尾纤出射高斯光斑在探测器管芯端面数学积分,计算出光纤耦合... 光电探测器组件响应度下降会造成光纤陀螺输出异常,响应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光纤耦合移位,分析光纤耦合移位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可提高探测器组件的使用可靠性。通过对探测器尾纤出射高斯光斑在探测器管芯端面数学积分,计算出光纤耦合效率系数与光纤耦合间距及光纤偏转角度的关系,计算结果与实际封装探测器组件指标一致。根据计算结果,从光纤移位、探测器管芯移位和管壳形变三个方面分析了耦合移位的影响因素,提出避免探测器使用中发生耦合移位的措施,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耦合焊接缺陷会造成探测器试验后响应度下降,采取耦合对准控制措施后封装的探测器试验后响应度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光电探测器组件 光纤耦合效率 响应度下降 耦合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velength dependent loss of splice of single-mode fibers 被引量:1
6
作者 YANG Bo DUAN Ji-an +1 位作者 XIE Zheng XIAO Hong-f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7期1832-1837,共6页
After reviewing three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mode field diameter of single-mode fibers, coupled efficiency calculation methods associated with lateral offset, longitude separation and wavelength, the effects produce... After reviewing three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mode field diameter of single-mode fibers, coupled efficiency calculation methods associated with lateral offset, longitude separation and wavelength, the effects produced by them, and the influences of splicing defects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regularities of the effects were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first order derivation of couple efficiency formula, and a simplified formula for couple efficiency calculation was presented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slight misalignment, with respect to wavelength, 2, and in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model. The simplified formula provides a new but simple approach to evaluate wavelength dependent couple efficiency of single-mode fibers. Theoretical analyses and numerical calculations show that, when those defects exist, the wavelength produces additional effects on the couple loss that growth of wavelength causes an increase on the couple efficiency for the lateral offset or longitude separation whereas lessens the couple efficiency due to angular misalignment or mode fields mismatching, and that the wavelength degrades the couple efficiency distinctly when λ≥2.5 μm whereas it distorts the couple slightly in range of λ≤2λ≤2 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length dependent loss couple efficiency single-mode fiber cut-offwaveleng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